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430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中册(第四版)题思考题答案11到15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11.4试比较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和理想塑性铰的区别。

1)理想铰是不能承受弯矩,而塑性铰则能承受弯矩(基本为不变的弯矩);

2)理想铰集中于一点,而塑

精选文档

性铰有一定长度;

3)理想铰在两个方向都能无限转动,而塑性铰只能在弯矩作用方向作一定限度的转动,是有限转动的单向铰。

11.5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是否在任何情况下总是比按弹性方法设计节省钢筋?

不是的

11.6试比较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答:

适筋梁的正截面应力状态经历了三个阶段:

弹性阶段--砼应力为弹性,钢筋应力为弹性;

带裂缝工作阶段--砼压应力为弹塑性,钢筋应力为弹性;

破坏阶段--砼压应力为弹塑性,钢筋应力为塑性。

上述钢筋砼由弹性应力转为弹塑性应力分布,称为应力重分布现象。

由结构力学知,静定结构的内力仅由平衡条件得,故同截面本身刚度无关,故应力重分布不会引起内力重分布,而对超静定结构,则应力重分布现象可能会导:

①截面开裂使刚度发生变化,引起内力重分布;

②截面发生转动使结构计算简图发生变化,引起内力重分布。

11.7下列各图形中,哪些属于单向板,哪些属于双向板?

图中虚线为简支边,

斜线为固定边,没有表示的为自由边。

答:

a、c属于单向板,b、

d属于双向板

11.8试确定下列图中各板的塑性铰线,板边的支承与上题同。

如上图所示

11.9选择题1.计算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可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这是考虑到(B)。

(A)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C)支座的弹性转动约束(D)出现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

2.整浇助梁楼盖中的单向板,中间区格内的弯矩可折减20%,主要是考虑(A)。

(A)板内存在的拱作用(B)板上荷载实际上也向长跨方向传递一部分(C)板上活载满布的可能性较小(D)板的安全度较高可进行挖潜

3.五等跨连续梁,为使第三跨跨中出现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C)。

(A)1、2、5跨(C)1、3、5跨(B)1、2、4跨(D)2、4跨4.五等跨连续梁,为使边支座出现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C)。

(A)1、2、5跨(C)1、3、5跨(B)1、2、4跨(D)2、

4跨

5.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存在内分重分布是因为(C)。

(A)混凝土的拉压性能不同(B)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C)各载面刚度不断变化,塑性铰的形成(D)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

6.下列情况将出现不完全的塑性内力重分布(C)。

(A)出现较多的塑性铰,形成机构(B)截面受压区高度系数ξ≤0.35

(C)载面受压区高度系数ξ=ξb(D)斜截面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

7.即使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弯矩调幅值也必须加以限制,主要是考虑到(D)。

(A)力的平衡(C)正常使用要求(B)施工方便(D)经济性

8.连续梁采用弯矩调幅法时,要求截面受压区高度系ξ≤0.35,以保证(C)。

(A)正常使用要求(C)塑性较的转动能力(B)具有足够的承载力(D)发生适筋破坏

9.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在主梁上设附加箍筋或吊筋,这是为了

(B)。

(A)补足因次梁通过而少放的箍筋(B)考虑间接加载于主梁腹部将引起斜裂缝(C)弥补主梁受剪承载力不足(D)弥补次梁受剪承载力不足

10.整浇肋梁楼盖板嵌入墙内时,沿墙设板面附加筋(A)。

(A)承担未计及的负弯矩,减小跨中弯矩(B)承担示计及的

负弯矩,并减小裂缝宽度(C)承担板上局部荷载(D)加强板与墙的连结

11.简支梁式楼梯,梁内将产生(C)

(A)弯矩和剪力(C)弯矩、剪力和扭矩(B)弯矩和轴力(D)弯矩、剪力和轴力

12.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布局部荷载,还可(A)。

(A)承担负弯矩(C)减小裂缝宽度(B)承受收缩及温度应力(D)增加主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13.矩形简支双向板,板角在主弯矩作用下(D)。

(A)板面和板底均产生环状裂缝(B)均产生对角裂缝(C)板面产生对角裂缝;

板底产生环状裂缝(D)与C相反

14.按弹性理论,矩形简支双向板(D)

(A)角部支承反力最大(C)角部扭矩最小(B)长跨向最大弯矩位于中点(D)短跨向最大弯矩位于中点

15.楼梯为斜置构件,主要承受活荷载和恒载,其中(A)。

(A)活载和恒载均沿水平分布(B)均沿斜向分布(C)活载沿斜向分布;

恒载沿水平分布(D)与C相反

16.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B)。

(A)lo/35(B)lo/40(C)lo/45(D)lo/5017.连续单向板内跨的计算跨度(B)。

(A)无论弹性计算方

法还是塑性计算方法均采用净跨(B)均采用支承中心间的距离

(C)弹性计算方法采用净跨(D)塑性计算方法采用净跨

18.无梁楼盖可用经验系数法计算(A)

(A)无论负弯矩还是正弯矩柱上板带分配的多一些(B)跨中板带分配得多些(C)负弯矩柱上板带分配得多些;

正弯矩跨中板带分配得多些(D)与C相反

19.无梁楼盖按等代框架计算时,柱的计算高度对于楼层取(C)。

(A)层高(C)层高减去柱帽高度(B)层高减去板厚(D)层高减去2/3柱帽高度

20.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踏步板配筋应满足(C)。

(A)每级踏步不少于1ф6(B)每级踏步不少于2ф6(C)板式楼梯每级踏步不少于1ф6;

梁式每级不少于2ф6(D)板式楼梯每级踏步不少于2ф6;

梁式每级不少于1ф6

21.无梁楼盖按等代框架计算时,等代框架梁的跨度取(C)。

(A)柱轴线距离减柱宽(B)柱轴线距离(C)柱轴线距离减柱帽宽度(D)柱轴线距离减2/3柱帽宽度

22.画端支座为铰支的连续梁弯距包络图时,边跨和内跨(D)(A)均有四个弯距图形(B)均有三个弯距图形(C)边跨有四个弯距图;

内跨有三个弯矩图(D)边跨有三个弯距图;

内跨有四个弯矩图

23.画连续梁剪力包络图时,边跨和内跨画(D)

(A)四个剪力图形(B)两个剪力图形(C)边跨四个剪力图形;

内跨三个剪力图形(D)边跨三个剪力图形;

内跨四个剪力图开

取横梁为脱离体,由平衡条件

有:

又知,在单位水平力F=1作用下,柱顶水平侧移为 。

反之要使柱顶产生单位水平位移

即u=1,则需在柱顶施加

的水平集中力。

如图2-4-17所示。

对于相同材料的柱,柱

越粗,所需的

越大,即所需施加的水平力越大。

反映了柱子抵抗侧移的能力,

24.折梁内折角处的纵向钢筋应分开配置,分别锚入受压区,主要是考虑(B)。

(A)施工方面(B)避免纵筋产生应力集中(C)以免该处纵筋合力将混凝土崩脱(D)改善纵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12.1单层厂房排架结构中,哪些构件是主要承重构件?

单层厂房中的支撑分几类?

支撑的主要

作用是什么?

主要承重构件有:

屋盖结构、吊车梁、排架柱、抗风柱、基础梁、基础

单层厂房中的支撑:

屋架间垂直支撑、横向、纵向水平支撑以及天窗架支撑和柱间支撑支撑的主要作用是:

增强空间刚度及稳定性,传递风荷载和水平吊车荷载。

12.2排架内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排架内力分析的步骤是怎样的?

排架内力分析的目的是:

为了获得排架柱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作为设计柱的依据;

同时,柱底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也是设计基础的依据,并绘制出排架柱的弯矩图、轴力图及剪力图(M图、N图及V图)。

排架内力分析的步骤是:

等高排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方法采用剪力分配法,步骤如下:

等高排架在柱顶作用一水平集中力F,在F作用下,柱顶产生水平位移 。

沿柱顶将横梁

与柱切开,在切口处代之一对剪力 ,如图2-4-16(b)所示。

(1)在柱顶水平集中力F作用下

与整个排架柱总的杭侧刚度的比值,且

值可按附图1计算,由 可求出分配系数 ,从而求出各柱顶剪力 ,

最后按静定悬臂柱求出在已知 作用下的柱截面内力。

故称

为柱子的抗侧刚度。

切开后的排架拄顶作用有水平力 ,在 作用下产生柱顶位移为 ,根据

上面分析可得

等高排架,当各跨横梁EA 时,有:

(2)、(3)式代入

(1)式,得:

由此可得:

式中

称为第i根柱的剪力分配系数,它等于i柱的抗侧刚度

将(5)式代回

(2)式得:

附图1

由此可见,剪力分配法就是将作用在顶部的水平集中力F按抗侧刚度分配给各柱,再按静定悬臂柱求解柱子内力的方法。

(2)在任意荷载作用下

均布风荷载作用下,如图2-4-18(a)所示。

对于上述结构,不能直接应用剪力分配法求解其内力,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利用其原理解决问题,其分析步骤如下:

②求解(b)排架的柱顶剪力

由于横梁刚度EA

,故(b)中各柱顶位移

,从而可以将(b)排架结构

转化为如图中(d)所示的两个一次超静定柱,其反力分别为 和 。

应用力法或

①将原结构如图2-4-18(a)分解为(b)和(c)两个部分,在(b)排架柱顶附加一个不动铰支座,以阻止排架侧移。

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在附加支座内将产生支反力R。

为保证组合结构与原结构(a)受力相同,故在结构(c)中柱顶施加一个反方向力R。

附图8

③求出总支反力R

④求解(c)排架的柱顶剪力

力,即按各柱的抗侧刚度将R分配到各柱,得到各柱顶剪力

⑤迭加图中(b)与(c)各柱顶的剪力,得柱顶总剪力

图中(c)排架为一柱顶作用水平集中力的等高排架,可应用剪力分配法求解其内

⑥根据柱顶剪力 及柱上所受均布荷载计算各柱的弯矩。

12.3Dmax、Dmin和Tmax是怎样求得的?

Dmax=

QDmax,k

QPmax,k yi

D= D



P y D

Pmin,k

min

Qmin,k

Q min,k

i max

P

max,k

T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