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设计文档格式.doc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设计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设计文档格式.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改良SBR反应池 7
3.5沉淀池 8
3.6污泥浓缩池 8
7污泥脱水 9
3.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9
1格栅 9
3.1.1格栅尺寸 9
1.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10
3.1.4栅栅的总长度 10
3.1.5每日栅渣量 11
3.2调节池 11
3.2.1设计参数 11
3.2。
2设计计算 11
3.3水解酸化池 13
3.4改良SBR池——CAST工艺 14
3.5沉淀池 16
5。
1计算 16
6污泥浓缩池 17
7污泥脱水机房 19
3.8附属建筑物 19
3.8.1维修、配电间 19
3.8.2值班室、电控间 19
4。
污水处理厂总体布置 20
1平面布置 20
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20
2平面布置 20
2污水厂高程布置 20
2.1高程布置原则 20
2污水污泥处理系统高程布置 21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厂
2设计资料
(1)本设计主要处理印染废水,设计日平均水量为4500m3/d,根据课程设计提供资料:
表1—1印染厂生产废水逐时实测情况
时间
废水流量(m3/h)
1#
2#
3#
8:
30
88。
3
52。
5
10.7
9:
135。
57.5
11。
2
10:
135.0
65.4
16.4
11:
54。
63.6
16.9
12:
142。
67.4
16.1
13:
92。
1
69。
15.5
14:
96.2
99.6
16。
15:
115。
6
90.7
15.7
16:
39。
73。
17.7
17:
86.2
98.7
15。
4
18:
36。
53
19:
45.7
99。
20:
35.7
92.0
21:
55。
9
94.4
22:
35.9
78。
23:
45。
76.6
6.5
24:
82.1
6。
1:
92.1
67.8
7.1
2:
84.5
100.7
3:
43.2
89。
8
6.9
4:
114。
177。
5:
159。
75.4
7.2
6:
45.0
7.8
7:
78.6
44。
8.5
(2)总变化系数K=1。
(3)设计水质(经24小时逐时取样混合后)
表1—2混合生产废水水质实测资料
指标
测定值(mg/l)
BOD5
291。
6~415.7
CODCr
663。
8~890。
SS
133。
2~237。
TN
8~2。
TP
18.5~20.4
pH
8~11
水温
20~40℃
注:
以上具体数值请查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安排。
(4)处理要求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处理后污水排入水体。
注意:
本次设计不考虑远期状况。
CODcr=100mg/l;
PH=6—9mg/l
BOD5=30mg/l;
TN=15mg/l
SS=70mg/l;
TP=0.5mg/l
(5)厂址
①厂区附近没有大片农田;
②地面标高为192。
00米(吴凇标高);
③受纳水体河道位于厂区西郊500米,河道95%保证率枯水量为195m3/h,最高洪水位(95%保证率)为189。
89米。
上游1公里以内无用水点,下游10公里处有分散饮用水源。
(6)气象及工程地质
①该地区的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②夏季温度为17℃;
③该地区场地基本平坦,用地面积为120×
120米;
④站区地质情况符合施工要求。
3设计内容
(1)工艺流程选择与设计;
(2)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3)水力计算;
(4)污水处理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和工艺流程图;
(5)附属构筑物设计。
4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图纸两张:
曝气池构筑物图(2#)平面布置图(2#)
1.5设计要求
(1)设计参数选择合理。
(2)设计说明书要求计算机打印出来,条理清楚,计算准确,并要求附有设计计算示意图。
(3)图纸布局紧凑合理,可操作性强。
格式规范,表达准确、规范.标注及说明全部用仿宋体书写。
(4)同组同学不得有抄袭现象。
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1方案确定的原则
(1)根据废水特点,选择合理成熟的工艺路线,既要做到技术可靠确保处理后出水达标排放,还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管理.
(2)污水处理站方案设计中,在保证处理效果前提下,充分考虑城市寸土寸金的现实,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基建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3)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布局力求合理通畅、合理工程建设标准,做到降低能耗和处理成本。
(4)本设计力求达到工艺先进、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修方便、造价低、施工方便、排泥量少等特点,且无二次污染.
2.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印染废水治理工艺流程中,是由若干不同作用的治理单元组成的,为了满足流程的处理效果,要求各个单元均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去除污染物的能力。
国内普遍采用生化法处理印染废水,对于水资源紧缺,排放要求高的地区采用生化与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小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
印染废水处理一般都要设置调节池,以调节废水不同时段不同排放量对处理构筑物的冲击,由于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低,往往设置水解酸化池降解高分子物质,水解酸化的目的是对印染废水中可生化性差的某些高分子物质和不溶解物质通过水解酸化,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提高可生化性,而生物接触氧化也能很好的去处废水中的COD和BOD5。
对比设计水质:
CODcr890。
2mg/L;
BOD5415.7mg/L;
SS237。
8mg/L;
pH值为8~11;
TN2.5mg/L;
TP20。
4mg/L和处理出水水质:
CODcr≤100mg/L;
BOD≤30mg/L;
SS≤70mg/L;
pH值为6~9;
TN≤15mg/L;
TP≤0.5mg/L,可以看出该废水主要以有机物为主,不含有有害物质,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
各污染物的最小去除率分别:
CODcr—88.8%,BOD5—92。
8%,SS—70.6%,TP—97。
5%。
所以采用以下流程:
加酸和
混凝剂
改良SBR
反应池
水解
酸化池
调节池
格栅
污水
(pH值调节)
污泥
浓缩池
干泥外运
污泥脱水
沉淀池
出水
氧化脱色
3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2.3.1格栅
格栅是一种最简单的过滤设备,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于废水流经的渠道中。
格栅设于污水处理所有构筑物之前,或设在泵站前,格栅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和水泵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防止阻塞排泥管道。
对于印染厂的废水,水中含有大量的长约1—200mm的纤维类杂物,所以在格栅的选择上我们采用10~20mm的栅条间距,本工艺采用回转式机械格栅以去除较大的悬浮物。
在格栅间配一台螺旋输送机输送栅渣.螺旋格栅压榨输送出的栅渣经螺旋运输送入渣斗,打包外运。
3.2调节池
由于该印染废水厂具有三个排放口,且各个排放口的流量变化比较大,水质变化也比较大,须设置调节池来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及储存水量,以满足后续SBR反应池的处理水量与进水频率的要求.且该工厂废水中含有硫化和少量分散染料等还原性染料,染料本身含有硫,而且污水偏碱性,对后续生物处理冲击较大,通过加酸可调节pH值,而且去除部分硫.
印染废水的排放废水的PH为8~11,为了更好的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需要将废水的PH调节到6~9,在调节池的进出口设置pH值自动检测仪,对废水进行监控,同时连接到自动加酸系统,通过自动加酸对废水进行调节。
2.3.3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可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水解酸化处理有机废水,不需密封及搅拌,在常温下进行即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由于水解池中的污泥停留时间可达15~20d,且处于厌氧状态,因此污泥得到了很好的稳定,既减少了整个流程产生的污泥量,又增加厌氧区降解有机物的能力。
2.3.4改良SBR反应池
本设计采用改良SBR法(又称循环活性污泥法,CAST).CAST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变形,设有一个分建式生物选择器的可变容积,以序批曝气—非曝气方式运行的间歇活性污泥处理工艺,CAST工艺操作运行灵活,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CAST工艺的特点如下:
①生物选择区的设置有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并且提高污泥活性、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反应器在任意进水量及完全混合条件下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行较稳定。
②CAST工艺混合液污泥浓度在最高水位时与传统定容活性污泥法相同,由于曝气结束后的沉降阶段整个池子面积均可用于泥水分离,其固体通量和泥水分离效果均优于传统活性污泥。
③CAST工艺具备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
气脱氮性能体现在三方面,即曝气阶段的同步消化反消化、非曝气阶段沉淀污泥床的反消化及污泥回流在生物选择区的反消化;
CAST工艺系统中活性污泥不断地经过好氧和厌氧循环,聚磷菌以生长和积累,是系统同时具备较好的除磷性能。
④CAST工艺操作运行灵活,工艺流程简单,土建费用低,运行费用省(污泥回流系统回流比一般为20%),自动化程度高,同时采用组合式模块结构,布置紧凑,占地少。
CAST工艺除磷的基本原理:
CAST工艺通过曝气和非曝气阶段使活性污泥不断地经过好氧和厌氧的循环,这些反应条件将有利于聚磷细菌在系统中的生长和累积。
因此CAST系统具有生物除磷的功能。
生物除磷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水中所含有的易降解基质的含量。
在CAST工艺的选择器中活性污泥通过快速酶去除机理吸附和吸收大量易降解的溶解性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