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2862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7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10课游褒禅山记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2

第10课*游褒禅山记

山水之思

中国人对山水自古情有独钟。

中国许多成语与山水契合成妙语。

有山无水,山便显得顽冥;有水无山,水便显得落寞。

山与水,是一对甜蜜的情人。

山因水而俊秀,水因山而灵动。

没有水的山如同没有情感的男人,没有山的水就像没有韵味的女人。

的确,中国人早已把山与水人格化,使它们成为托志言情的对应物。

所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所谓“有容乃大唯山水”,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寄寓了多少贤达仁人的豪情与壮志、希望与感慨……

每当吟诵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时,总令人对中华民族的山山水水肃然起敬。

山与水各有各的性格:

山,高深博大志存高远;水,灵动柔变波蜿流蜒。

山寓意正直,水寓意机智。

山的性格是耸立挺拔,不畏浮云遮望眼;水的习惯是迂回曲折,缓缓渗透,水滴石可穿也。

山是静止的书,因此读山能懂得什么是持之以恒;水是流动的情,所以读水会悟出什么叫稍纵即逝。

不过,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在不同人的眼中,便有了不同的风采。

同是剑门山路,在李白是险阻: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陆游那里,却变得清秀可亲: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同是洞庭湖水,在孟浩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逼人;在李白却是“将船买酒白云边”,变得温情可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看来,要当个仁者智者就必须寄情山水,去接受山川河流那深奥而耐心的教诲。

何况,好山好脉,多有河流的芳影。

五指山和万泉河,喜马拉雅山和雅鲁藏布江,巴颜喀拉山和黄河、长江,大兴安岭和黑龙江,长白山和松花江,阿里山和日月潭……名山必有名水相伴,名水必有名山相托,山水依偎、缱绻缠绵的生死恋。

一代散文大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庆历二年(1042)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

皇祐三年(1051),任舒州通判,颇有政绩。

1067年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1069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次年拜相。

由于变法实施过程中过分求大求快,许多官吏借机敲诈盘剥,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上书直谏变法危害的大臣均遭王安石罢黜或贬官或流放,导致税吏越发恣意妄为、胆大包天,此种情况愈演愈烈,实际效果与主观设想相差甚远。

王安石处于“众疑群谤”之中,宋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反对新法大臣的压力,于1074年四月罢去王安石相位。

次年虽又起用为相,但因新法派内部分裂及保守派的挑拨离间,王安石实际上难有作为,至熙宁九年十月再次罢相,出任江南签判,次年隐退江宁。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精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褒禅山,旧称华山。

因唐贞观年间慧褒禅师结庐山下,卒葬于此而得名。

褒禅山山色翠霭,多洞穴,常有游人。

本文是王安石于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

当年四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主要通过叙事、写景、状物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这种体裁出现很早,到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如我们学过的《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皆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古义:

不平凡  

今义:

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

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

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

今义:

①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作宾语)

4.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

“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于是”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十分之一

今义:

表整数的数词,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三、一词多义

1.胜

2.道

3.文

4.盖

5.然

6.其

7.于

8.以

9.而

10.乃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识其本名

(2)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在一侧

2.动词作名词

①而其见愈奇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流传的文字

④往往有得收获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②常在于险远险远的地方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2)形容词作动词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

②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尽、走到头

③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使……错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表判断)

(2)所谓前洞也(“……也”表判断)

(3)此余之所得也(“……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于其址”后置,按现代汉语语序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

3.省略句

(1)而卒葬之(省略主语,应为“〈慧褒〉而卒葬之”)

(2)有碑仆道(省略介词“于”,应为“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省略“之”,应为“不随〈之〉以止也”)

(4)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了主语与“之”,应为“〈余〉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4.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其……乎:

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何可……哉:

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也:

这就是……的缘故)

本文通过一次未能尽兴的游山经历,说明了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一、阅读第1段,回答问题。

1.对本部分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B.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C.作者写“其文漫灭”的“仆碑”上“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说明今人称褒禅山为“华山”是错误的。

这也为后文“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提供事实根据。

D.本段行文顺序是:

别名由来及证明——不是本名——华山洞的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解析:

选D D项,本段行文顺序应是:

不是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的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阅读第2段,回答问题。

2.下列句子中,属于总结“余亦悔”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

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C.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解析:

选C A项,是记叙“余”游览到的位置;B项,是作者推测洞深处游览人数的情况;C项,是作者总结“我”有足够的条件进入,是“余亦悔”的根本原因;D项,是有人责怪想出来的人,是“余亦悔”的外部原因。

3.对本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距离华山洞五六里的地方。

B.略写后洞,较详细地写了前洞的特点以及游前洞的所见所感。

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

C.本段在记游洞时多处设比: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D.本段记游为后文的议论作了铺垫,“后悔”也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解析:

选B B项,应为“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三、阅读第3段,回答问题。

4.下列句子中,属于“余之所得”的一项是(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解析:

选D A项,是“余有叹”的内容;B项,概括世人游山时的不同状况;C项,是强调“志”的重要;D项,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作者在这里所论述的即是游山所得。

5.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先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然后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B.本段还阐述了宏伟目标和险远的道路与“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C.作者在本段还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要有力,虽然力量足,但没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

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D.本段与前文相互照应。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与第2段“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照应;“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与第2段中的“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相照应。

解析:

选C C项,应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

四、阅读第4~5段,回答问题。

6.下列句子中,能体现作者在本文第二个心得体会的一项是(  )

A.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解析:

选C A、B两项是针对上文碑文文字模糊和“花山”误传而说,D项是古代游记格式。

7.对本部分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4段中的“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与第1段中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相照应。

B.作者从第1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的情况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C.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

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D.第5段是插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可使行文简诘紧凑。

解析:

选D D项,第5段是“补叙”。

五、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作者以古喻今,可见今人若要有收获,也必须有这种坚毅的探索精神。

B.作者通过论述心得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C.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双重否定,强调“有志”;提出“力”“物”这两个条件时,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条件,也强调了“志”。

D.作者写仆碑上的文字,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其目的也是表现“有志”的主题。

解析:

选D D项,不是“表现‘有志’的主题”,而是为了表现不人云亦云(“随以止”),必须深思慎取的主题。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因事见理,前面的事和后面的理紧密相扣,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文章一开始介绍褒禅山时,就特别说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记仆碑情况时,又突出“花山”二字,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记游山,不记别的,只记游山洞。

前洞略写,指出路近、地平、游者众,为后面议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作铺垫。

后洞详写,突出路远、奇险、深寒、游者少,和前洞对比,并交代退出情况,为后文议论作了有力的铺垫。

总之,前面记游山,处处和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写体会,处处紧扣游山的经历。

前后呼应,紧密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

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2段记游洞经过从详。

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

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

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

议游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

议游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了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

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至文字难以增删改换。

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状语后置

考点对接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这种句式在文言文中叫作“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考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

管子对曰: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

“善。

勿已。

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

“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

“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

“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语曰:

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

“善哉!

下列句子中与“桓公问治民于管子”句式特点一致的一项是(  )

A.忧之以德    B.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C.又何以行之  D.客有吹洞箫者

解析:

选A A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B项,判断句;C项,宾语前置;D项,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

桓公向管仲询问如何治理百姓。

管仲回答说:

“凡治理人民,必须了解他们的疾苦,并且要厚施德惠,不要用刑罚恐吓他们,不要用强力禁止他们。

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百姓了。

”桓公说:

“好,不要停止。

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

”管仲回答说:

“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注意这四点,就可以实行。

”桓公说:

“请详细加以说明。

”管仲回答说:

“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

常言说:

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他人所喜欢的,就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

”桓公说:

“真好呀!

 

技法汇总

分析状语后置句三大技巧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

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

不能喻之于怀。

(王羲之《兰亭集序》)

分析:

此句中的“于怀”介宾短语,应该移到“喻”的前面作状语,即译为“在心里明白”。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

具告以事。

(《鸿门宴》)

分析: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作“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屈原《离骚》)

分析:

“穷困乎此时”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此时”应该移到“穷困”的前面作状语。

课内素材

《游褒禅山记》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第二,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

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

王安石曾与四位朋友去游褒禅山的一个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本来渐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人害怕了,说“不出,火且尽”,结果,大家退出。

退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因盲从而后悔。

第三,志、力、物三者,可以说是我们成功的三大要素。

有远大的志向,还得有真才实学,最好还获得某些帮助,或者良好机遇。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就悟出了这个道理:

“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应用角度:

“伟大与渺小”“生命的价值”“追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等。

[应用片段]

谈志向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

这一游不是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这一感慨。

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

“有志者,事竟成。

”纵观中华之数千年历史,这句话必然正确。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

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

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

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著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景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

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

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

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志向,还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还应尽自己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往往志向设立得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选自《高中生优秀作文》)

鲜活素材

奋斗的足迹

一位美国小伙子中学毕业之后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商人。

后来他考入了麻省理工学院,但没有直接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普通最基础的专业——机械。

这着棋很妙,做商贸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大学毕业后,这位小伙子没有马上投入商海,他考入了芝加哥大学,开始攻读为期三年的经济学硕士学位。

几年下来,他在知识上已完全具备了商人的素质。

出人意料的是,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还是没有从事商业活动,而是考了公务员,去政府部门工作。

他深知,经商必须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当公务员容易培养自己机敏老练和临危不惧的品格。

在政府部门工作了五年后,他辞职下海经商,业绩斐然。

又过了两年,他开办了拉福商贸公司。

20年后,拉福公司的资产已从当初的20万美元发展到2亿美元。

这位小伙子就是美国知名企业家比尔·拉福。

[热评] 对待人生,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做法。

一种人是永远活在梦幻里,另一种人像比尔·拉福一样,对自己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不停息地奋斗,为自己的成功砍着荆棘、劈着顽石、架着桥梁、修着道路,一路前进。

三游华山

贾平凹  

华山是天下名山,我在西安住了十多年了,却还没有去过一次。

今年四月里,筹备了好些天,终于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去了。

一到华阴,远远就看见华山了,矗立群山之上,半截在云里裹着,似露非露,像罩了一层神光灵气。

趋着那个方向走去,越走越不见了华山,铁兽似的无名群山直铺了几里远的凉荫,树木一片一片的。

偶尔从树林子里漫下一条河来,河里却全部没水,满是石头,大的如一间房的模样,小的也有瓮大的、盆大的、枕大的。

颜色一律灰白,远远看去,在绿树林子之下,白花花地耀眼,像天地之间,忽然裸露了一条秘密,这便将我吸引过去。

置身在那里,先觉得一河石头高高低低,密密疏疏,似乎是太杂乱了,慢慢地便看出它乱得有节奏,又表现得那么和谐。

本是一片死寂的顽石,却充满了运动和生命,这使我惊奇不已,高兴得从这块石上跳上那块石头,从那块石上又看这块石头的阴、阳、明、暗,不停地在石隙之间跑动出没,竟没有再向华山去,天到黄昏便返回了。

到了五月,我又去了一趟华山。

直接搭车在桃下站下来,步行了七里赶到华山入谷口,忽见谷外有一处院落,很是好看,便抬脚进去,才知道这是华山下名叫“玉泉院”的寺庙。

院内空寂无人,数十棵几搂粗的大树,全部遮了天日,树下的场地上,有着深深浅浅的绿,如铺了一层茸茸的地毯。

坐上,仰头看见太阳在树梢碎纸片大的空隙激射,低眼看身下的绿,却并不是苔藓,是一种小得可怜的草,指甲盖般圆,裂五个七个瓣,伏地而生,中有数十个针尖大小的花蕊,嫩黄可爱。

用手去抠草不能抠起,手却染成浅绿。

这小草一棵挨着一棵,

延续到草场边的斜砖栏上,几乎又生长在树的根部,如汗毛一般。

我太喜欢这种环境了,觉得到了最好的地方,盘脚坐起,静静地听着自己的呼吸。

忽见后边的朱红方格门推开了,出现几个游客。

再看时,一条曲径,直从那边花坛旁通去,不知那里又有了什么幽境,只见那路面碎石铺成,光影落下,款款如在浮动。

我就这么坐着,神静身爽,竟不觉几个小时过去,起来看天色不早,就又搭车返回西安。

两次来华山,却未登山而归,友人都笑我荒唐,我只笑而不语。

到了六月初,又邀我的一个学生再次去华山,终于进了谷口,逆一条河水深入。

走了三里,本应再走十里便可上山了,河水却惹得我放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