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6452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地质环境网络环境建设 7

(四)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建设 7

(五)地质环境业务支撑系统建设 7

(六)地质环境决策支持分析系统建设 9

(七)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9

五、实施计划 9

(一)第一阶段 9

(二)第二阶段 10

(三)第三阶段 10

六、保障措施 11

(一)组织保障 11

(二)制度保障 11

(三)经费保障 12

(四)队伍保障 12

一、建设背景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标志着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同时,破解市场经济、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土资源管理难题,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强国土资源监督和管理工作,推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地质环境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

按照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总体要求,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今后一段时期的地质环境信息建设的重要任务是:

依托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成果,研究建立涵盖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监测及保护的信息化体系,推动信息化成果的深化应用,提高地质环境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信息支撑及决策支持服务。

我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工作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

国家级信息网络框架基本形成,数据标准及规范初步建立,全国尺度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进展,研发了多种地质环境专业应用软件,国家级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初具规模。

但是,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信息化的统筹整合还需进一步加强。

地质环境数据管理和存储分散,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导致数据共享难度较大,海量数据集成度较低,综合分析能力较弱,地质环境信息的多目标服务能力较低,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防灾减灾等对地质环境信息越来越高的需求。

地质环境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体系。

因此,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建立业务支撑、决策支持和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地质环境管理和服务水平。

本方案以国家级地质环境信息节点建设为基础,分阶段进行。

2013年完善系统和平台建设,加大推广力度;

至2017年,基本完成国家级、省级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及条件具备的地州级、县市级数据节点的建设和信息平台部署,基本实现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四级体系的互联互通和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信息化。

二、目标任务

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总体框架是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标准,依托国土资源主干网络和业务网络,构建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体系,开发土地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矿产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地质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综合事务(包括公文、会议等)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开展调查评价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管理和服务三个主流程的信息化,为国土资源管理构建保障,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提供全面有效技术支持。

地质环境信息化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建立和完善部、省两级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推进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整合各类地质环境信息资源,构建国家级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促进省级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及地州、县市级数据节点建设,实现全国地质环境信息的大综合、大协作和大集成。

进一步建成系统一体化、数据集成化、信息综合化和成果可视化的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平台,构建一个互连互通、资源充分共享的数字地质环境,实现全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总体任务

依托国土资源主干网、业务网,建设和完善部省两级地质环境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利用多年来积累的海量地质环境数据,开展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热、地质遗迹等专业数据库的集成和整合工作。

按照采集与监测、分析与预警、决策与处置的总体思路,整合各类地质环境信息资源,构建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促进省级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及地州、县市级数据节点建设。

建立并完善地质环境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支撑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指挥的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平台,整体提升地质环境信息的采集与监测、分析与预警、决策与处置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设系统一体化、数据集成化、信息综合化和成果可视化的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实现全国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逐步建成部、省两级地质环境信息中心。

三、总体架构

安全保障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

业务应用信息服务

政务管理

应用服务

政府决策

支持服务

专业应用

研究服务

社会公众

信息服务

信息平台

信息系统

业务支撑

系统

决策支持

应急技术

支撑平台

数据中心

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基础环境网络环境

地质环境骨干网

应急卫星资源网

动态数据监测网

国土资源主干网、业务网

组织体系、制度保障、人才队伍、经费保障

(一)建设框架

图1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总体架构

遵循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建设框架,以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和经费为保障,基于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依托国土资源主干网、业务网等基础设施与网络环境,建设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研发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支撑系统、决策支撑系统和应急技术支撑平台,建立统一的地质环境信息服务体系,提供政府管理应用服务、政府决策支持服务、专业应用研究服务和社会公众信息服务。

全面提升面向领导决策、政府管理、专业研究、公众服务的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能力。

(二)应用体系

图2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应用架构

针对国家—省—市—县四个级别用户,优化全国地质环境业务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形成以服务为中心的高效运行模式和信息化组织结构。

地质环境国家级节点按全功能设计,是国家地质环境规划、重大决策制定的信息支撑点,也是特大型地质灾害预测预警与应急指挥的决策支撑点,包括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地质环境业务支撑系统和应急技术支撑平台等;

地质环境省级节点在功能上与国家级节点基本类似,在管理地域上限制在本辖区范围内;

地质环境地(州)、县(市)级节点主要担负数据采集、数据汇总和向上级节点汇交。

地质环境国家级节点和省级节点,通过数据汇交、共享和交换,构成国土资源国家级节点和省级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服务对象与内容

地质环境信息化服务对象是部—省—市—县四级政府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公众。

1.为政府主管机关及地质环境监测部门提供决策支撑服务

为政府主管机关及地质环境监测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区域地质环境总体状况信息,支撑国土资源规划编制、地质环境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指挥、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

(1)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管理、决策和统一对外服务的数据和信息支撑。

(2)通过地质环境信息服务节点建设,为国土资源监督管理提供各类地质环境调查和动态监测信息服务。

(3)为编制全国地质环境状况评价报告、全国地下水状况与形势分析报告、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形势分析报告、全国地质灾害现状与形势分析报告、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报告以及各类地质环境相关的专报、通报等专项工作提供信息处理和分析平台。

(4)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提供各类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决策支持和应急指挥服务。

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发育、发生、变化趋势及防治状况,地下水利用、污染与保护情况,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与整治情况,地面沉降及地质遗迹保护状况等专业信息;

提供地质灾害预警和指挥服务,支持地质灾害快速发现、鉴别和处置,快速搭建应急通信平台,进行远程技术会商和应急指挥。

(5)建立地质环境“一张图”数据库,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析及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为国土资源政务管理、综合监管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2.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研究服务

为业务专家及技术人员提供操作简单、方便的数据采集软件,辅助完成现场或远程数据采集和快速处理;

实时获取业务工作所需要的数据资源及相关分析工具,进行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及预警预报等;

提供高效、便捷的数据目录检索服务、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服务、专题图辅助编制服务、决策分析应用服务、专题分析研究服务等。

3.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普知识及地质环境保护信息查询服务

为公众提供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预报及预警、避让及保护措施信息、地下水污染程度、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信息、国家在地质环境保护方面部署重点工作、科研项目及相关成果信息以及热点新闻等地质环境状况、科普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查询,提高全社会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一)地质环境数据分中心建设

1.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目标是保证地质环境数据从生产、汇交、整合、管理、更新、共享到应用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主要由基础设施标准、数据资源标准、应用开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等组成。

地质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完成,各省级地质环境管理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2.地质环境数据中心建设

依托全国地质环境调查、监测等工作体系和分布式网络系统,面向地质灾害、地下水、矿山地质环境、地质遗迹、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热等地质环境专业领域,建设具有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数据服务和数据交换等功能的数据中心。

为兼顾数据安全和应用便利性,将数据中心结构分为四个层次——源数据层、操作处理层、分析处理层和服务层。

分别建设基础数据库、操作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并建立数据交换系统,提供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功能。

通过数据汇交和信息共享交换机制,为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提供管理和服务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二)地质环境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将地质环境业务支撑系统形成的数据纳入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系统中,实现对全国地质环境相关数据的统一管理,实现与采矿权登记管理、采矿权年检、探矿权登记、执法检查等信息的相互印证与关联。

同时,将地质环境基础数据库和地质环境管理数据库纳入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为基础的矿政管理核心数据库,为矿业权、建设用地等行政审批提供信息支撑。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信息的统一管理,为管理机关全面掌握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以及项目成果提供信息支撑。

将各级地质环境政务管理系统纳入本级电子政务审批平台统一建设。

地质灾害防护的各类资质审批、古生物化石采掘与进出口审批、与矿政、地政管理协调,信息共享,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等主要管理业务实现100%网上运行。

完善地质环境统计业务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土资源统计报表制度》要求汇交地质环境管理数据。

各业务数据采集系统要设立与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相衔接的数据接口,通过接口汇交至统计网络直报系统;

尚无数据采集系统的,可以通过统计网络直报系统直接报送。

(三)地质环境网络环境建设

网络环境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及日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主要包括地质环境综合网络建设、基础支撑集群服务环境建设、地质环境信息网站群建设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四项内容。

地质环境综合网络主要包括地质环境骨干网、应急卫星资源网及动态监测网建设。

基础支撑集群服务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支撑地质环境信息平台及数据中心运行的软、硬件设备及运行维护管理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