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4820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0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项目建设期建设期限2010年一年

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

新建保护区访问培训中心投资550万元,占总投资的%;

实施保护区围栏封育工程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新建种苗繁育基地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购置办公电脑及配套设施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申请中央预算内国债资金。

项目效益本项目效益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其中:

生态效益表现为:

有利于保护区的植被恢复,野生植物种群数量增加,有效防治荒漠化,减少沙尘暴发生次数,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使整个荒漠化生态系统按照自然演变规律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对保护武威、金昌乃至河西走廊、华北地区、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效益表现为:

有利于改善项目区所在地区群众的生存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通过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建设,将进一步增强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自然保护,将有效推进生态建设步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保护区乃至全省自然保护区培训合格人才,推进全省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

经济效益表现为:

通过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更进一步提高区内植被盖度,在民勤绿洲周围建立起一道天然绿色屏障,遏制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风沙侵袭,使保护区毗邻的万顷农田得到有效庇护,对保障民勤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强大的支持作用。

1.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号);

——林业部《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

——《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2009年一年。

1.3.2建设范围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89882.5公顷。

1.3.3投资规模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1264.317万元。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07.00万元,占总投资的63.83%;

设备投资300.40万元,占总投资的23.76%;

其它投资156.917万元,占总投资的12.41%。

1.3.4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保护工程

1.1

瞭望塔

万元/座

15

1.2

封护围栏

万元/ha

0.105

2

科研宣教工程

2.1

宣教、培训中心

万元/m2

0.12

2..2

水文监测站

0.1

2.3

气象观测点

万元/个

2.4

环境监测点

3

2.5

种质基因库

2.6

交通要道标识

万元/套

10

基础设施工程

3.1

管护点

3.2

防火道路维护

万元/Km

3.3

巡护车

万元/台

20

4

其它

4.1

勘察设计费

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5.0%

4.2

建设单位管理费

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0%

4.3

工程监理费

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5%

4.4

不可预见费

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5%

5

基本预备费

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0%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综合分析认为,通过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提高区内植被覆盖度,遏制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风沙侵袭,在民勤农区外围建立起一道天然绿色屏障,不仅使保护区毗邻的万顷农田得到有效庇护,有力保障民勤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减缓荒漠化的进程,调节区内的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保护武威、金昌、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部的安全生存,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和国际声誉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加强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建设不仅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保存人类遗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具有全球意义。

通过认真研究和论证,本项目建设条件较好,总体布局合理,建设规模适宜,资金投入适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迫切希望立项投资,尽快实施。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我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方面起着骨干和核心作用。

我国自然保护区经过50年的发展,目前数量已达到2349处,已基本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保护了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以及20%的天然优质森林,涵盖了超过30%的荒漠化地区,对遏制生态恶化、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提供了稳定的生态保障。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连古城保护区或保护区)原称为“民勤县连古城沙生植物自然保护区”,是1982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将连古城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389882.5hm2,比原有面积扩大20多倍,占民勤国土面积的25%。

2001年12月通过国务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家评审会,2002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呈半环状屏蔽着民勤绿洲,对维护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绿洲外围的天然沙生植被有70%分成布在保护区内。

近年来,民勤绿洲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减少及人为经济活动的加剧,绿洲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特别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每年因大风引发的沙尘暴频繁发生。

民勤是全国浮尘、扬沙、沙尘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沙化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沙尘暴的频繁发生已对甘肃中西部地区、内蒙古河套平原及华北乃至京津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已成为全国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2002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就民勤生态问题先后十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要求“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按照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和要求,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水平,加大天然植被资源保护力度,促使保护区走集约、高效发展的路子,维护民勤绿洲生存和发展,为荒漠化治理、荒漠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样板。

根据《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现拟建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并就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分析和可行性研究。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保护区受到区内外人为及自然因素的双重威胁,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保护区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威胁。

区外威胁来自:

——人口增长威胁。

民勤县现有人口31万,平均人口密度18.8人/km2,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土地平坦、灌溉条件较好的绿洲农业生产区。

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加大,人地矛盾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水资源缺乏威胁。

民勤县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给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增加了压力。

进入90年代,地下水位下降到12m—13m,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愈来愈少,最为明显的是大量的沙生植物的衰退或死亡,当地原有的胡杨林已大部消亡。

有1万多公顷沙枣林几乎死亡殆尽。

——土地沙化威胁。

近几年来民勤绿洲已经沙化的土地大约0.61万公顷,沙埋耕地0.52万公顷。

民勤湖区有30个村,866.7hm2耕地受到风沙危害。

绿洲西北边缘风沙口上沙丘移动的速度可达8m/a,个别地段沙丘移动的速度20m/a。

区内威胁如下:

——生态系统的脆弱。

保护区地处荒漠地带,面临地下水位下降、沙化程度加强等问题,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环境质量逐年下降。

——人为活动影响。

由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放牧开荒等人为因素,导致环境持续恶化。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土地资源,解决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矛盾,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

2.2.2加强保护区建设是减缓沙尘暴发生强度与频率,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甘肃省民勤县是我国强度最大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据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沙尘暴的卫星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项目小组对全国600多个站点从1953—1998年的监测数据分析,确定民勤是全国浮尘、扬沙、沙尘暴最严重地区之一,是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

近年来,沙化范围扩大,程度加剧,对绿洲的危害加剧,甚至危及武威市和金昌市。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民勤县境内,横跨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前缘地带,布局在民勤绿洲外围,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呈半环状屏蔽着绿洲,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加大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将有利于提高区内植被盖度,遏制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风沙侵袭,在绿洲周围建立起一道天然绿色屏障,不仅使保护区毗邻的万顷农田得到有效庇护,保障民勤县工农业生产发展,减缓荒漠化进程,调节区内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保护武威、金昌乃至河西走廊、中国西部的生态安全,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实现温家宝总理“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目标的关键和核心。

2.2.3加强保护区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稀有性,开展区系学、生态学研究的需要

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种子植物64科227属474种,分别占甘肃省种子植物总科数的33%,总属的38%,总种数的11%。

濒危保护植物有6种,其中一级2种,二级3种,三级1种。

有野生动物约89种,隶属24目43科,占甘肃省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总数的11.8%。

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

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1种,有10种动物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有26种鸟类属于中日侯鸟保护协定规定的保护物种,有12种鸟类属于中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的物种。

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将有利于扩大野生动植物物种群数量,保护其生境,保护和恢复荒漠生态系统,使整个荒漠生态系统按照自然演变规律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同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区系构成复杂,是荒漠化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为开展区系学、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场所。

3项目建设条件

3.1保护区自然地理概况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邻凉州区,西南接金昌市,东、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

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之中,东、西、北三面环沙。

连古城自然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