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3449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

《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协委员培训讲稿Word下载.doc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民政协的由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签署的《双十协定》,决定为组建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同盟和无党派社会贤达五方面代表共38人,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即通常说的“旧政协”),就改组政府、征编军队等重大问题达成了五项协议。

虽然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但各政党、各方面民主协商国是这一方式却“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战场上取得解放战争决定性胜利后的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得到了各个方面的热烈响应。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和平解放后的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开幕,参加会议的有23个单位的代表共134人。

9月17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

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

由于当时国内还有部分地区没有解放,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人民政协肩负起了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各项基本政策等,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国旗、国歌和纪年,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为止,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共举行过四次全体会议,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政协全国委员会作为统一战线和各党派合作的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12年间,政协全国委员会历经二、三、四届,共召开八次全体会议,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充分协商。

到1964年底,人民政协的各级地方委员会已有1077个。

“文化大革命”中政协组织和政协工作受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活动。

1978年2月,政协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停顿了12年之久的人民政协终于得到恢复。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政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至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历经了十一届,历届主席分别是毛泽东(第一届)、周恩来(第二、三、四届)、邓小平(第五届)、邓颖超(第六届)、李先念(第七届)、李瑞环(第八、九届)、贾庆林(第十、十一届)。

每届举行全体会议五次,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促进祖国统一、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谈谈人民政协的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

在人民政协《章程》中,对人民政协的性质有三句定性的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这是对人民政协性质的权威表述。

从规定性质的角度来看,它表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团结合作,进行政治协商和相互监督的政治组织;

从规定地位的角度来看,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中发扬民主、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渠道和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分别解读一下这三句话:

第一句话,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统一战线,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结成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的性质贯穿于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委员结构、议事原则、工作方式和活动方法等各个方面。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组织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政治上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它的参加单位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这8个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共青团、工会、妇联、青联、工商联、科协、台联、侨联等主要的人民团体,还有我国56个民族,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团体的代表人物,港澳特邀人士和台湾同胞以及农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新闻、社科等各个界别的代表人士,汇集了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各个方面,真正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

第二句话,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此外,在我国还有八个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

人民政协是党派性的,是党派的联合组织,是和党派的协商机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

其显著特征就是: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由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不同于国外的议会,不设立议会党团,参加人大的各党派代表不能以党派的身份活动,在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民主党派人士也不是以党派身份出任的,所以,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有全部合法政党参加,并以本党派名义在其中活动的多党合作组织。

可以说,人民政协是实行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载体,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

第三句话,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民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本意是人民政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进行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就是这样一种体现我国政治体制特色的政治形式,就是这样一种实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组织形式。

人大的选举民主和政协的协商民主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优势,综合体现了两种民主形式的特点和优点,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保障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

由此可见,人民政协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广泛代表性,二是党派合作性,三是民主协商性。

我国政治体制在组织结构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周恩来总理曾经所讲的“有党的系统,有政权的系统,还有政协的系统”。

在这些系统和机构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人民政协则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它们之间,人大与政府并不是西方那种三权分立制度下的相互制衡关系,政协与人大也不是那种两院制下的上下议院关系,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各司其责,分工协作,相辅相成。

我国的这种政治体制,既能够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避免西方政体的那种“三权鼎立”、互相掣肘,又能够在执政党与参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使公权力的行使不仅有法律、权力的制约,而且有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重要体现。

人民政协的三大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政治协商:

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就是我们常说的协商于决策之前,协商于决策执行之中。

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国家和地方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方针政策及重要部署;

②政府工作报告;

③财政预算;

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⑤政治生活方面的重大事项;

⑥群众生活的重大问题;

⑦中共提出的领导人员;

⑧各党派之间的共同性事务;

⑨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

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

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就是我们常说的监督于执行之中。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人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监督既包括统一战线组织内部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也包括各界代表人士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组织的监督。

中共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这种监督,人民群众希望切实开展这种监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搞好这种监督。

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包括了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的代表人士,不仅能够反映社会各方面的看法,还提出切实的深刻的意见。

其监督活动既有规范的形式,又有制度的保障。

民主监督主要监督什么?

①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在地方的实施情况;

②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在地方的贯彻执行情况;

③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④本地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守法纪、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

⑤参加政协的各个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等。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

参政议政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般来说,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以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重大问题为中心议题,以领导机关为对象,以会议为主要形式,并根据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

参政议政则完全不受上述条件局限,它的对象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方法更加灵活。

除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内容与形式外,还包括:

选择人民群众关注、党政部门重视、政协有条件做的课题,组织调查和研究,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机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充分发挥委员的专长和作用,为促进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献计献策;

广泛参加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对一些共同关心的事项开展评议;

通过新闻媒介表达委员意见和建议;

举办各种形式的座谈、学习、纪念、联谊等活动,沟通情况,加深友谊,调动委员知情出力、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反映情况和意见;

为引进项目、技术、资金和提供信息、扶贫帮困等出实招、献良策、办实事活动等等。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式。

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中,除了按照政协章程开展工作外,还要坚持五条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必须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

第三,必须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第四,必须坚持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五,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五条原则,是我们履行职能的依据,也是我们履职的目标。

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方式,主要包括会议制度和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工作两个方面。

1、会议制度

会议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和政协委员发挥作用的的基本形式。

现有的会议制度主要有:

全体委员会议制度、常务委员会会议制度、主席会议制度和秘书长会议制度、专门委员会会议制度。

除此之外,还有根据形势、任务和工作需要召开的协商座谈会、情况通报会、意见听取会、研讨会等。

全体委员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参加,是政协履行职能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