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0 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
(3)根据统计图表要素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果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
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
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
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原因
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产生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
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
的措施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
围湖造田—退耕还湖;
陡坡垦荒—立体农业;
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
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
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二、流域的综合开发
1.分析思路
2.答题规范
(1)水利工程建设的条件
①自然条件:
条件
常用答题用语
水能
水量
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落差
河流落差大
地形、地质
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工程的建设
②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条件: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工程条件:
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
(2)河流的航运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径流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
冰期
无结冰期(或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通航里程
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
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人口、城市
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
(3)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
治理原则
治理措施
上游
调洪
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
分洪、蓄洪
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泄洪、束水
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
(4)评价水利工程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等。
②不利影响多从工程本身以及其对上游和下游的影响进行阐述。
三、区域自然资源开发
1.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条件评价
(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
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开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优先开采);
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
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
(2)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
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
①基础好
②拉动强
③有保证:
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
2.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1)衰落原因
资源枯竭,环境恶化;
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传统产业衰落。
(2)转型措施
①实行战略性转移。
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第三产业。
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
经济。
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3.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1)能源储量多少。
(2)距消费市场远近。
(3)开发难度大小。
(4)开发技术高低。
(5)开发资金是否充裕和基础设施是否完备等。
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分析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
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本地少;
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资源调配线路区位条件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安全系数高;
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
经济效益
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
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
输
入地可获取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
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
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高考题型示例】
题型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措施
例1、(2018·
全国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所示)。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
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
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
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
减少泥沙淤积;
扩大鱼类种群规模;
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保持湿地水量稳定;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
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二是说明变化原因。
乌裕尔河属于内流河,河水不断注入湿地,带来盐分,同时,水中盐分会随着湿地内水分的蒸发而不断积聚,从而导致湿地水中含盐量增大。
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同意与不同意选择其一,理由合理即可。
若同意,可从对水中盐分、泥沙淤积、鱼群数量、水环境等的影响方面分析;
若不同意,可从对水量、生物多样性、食物链及环境等的影响方面分析。
【举一反三】(2018·
北京文综)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1)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2)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答案】
(1)海陆兼备;
地处低纬,以热带气候为主;
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
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
(2)全年高温,蒸发强;
湖泊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
1月和7月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盐度较高;
5月和10月降水多,水位升高,盐度较低。
【变式探究】
(2018·
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
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
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
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全国文综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
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2~4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4
80.3
3
5
100.1
73.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2.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3.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河床B.沟谷
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2.B 3.B 4.D
由于当月该地植被覆盖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植被截流差异不明显。
第4题,D对:
由表中信息可知,第6次和第5次降水过程的影响相比,河流洪峰流量明显增加,且洪水含沙量极高,说明河流水位上升,淹没部分植被覆盖的坡面,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