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1444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改下物理学习方式的转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物理教师始终是物理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的90%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处于“你说我听,你讲我记”的境地,物理学习偏重于结论的掌握,而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结论获得的认知策略实施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精神、方法、态度的培养。

(2)模仿再现型。

这种物理学习类型的主要任务是把学过的物理知识、技能进行再现和模仿,而不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3)封闭读书型。

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甚至对过时的事实材料与有疑问的物理结论也“照单全收”,另外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操作性、实践知识的学习。

物理学习方式与物理课程改革的关系十分紧密。

物理课程与教材直接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如呈现给学生的是以“干巴巴的知识点”堆砌起来的物理教材,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

而相反,学生物理学习的方式也会制约物理课程的改革进展,如果学生旧的学习方式的“惯性”仍在起作用的话,那么再富有创意的教材还会被作为“背记”的课本来对待。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物理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

积极主动的物理学习,才是有效的物理学习。

如果一个中学生毫无物理学习动机,不接受物理信息传输,物理学习在这个学生身上并没有发生。

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是物理学习是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而不是外界因素与条件,正如有的人所说的那样:

“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永远无法强迫马饮水”。

用信息理论分析,物理学习是物理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物理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的过程。

在信息社会中师生在汲取信息方面是平等的,比如教师告诉学生:

“月亮上没有水。

”而学生会对教师说:

“月亮上可能有水!

”这是因为他们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得了有些科学家对此问题的新的研究进展和新的说法。

双方交流不仅起到信息互补的作用,而且体现了相互探讨、共同学习的过程,这其中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是先决条件,否则上述的”作用”与“过程”就不复存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

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因而,物理学习不是简单地从外向内不断被动填入新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物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

二、改变物理学习方式策略

1、倡导多元的物理学习方式

正确的物理学习方式应该是由多元的、有丰富内涵与发展功能的模式组合起来的结构性的综合体,按功能分类,可分为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物理学习方式。

基础性物理学习主要培养学习的基础性学力。

拓展性物理学习是为扩展知识视野而采取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培养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等,研究性物理学习是物理探究活动,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学力。

按内容分类,可分为理论性、实践性物理学习方式。

前者偏重对原理的理解与探讨,后者强调在活动中对知识的运用,两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按行为分类,可分为自主性、互动性物理学习方式。

自主性体现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自我组织,也突出了自学能力的教养与发挥;

互动性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与交流。

多元学习方式能够满足各种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学习方式。

2、重视物理研究性学习

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尤其要注重物理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第二、实践体验阶段;

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两种:

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和文献研究等。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

(1)过程性。

物理研究性学习关注学习的过程,而在过程中,一更加重视参与:

诸如思维方式的展开,知识的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环节;

二更加重视应用:

强调学生应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三更加重视体验:

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

(2)社会性。

物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来源于社会、社区等。

研究过程将走向社会,需要得到社会及学术的广泛支持。

(3)实践性。

物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表现在:

一是信息搜索和分析活动。

二是调查研究和实地考查。

(4)自主性。

选题的自主性:

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课题组成员组合的自由性:

兴趣相同的学生自由组合成课题组。

学生对教师的可选择性: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选择指导教师。

学习过程的自觉性:

因为研究性学习不是教师强迫学生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学习的积极性必然大大提高。

(5)创新性。

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尝试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综合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但如果让这些知识长期处在相互分割和备用的状况中,它们就会被遗忘。

物理研究性课题虽然需要学生以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为主,但因为物理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关联和交叉性,因此要求学生灵活利用各科知识,综合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7)合作性。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题研究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作的默契程度。

3、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现实的学习潜力、主导的思维活动品质、个性意志范围和情感范围。

同时,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记忆类型、思维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心理学告诉我们,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学习潜力增长了,注意的能力提高了,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技能发展了。

中学生逻辑思维已优于直观形象思维。

“学生开始在较高的抽象的水平上发展他们的思维与推理能力”,但“具体活动的经验仍继续成为他们构建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物理学习材料的选取、呈现,应当较多地体现直观形象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已经处于主导地位的实际,把逻辑推理与直观形象结合起来,通过综合观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等思维操作,从具体活动的经验中抽象出更复杂的概念和思想。

中学生的兴趣广泛而又相对地迅速变换,学习还受外部动机的驱使。

他们更多地关注物理学习内容中新奇、有趣的事实或现象。

但也应注意到,中学生开始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与自己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

因此,既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又要安排诸如实地观察与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物理信息资料等活动,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亲身体验现有知识的创造经历;

既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又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成功乐趣,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物理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孟昭辉.《中学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阎金锋.《中学教师物理教育研究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