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4763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总布置设计指南设计Word下载.docx

车顶辅助把手

27.发动机舱系统

28。

后备箱盖/后背门系统

29。

车门开启范围

30.太阳天窗

31.头顶合理手控区域

32.驻车制动手柄

33.组合仪表

 

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置

1.范围

方向盘,H点和踏板位置建立在所开发汽车的基础之上。

它们表示方向盘,H点和油门/刹车/离合器踏板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定义

如何设计与H点和方向盘相关的油门/刹车/离合器的踏板位置。

3.设计基本程序

3—1)油门/刹车/离合器位置

*SgRP(座椅参考点):

H点

单位:

mm

踏板间距踏板高度差

分类CB*1)A*2)A-BB—C油门-刹车刹车-离合器

设计指南70-8040-50最小16560-7070-8030—400-5

注:

*1)右置:

最小155;

*2)右置:

同样概念

方向盘,转向管柱和踏板位置

3—2)与H点和方向盘紧密相关的油门/刹车/离合器

AHP(油门踪点)

θ1:

-2°

(正常:

1。

*1①② ③④⑤L(方向盘与H点在平面上的长度):

0-10mm

注:

*2H点为座椅调节范围的中心位置

尺寸260—320370-380405-415390-39523°

-25°

*1仅供参考

如何确定前悬

设计指南

1.如何确定前悬

1-1)关于发动机安装中心需要考虑的事项

·

确保和前围板之间的间距50

离地间隙参照发动机舱总布置

与轮胎(在设计重量条件下)有关的差速器的中心角≤4.5

与视觉和造型有关的发动机罩的间距

确保和边粱之间的间距15

1-2)前部区域空间需要考虑的事项

带附件的发动机尺寸(A)

发动机总成与冷却风扇之间的间距(B)35

冷却风扇尺寸(单风扇或双风扇)(C)

散热器尺寸(D)

散热器与空调冷凝器之间的间距(E)15

空调冷凝器尺寸(F)

发动机罩锁支架与空调冷凝器之间的距离(G)40

前保险杠(H)

*前悬=A+B+C+D+E+F+G+H

离地间隙

1.介绍

做一条可满足最小离地间隙要求的地平线。

2.1俯冲姿态

-前悬架处于最低压缩位置

—前胎半径比静态负载轮胎半径小13mm

-后车轮处于回弹位置。

—后胎半径为悬空轮胎直径的一半

2.2最低压缩位置姿态

—前后悬架处于最低压缩位置,前后轮胎的半径比静态负载轮胎半径小13mm

2.3加速姿态

—后悬架处于最低压缩位置

-后胎半径比静态负载轮胎半径小13mm

-前车轮处于回弹位置

—前胎半径为悬空轮胎直径的一半

2.4最低压缩位置

—设计载荷条件下悬架弹簧压缩到最低时的长度

2.5回弹位置

-轮胎悬空时悬架弹簧的延伸长度

2.6最低压缩位置离地间隙线

-俯冲姿态间隙线+最低压缩位置姿态间隙线+加速姿态间隙线

最低压缩位置间隙线

—A:

最低压缩位置+13mm(轮胎下沉量)+43mm

-B:

最低压缩位置+13mm+25mm

—C:

回弹位置+1/2空载轮胎直径mm—25mm

—D:

回弹+1/2空载轮胎直径—43mm

2.7通过角

-与前后轮胎静态负载半径相切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并且相交于车身底部的一个点,以此来确定车辆的最大通过角.

2.8非悬挂部件的离地间隙

非悬挂部件离地间隙线

3.离地间隙要求

3—1整备质量条件下的角度要求(汽车图解法)

-接近角:

20°

—离去角:

18°

通过角:

16°

-17°

3—2设计重量条件下的离地间隙要求

-转向杆系:

150mm

—万向节前部:

180mm

—万向节中间:

160mm

—车内制动器:

170mm

—发动机油底壳,不带保护装置:

带保护装置:

-飞轮/转化器外壳/变速器总成:

—油箱:

190mm

3—3非悬挂部件离地间隙要求

—最好任何部件都不要布置在最低压缩位置以下。

但是,非悬挂部件和下列一些部件在满足最小离地间隙的条件下可以布置在最低压缩位置离地间隙线以下:

车辆姿态最小间隙

-横梁俯冲25mm

-非结构板金件最低压缩位置13mm

-转向杆系(悬挂部件)

不带保护装置最低压缩位置25mm

带保护装置最低压缩位置13mm

3—4下列一些部件符合离地间隙而且位于最低压缩位置离地间隙线之上:

-发动机油底壳,不带保护装置最低压缩位置55mm

带保护装置最低压缩位置45mm

—万向节

前部最低压缩位置64mm

中间最低压缩位置38mm

-车内制动器最低压缩位置57mm

-差速器托架

—常规式最低压缩位置152mm

-悬挂式最低压缩位置56mm

—排气系统-不带消声器最低压缩位置25mm

—飞轮/转化器外壳/变速器总成最低压缩位置30mm

-油箱:

最低压缩位置70mm

加速30mm

发动机舱布置和检查项目

1.如何确定前悬(查阅程序)

2.如何确定前轮距(查阅程序)

3.布置

3-1)动力传动系(发动机和变速器)

发动机安装位置(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

—安装方法(车身保障)

-与轮胎有关的差速器中心角(在设计重量条件下)≤4.5°

间隙

—边粱间隙15

—前围板50

—冷却风扇35

-发动机罩间隙(含发动机罩隔声,隔热衬板)15

—离地间隙

#发动机油底壳(带保护装置)(在设计重量条件下)170(160)

-装配间隙

3—2)底盘部分

悬架类型和安装方法

齿轮齿条

-安装方法

制动助力器

-尺寸

—位置(左置/右置)

-间隙(和发动机)25

—制动管路

ABS位置

-管路布置

助力转向

-储液罐位置

-软管布置-供油管/回油管

机油冷却器

-机油冷却器位置

比例阀位置

—管路布置

排气歧管

—排气管-前部管路

-防热护套-排气歧管

—热损坏检查

含轮胎包络线的间隙(通过整个轮胎的几何图形)

-边梁10

—弧形轮缘不接触

—变速器壳10

-轮罩10

3-3)空调系统

冷凝器尺寸

蓄液器(贮液干燥器)位置

空调管路布置

3-4)冷却系统

散热器尺寸(安装方法)

—冷却风扇尺寸(单风扇/双风扇)

-软管—上/下管路布置

稳压罐

—位置

—安装方法

—软管管路布置

—适用性检查

3—5)进气系统

空气滤清器

-位置

-进气管管路布置和紧固方法

—弯管接头管路布置

-适用性检查

谐振器

3-6)电器部分

ECU位置

—线束布置(车身孔)

蓄电池位置

-电缆布线

-适用性

继电器盒子位置

—线束布置

-适用性

挡风玻璃洗涤器贮液罐位置

3—7)前保险杠

保险杠尺寸(2。

5或5英里)

—冲击区域(空载条件下摆锤式冲击试验)

#上部:

20”(508mm)

#下部:

16”(406.4mm)

保险杠安装方法(边梁设计)

进气孔尺寸

牌照板

拖钩位置

接近角20°

(在整备质量条件下)

变速器换档杆设计指南

1.沿X—轴线方向变速器换档杆的设计指南

—处于最前位置时与面板或碰撞衬垫的最小间距:

120mm

-处于最后位置时与H点的最小间距:

275mm

2.垂直位置

—变速杆上端的垂直位置:

最多在H点之上280mm

最好在H点之上200mm

3.手间距

-包括超程在内的变速杆所有位置均应保持下列间距:

手间距在上端或前部无换档按钮/换档按钮换档按钮在侧面

A:

平面图最小135mm最小182mm

B:

乘客侧最小50mm最小50mm

C:

前方最小50mm最小50mm

D:

上端最小55mm最小55mm

E:

侧视图最小110mm最小110mm

F:

驾驶员侧最小35mm最小35mm

4.建议变速杆换档力

-最小:

9.0N

—最大:

45.0N

-首选:

30。

0N

5.变速器换档杆的首选位置

有关P点上方坐标

-包括超程在内的变速器换档杆位置均应处在上图三维梯形之内。

6.手柄

-变速器换档杆手柄横向宽度:

最小50mm

7.按钮尺寸和力量

-对于带释放按钮的变速器换档杆,按钮力量取决于按钮的尺寸和位置

按钮位置操作方式按钮直径按钮力量

边侧拇指最小19mm23N

上端拇指最小19mm23N

前端一个手指最小19mm11N

前端两个手指最小38mm23N

驾驶员前方视野

1.挡风玻璃透明区域

—前水平面在V1点向左转动17°

-前水平面在V1点向上转动7°

-前水平面在V2点向下转动5°

—以下V点基于前H点(座椅靠背角度为25°

V点XYZ

V168mm—5mm665mm

V268mm-5mm589mm

-

(1)描绘车辆中心线的直线

(2)描绘通过前H点垂直平面的直线

-(3)描绘通过V1和V2垂直平面的直线

2.A柱干涉角

-A柱双眼视线干涉角在P点高度应小于6°

2—1)以下P点基于前H点(座椅靠背角度为25°

P点XYZ

P135mm-20mm627mm

P263mm47mm627mm

Pm43.36mm0mm627mm

2—2)E点

—E1和E2距P1为104mm

-E1和E2之间的长度为65mm

—S1:

与正向水平向上2°

的平面相交且通过Pm的A柱截面

-S2:

与正向水平向下5°

2-3)如何测量A柱的干涉角

—从P1旋转E1与E2的连接线,与E1和S2截面外边之间的切线形成90°

夹角。

-E3和E4连接线,其方法同上。

-位于驾驶员侧A柱的干涉角为E1—S2的平行线与E2至S1截面内边切线之间的夹角。

—乘客边侧A柱干涉角,其方法同上。

3.对驾驶员前方180°

视野内出现的干涉现象进行评估

3—1)除A柱,通风窗隔栅,后视镜,天线以及挡风玻璃刮水器以外,该区域不应出现任何障碍物。

-水平向下空间且通过V1点

-正方向下4°

平面并通过V2点且垂直于X-Z平面的以上空间

—左侧向下4°

平面并通过V2点且垂直于Y-Z平面的以上空间

—右侧向下4°

平面并通过V2点且垂直于Y—Z平面的以上空间

对驾驶员前方180°

内后视镜设计指南

1.能见度

在整备质量条件下,后上方能见度:

最小15°

在最大总质量条件下,后上方能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