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疾病诊疗指南Word文档格式.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
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
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
1、病史及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
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
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
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
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
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
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
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
3)有压迫症状;
4)宫颈肌瘤;
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
(2)手术方式:
1)肌瘤切除术:
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有条件者可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肌瘤。
黏膜下肌瘤可在宫腔镜下行肌瘤切除术,黏膜下肌瘤突出宫颈口或阴道内者,可经阴道切除肌瘤。
2)子宫切除术:
凡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或子宫全切术。
若决定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应详细检查宫颈除外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术后仍需按照常规定期随访。
双侧卵巢正常者应考虑保留。
若患者已绝经,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可同时行双侧附件切除,如患者不愿切除,也可保留。
3、药物治疗凡肌瘤小于2个半月妊娠子宫大小、症状较轻、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可选择下列药物治疗:
(1)雄激素:
丙酸睾酮25mg,肌注,5-7日一次,共4次,经期每日注射一次,连用3日,每月总量不宜超过300mg。
或甲基睾酮5-10mg,口服,每日用药10-15日。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
按说明给药,连续使用3-6个月。
用药期间肌瘤明显缩小,症状改善,但停药后肌瘤又可能逐渐增大。
GnRH-a长期持续使用可致雌激缺
乏,导致骨质疏松症。
GnRH-a更适用于拟行肌瘤的术前准备,使手术时易于剥离肌瘤,并减少术中出血。
(3)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12.5-5mg,口服,每日1次,连服3-6个月,不宜长期大量服用米非司酮,以防抗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4)孕三烯酮:
孕三烯酮2.5mg,口服,每周2次,连服3-6个月,用药期间需随访肝功能。
(5)子宫收缩剂主要用于减少月经量,常用益母草冲剂口服,缩宫素10-20U肌注,或麦角新碱0.2mg肌注等。
4、有条件者也可行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5、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1)孕期无症状者,定期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不需特殊处理。
(2)妊娠36周后,根据肌瘤生长部位是否位于子宫下段易发生产道阻塞、胎头高浮不能入盆者应行选择性剖宫产。
(3)剖宫产时除基底部较小的浆膜下肌瘤之外,子宫肌壁间肌瘤及多发或肌瘤较大者应慎行肌瘤切除者。
二.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本病多发生
于绝经后或更年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40岁以下年轻妇女。
临床表现
1、病史
(1)月经紊乱史,特别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史、不孕史、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史、卵巢肿瘤史。
(2)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及不孕不育史。
2、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40岁以下妇女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3、阴道异常排液呈浆液性或学水样。
4、晚期时因癌肿侵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而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5、妇科检查早期患者可无异常发现,稍晚期则子宫增生,有的可扪及转移结节或肿块。
诊断要点
1、若有上述病史、易患因素和临床变现应注意患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应进一步行辅助检查。
(1)细胞学检查:
采用宫颈外口及后穹窿涂片,或宫颈内、外口涂片及后穹窿涂片做细胞学检查,可能提高阳性率。
(2)分段诊断性刮宫:
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先刮颈管,用探针探测宫腔,继之刮宫腔,刮出物分别装瓶固定送病理检查。
若刮取得组织量多且呈豆渣样,内膜癌的可能性极大,应立即停止搔刮,以防子宫穿孔或癌灶扩散。
(3)B超或阴道超声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子宫内膜厚度、肌层侵润深度,以协助诊断。
(4)宫腔镜检查:
直视下明确宫腔内病变部位、范围,对可疑部位做活组织检查,有助于发现较小的和早期病变。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
FIGO分期TNM分类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
无原发肿瘤证据T0
0原位癌(侵润前癌)TiS
I肿瘤局限于宫体T1T1a
Ia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T1a
Ib肿瘤侵润深度<
1/2肌层T1b
Ic肿瘤侵润深度>
1/2肌层T1c
II肿瘤侵犯宫颈但无宫体外蔓延T2
IIa仅宫颈内膜腺体受累T2a
IIb宫颈间质侵润T2b
III局部和/或区域扩散(如IIIa、IIIb及IIIc中详述)T3和/或N1
IIIa肿瘤侵犯浆膜层和/或附件(直接蔓延或转移),和/或腹水或腹腔洗液T3a
有癌细胞
IIIb阴道侵润(直接蔓延或转移)T3b
IIIc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N1
Iva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粘膜T4
Ivb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淋巴结转移,不包括阴道、盆腔浆膜和附件的转M1
移,以及主动脉旁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
I期IAG1,2,3癌瘤局限于子宫内膜
IBG1,2,3癌瘤浸润深度<
1/2肌层
ICG1,2,3癌瘤浸润深度>
II期IIAG1,2,3仅宫颈内膜腺体受累
IIBG1,2,3宫颈间质受累
III期IIIAG1,2,3癌瘤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阳性
IIIBG1,2,3阴道转移
IIICG1,2,3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IV期IVAG1,2,3癌瘤浸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
IVBG1,2,3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转移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子宫内膜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及激素药物等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凡手术治疗者均应进行腹腔冲洗液或腹水细胞学检查。
进入腹腔后,先注入
200ml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然后吸入冲洗液,查找恶性细胞。
继之在探查盆、腹腔腹膜后淋巴结。
(1)筋膜外子宫切除或子宫次广泛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适合于Ia、Ib期,癌细胞分
化程度为I级或II级者。
(2)子宫广泛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适合于Ia、Ib
期病例、癌细胞分化程度III级、病理组织学类型较恶性者(浆液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Ic期病例以及II期患者。
2、放射治疗
(1)癌细胞分化差的I、II期患者,宫旁有浸润着,可先行术前放疗。
术前放疗常用腔内
放疗,根据不同情况可给A点、F点剂量30-40Gy/3-4周,放疗结束2周后手术。
(2)癌细胞分化差、深肌层浸润、宫颈已浸润、盆腔有转移灶、血管淋巴管内有癌栓、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应补充放射治疗。
(3)不宜手术的I、II期病例可单行放射治疗。
3、药物治疗
(1)激素治疗:
不宜手术、放疗或治疗后复发的晚期患者考虑首选激素,另外年轻Ia
期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也可考虑慎重应用。
常用药物为:
1)己酸孕酮:
500mg,肌注,每日一次,连续用6-8周后,改为250mg,肌注,每日一
次;
或500mg次/周,肌注。
2)醋酸甲羟孕酮:
即安宫黄体酮,每日100-200mg,口服6个月-1年。
(2)化学药物治疗:
晚期或复发病例,可联合化疗。
使用方案有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或紫杉醇与顺铂联合使用。
三.异位妊娠
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称为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
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
由于B-人绒毛促性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