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赏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01848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歌行》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燕歌行》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燕歌行》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燕歌行》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燕歌行》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燕歌行》赏析.docx

《《燕歌行》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歌行》赏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燕歌行》赏析.docx

《燕歌行》赏析

燕歌行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回顾已学边塞诗基础上,对边塞诗及边塞诗派的基本特点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在了解高适的生平的前提下,更好地领会本诗在边塞诗中的地位。

着重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要求

1.了解边塞诗派形成的原因;

2.体会诗人对战争的矛盾态度;

3.掌握诗歌描写战争的艺术手法。

引言

回顾学过的边塞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一、边塞诗与高适

(一)边塞诗简介

1.边塞诗

以描写边塞地区景物,反映边防将士的生活、战斗、思想情怀的诗篇。

《诗经》即有最早萌芽,汉魏南北朝时也有一些诗人写边塞诗歌,在唐代最为流行。

2.边塞诗派

盛唐一批专门写边塞诗的诗人形成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即边塞诗派。

因其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也称高岑诗派。

其他代表诗人有:

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崔颢等。

诗歌主要描写边塞征战生活:

表现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揭示战争艰苦、军中矛盾,批评黩武行动;抒发将士思乡情绪;描写边塞奇异风光。

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

盛唐边塞诗歌流行的原因:

边塞战争性质复杂且频繁,加之文人去边塞,使得唐代边塞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形成了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的一枝奇葩。

开疆拓土——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蓬勃发展的阶段,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转而有余力开疆拓土。

当时的边疆战功卓著者往往入朝为重臣,士人也往往到边塞去谋出路,是个尚武的时代。

如: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国防、经济需要——“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强盛,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又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继绝其与大食通援之道。

当时国际之大势如此,则唐代之所以开拓西北,远征葱岭,实亦有其不容已之故,未可专咎时主之黩武开边也。

”(陈寅恪《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总体上与其它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互通有无,交流非常广泛;但同时也存在着睦邻间的矛盾。

当时北方民族突厥、契丹、回纥以及西北的吐番等少数民族,都以游牧为业,对骑马打猎都十分熟悉。

他们凭借于此,一到草深马肥季节,就瞅机会搔扰边境;而唐王朝为了保护边境安全,保护贸易交通的正常进行以促进经济发展,也经常以攻为守,进行反击。

有时唐朝统治者为了扩张势力,或者个别将领为了邀功请赏,也主动侵略少数民族。

战争频繁——自从武则天临朝秉政到李隆基天宝年间,在东起辽宁东部,西至青海、新疆几千里的边境线上,烽烟时起,战争频繁。

文人参军——由于边境战争连年不断,因此参军从战成了盛唐人民生活的一项内容。

一些青年男子血气方刚,想到边境上去杀敌,去立功。

他们把从军参战看作是一种理想,不少文人也踊跃戍边。

(二)高适简介

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蓨人。

少孤贫,爱交游,性格落拓,不拘小节,常混迹于赌徒中间。

20岁到长安求官未成,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

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生活。

30岁曾到北方边疆参加征服契丹的战争,寻找报国立功机会未成。

48岁,经人举荐,中“有道科”,任命为封丘尉,辞官。

客游河西,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部下掌幕府书记。

安史之乱后,他反对分封诸王,有利于肃宗李亨的皇位巩固,得肃宗赏识,官职屡升。

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官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旧唐书·高适传》)

今存《高常侍》十卷,收诗240余首。

二、《燕歌行》赏析

(一)解题

1.燕歌行

燕:

河北一带,泛指东北边疆。

歌行,一种诗体。

燕歌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其辞多写边地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

汉乐府,乐府旧题;新乐府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即事名篇,无所依傍”。

2.小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小序:

有些古代作品正文的前头有一个序,交代本篇的由来或者某种特殊意义。

开元二十六年:

公元739年。

客:

客人。

御史大夫张公:

幽州(河北)节度使张守珪。

唐代的节度使常带御史大夫衔。

和:

依照别人的体裁、题材或者格律填写诗词。

古代很多诗歌是有固定的曲子相配能唱的。

感征戍之事:

军中之事。

已不再为思妇征人、荒凉苦塞旧框框所囿,进一步表现广阔的边地生活,揭露军旅矛盾。

高适的这段小序,是介绍该诗的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有一部将叫赵刊,他假借张守珪的命令,攻打奚这一少数民族,以便邀功请赏,先是打胜了,后来又吃了败仗。

张守珪由于偏袒赵刊,因而在向朝廷汇报的时候,他隐瞒了赵失败的事情,而只报赵获胜的情况,这件事后来泄露了。

这时有个从边塞回来的人到高适家做客,和高适谈起边塞的事情,并给高适看了自己写的一首《燕歌行》。

高适早年不得意,曾在蓟州(今北京)漫游,那里的边塞风光和生活环境的恶劣,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适感触颇深,就写了这首和诗。

从这篇短序来看,高适《燕歌行》中的有关描写,可能与张守珪有一定关系。

但该诗还包括了高适以前从军时对边塞战争、对唐朝军队内部情况的一些看法。

也就是说这首诗不再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

而是这件事触发了创作灵感,从而对边塞战争做出全像描述,又融入了作者的感慨。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二)通读(配乐朗诵)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

听录音,注意字词读音,初步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试着按诗歌内容划分四个层次。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哪可度,绝城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三)内容分析

1.结构分析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2.具体分析

第一段:

奉命出师(雄壮激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汉:

指代唐朝。

唐人有汉代情结,班超、李广、霍去病等频繁出现在唐诗中;汉朝较强盛,以夸耀唐军威风,“汉家大将西出师”(岑参);讽刺当朝皇帝,委婉,便于讽刺,“汉皇重色思倾国”(白居易)。

烟尘:

烟烽尘土,指代战争。

古代打仗,用狼粪在烽火台点着报警,呼唤友军支援。

东北:

唐与契丹族、奚族(今辽宁和内蒙南部)战争连年不绝,从都城长安的位置上讲是在东北。

(战争的方位)

残:

指凶残的敌人。

(战争的性质:

正义)

1-2句:

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

战争的方位:

边疆。

性质:

正义。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横行:

驰骋疆场、不可阻挡(威武荣耀);恃勇轻敌(暗含讥讽)。

樊哙在吕后面前说: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

(《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是指奋战沙场,又意味着恃勇轻敌。

非,不是;常,通常。

即不平常。

赐,赏赐;颜色,脸色。

即给脸面。

3-4句:

赞扬了将军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反映了尚武的时代特色;也隐含了讥讽,为后面埋下伏笔。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摐、伐,敲击;金,铜制乐器。

即敲锣打鼓。

旌旆,各种旗帜;逶迤,行军蜿蜒绵长。

下:

出。

榆关:

山海关,在今秦皇岛市。

5-6句: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瀚海:

沙漠,代指与敌人交战的边境。

狼山:

狼居胥山,汉代时属匈奴,代指敌人活动的地方。

(内蒙古西北,汉代属匈奴。

既然用单于指代敌人首领,就用狼胥山指代敌人活动区域)

羽书,飞:

插着羽毛的的信,指军中紧急文书;飞字说明情况紧急。

7-8句:

战事紧迫,唐军校尉派人火速送来紧急情况,敌人已在狼居胥山燃起了战火。

小结: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再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叙述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

战斗失利(困顿沉痛)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萧条:

荒凉。

极:

穷、尽。

边土:

边境。

胡,古代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不尊敬的说法;骑,一人一马叫骑。

胡骑:

敌人的骑兵。

陵:

又作“凌”。

凭陵:

倚仗强力威逼、侵略。

杂风雨:

敌人来势凶猛,狂风骤雨。

1句:

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道尽了边境的荒凉肃杀。

为这场战斗提供了悲剧环境。

2句:

“胡骑”迅急剽悍,像狂风暴雨,卷地而来。

写出了将军眼中的“残贼”威势之凶猛。

(战争失败的客观原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军前:

阵前。

半死生:

死生各半,伤亡惨重。

帐:

将帅的营帐。

犹:

还在。

只知道自己作威作福,不顾国家利益,不体恤部下。

战斗如此激烈。

伤亡如此惨重。

还寻欢作乐,昏聩至极。

两军交战时尚如此,那么平常可想而知了。

3-4句:

战士们奋力迎敌,英勇拼搏,杀得昏天黑地,伤亡过半。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在营帐里欣赏着美人的轻歌曼舞,寻欢作乐。

(战争失败的主观原因)

对比手法运用的好处:

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只是陈述事实,没有下任何一句褒贬之词;但是旨意显露,对比鲜明,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大漠:

边塞荒凉地区。

穷秋:

深秋。

腓:

枯萎,变黄。

孤城:

唐军的边防城堡。

斗兵稀:

兵器击打的声音稀少,唐军伤亡惨重。

5、6句:

这两句有着鲜明边塞特点的惨淡景象的描写;荒凉的景色烘托了残兵败卒的凄凉心境,也隐含着对英勇为国、战死沙场的军士们的哀悼。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身当:

身受。

恩遇:

皇帝的恩德和优厚待遇。

恒:

常常、总是。

力尽关山:

战士们在战场上用尽了力量。

关山:

边境险要的地方。

7-8句:

交代了战争失利的客观和主观原因。

其中“战士”两句写战斗失利主观原因,笔墨极为沉痛。

第三段:

思乡怀亲(幽怨缠绵)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铁衣:

金属制的铠甲,借代出征的战士。

远戍:

远离家乡,驻守边疆。

辛勤:

辛苦。

玉箸:

思妇的眼泪。

筷子一双,竖起来两行,如少妇泪两行。

玉箸晶莹透明,泪也如此。

应啼别离后:

别离后应啼。

应,恐怕,表猜测。

恐怕一直在哭泣。

城南:

指少妇的住处。

长安宫廷在北,住宅区在南。

欲断肠:

到了断肠的程度,伤心程度很深。

空回首:

白白地回头。

回头望家乡也是枉然,并不能慰藉胸中的郁闷相思。

汉代诗曾有“远望当归”的说法,意思是:

家乡不能回去,朝家乡望上两眼也好,可以代替回去,等于回一次家。

这里指心中相思浓郁,回首已不能当归。

征人:

远戍的战士。

蓟州:

天津西北,河北,指边塞。

1-4句:

这四句写边塞戍卒与家中思妇的痛苦。

妻子自丈夫出征以后,因思念而伤心流泪。

少妇在家悲痛欲绝,征夫在外想念妻子也是徒然。

看似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却蕴含着对将领更深的谴责,深化了主题。

第四段:

围困之后(哀婉沉重)

边庭飘飖哪可度,绝城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边庭:

边境。

飘飖:

局势动荡不安。

哪可度:

过不下去,没法生活。

绝域:

人烟稀少、环境荒凉的塞外。

苍茫:

迷茫苍凉。

更何有:

一无所有。

阵云:

战云。

一天到晚要打仗,杀气腾腾、战云密布的战斗气氛,一整天都如此。

寒声:

听了让人心寒的声音。

刁斗:

古代军中煮饭的锅,晚上用来敲击报更巡夜。

1-4句:

写围困险境中的痛苦情状。

战士们身处遥远边境,动荡不安,煎熬度日。

白天战场上战斗激烈,夜里戒备森严。

这里人烟稀少、环境荒凉,只有一望无际的苍茫景象,更是增添了内心的凄凉和痛苦。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白刃:

雪亮的战刀。

死节:

为某种理想、道义而死,为国牺牲。

顾:

顾及、关心。

勋:

功劳。

沙场:

战场

李广:

汉代著名将军,汉武帝时,一生与匈奴作战70多次。

敌人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匈奴人称他为飞将军。

李广作战勇猛,对待部下却十分和善,深受部下拥护爱戴。

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士兵不吃他不吃,士兵不饮他不饮;但到与敌人对阵时,李广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高适写这首诗时,李广已死去将近九百年了,但士兵们依然深深怀念着他。

这想念,其实就是对当时那些昏聩的将帅们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君不见:

歌行体常见,李白的《将进酒》开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都是用“君不见”三个字。

这两句总收全诗,以疑叹的句式,表现了诗人对征夫艰苦生活的同情和良将李广再世的愿望。

5-8句:

围困之后边戍生活的紧张艰苦,及士卒们不怕牺牲但希望得到体恤的心情。

刻画士兵心理的矛盾非常细腻。

作者真切地写出了他们内心的痛苦,也写出了他们内心矛盾的两重性:

士兵既有离家万里、为家为国牺牲的精神,又有思念家乡、亲人的丰富思想感情;既有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英勇豪气,又希望得到同情、体恤、温暖,内心世界十分丰富。

诗中提到李广的深意:

第一层:

对比讽刺。

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以能征善战、爱护士卒著名,这是对时下指挥者无能、骄横、残忍的讽刺。

第二层:

功勋不均。

李广难封,那些奋战沙场、不惜性命的战士们也是“岂顾勋”,朝廷没有给真正建立军功的人给予奖酬。

第三层:

怀念感慨。

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不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

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爱护士兵、不顾勋的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

3.综合概括(主旨分析)

全诗写了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重点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抨击将帅无能且不恤士卒,对长期浴血苦战的广大士兵则寄予深切同情。

(三)艺术特色

1.善于描摹边塞的自然环境,渲染悲剧气氛。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

2.善于运用对比表现主题。

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士兵的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将军的失职、纵情声色。

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

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3.表现了对战争的矛盾态度。

诗歌前半部写慷慨出师,血战杀敌,体现了一种雄壮激昂的情感;后半部则又表现出一种“沙场征战苦”的哀婉沉重。

流露出战争的矛盾态度:

战争是维持边疆稳定的重要手段,但是战争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更何况是这些怙宠贪功的将领。

是以战制战,还是以和平外交手段?

三、延伸解读

如何看待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应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李白)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杜甫)

爱好和平、珍视统一、注重防御。

(李际均)

战争造就和平,和平需要战争维护。

(网友)

和平也是靠军力来保证的。

军力就是靠战争来展现的。

没有战争,就没有军力的展现,就没有和平的保障。

附录:

1.其他边塞诗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唐代人对高适诗的评价是“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悲壮”概括高适诗的风格。

2.歌行体简介

歌行体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虚若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

“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

“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