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党课讲稿15页Word下载.docx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党课讲稿15页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40年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党课讲稿15页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工发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银行等,这些年对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创新,都是肯定的,并高度评价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具体的评价有以下这些。
《2017年欧洲创新记分牌》测量比较了欧盟28个成员国、欧盟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绩效,并按分值分为领先、强大、中等和一般创新国家四级。
综合评价结果,中国被列为中等创新国家。
事实上,领先创新国家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多数发达国家都是强大创新国家。
中国紧随其后,是少数列入中等创新国家的发展中国家。
2010年以来,中国国家创新绩效综合指数逐年提高。
在研发经费支出、商标和设计申请等评价指标以及增长速度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2016年,中国创新绩效综合指数约是欧盟的80.6%,与欧盟还有一定差距。
但是,2010-2016年,我国创新绩效综合指数平均增速较快,约是欧盟的7倍。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当然,欧盟的指数本来就比较高,所以指数提升的速度也会相对逐渐放慢。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
在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重要指标上,我国都已居于世界第二。
德国的《时代》周报网站列举了11组数据来评价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
第一,截至2016年12月,有6.95亿人通过智能手机上网。
中国日常生活的数字化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得到普遍使用。
第二,有2.86亿农民工外出打工。
他们评价,“中国昔日作为‘世界工厂’的声誉主要归功于农民工”。
第三,2015年中国有15个人口超过500万的大城市。
特大城市意味着庞大的经济体,意味着庞大的消费支出,意味着比较困难的城市管理等。
第四,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有3.1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虽然如何与相关国家达成一个相互能接受的外汇平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但毕竟这三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庞大的出口能力所造成的。
第五,有115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
第六,在2017年申报了8330项国际专利,目前在年度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中位居第五。
第七,全球70%的玩具由中国生产,每年出口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
虽然玩具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产品,但中国能够做到世界第一。
第八,2016年人均排放超过7吨二氧化碳。
虽然排放总量世界第一,但人均排放远远低于德国。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指标。
在讨论二氧化碳排放责任的时候,有些国家总是指责中国排放最多,但没有看到中国有13亿人口。
并且,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只是由于这些年经济的发展,排放量才提升的。
而现在全球二氧化碳的积累量是工业革命以来上百年积累的结果。
所以,这个责任是不能简单地来计算。
第九,超过1亿中国成年人属于新的“城市中产阶层”。
据瑞士信贷银行统计,中国“中产阶层”的总资产已超过7万亿美元。
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标志,也是今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第十,高速铁路里程到2020年将达3万公里。
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因为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有形产品的制造离不开快速运输,还包括大量人口的迁移特别是农民工。
应该说,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效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当然,高铁现在已经开始“走出去”,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推动力量。
第十一,2014年在中国有超过2547万名普通高校在校生。
这是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是未来中国高素质劳动大军的储备力量。
我们看到了,这些数据基本都是经济数据,但实际上几乎每一项里面都有科技含量,都有科技创新的支撑。
2015年《环球时报》记者对41位西方政要和智囊进行了采访,对象包括基辛格、福山、约瑟夫·
奈、奈斯比特、布热津斯基等著名专家学者,内容涉及文化价值观、大国关系、政党制度、经济模式等方面,并编辑出版了《我们误判了中国》一书。
当然,这个名字是编辑起的。
从内容上看,这41位政要和智囊基本上都在反思他们过去对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误判。
总体来说,他们承认中国经济发展是成功的,使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这一点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成就。
英国央行前行长默文·
金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创新的中心。
虽然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的创新中心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至少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深圳的创新中心拿到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那么,如何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呢?
上文讲到,一些西方政要和学者一直不太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唱衰中国,而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却发展得越来越好,并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按照过去的逻辑,这种现象是无法解释的,所以我们也在考虑:
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是什么?
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学者福山在苏联解体之后写了一本书叫作《历史的终结》。
他的结论是,随着当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的苏联的解体,共产主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历史的终结”意味着,资本主义取得了最终的全球性胜利,共产主义已经成为历史。
现在看,这个判断是有问题的,这个“终结”仍然是要打问号的,因为中国在继续前行。
福山的这本书在逻辑上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形式逻辑问题——以偏概全,他把一种不成功的社会主义的探索式的建设模式,作为共产主义的终极模式。
所以,在苏联这种模式失败之后,他就认为整个共产主义模式也就失败了。
第二个是理解问题,他把苏联所宣传的“土豆烧牛肉”共产主义认为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
当然,作为一个学者,福山后来也坦率地承认,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持久性,的确给他的理论带来了挑战,他仍然要去观察、研究和回答共产主义究竟向何处去;
当然,反过来也是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
那么,我们自己如何评价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看总量。
虽然GDP是一个饱受质疑的指标,但它毕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
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二,这是没有质疑的。
至于什么时候超过美国,老实说并不太重要,我们更看重的是中国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发展成果是不是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看质量。
我们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结构,如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
还要看经济效益、产业的竞争力与品牌。
只有通过这些体现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有效性的指标,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评价经济发展的成绩。
第三,看动力。
不管是总量,还是质量结构,都只是经济发展的表象,经济能否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看动力。
从当前来看,中国的发展动力要靠改革、靠创新。
能不能从改革中获得红利,能不能靠创新驱动发展,这是中国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看趋势。
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30年的两位数增长,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发展到今天,中国调整了经济发展速度,进入了发展新常态。
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在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实现6%到7%的稳步增长。
以上是我们能比较客观地长期地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角度。
总体看,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有多方面因素,国际和平发展的背景,我们暂且不说。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有三个要素。
首先是解放生产力。
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农村大包干、包产到户,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化,解放了生产力。
第二是发展市场经济。
我们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发展市场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第三是创新驱动。
虽然解放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都是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素,但核心是靠创新驱动。
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上是靠创新支撑的。
否则,只靠解放生产力,创造的发展潜力是有限的;
只靠市场经济的发展,作用也是有限的。
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到今天,如果不靠创新驱动,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是很难实现持续发展的。
我国创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例子很多,我们来看最新的成就——2017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科学发展是体现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指标。
一个国家的产业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较大,但也只是技术而已。
真正的创新能力是在科学方面,在基础研究方面。
技术竞争越到顶端,越是依靠基础研究的力量。
过去,中国的投入主要在技术发展方面。
大家从投入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来,基础研究的投入长期在5%,而大量的投入都在市场开发方面、技术应用方面。
当然,这与中国的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
2017年,中国科学有了长足发展,这些发展体现在取得的科学成果上。
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有:
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
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
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
实验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
实现氢气的低温制备和存储;
研发出基于共格纳米析出强化的新一代超高强钢;
利用量子相变确定性制备出多粒子纠缠态;
中国发现新型古人类化石;
酵母长染色体的精准定制合成;
研制出可实现自由状态脑成像的微型显微成像系统。
这些进展分布在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有一些成果我们现在并不知道会有什么用,但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特点之一;
有一些显然对我们掌握未来的核心技术有重要支撑作用。
从这十大科学进展可以看出中国的科研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发布的《2016研究前沿》报告显示,在国际180个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中,中国表现卓越的研究前沿有30个,仅次于美国,超过英国、德国、日本、法国。
另外,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上,获得特等奖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
现在,各国展开了对5G的争夺。
这一成果表明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有能力和世界顶级国家争夺技术主导权。
获得一等奖的有: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
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研发及产业化;
DTMB系统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
航天重大工程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
新一代国家时间频率基准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这些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的还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上面这些成果,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有一些过于遥远不太好理解。
那么,我们来看一些我们能看到的东西。
在高技术领域,我们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超级计算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
制造业领域的高铁、特大桥梁、半潜船、无人机,服务领域的支付宝、微信等,也都是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
至于军事领域的成果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需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