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5378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个体系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Word文档格式.docx

4.3安全生产小组负责拟定公司年度安全检查计划;

负责公司级综合安全检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的组织实施,整改情况的监督及复查。

4.4车间、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并负责组织隐患整改措施的实施。

5.隐患分级与分类

5.1隐患分级

企业可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和风险可接受标准,例如:

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转动部位护罩缺失、地面湿滑有积雪等。

5.1.2重大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冶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1)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例如超过3个月)或可能造成较为严重危害的,

(2)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3)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超过10人的。

(4)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有效整改的。

(5)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6)涉及重大风险点的管控措施的;

(7)设区的市级以上负责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

5.2隐患分类

5.2.1基础管理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1)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行政许可情况;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3)安全生产责任制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6)安全生产投入;

(7)事故管理、变更管理和承包商管理;

(8)作业管理

(9)应急管理

(10)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11)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5.2.2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缺陷

(1)设备设施,例如防护罩、静电接地等安全设施失效,设备有异响。

(2)场所环境、例如现场卫生不整洁,有积水、工作场所照明度不符合要求,设备噪音大等;

(3)从业人员操作行为,例如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遵守劳动纪律,未按照要求佩戴防护用品。

(4)消防及应急设施,例如灭火器、消火栓未按照要求配置,数量不足,未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疏散通道堵塞;

(5)供配电设施,例如配电室未封堵孔洞,变配电室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操作地面未铺设绝缘胶垫、变配电室出入品未设置调度不低于400MM的挡板。

(6)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例如防尘口罩,通风风机、劳动防护用品等配置,使用不符合要求。

(7)辅助动力系统,例如企业供水水源、循环水系统的能力不满足企业需求。

(8)现场其他方面

6.工作程度和内容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确定和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的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排除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清单内容至少包括5.2的内容。

6.1.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车间、部门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

(1)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

(2)排查内容,即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劳动防护、应急处置五个方面,排查内容应详细、具体、有可执行性:

(3)排查标准,即管控措施对应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4)排查方法,可通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结合的方法进行。

(5)排查周期,可根据排查类型的不同分为每半年、每季度、每月、每周或每天。

原则上公司级隐患排查每半年或每季度。

车间级隐患排查每月进行,班组级排查每周进行,岗位级隐患排查每天或每班。

6.1.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安全生产小组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

(1)基础管理名称,例如机构和人员同,培训教育、安全投入、应急管理、事故管理。

(2)排查内容,即该基础管理涉及的法律、法规、标准、政府要求和企业管理制度,例如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3)排查标准,即是否达到排查内容的要求:

(4)排查方法,可通过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及日常性隐患排查单独或相结合的方法。

原则上公司级隐患排查每半年或每季度,车间级隐患排查每月进行,班组级隐患排查每周进行,岗位级隐患排查每天或每班。

6.2制定排查计划

安全生产小组根据本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制定年度的隐患排查计划,并明确隐患排查名称、排查时间、责任单位等;

进行隐患排查的频次应满足如下要求:

6.2.1根据季节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

6.2.2根据风险点等级及管控内容确定排查频次,原则上重在风险点均应开展公司级、专业级、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的隐患排查,较大风险点应开展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一般风险点应开展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低风险点应开展班组级和岗位级隐患排查。

6.2.3当发生火灾爆炸封等工艺安全事故时,如果公司本身涉及到事故中上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施时,应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6.2.4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会经常发生变化的专业,可依据实际变化情况确定排查间隔,但应确保实际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6.2.5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的事故隐患排查:

(1)适应性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颁布实施或原有适应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后颁布实施:

(2)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3)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

(4)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5)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6)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预期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6.3隐患排查

6.3.1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换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6.3.2排查要求

(1)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

(2)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3)应根据风险点的管控等级确定隐患排查的责任人及排查频次,应对“风险点管控措施”进行可执行性、有效性的排查确认。

6.3.3组织级别

(1)公司级隐患排查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小组组织,

(2)部门级隐患排查由各专业部门负责排查,部门专业人员参与或多部门联合参与;

a)安全生产小组负责劳动防护用品、职业卫生、安全装置、特殊作业安全检查、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消防应急管理的隐患排查。

b)技术部负责设备操作维护、电气设备、构建筑物、机械设备、电气、仪表仪器、工艺安全的隐患排查;

c)综合部负责交通安全、劳动纪律的隐患排查。

(3)车间级隐患排查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各专业职能人员参与。

(4)班组级隐患排查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本岗位人员参与。

6.3.4排查周期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

(1)综合及季节排查原则为每季度1次、车间综合隐患排查每月1次;

(2)部门专业专项排查原则上每年1-2次,车间专业人员隐患排查每月1-2次。

(3)生产部门专业人员日常检查每周1-2次,车间主任日常检查周期每周1-2次,车间专业人员日常隐患排查每天1次。

(4)岗位操作人员每班次巡查不少于2次,并按照工艺操作要求及时填写生产记录。

6.3.5确定排查项目

(1)公司级隐患排查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基础管理项目:

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制度、培训教育管理、作业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承包商管理等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季节特点检查项目

重大风险以上风险源的管控措施

(2)车间级隐患排查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常规排查项目:

包括人、机、物、法、环、管理制度、作业管理、两纪(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防尘、防火、机械伤害、安全设施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

较大风险以上风险点的管控措施

专业管理的隐患排查项目

(3)班组、岗位隐患排查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应急物品是否定置存放,可靠好用;

物料储存、使用运输以及加出料是否正常

设备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安全附件、安全照明、安全设施是否运行良好:

备用设备是否良好

班组所有风险点的管控措施

6.3.6排查结果记录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级人员在参加隐患排查时,应按照隐患排查表内容进行排查,并将基础管理不管合项填写到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6.4隐患治理

6.4.1隐患治理建议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应包括

(1)针对排查出的每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人

(2)经排查评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整改建议措施采取“工程优先、管理其次、防护为辅”原则。

(3)依据隐患冶理难易程度或严重程度,确定隐患治理期限。

6.4.2隐患治理要求

隐患治理被告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冶理、部门冶理、公司冶理等,重大隐患由公司级负责组织整改:

一般隐患由隐患所在单位组织整改。

(1)隐患治理应遵循“四不推”、“五定”原则。

“四不推”即凡岗位能整改的不推给班组、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推给公司、凡公司能整改的不推给上级部门;

“五定”即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

(2)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至人、按时完成。

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

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督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事故。

6.4.3隐患冶理流程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冶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

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冶理期限及冶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

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治理措施。

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6.4.4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6.4.3隐患冶理流程,进行隐患冶理;

各由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