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6152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4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

《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滑桩专项方案16文档格式.docx

审核:

 

2016年4月23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3

第一节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概况……………………………………3

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5

第三节施工准备……………………………………………………………5

第二章编制依据…………………………………………………………………6

第三章施工计划…………………………………………………………………8

第一节项目部组织机构……………………………………………….…8

第二节材料计划………………………………………………………..…9

第三节进度计划……………………………………………………..……9

第四节设备设施计划…………………………………..……..……10

第五节劳动力计划……………………………………………..……11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11

第一节施工技术要求…………………………………………………….11

第二节抗滑桩施工工艺…………………………………………….……12

第三节抗滑桩施工方法………………………………………….………13

第四节弃土外运…………………………………………………….……23

第五节临边防护………………………………………………….………23

第六节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24

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1

第六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4

第一节组织措施……………………………………………….…….…35

第二节安全控制措施………………………………………………..…37

第三节监控监测………………………………………………….………45

第四节监控监测………………………………………………….……..48

第七章预警机制及应急预案…………………………………………………..…50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一、工程特点:

该工程位于*************,无地下管网、管线(除***大道绿化带及意外)。

工程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约4000㎡,分为罐区及设备用房两个区域。

场地按设计高程开挖后,将在场地周边形成环境边坡,其主要分布在罐区西北侧、西南侧及东北侧。

西北侧为高度约7.2~9m的岩土质混合边坡,西南侧为高度约0~8.1m的岩土质混合边坡,东北侧为高度0~6.9m的岩土质混合边坡,总长约117m。

,需要设置挡墙对该环境边坡进行临时支护。

在117米内共设置17根抗滑桩和四段不同高度的重力式挡土墙(分别选择G5和G7)。

1种桩型,截面为1000mm×

1200mm,1000mm宽度方向靠近护坡;

钢筋等级:

HRB400级,抗滑桩竖向受力主筋连接采用套筒连接,接头等级为一级;

桩身砼设计强度为C40。

压顶梁为800mm×

500mm,砼强度为C40,护壁砼为200mm厚C40,挡土板砼为200mm厚C40内配钢筋。

二、本项目工程特点及概况如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建设工程

2

分项工程名称

深基坑工程中抗滑桩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的土石方开挖工程

3

开挖深度、标高

及长、宽

原始地貌标高约321.5m,基础底标高为310.0m,抗滑桩断面尺寸长1.2m,宽1.0m,深为11.5米,油罐区域深度约为16.0米。

4

与相邻构筑物

位置关系

抗滑桩从C至D(即按设计施工图从左至右桩排号序列分别为1#、2#...15#、16#、17#桩)13#、14#、15#、16#、17#桩距离油罐区距离2.4m。

5

工程地址

*********************

6

建设单位

**************************

7

抗滑桩设计单位

***************************

监理单位

*****************************

8

施工单位

***********************************

9

工期

******************************

二、地质和气侯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荣昌县香国大道旁,属构造剥蚀浅切割丘陵地貌,场地为原始斜坡地貌,斜坡坡脚由于香国大道的修建,呈“负”地形状。

整体地势是西北高南东低,地势较陡,地形坡角一般为10°

~35°

,拟建场地最高点位于西北侧,标高为346.757m左右,最低点位于南东侧香国大道边,标高为310.0m左右,高差36.757m。

场地周边无大型水体分布。

2、气象水文

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5℃-18.5℃,极端气温-1.8℃-44.2℃,四季分明。

工程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099mm,降雨量多集中于4~9月,其降雨量高达812.4mm,占全年降雨量的77.8%。

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最大日降雨量为266.6mm。

3、地质构造

场区构造属石燕桥-螺观山背斜南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135°

∠58°

,层面闭合状,无胶结,属软弱结构面,结合很差。

据现场调查,场内共发育两组裂隙:

L1:

280°

∠50°

裂面起伏弯曲,间距0.5~3.5m,延伸1.5~4.5m,闭合,无充填裂面为褐黄色氧化薄膜,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

L2:

225°

∠85°

,间距1.1~5.3m,延伸1.2~2.8m左右,多呈闭合状,裂面平直,未见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

场地裂隙发育程度判定为较发育,裂隙组数为2组,岩体为层状结构,定性判定场地岩体的稳定程度为较完整。

查明区内及附近周边未见断层通过。

4、水、土腐蚀性

通过现场调查,场地周边无污染源,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当地建筑经验,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性,土体对砼结构、砼结构中钢筋、钢结构均为微腐蚀性。

5、不良地质作用

据钻探揭露及地面调查,场区内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

三、工程特点与难点

(1)本段高边坡防护工程工程量大,施工工序复杂多样,由于此处地形陡峭,施工中可利用的施工场地极小,给施工带来较大的施工难度。

设计桩顶标高呈折线分部,高程区域为:

+323.159m——+325.292m,桩底设计标高均为+310.00m(但油罐区及地勘情况不相吻合除外),按照设计施工图的要求,本分项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待抗滑桩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平基土石方的施工。

第2节施工平面布置

一、安全防护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基坑开挖线靠坡侧搭设高1.5米的双层钢管防护栏,侧面再用竹跳板横向进行封闭,倾角约为10°

,倾向坡侧,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此区域外。

二、截水沟及斜坡面的布置

本工程边坡多是土,强风化岩质边坡,陡峭,遇雨易崩解塌方,机械清表后,立即在清表的坡面原设计1:

2坡比8m范围外的坡顶、抗滑桩开挖平面靠坡处人工开挖长86m宽0.75m,深0.5m临时截水沟,均采用干硬性100mm厚C25石粉砼进行锚喷封闭,以防塌方。

(详见临时边坡支护方案图)。

三、边坡监测点平面布置

施工基坑顶开挖边线外0.5米设置边坡变形监控点。

四、材料运转临时道路平面布置

施工红线范围内,即坡前有约25m宽干涸溪沟(溪沟底平均高程约为+308.00m),人工转运材料及材料堆放难度极大,根据现场地貌实际情况,结合本工程特点,在+321.5m处,东北方向接东南方向的香国大道修一条长约60m、宽3.5m、200厚片石基层(基底机械夯实)、面层120mm厚碎石的材料临时运转便道,以进行材料运转。

第三节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1、设备进场前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现场踏勘,详细了解场地情况及周围环境状况。

基坑开挖的施工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查勘现场,摸清工程实地情况。

 

(2)、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整平场地。

 (3)、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4)、设置测量控制网。

(5)、设置就绪基坑施工用的临时设施。

2、了解水源、电源位置及最大可用量,并将水、电接至施工地点,现场供电电力不小于80KW,供水量不小于20m3/天;

3、开挖前为确保本工程石方开挖安全,确保边坡土体稳定性及安全性能,细致检查边坡防水排水状况,临时喷锚砼的稳定情况。

开挖基坑时严格按设计图进行锁口盘的施工。

二、技术准备

1、学习有关图集、施工规范以及技术文件。

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全面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

2、进行图纸交底,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3、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安全及文明施工交底工作;

三、定位放线

1、会同甲方、监理单位做好定位和水准点的现场交接、复核、签证工作;

在开始施工前,组织技术、安全、综合交底,对标高、坐标和基准点进行交接。

2、根据定位线放出抗滑桩定位控制点、放坡宽度、开挖线。

四、抗滑桩施工用水、用电

1、因场平施工时现场水电管网尚未布置,根据设计图纸房屋布置,先确定不影响房建施工的区域,再报告各项施工任务确定主要管线布置走向。

考虑的场平及房建施工同时进行,用电负荷重,用电量不小于80KVA,主供电线路采用50mm2铜制多芯胶皮软线,按照三相五线制(TN-S)布设,依次设置一、二、三级配电柜、箱,做好防雨水措施。

施工中建设单位可先安装变压器作为施工电源,完工交验后再变更为加油站工业用电。

2、涉及场内过境高、低压线路及其他原有线路、设施需要拆除、迁移的,应按供电有关规定及规范执行。

3、施工用水方面,需新布设主供水管网,采用DN50PE管材热熔连接,次管采用DN32PP-R管连通所以抗滑桩施工段,支管采用DN20PP-R管,在次管段每10m留设阀门一个。

管道的布置需要挖掘机、人员的配合。

道路部位埋深不够时,应架空布设。

第二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

2、建质2009[87]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人工挖孔桩超过一定规模后,其专项施工方案需进行专家论证的相关规定;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7、《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320-2011,

12、《施工临时用电规范》JGJ46-2012,

13、《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5、《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

16、《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7、《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渝建发(2014)16号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