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0682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及其实现_Word格式.docx

面向未来的课程要以“过去的”课程为根基,向着开放的现代化、可持续的弹性化、综合的信息化以及国际化与本土化共融发展。

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要经历从过去预设的知识型课程向未来创生的关切型课程、从分层的专业化课程向综合的整合型课程的范式转型。

在实践层面,要以未来意识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抓手,灵活构建课程外部环境,拓宽课程时空网络,创立“未来评议会”,以此增强课程体系与未来动态社会间的适应性。

期刊名称:

《中小学教育》

复印期号:

2020年05期

关键词:

课程建设/课程图景/范式转型

标题注释: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西部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办学水平研究”(18JZD05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0-0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20)04-0010-06

“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

“[1]然而,作为实践的主体,人要将"

未来”纳入"

现在"

的实践活动。

"

未来”既是一个时空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

在时空层面,“未来“是基于过去和现在的序列延伸,预示着尚未到来而又即将到来的一切,是模糊的、无限的、不可界定的。

在哲学层面,蕴含着“未来“的未来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哲学未来观“[2]存在着,其目的在于促使人们为适应未来可能的冲击作准备。

未来主义除了预测未来政治、经济外,也包含对未来教育的研究设计,即思考未来教育应通过何种途径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速度。

未来主义教育家认为,通达未来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在于课程改革,要使课程面向未来、探索未来,产生关于未来的形象。

而当前存在的诸多课程在内容层面仍是面向过去的,也就是以优秀的历史文化经验为核心内容,聚焦于学生对历史性知识的获得,较少关注学生应对未来意识的培养。

因此,勾勒面向未来的课程图景既是通达未来教育的应有之意,也是培养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与核心。

一、建设面向未来课程的时代境遇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将指引着课程的总体走向。

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既是迅速变迁的时代要求,更是课程内部打破自身“惰性“的根本诉求,旨在以未来化课程培养具有未来意识、能够应对未来社会变革速度的人,进而为国家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一)第三次浪潮冲击的时代要求

课程的发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与社会外部各要素的发展及变迁息息相关。

“课程变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地适应当时和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

”[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浪潮文明(信息文明)不断冲击着第二次浪潮文明(工业文明)所构建起来的社会核心结构,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价值观念与生活形态,而人类也迫切需要更新自身观念和思维方式来应对这一冲击。

在第三次浪潮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都将发生颠覆性变革。

其中,全球及宇宙意识的兴起将不断冲击着国家政治形态,而新文明所带来的文化碰撞也将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因此,面对未来社会转型危机,教育要发挥关键的

“教育性“作用,培养具有应对未来能力、适应社会快速转型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载体,更要不断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变迁,在分析未来社会可能形态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依照未来社会目标对当下课程进行选择和重组,以此建构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

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国家现代化建设既要实现物质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也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目标,最关键、最核心的抓手在于教育。

从教育的社会属性出发,教育既具有历史继承性与时代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教育的性质和形态等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先行于社会发展,但总体上是由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发展水平决定的。

而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其设计与开发同样具有时代性,具体受制于国家对教育的总体规划,并在宏观层面上由国家为其绘制蓝本。

当前,我国正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前进,现代化不仅是当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诉求,更是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

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需依托现代化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输送具有现代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动态变迁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社会现代化也对课程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课程现代化从根本上而言意味着课程要紧跟社会发展潮流,适应当下及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因此,在现代化社会环境以及国家现代化对人才诉求的双重影响下,课程要推进自身现代化建设,将未来国家现代化要求整合进课程之中,使课程在目标、内容等方面与时俱进、负载未来,进而成为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原动力。

(三)课程“未来化“的内在诉求

课程“未来化“的内在诉求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使课程内在发展适应社会等夕卜部环境的要求;

打破课程内部所具有的"

惰性”。

课程的变革发展既受外部因素制约,也受自身内部各要素左右,夕卜部环境规制着课程的具体形态及其总体运行,而内在要素则影响着课程的发展方向与速度。

就外部环境而言,未来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持续推动着"

知识经济"

向纵深发展,经济制度、社会结构等都将迎来一轮新的改革,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将随之转变。

个体要在兼具多重压力与冲击的未来社会中实现完满生活,需要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想象力,而这些核心能力的普遍获得必须借助课程载体。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要逐步迈向"

未来化"

,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日益提升的要求。

从课程的内部要素出发,当前课程自身存在较大的"

惰性"

,即一经确定便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而稳固的课程理念及其内部结构深刻地制约着具体的教学及学习方式的变革,且“惰性“的课程文化难以及时反映社会的发展进度。

因此,在课程

“未来化“的趋向下,要打破课程内在“惰性“,以未来为指引,建设灵活的、具有高弹性的课程体系。

二、建设面向未来课程的主要向度

第三次浪潮为我们揭开了新纪元一一一个属于多样化媒体的时代。

在这一时代,我们被一些矛盾的、零散的形象包围,周旋于"

碎片文化"

之间。

[4]而碎片化知识的弥漫也促使课程朝向更具开放性、弹性及综合性的方向发展,使其聚焦于人的智慧与想象力。

(一)开放的现代化

未来社会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动态性特征要求课程走出当前相对稳定、滞后的困境,从课程目标、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以及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主体层面实现开放性。

在目标与内容的设计层面,课程要与社会现代化发展指标相吻合,且课程的内容要融合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将未来经济、文化等发展趋势渗透至课程之中,以打造多维、开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课程新格局。

在课程主体层面,当下所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缺乏开放性,即教师和学生缺乏课程选择与建构的机会和空间。

具体而言,虽然诸多学校在国家课程之外开设了校本课程,但仍存在开发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教师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且学生自主选择、建构和生成课程的空间十分狭窄,难以促使学生形成自己设计未来的意识。

基于此,面向未来的课程要更具开放性,摆脱传统课程的线性约束,给予教师、学生更多课程建设与生成的权利和空间,同时要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以培养其面对多元信息的选择能力,从而在未来社会变革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二)综合的信息化

信息和想象力将成为未来文明的基本构成原料。

想象力能够赋予信息新的生命,进而形成新的社会文明形态。

新文明的出现又将推动传播媒体重新组织,并促使教育结构发生转变。

在未来社会,信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课程建设要为信息化教育服务。

未来课程所要培养的是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即每一个体要了解如何评估和分析逐渐增多且不断变化的信息,而非死记硬背一些旧知识。

[5]此外,在未来全球知识经济日益显著的时代,信息资源瞬息万变,教师的角色将从以往的信息来源者、传播者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的收集者和组织者。

教师要在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评估、分析信息的能力,不断引导学生形成信息意识,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取、处理、组织和分析信息资源。

然而,由于网络时代的信息错综繁杂,学生自主获取的信息资源多具零散性,并且超负荷的信息刺激也会对个体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未来课程在趋向信息化的同时更要对庞杂的信息进行筛选与统整,关注各领域信息的内部结构,使其联系为一个”整体"

以此帮助学生对多元信息形成系统认知。

㈢可持续的弹性化

新科技的支持能够实现人类生命的更新延续,在长生状态下,当下存在的人生阶段系统将不再适用于加倍的生命体系。

如果生命延长至150年,那么人类在到达100岁时仍可能被要求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以使自身知识体系适应新世界的变化速度。

在这一前提下,未来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转变,它将不再受限于学校体制系统,而是扩展至家庭、社会等层面。

此外,在第三次浪潮中,人们产生了新的时空观,时间是一条直线的假设被打破,人类与空间的关系也随之改变。

在此影响下,人们可以改变时间与空间的用途,使其更具弹性。

在教育及课程领域,对课程时空的规约被打破,学生可以借助科技走出传统课程的"

围墙"

,自由选择时间与空间进行课程学习,实现课程在时空及育人功能层面的可持续性。

除了时空弹性所带来的外部功能的持续性之外,课程内部也将呈现出可持续性特征,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制定、选择将与科技发展协调一致,课程系统内部更具流动性、灵活性和伸缩性,能随着社会的变迁实现持续性更新。

因此,面向未来世界的课程将是一个具有高度弹性的和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系统。

㈣全球与本土兼容

未来学奠基人托夫勒(AlvinToffler)认为,国家作为第二次浪潮的文明基石,其角色和地位将在第三次浪潮中被逐步取代直至消失,且全球主义不断兴起,全球机构宣称要为全世界发言。

[6]在此背景下,未来人类将日益成为全球性命运共同体,由不同文化、思想所带来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张力出现失衡,国际化取向将占主导地位。

在课程领域,以全球主义为导向的意识形态要求课程为国际交往服务,各国课程要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课程间的融通性。

同时,在日益浓厚的全球化趋势下,与之相对应的民族性也将备受关注。

未来课程将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合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并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本土化课程理论创生的文化基础,打造一种由内而外的本土化课程理论,[7]进而在本土化理论的指导下吸收借鉴国际课程经验,以本土实践推动课程走向国际,使课程兼容本土与国际元素,既包含“历史的长度“,又展现“世界的高度“。

因此,未来课程要立足本民族现实,关照当下,以国际视野审视课程体系[8],实现课程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共融。

三、建设面向未来课程的范式转型

“过去的“未来是指基于过去的思想和希望所指向的未来。

[9]在“过去一现在一未来“的延续体中,未来并不是真空的,而是建立在过去与现在的基础之上,是即将到来的现在,也是终将过去的历史。

以未来为参照,现在的课程也可被视为一种过去的课程,而要建设面向未来的课程,关键在于对过去的课程进行分析,以此在历史的基础上想象、预测未来课程形象。

(一) 从“预设“课程走向“创生“课程

创生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一种再创造,是“人类所创造的对世间万物所形成的理解以及践行这些理解产生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创造,并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10]。

20世纪9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