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7277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考点3连接体问题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

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知识点2  临界与极值

1.临界问题

物体由某种物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所要经历的一种特殊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

这种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分界点就是临界点,此时的条件就是临界条件。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的问题中,当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等词语时,常常会涉及临界问题。

2.产生临界(极值)问题的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极值)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极值)条件是:

弹力F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极值)条件;

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极值)条件是: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极值)条件:

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极值)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极值)条件是FT=0。

(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极值)条件:

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

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

当出现速度有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临界(极值)条件时,物体处于临界(极值)状态,所对应的速度便会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重难点

一、连接体问题

1.常见类型

(1)涉及滑轮类的问题

这类问题中一般都忽略绳、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且滑轮的大小忽略不计。

若要求绳的拉力,一般都必须采用隔离法。

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的两物体虽然加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可以先整体求a的大小,再隔离求FT。

如图所示,可由整体法列方程为(m1-m2)g=(m1+m2)a⇒a=

,再隔离m1(或m2)求FT,有m1g-FT=m1a⇒FT=

(2)水平面上的连接体问题

①这类问题一般多是连接体(系统)中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

②建立坐标系时也要考虑矢量正交分解越少越好的原则,或者正交分解力,或者正交分解加速度。

(3)斜面体与上面的物体类连接体问题

斜面体(或称为劈形物体、楔形物体)与在斜面体上物体组成的连接体(系统)的问题,一般为物体与斜面体的加速度不同,其中最多的是物体具有加速度,而斜面体静止的情况。

解题时,可采用隔离法,但是相当麻烦,因涉及的力过多。

如果问题不涉及物体与斜面体的相互作用,则采用整体法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2.解题思路

(1)分析所研究的问题适合应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

处理各物体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整体法与隔离法往往交叉使用,一般思路是:

①求内力时,先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

②求外力时,先用隔离法求加速度,再用整体法求整体受到外加的作用力。

(2)对整体或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整体或隔离体的加速度。

(3)结合运动学方程解答所求解的未知物理量。

3.必避误区

(1)对连接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误认为力可以通过物体传递,如用水平力F推M及m一起前进(如图甲所示),隔离m受力分析时误认为力F通过M作用到m上。

(2)不理解轻绳、轻弹簧与有质量的绳、弹簧的区别,如用水平力F通过质量为m的弹簧秤拉物体M在光滑水平面上加速运动时(如图乙所示),往往误认为弹簧秤拉物体的力等于F,实际上此时弹簧秤拉物体M的力为T=F-ma,也就是说只有在弹簧秤质量不计时两者才相等。

(3)不能正确建立坐标系,对加速度或力进行分解。

特别提醒

如图甲、乙所示的情景中,无论地面或斜面是否光滑,只要力F拉着物体m1、m2一起加速,由整体及隔离法可证明:

总有F内=

F,即动力的效果按与质量成正比的规律分配。

这个常见的结论叫动力分配原理。

二、临界(极值)类问题

1.问题说明

(1)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即为临界状态,相应的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

临界状态一般比较隐蔽,它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

(2)解决此类问题时,一般先以某个状态(非临界状态)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分析,利用极限法对某一物理量推导极大或极小值,找到临界状态,再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求解。

2.常见类型及举例说明

(1)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即N=0。

例如,图甲中,当斜面以多大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与斜面间的作用力为零?

分析:

当小球随斜面加速运动,支持力减小,以获得水平合外力,当加速度足够大时,小球与斜面间作用力为零时,如图乙所示,可得F合=

,所以a=

(2)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为零,即T=0。

例如,图丙中,当斜面以多大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绳对小球的拉力为零?

当小球随斜面向左加速运动,则绳的拉力将减小,支持力增大,以获得水平向左加速度,加速度足够大时,小球可能沿斜面上移,绳的拉力为零,如图丁所示,可得F合=mgtanθ,所以a=

=gtanθ。

(3)存在静摩擦力的连接系统,相对静止与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即f静=fm。

例如,图中水平面光滑,A、B质量相等为m,A、B间最大静摩擦力为f,则F为多少时,A、B发生相对运动。

力F很小时,加速度小,A对B的摩擦力小,A、B一起运动。

随着力F增大,加速度a增大,A对B的摩擦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是极限,此时aB=

,A、B恰不发生相对运动,a=aB,则F=2ma=2f。

(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

当物体在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小)时,具有最大(小)加速度;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a=0时,速度达最大;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当a=0时,速度达最小。

例如:

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讨论如下:

①小球接触弹簧上端后受两个力作用:

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力。

在接触后的前一阶段,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因为弹力F=kx不断增大,所以合力不断变小,故加速度也不断减小,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因此速度不断变大。

②当弹力逐渐增大到与重力大小相等时,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

(注意:

此位置是两个阶段的转折点)

③后一阶段,即小球达到上述平衡位置之后,由于惯性仍继续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且逐渐变大,因而加速度逐渐变大,方向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因此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到达最低点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

(1)有些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明显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对应临界状态。

(3)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存在着极值,这个极值点往往是临界点。

(4)若题目要求“最终加速度”“稳定加速度”等,即是求收尾加速度或收尾速度。

3.解决临界(极值)问题的基本思路

(1)认真审题,详尽分析问题中变化的过程(包括分析整体过程中有几个阶段);

(2)寻找过程中变化的物理量;

(3)探索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4)确定临界(极值)状态,分析临界(极值)条件,找出临界(极值)关系。

解决此类问题重在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而找出临界条件或达到极值的条件,挖掘隐含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

三、滑块——木板类问题

1.类型特征

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

2.“滑块——木板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3.滑块与滑板类问题的解法说明

(1)判断滑块与滑板间是否存在相对滑动是思考问题的着眼点,方法有整体法、隔离法、假设法等。

即先假设滑块与滑板相对静止,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块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再分析滑块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是不是大于最大静摩擦力。

(2)滑块与滑板存在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

①运动学条件:

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②力学条件:

一般情况下,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滑块“所需要”的摩擦力Ff,比较Ff与最大静摩擦力Ffm的关系,若Ff>

Ffm,则发生相对滑动。

③滑块滑离滑板的临界条件

当滑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滑板滑下,恰好滑到滑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是滑块滑离滑板的临界条件。

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

1.思维辨析

(1)整体法和隔离法是指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

(  )

(2)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才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系统。

(3)“恰好出现”与“恰好不出现”指物体的所处状态相同。

(4)整体法与隔离法可以相互代替,只是繁简不同。

(5)子弹打木块的相关问题可以归结为滑块滑板类问题。

(6)连接体问题包含滑块—滑板类问题。

(7)临界问题往往出现在连接体问题中。

(8)连接体问题、临界问题、滑块—滑板类问题都独立于牛顿运动定律问题。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由轻质弹簧相连。

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加速度大小为a1;

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加速度大小为a2。

则有(  )

A.a1=a2,x1=x2     B.a1<a2,x1=x2

C.a1=a2,x1>x2D.a1<a2,x1>x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