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的历史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秦兵马俑的历史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兵马俑的历史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店铺为⼤家整理了,希望对⼤家有⽤。
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之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号俑坑,呈长⽅形,东西长230⽶,南北宽62⽶,深约5⽶,总⾯积14260平⽅⽶,四⾯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
⼜各有⼀个兵马俑坑,现称⼆号坑和三号坑。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左右的坑底,每隔3⽶架起
⼀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的发现之⼀。
1974年7⽉15⽇,省⽂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
随后,西北⼤学考古专业的师⽣也前来⽀援,他们在965平⽅⽶的试掘⽅内清理出与真⼈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马24匹,⽊质战车6乘和⼤批青铜兵器、车马器。
通过试掘和钻探,⼀号兵马俑坑总
⾯积14260平⽅⽶,内含陶俑、陶马约6000件。
1978年,法国前希拉克参观后说:
“世界上有了七⼤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奇迹了。
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奇迹”⽬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在⼈们初次见到兵俑时,兵俑⾐着、武器的颜⾊还⼗分鲜艳,历经两千年威武不减,但是在考古学家挖出⼟时,受空⽓氧化影响,数分钟内即渐渐剥落消失,只剩下现在我们看到的陶⼟⾊。
从兵俑和所配备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结论是,秦军的⼸箭部队配备多种箭⽮,以应对复杂的战况。
秦军兵俑不戴头盔。
有专家说,“不戴头盔是为了在战场上显出英勇的⽓势,可以压倒敌⼈。
”有专家说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规模装备部队。
当时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刺杀武器”,如戟、剑。
步兵作战,长距离⽤“戟”,近战⽤剑。
因这些兵器⼤多⽤青铜制成,韧性差,砍杀时易折,故多制成刺杀兵器。
使⽤这些“刺杀武器”,攻击的部位⼤多是胸、腹部,因此,秦兵马俑⼤都披有胸甲。
因为作战时头部被“劈砍”的概率较
⼩,因此秦军是不戴头盔的。
建筑结构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半,先后发现⼀、⼆、三号三个坑。
⼀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三号坑。
⼀号坑最⼤,东西长230⽶,宽62⽶,总⾯积达14260平⽅⽶。
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的陶俑,⽬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
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件令⼈难以置信的事。
⼀号坑
⼀号坑的规模最⼤,呈长⽅形,是⼀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军阵。
1978年开放,长210⽶,宽62⽶,距原地表深4.5⽶--6.5⽶,⾯积14260平⽅⽶。
坑内有10道宽2.5⽶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阔9间,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
现发掘已出⼟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
根据出⼟兵俑的排列密度估计⼀号坑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
凭栏俯视,东端3列步兵俑⾯向东⽅,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
后⾯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
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南、⾯北和⾯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
好⼀个2000年前的古代⼤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你会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种神秘的⼒量把您带进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真“是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