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97816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典复试题和答案文档格式.docx

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矛盾性,用矛盾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和研究问题,因而将事物看作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和全面的;

而形而上学不懂得或不承认事物的矛盾性,不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和研究问题,因而导致了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和片面的世界观。

所以说: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唯一特征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唯一特征是:

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物质观和对物质的简单定义)

4.“听其言必行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5.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所谓对立是指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是主观违背客观。

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共处于人的认识中,它们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

另一方面是指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6.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⑴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⑵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除部门比例的破坏和失衡

⑶不能解决失业和贫富悬殊问题

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1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

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

1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

“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肥料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的对立是绝对的,超出一定的范围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解析(1.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相互统一的

(1)真理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①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②真理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6.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社会基本矛盾

17.马克思说: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18.金融资本是?

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渗透、溶为一体而形成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

本.

19.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空想社会主义

20.“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

㈠两个必然:

一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二是资本主义私有

制必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

㈡两个决不会:

一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二是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辩证关系:

两个必然的思想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是统一的。

根据科学社会主义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必须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思想同两个决不会思想联系起来。

两个必然论证的是社会主义代替遵义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实现所必需的条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21.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谈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主观

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

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

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

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2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验、认识、再实验、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

认识社会生活更是如此。

我们党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算达到比较完整、科学的认识。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

人们的认识超越于或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常常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23.如何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垂而不死,腐而不朽”及苏东剧变致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的现象?

二战后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自身不断地改革调整,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加强与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苏东剧变对社会主义的影响不外乎消极、积极两个方面。

一方面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最为惨痛的挫折,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极大冲击;

另一方面,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卧薪尝胆之后,在学说、运动、制度三种形态上重新振作起来。

苏东剧变并不能说明什么社会主义的“大失败”、“历史的终结”,只不过是社会主义前进路上的一段坎坷。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