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964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达《金融学》名词解释背诵版文档格式.docx

3. 流通手段

答,在买与卖的过程中,商品是被卖者携进交易过程并力求将它换成货币:

而买者一旦用货币换进商品,商品就会退出交易过程一或用于消费,或用于经营。

而在商品进进出出的同时,货币是处于这一过程之中并作为交易的媒介为交易服务。

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商品流通。

而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被称为购买手段、交易媒介。

4. 支付手段

答:

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有时要买,却一时手头没有货币:

同时也有想卖却一时卖不出去(即没有货币来买)的情况。

买,手头无货币,可寻觅接受延期支付条件的卖主:

卖,找不到手头有货币的买主,降而求其次,允诺承担延期支付义务的买主也是次优的选择。

于是,就产生了有利于买卖双方的赊买赊卖行为。

赊买赊卖,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

此时,货币已经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

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看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5. 金币本位制

答g典型的金本位制是金铸币制度。

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法偿能力:

银币限制铸造而且不具备无限法偿能力:

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银行券可以自由的兑换为金铸币:

黄金的自由输入输出,保证了各国货币对外比价的稳定。

6. 金块本位制

答,金块本位制,是说达到一定金额的银行券可兑换为金块。

该本位制时期,国家停止金铸币流通、银行券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输出入。

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

7. 金汇兑本位制

答,金汇兑本位制,即银行券只能兑换为可转换成金块的外汇。

指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银行券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外汇也只能在国外兑换黄金:

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

8. 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答t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

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的。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拒收不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

1. 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布宙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

1944年7月,在英国、美国的组织下,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该协定规定:

参加基金组织的成员国的货币金平价应以黄金和美元来表示。

根据当时1美元的含金量为0.8671克纯金,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

其他各国的货币则按其含金量与美元定出比价:

美国政府应允许各国中央银行以1盎司等于35美元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就形成所谓“双挂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2. 特里芬难题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

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二

3. 牙买加体系

答,牙买加体系是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

牙买加体系的特点有:

①黄金非货币化:

②多样化的汇率制度安排:

③多样化的汇率制度安排。

牙买加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因此,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

4. 货币局制度

答:

货币局制度就是将本国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并与之建立固定汇率联系的国际货币安排。

这种强势货币被称为锚货币:

本国的通货发行,以外汇储备(特别是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保证本币与外币随时可以按固定汇率兑换。

以曾经实行这种制度十余年的阿根廷为例:

一是建立货币局,专门管理该国货币比索的发行:

二是比索与储备货币(美元)的汇率建立刚性联系.即1比索等于1美元:

三是增发1比索,必须同时建立1美元的外汇储备。

显然,这种安排使本国的货币制度直接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

5.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1)发钞银行,无垄断发钞的“中央银行”,钞票发行由制定的三家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进行,每发行1港币,要按7.8港币等于1美元的比例,向外汇基金存入百分之百的外汇储备。

(2) 外汇基金由政府设立。

收到发钞银行交来的外汇储备,外汇基金给发钞银行开具无息的负债证明书。

(3) 一般的存款货币银行需要港币,则需用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发钞银行兑换。

联系汇率制与货币局制度的相同点:

本币的发行必须有百分之百的外汇储备。

联系汇率制与货币局制度的不同点:

联系汇率制只是在发行储备上规定有港币与美元的刚性汇率.而市场交易中实行的则是浮动的汇率制度。

6.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答2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施国际协调,并最终形成统一的货币体系。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理论依据是由蒙代尔所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核心内容是:

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区域内,务国放弃本国货币,采取统一的区域货币•有利于实现就业、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经济目标。

7. 外汇

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①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②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④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⑤其他外汇资产。

8.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即对一定基数(1或100等)的外国货币单位,用相当于多少本国货币单位来表示。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标价法。

与直接标价法相对的是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合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

英国一直采用这一标价法,美国从1978年9月1日起也改用间接标价法。

9. 铸币平价

答,铸币平价是以金铸币流通为背景的汇率决定理论。

把两种铸币所含的金量加以比较.是极易算出来比例的,这个比例叫铸币平价或金平价。

在金铸币流通时,遵循黄金输送点规律,即汇率波动的范围不超过:

铸币平价土输送黄金相关的费用。

10. 国际借贷说

答,国际借贷说也称国际收支说,是在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形成的一种阐释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

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外汇应收)多于流动负债(外汇应付),外汇的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跌:

反之,则外汇汇率上升。

外汇供求取决于进出口和货币资本的流出入:

而它们又取决于国内外国民收入、国内外价格水平、国内外利率水平以及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值等因素。

11. 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

答,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

而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

这一学说是以两国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价格体系大体相仿为限制条件。

具备这些条件,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可比性较为充分:

反之,可比性则较小。

12. 汇兑心理说

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汇价变动与外汇收支、与购买力平价的变动并不一致,这时.决定汇率的最重要因素是人们的心理判断及预测。

不过,这一学说过分强调主观心理因素,但实际上人们的心理预期离不开特定的客观环境,并不是完全捉摸不定的。

13. 金融资产说

答,金融资产说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

这一时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动,金融市场向国际化发展.金融资产也日趋多样化。

特别是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由于利率、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等各种因素的变动,各国货币的汇率经常变化不定。

这样,投资者选择持有哪一种外币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和有价证券等)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投资者根据经济形势和预期,经常调整其外币资产的比例,从而往往引起货币资本在国际的大量流动,并对汇率产生很大影响。

第三章佰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1. 信用

答,信用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2. 商业值用

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

买卖和借贷。

买卖行为在发生商业信用之际就己完结,之后存在的是一定货币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商业信用有其严格的方向性,是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供信用。

3. 消费信用

答,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按此界说,古老的高利贷也是消费信用。

但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消费信用则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代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放在现代经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促成虚假繁荣。

4. 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指各国相互之间提供的信用,也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对他国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所提供的信用,包括国际银行信用、国际商业信用、国际间政府信用、国际金融机构信用和国际租赁信用等。

5.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答,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同货币资金需求者这两者之间,并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资金运作方式称为间接融资或间接金融。

与之相对应的是直接融资或直接金融。

它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

这个过程中,没有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的中介者处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要者之间。

第四章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章金融中介体系

1. 政策性银行

答,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它们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务于特定的领域,所以也称政策性专业银行。

我国从四大行中剥离出政策性业务,于1994年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