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7368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

《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太一生水》札记Word格式.docx

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

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

寒热者,【四时之所生也】;

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

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

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

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

是故大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

此天之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埋,阴阳之所不能成。

君子知此之谓〔□,不知者谓□。

〕2它所表达的宇宙生成思想很有特点,发表以后,引起了中外学者高度重视,对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3“太一与水的关系”是理解《太一生水》的关键,也是学者讨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太一生水》中先讲“太一生水”,又讲“太一藏于水”。

二者到底是什么关系,表面上看来似乎很矛盾。

4对此许多学者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李学勤先生觉得应该从数术的角度来理解,他认为,太一生水与太一行九宫有密切关系,指出“太一藏于水”是指太一从五行属水的北方开始,并举《春秋元命苞》“北者,极也;

极者,藏也。

言太一之星高居深藏,故名北极”为证。

庞朴先生则认为,这里的“生”字乃是化生的意思,进而指出太一和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即“水既非外在于太一,太一亦不外在于水,太一就藏在水中,水就是活生生的太一”;

李零先生也认为“太一藏于水”,是以“水”为“太一”的实体。

5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笔者发现的那条材料或许有所助益。

现将其抄录如下6(文中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若考其深义,则水生于一。

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见于水,故《灵枢经》曰:

“太一者,水之尊号也。

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

”以今验之,草木子实未就,人虫胎胚胎卵皆水也,岂不以为一?

7对比二者,我们发现,这条资料不啻为《太一生水》的一个注解。

它们在叙述模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我们认为,对于理解《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模式、厘清其中的一些问题,这则材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便于比较,现列表如下:

《太一生水》《三命通会》太一生水。

水生于一。

太一藏于水。

太一者,水之尊号。

(太一)以己为天地母;

以己为万物经。

(太一)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

这则材料里说的“水生于一”,和《太一生水》中讲的“太一生水”实际上是一回事儿(古代一和太一含义基本相同);

另外,二者也都提到“太一为万物母”,《太一生水》中讲“(太一)以己为天地母;

……以己为万物经。

”这则材料则说“(太一…)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

”二者含义也基本相同;

至于太一和水的关系,这则材料要明了得多,直接用“太一者,水之尊号也”这样一个判断句式,说明“水就是太一”。

  从这则材料提供的线索来看,“太一”与“水”应该就是一体。

但这条材料的时代偏晚(详下),我们不能简单地拿它来比附简文。

因此,我们还不敢断言《太一生水》中的“水”就是“太一”。

但它却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线索。

二这条材料见于万民英的《三命通会》。

万民英,明代大宁都司人,明嘉靖庚戌进士,历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福建布政司右参议。

著有《三命通会》和《星学大成》等书。

8《三命通会》乃是一本算命之书,《四库全书总目》称“自明以来,谈星命者,皆以此本为总汇,几于家有其书”,可见在当时影响甚大。

该书共十二卷,旧题育吾山人撰。

《明史·

艺文志》有万民育《三命会通》十二卷,与此卷数相合。

9唯“通会”作“会通”,稍有差异。

据考《星学大成》一书为万民英所撰,万民英字育吾,与此本所题合,因此,此书可能就是万民英所作。

艺文志》大概是误以“民英”为“民育”,又“通会”二字传写互倒致误。

10“太一者,水之尊号也”这几句话,万民英称出自《灵枢经》,但实不见于今本《灵枢》。

河北中医学院校释的《灵枢经校释》11书后附有《灵枢经》佚文,其中就有这几句话,整理者指出,此见于北宋刘温舒的《素问运气论奥》之“论五行生成数”。

查阅刘温舒的《素问运气论奥》后,我们发现,万民英的这段话基本上是袭自刘书,刘书中的相关文字如下:

“太一者,水尊号。

先[天]12地之母,后万物之源。

”以今验之,草木子实未就,人虫胎卵胎胚皆水也,岂不以为一?

13我们知道《灵枢经》一书在历史上成书、流传过程相当复杂,版本众多,已有许多材料亡佚。

故而,这可能是已经不见于今本的《灵枢经》的佚文;

第二,古人引书往往仅凭印象,并不核对原文,所以也可能是刘温舒等把其他典籍中的话误为《灵枢经》之语;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刘温舒此说亦有所本,但由于材料所限,我们目前还无法做出准确的推断。

如果这几句话果真出自《灵枢经》,那么,它的时代应该不会晚于魏晋。

14退一步讲,即使不是《灵枢经》的佚文,那么它也应该有比较古老的源头,至少为我们理解《太一生水》中所描述的宇宙生成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而且表明在宋、明人的文献当中,还保留在着“水是万物之本原”的思想,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众所周知,水在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儒、道、法诸家非常都重视水,他们都把水作为获取智慧的源泉,从水中体察到种种思想观念。

15《老子》一书中就多处提到水,其第八章云: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七十八章云: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在《老子》当中,水不但是“上善”,而且被说成近似于道的东西。

《庄子》、《孟子》、《晏子春秋》等书中也均有此尚水思想在。

《管子·

水地》篇中则明确地讲水是万物的本原:

16是故具者何也?

水是也。

万物莫不以生,唯知其托者能为之正。

具者,水是也。

故曰:

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三国时杨泉的《物理论》一书中也说: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夫水,地之本也。

吐元气,发日月,经星辰,皆由水而兴。

如果我们把这些言论和《太一生水》17及《素问运气论奥》、《三命通会》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尚水”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曾经有着重要地位,并且也从未中断过。

这对时贤所论以为尚水思想在战国以后就已经中落,无疑是一个纠正。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管子·

水地》中除了提到“水为万物之本原”外,还讲“地是万物之本原”。

《水地》篇开头就说: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

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同时把“水”和“地”都说成是万物的本原,耐人寻味。

这意味着《水地》篇的作者认为万物之本原并不是“唯一”的。

要不然,我们便无法解释《管子·

水地》篇中的水、地二元说。

古人往往是从具体的情况出发进行思考,而不是诉诸纯理论或抽象的推论,这是中国古代的思维特点。

18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发现大地是万物生长的场所,于是便直观地认为地是万物的本原;

又见到“万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见于水,……以今验之,草木子实未就,人虫胎卵胎胚皆水也”,便又把水当作了万物的本原。

在他们眼里,水也好、地也好,都是万物生长所必需的,因此,都是万物的本原。

可见,在古人的观念当中,并没有固定的宇宙本原论存在,至于所谓的“宇宙本原一元论”,则是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转贴于如果上述推论成立,则我们对于以往对古代宇宙生成论的描述,应该重新加以审视。

三《太一生水》中所提到的宇宙生成模式太重要,以至于大家对它的整体性质有所忽略。

我认为,虽然这篇文献中保留了关于古代宇宙生成模式的珍贵材料。

但总的看来,它并不是一篇专门讲宇宙论的文章,其核心思想是“人道”,而非天道。

19下边我们先看一下其第二和第三个拼联组的释文: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

□于弱,□于□〕。

下,土也,而谓之地。

上,气也,而谓之天。

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

以道从事者必託其名,故事成而身长。

圣人之从事也,亦託其名,故功成身不伤。

天地名字并立,故讹其方,不思相当:

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

地不足东南,其上〔□以□。

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

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很明显,这一段文字已经开始联系人事——政治,“以道从事者必託其名,故事成而身长。

圣人之从事也,亦託其名,故功成身不伤”这是在讲人的行事准则,而不再是单纯的道论或宇宙论。

从道的性质来推演出政治原则,这种叙述模式在先秦文献极为习见。

《老子》一书中就多有这样的文字。

例如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这一章的内容和思想主题与简文非常接近,都是讲“天尚不全”。

只是《老子》此章的核心是“圣人”的处世原则,这一点更为明显。

又第三十七章云: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第三十二章云: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象这样的文字,《老子》一书中还有许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20在整个宇宙当中,人是其中的一环,人和社会以及整个自然是一和谐的有机统一体,这也是中国古代的思维特点。

21所以,人的生活行为也该顺应自然的法则,人道和天道应保持一致。

故而,对人事或政治的考量经常会介入对道或宇宙的考虑,以政治哲学的天下讲宇宙论的天地,因此造成宇宙论思想的政治化的倾向。

因此,中国鲜有专门谈天论或道论的文章,大多数道论都是和人论或政论搀杂在一起的,这一点也不容忽视。

从这个角度理解《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理论,或许更为合理。

另外,有些先生认为《太一生水》所言之宇宙生成模式是对传世本《老子》第四十二章的解释和发挥22。

诚然,与传世本《老子》相比,《太一生水》中关于宇宙生成的理论要显得完整许多,但其抽象性却远比不上今本《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按照一般的规律,具体事物的出现往往要在抽象事物之前。

因此,如果传世本《老子》和《太一生水》真有密切关系的话,那么,我认为,不是《太一生水》发挥和引申了《老子》第四十二章;

相反,《老子》第四十二章是对《太一生水》的抽象和概括。

2000年4月5日【补记】:

  一九九八年秋,当时笔者对阴阳五行问题比较关注,曾翻阅过一些相关书籍,一偶然机会,在图书馆一本名为《三命会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的书中,发现了这条材料。

后来笔者曾将这条材料提供给李零先生。

上学期,上裘锡圭先生的课,曾就此材料写成一篇作业,得到裘先生的肯定和鼓励,于是笔者又略做扩充,写成本文,今年四月初提交给北京大学人文学部研究生第一届五四学术研讨会,并于五月十三日进行了小组发言。

五月十七日,又在考古文博院邢文先生的“简帛学”课上简要宣读了自己的这篇短文。

非常凑巧,邢文先生十八日在简帛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