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4335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

《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中考政治试题答案Word下载.docx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化学含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诗句中的“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诗句中的“灰”指的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D.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

2.下图是表示某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3.我国古代工艺品中不是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的是

A.青铜器B.唐三彩C.紫砂壶D.宋代瓷器

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食盐NaCl2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

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D.氢氧化钠火碱NaOH

5.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B.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进行运动

6.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8.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水B.不断搅拌C.升高温度D.加氯化铵晶体

9.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

面化学过程研究的重大发现。

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

变成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最多的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

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NOx在铂表面生成CO2和N2

B.铂在反应中应该起催化剂的作用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化学方面的成就为人类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方便

10.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H2SO4=MnSO4+H2↑B.Mg+MnSO4=MgSO4+Mn

C.Fe+MnSO4=FeSO4+MnD.Mn+CuSO4=MnSO4+Cu

11.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纯碱代替小苏打做食品发酵粉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12.某化学活动小组提出了以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将来合理而且可行的是

A.在工业上采用过滤的方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我国的淡水危机

B.让塑料制品完全“走出”我们的生活,来解决“白色污染”

C.用高梁、薯类等制取酒精代替汽油作为内燃机的燃料

D.用化肥完全代替农家肥,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3.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酸,在我国酸雨的类型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下列收集SO2的装置中合理的是

ABCD

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5.右图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

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

无酸液可加,要得到氢气可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试剂的一组是

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钡溶液④碳酸钠溶液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6.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

 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

17.下列有关“不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合物中的某种元素转变为单质,不一定要通过分解反应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一定生成碳酸

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④可燃物在燃烧时不一定产生火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18.某同学利用括号内的物质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铁丝、银丝、硝酸铜溶液)

B.鉴别固体:

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

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1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20.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性质,将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分为三份进行实验:

⑴第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⑵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开始无明显现象,随着盐酸的滴入逐渐有气泡产生

⑶第三份溶液中滴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

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NaCl,可能含有NaOH

B.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没有Na2SO4、NaOH,可能含有NaCl

C.一定含有NaOH、Na2CO3,一定没有Na2SO4,可能含有NaCl

D.一定含有Na2CO3、NaCl,一定没有Na2SO4,可能含有NaOH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本题包含5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

(2)3个铁离子;

(3)亚硝酸钠中氮元素显+3价

(4)4个碳酸分子;

(5)缺乏元素的人易患侏儒症。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从A.熟石灰、B.纯碱、C.天然气、D.硝酸钾、E.纤维素、F.维生素、G.盐酸、H.硫酸这八种物质中,选择字母序号填空。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2)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是;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5)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6)能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23.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1)市场有“朴雪(补血)口服液”、“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碘、氟、锌应理解为(填写编号)             。

元素    

原子    

分子    

氧化物  

(2)市售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3)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

利用活性炭的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4)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台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

这是因为  

 。

24.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

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

(1)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

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是由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

请你根据氮气的性质写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

(3)生石灰和硅胶是常用的干燥剂。

硅胶其主要成分可看作是二氧化硅,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生石灰在空气中能吸收水,还能吸收空气中的。

(4)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1.4g,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

气g。

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铁粉是否仍有效的化学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查阅资料: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发生的方程式为;

收集镁条燃烧后的固体粉末于燃烧匙中,将其放于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匙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固体粉末含碳元素。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严密(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

四、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26.在化学实验室,亮亮学习小组要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研究。

已知废液中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几种。

(1)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首先,观察废液为无色溶液,则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后,测试废液的pH为13,则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接下来,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废液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

此废液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008年6月1日后,我国将限制使用塑料袋。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包装食品常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化学式为(C2H4)n],而不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化学式为(C2H3Cl)n]。

①下列有关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就地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

B.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

C.在聚氯乙烯塑料中C、H、Cl的元素质量比为2:

3:

1

D.聚乙烯塑料没有毒而聚氯乙烯塑料有毒

②废弃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生水、CO2和HCl,运用下列装置检验生成的三种物质,正确的顺序是

(2)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