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8212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考试题库Word文件下载.docx

11.德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12.教学的几种水平:

记忆水平、理解水平、探索水平。

13.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基本形式)、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制。

14.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该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6.孔子的《论语》和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都记载着有关教育方面的言论思想。

17.国外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18.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并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19.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教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20.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规定了教学步骤是: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这也是他的教学过程理论。

21.实用教育学派(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主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从做中学。

22.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23.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24.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

25.《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五经》包括《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

26.在欧洲封建社会里出现了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两种类型的教育。

27.“骑士七技”指的是: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28.学校教育区别于社会教育的几点是,学校教育加强了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29.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30.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1.学生身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其主观能动力。

(内因)

32.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3.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补充)狭义的教育是:

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

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34.所谓教育的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5.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有:

个人本位论,以卢梭为代表;

社会本位论,以涂尔干为代表),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37.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如果问及双重任务,回答:

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

3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9.1902年,首次指定了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这个学制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到1904年又颁布了kui’mou学制,这是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解放初期我国所用的学制是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

现代教育学制有:

“六三三制”和“五四三制”两种。

40.学校的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41.形式课程论和实质课程论是资产阶级两种对立的教育理论。

近代课程论有:

学科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

42.我国中小学课程的三种表现形式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43.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层次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44.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由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组成。

45.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反映某一学科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46.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和圆周式两种。

47.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的学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4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即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49.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他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50.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5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补充)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谈论法、研究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巩固知识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谈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注意对每种教学方法的理解,对号入座)

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组合有三种: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材料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5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53.班级上课制(夸美纽斯最早论述,清朝末年我国就开始使用了。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集体上课。

54.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和综合课。

(只有综合课才有课的结构)。

课的类型一般也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55.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56.备课中的“三写”是: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7.备好课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58.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59.教学评价主要包括: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的评价。

60.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61.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例如:

摸底考试)

62.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在课上进行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63.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成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

64.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65.相对性评价适宜于人才的选拔,但不能明确表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学业上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标准。

66.绝对性评价适宜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合格考试,不适用于人才选拔。

67.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

它能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引导他们的道德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

68.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导下,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69.德育中的三种内部矛盾是:

认识性质的矛盾、能力性质的矛盾、思想性质的矛盾。

70.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71.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

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以及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等。

72.说服包括:

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73.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锻炼是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注意对说服方法的理解,对号入座)

74.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学记》。

75.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等级制记分法。

76.《学记》上说:

“不凌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P.233“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巩固性教学原则(P.236“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