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0871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听教师读课文,并试着用铅笔在有停顿的地方画上“/”。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圈出本课生字,教师相机正音。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5.教师明确停顿之处,并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6.学生根据停顿齐读课文。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2.结合课文注释,自主理解文意,对于仍然不能理解的字词做好标记。

3.小组内讨论难理解的字词。

4.师点拨(根据学情,不用逐一解释):

群儿:

一群孩子。

戏:

游戏。

一儿:

一个小孩。

登:

爬上。

弃:

抛弃,放弃。

去:

离开。

持:

握,拿,搬起。

击:

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砸。

破之:

使之破,就是把缸打破了。

水迸:

水一下子涌出来了。

得活:

得以存活。

5.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内容,并简要概括。

(引导学生讲得通顺,流畅,表情大方)

四、指导书写

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书写课后会写字,重点指导“庭、登、众”。

3.学生自由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1.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2.深入课文,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难点)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指名说课文大意,并概括主要内容。

(司马光砸缸)

二、深入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品读“光持石击瓮破之”一句,感悟司马光临危不惧,冷静思考的品质。

第一步,情况紧急,需要立刻解救落水小孩。

第二步,需要立即破缸,让水流出。

第三步,迅速反应,想出对策,用石头破缸救出小孩。

师: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司马光非常沉着冷静,丝毫不惊慌,表现出了一个超乎他实际年龄的老练与机智,真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

3.品读“众皆弃去”一句,通过他人的表现,对比衬托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引导学生想象其他小孩子当时的表情和反应,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4.演一演。

这个故事已经过去了千年,今天,谁能来演一演,带我们穿越到古代,再现司马光的光辉形象?

(学生自告奋勇,教师指名各自扮演司马光和众小孩子,指导学生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

三、指导朗读,拓展延伸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

2.指名读。

(师点拨:

“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

“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敬佩的语气;

“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3.我们知道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同学们要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去找找关于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吧!

四、古今对比,探究文言文学法

刚才同学们的表演真是充满了童真童趣,带给我们审美的享受。

其实,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很多的版本。

(课件出示白话文版本的故事)

2.学生自读屏幕上的内容,对比课文,小组内讨论:

这篇选文和课文有什么不同?

3.指名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小组补充。

4.师点拨学法:

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课外选文是一篇现代文。

现代文就是用我们现在通用的语言来写的,一读就懂,而文言文却因为词句简洁而内涵丰富,让人读来费解。

但是,我们通过一定的方法也能读懂。

常用的方法就是:

第一,反复诵读原文,读准句子;

第二,结合注释,尽力理解文中句子,弄懂文章大意;

第三,利用组词、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言词语,补充理解全文。

[教学板书]

24司马光

文言文学法指导

读出停顿

借助注释

理顺内容

感悟主题

[教学反思]

小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我觉得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

指导学生朗读,我采取如下步骤:

第一,教师首先要范读课文,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第二,指导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其中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第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最后达到能背诵的效果。

25掌声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落、调”。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语文要素】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4.能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物进行复述。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体会主人公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一、揭示问题,质疑激趣

同学们,有人给过你掌声吗?

是什么原因让你赢得掌声呢?

得到别人的掌声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原来大家都喜欢得到别人的掌声。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

掌声。

(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认字识词

1.初步感知。

(1)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并标注自然段序号。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交流。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自由举手读、集体读。

(2)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教师指导书写“班”字,注意是左中右结构。

(3)学生读课文,大家评议。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残疾女孩英子得到掌声后,由一个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乐观自信的人的事。

2.快速读课文。

思考:

英子的情绪前后有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勾画相关语句,与同桌交流感受。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英子因为身体残疾感到自卑,板书:

自卑)

(2)指名朗读,读出英子文静、自卑的性格。

师小结:

英子一直都是自卑的吗?

是什么事情让她发生了变化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1.能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心情变化,并与同学交流。

2.能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转换人称进行复述。

3.学会关爱他人。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知

1.复习生字,指名读。

2.引导回顾:

这掌声是谁给谁的?

故事的主人翁是谁?

(英子)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是什么让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掌声)

3.再次默读课文,想想掌声在文中响起了几次?

用横线画出来。

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两次掌声各不同。

(1)指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2)指名读两次描写掌声的语句。

其余学生思考:

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畅想:

同学们的掌声仿佛在对英子说什么?

(预设:

掌声仿佛对英子说:

“英子,你的故事讲得真好!

我真佩服你,请你以后多跟我们一起玩吧!

”)

(4)第一次掌声是英子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走向讲台时,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这掌声里包含着大家的鼓励和信任。

(5)当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于是“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第二次掌声里除了鼓励外,还有赞扬。

2.感受英子的变化。

师过渡:

掌声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女孩?

掌声后她又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呢?

你是从文中什么地方知道的呢?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找一找,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把你的理解和小组的同学分享。

3.感受英子的自卑。

(1)分小组画出相关的句子,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①从“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中体会到英子因为残疾,所以自卑。

②从“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中体会到英子很紧张,很自卑。

③从“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中“犹豫”“慢吞吞”看出了英子的自卑;

还可看出英子不想让别人看到她残疾的样子,内心十分痛苦。

4.感受英子的活泼开朗。

(板书:

开朗)

(3)指导朗读。

三、畅谈收获,总结升华

1.畅谈收获: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把你的收获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不能歧视别人,特别是身体有缺陷的同学;

要多给别人鼓励、赞赏;

要多关心、帮助别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人人都需要关爱。

掌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用自己的掌声去鼓励别人。

四、创设情境,练习复述

1.创设情境:

多年过去,英子没有忘记给予她鼓励和关爱的同学,更没有忘记这一段经历。

她有时会和朋友谈起这一段往事。

想一想,英子会怎样来讲述这一段经历呢。

2.教师示范以英子的口吻复述第二自然段。

示例:

一天,老师让我们轮流上台讲故事。

那个老师是刚调来的,不知道我的情况。

轮到我的时候,大家都看着我。

我因为怕同学看到我走路的样子,取笑我,很不愿意上台讲故事,所以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3.请学生将复述内容与原文比较,讨论以主人公口吻复述故事的要求。

(1)转换人称。

(从英子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回忆讲述。

(2)加入当时的心情,比如“我因为害怕同学看到我走路的样子,取笑我,很不愿意上台讲故事,所以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3)把书面语转换成口语,比如“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可以改成“大家都看着我”。

4.学生自主选择第2~4自然段中的一段,练习复述。

5.班级展示,点评改进。

25掌声

英子默默不愿意低下头犹豫(自卑)

说笑学跳舞(开朗)掌声鼓励

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朗读,让学生悄然走进课本,感受英子的内心世界。

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以及英子情绪的变化。

我觉得教学中还有不少环节值得认真推敲,比如文中出现的“目光”,虽然我已抓住,但引导学生理解的层次性还不够清晰,未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目光”到“掌声”这一发展过程中,同学们对英子态度的变化。

我需要在这方面改进。

26灰雀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推敲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4.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爱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