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8113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

《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Word下载.docx

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公共物品是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

政府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重点考点:

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供给公共物品提供经费和资金,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A、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E、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所要研究的问题是:

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基尼系数(测定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洛伦兹曲线与对角线间的面积与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之比。

系数<

1,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

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出于0.3—0.4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

我国目前的系数已近接近0.5,说明收入差距已经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A、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加大转移性支出力度;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

充分就业,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一个很高的比率。

发展的含义:

不仅意味着产出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表现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相应下降,而制造业、公用事业、金融贸易、建筑业等的比重相应上升,随之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教育程度和人才培训水平逐步提高。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通过财政政策维系社会总供求平衡,保持经济稳定

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组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社会的公共需要,使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第三章

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按支出功能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国防、外交、科技等

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政府某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工作:

“教育”类下的“普通教育”

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货的具体事项:

“水利”款下的“抗旱”等

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即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即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三类。

经常支出:

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这种支出的特点是:

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

资本性支出:

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

它的耗费的结果将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

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即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

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政府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转移性支出:

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

无需遵循等价交换原则,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

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通常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绝对数指标来表示,但通常是以两个相对数指标来表示,即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和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

由这两个基本指标又可以衍生出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以∆G(%)表示。

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即所谓“同比”增长率。

公式:

∆G(%)=∆G/Gn-1=Gn–Gn-1/Gn-1

【∆G代表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Gn代表当年财政支出,Gn-1代表上年财政支出】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以Eg表示。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Eg=∆G(%)/∆GDP(%)

(式中∆GDP(%)=∆GDP/GDPn-1=GDPn-GDPn-1/GDPn-1代表GDP增长率,∆GDP代表当年GDP相对于上年GDP的增长额)

(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MGP表示。

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公式:

MGP=∆G/∆GDP

重点: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趋势的理论解释(三个理论):

(1)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他认为导致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随着工业化的逐步发展,扩张中的市场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愈加复杂,为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社会公众必然会要求政府制定并建立司法组织以执行各种法律来保护商业贸易和合同契约。

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于是诸如“拥挤”等一些外部性问题就随之产生,社会公众同样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管理和调节。

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被集中在政府手中,政府的职能范围,在公众的推动下不断扩大,公共支出的规模相应地也就会出现持续增长。

(2)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会增加。

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因此,每一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都会导致财政支出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财政支出上升的规律,被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偏重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

在中期,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将逐步转换为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一旦发展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专项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而且这方面支出的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速度,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行政管理支出:

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

包括三类科目:

一是一般公共服务(主),二是公共安全,三是外交。

按费用要素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

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及国际比较: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但自改革开放后总体呈现占比升高趋势(部分年份除外)。

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较世界主流国家高出很多。

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1、经济总体增长水平2、财政收支规模3、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4、行政效率及管理费本身使用效率低

国防支出:

是用于国防建设和解放军方面的费用。

我国国防支出项目包括:

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

我国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政府投入(主)、民间筹办、社会捐赠、收取学费和杂费等。

我国教育经费的规模、结构和效率:

绝对规模不断攀升,相对规模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经费结构不合理—初级和中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内部经费分配不均衡(不同高校间、软硬件间)投资效率和效益低下(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

难见大师)

我国科学技术支出支持方式:

1、完善科技投入机制2、税收激励3、政府采购

政府干预医疗卫生事业的三个理由:

1、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2、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3、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

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

在财政支出项目中也是一项经常性支出,它的属性属于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险制度:

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政府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意义:

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2、发挥“内在稳定器”作用3、私人保险或商业保险市场存在种种局限

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特点:

1、保险项目名目繁多2、社会保险资金有确定的来源3、社会保险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4、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全社会化的5、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两种模式(现收现付制:

是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开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