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2644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

《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稿开题报告向宇.docx

初稿开题报告向宇

学科分类号

树达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中文):

不同颜色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英文):

TheEffectofDifferentColoronChoice

Deferral

姓名向宇

学号201021050107

系(部)文法系

专业、年级2010级应用心理学

指导教师李晓明

二○一三年11月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论文题目

不同颜色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作者姓名

向宇

所属系、专业、年级

文法系应用心理专业10年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李晓明副教授

预计字数

10000

开题日期

2013年11月23日

1.引言

1.1什么是“延迟选择”

决策研究一般比较关注个体怎么作出决策,但却常常忽视了决策行为中一个特殊且普遍的现象——延迟选择(choicedeferral)行为。

延迟选择指个体在应该做出选择的时候却决定不做选择,包括推迟选择(如选择延迟选项)或拒绝在可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Anderson,2003)。

[1]

如果进行延迟选择需要付出很高代价,或情况紧急时,我们会在可选项中做出选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者通常可以延迟选择以寻找新的选项,而不用在选项中即刻作出选择。

但是,延迟选择也可能意味着丧失机会,有时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1.2影响延迟选择行为的因素

1.2.1影响延迟选择行为的认知因素

1.2.1.1选项间的相对吸引力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选项间的相对吸引力会影响决策者的延迟选择行为,当选项间的相对吸引力降低时,决策者会产生更强烈的偏好不确定感,从而使他们更倾向于延迟选择,以避免这种由不确定感所带来的决策冲突[2]。

Tversky和Shafir[2]发现,与有优势选项(superioroption)时的选择相比,当没有优势选项时,被试更容易延迟选择。

Dhar[2]也发现,随着选项间相对吸引力的减少,由此引发的偏好不确定感会导致延迟选择行为。

Dhar和Simonson[4]发现,当向被试提供的是特性值的范围而不是具体的特性值时,被试会更倾向于延迟选择,这可能是因为此时个体较难确定自己的偏好,所以通过延迟选择来降低偏好不确定时所面临的心理冲突。

1.2.1.2决策策略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决策者会依据决策任务来选择决策策略[5],而决策策略会影响决策难度,从而影响人们的延迟选择行为[6]。

Dhar[6]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决策策略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第一个实验中,相同的选项组被同时或序列的呈现给被试,结果发现,当选项同时呈现时,被试会更倾向于延迟选择。

这可能是由于被试需要对同时呈现的选项进行更多的特性间权衡,增加了决策难度,从而使被试更倾向于延迟选择。

在第二个实验中,要求被试采用不同策略进行选择,结果发现,采用不同选择策略的被试具有不同的延迟选择倾向。

1.2.1.3决策时间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Dhar和Nowlis[7]发现,决策时间可以通过作用于决策策略和对不同信息的关注程度来影响延迟选择行为。

他们的一个基本假定是:

决策者首先进行选择决策(selectiondecision),即在提供的可选项中作一个选择,当难以作出一个恰当的选择时,再进行延迟决策(deferraldecision),即决定在目前的可选项中选择,还是延迟选择。

在选择决策阶段,个体主要关注于选项间的不同特性,而忽视共同特性;而在延迟决策阶段,个体则会倾向于综合考虑所有的特性。

Dhar等[7]认为,时间压力可以通过提高非补偿性策略的应用(选择决策阶段)和提高对独特特性的关注(延迟选择阶段)来影响延迟选择行为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人们会更多地采用非补偿性策略,从而降低了选择的难度,因此提高了决策者的选择倾向。

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决策者也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关注独特特性,因此,对于优点特异性选项组(可选项间具有共同的不好特性和不同的好特性)而言,在时间压力条件下决策者会更倾向于在可选项中选择。

但研究也发现,对于缺点特异性选项组(可选项间具有共同的好特性和不同的不好特性)而言,在时间压力条件下决策者的选择倾向并没有降低。

1.2.2影响延迟选择行为的情绪因素

1.2.2.1预期后悔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后悔是一种当个体设想,假如实施了另一种不同的行为,本应该获得更好的结果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它是一种基于认知的负性情绪[8]。

个体通常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减少决策可能导致的后悔情绪,而延迟选择是避免后悔的途径之一[1]。

Cooke等[9]基于时间维度将后悔情绪划分为两种:

前比较后悔和后比较后悔。

例如,在购买一种产品时,如果购买时的价格比购买前的价格高,我们会产生前比较后悔情绪;而如果购买时的价格比购买后的价格高,我们则会产生后比较后悔情绪。

人们通常会在权衡这两种后悔情绪的基础上决定选择的时间。

Cooke等[9]发现当购买时的价格比购买后的价格高时,个体会体验到更强烈的后悔情绪,也就是后比较后悔情绪比前比较后悔情绪更为强烈,所以当被试知道会获得选择后的信息反馈时,为了避免更强的后比较后悔情绪,个体会更倾向于延迟选择。

1.2.2.2决策过程中激发的负性情绪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决策过程中激发的负性情绪也是产生延迟选择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主要来自于情绪性权衡困难(emotionaltradeoffdifficulties)的研究[10、11]。

在情绪性权衡困难条件下,负性情绪最小化也成为了决策的一个基本目标,而延迟选择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降低负性情绪的目标。

Luce等[12]探讨了情绪性权衡困难对延迟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权衡困难程度的增加,人们会更多地延迟选择以避免权衡过程中产生的负性情绪。

1.2.2.3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

以往研究发现,偶然情绪会对个体的决策过程及最终的决策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13]。

在关于偶然情绪的具体研究中,研究者一般会在决策任务前采取一定措施来诱发个体的情绪,以此来激发个体的偶然情绪,然后对偶然情绪与决策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一些研究发现,偶然情绪对个体的判断过程和决策策略具有巨大影响。

例如,Adaval(2001)对产品判断的研究发现,与负性情绪组相比,正性情绪组会更多地受到产品的原型信息的影响,更多地将选择标准定为品牌,而负性情绪组更多地受到产品具体属性的影响,更多地以产品的外观为选择标准。

当个体高兴的时候,会更倾向于采取基于情绪的决策,而在悲伤的时候,会更多地采取深思熟虑式的加工[14],正如Garsper(2004)所讲,偶然情绪对个体的认知加工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处于负性情绪状态下的个体对细节信息更加敏感,喜欢从细节着手,往往会对信息进行精细的加工。

而处于正性情绪下的个体往往采取主要依赖于原型(stereotype)和图式(schema)的自动化加工。

再者,偶然情绪对个体的判断以及决策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15],比如,情绪可以通过情绪一致性的方式来影响个体的感觉、知觉、注意和记忆,比如,与负性情绪相比,正性情绪下的个体对其他事物的评价更加积极。

另外,情绪对信息的加工性质和深度有一定的影响,这样可以改变个体对结果的合意性以及发生概率的判断,从而影响个体的最终抉择。

在李晓明、谢佳的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机制的研究中,第一次从偶然情绪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延迟选择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是显著的。

与正性情绪相比,个体在负性情绪下会更加倾向于延迟选择,而在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中具有关键作用的是个体的决策策略,本研究不仅拓展了以往关于延迟选择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延迟选择产生机制的理解,还为情绪即信息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据,因此其理论意义非常重大[16]。

2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过往研究及研究现状

目前,延迟选择行为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研究者将影响延迟选择的因素主要总结为:

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

前者包括诸如决策冲突(Dhar,1997)、决策策略(Dhar,1996)、决策时间(Dhar&Nowlis,1999)、决策流畅性(Novemsky,Dhar,Schwarz,&Simonson,2007)、延迟代价(Patalano&Wengrovitz,2007)和推理(Gunasti&Ross,2009)等因素。

后者主要包括两种与决策任务相关的情绪(task-relatedemotions):

预期情绪(anticipatedemotions)(Cooke,Meyvis,&Schwartz,2001)和预支情绪(anticipatoryemotions)(Li&Yang,2011;Luce,1998)。

预期情绪是一种由决策者预期的、伴随某种决策结果在未来将要发生的情绪反应,如后悔、失望等;预支情绪则是一种由决策情景激发的即时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等。

目前研究者对预支情绪进行了较多的探讨,研究者认为在情绪性权衡困难(emotionaltradeoffdifficulties)条件下,负性情绪最小化会成为决策的一个基本目标,而延迟选择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个体降低负性情绪的目标,Luce(1998)发现,随着权衡困难程度的增加,人们会更多地延迟选择以避免权衡过程中产生的负性情绪。

最近,也有研究探讨了群体和年龄对延迟选择的影响(Chen,Ma,Pethtel,&Olivia,2011;White,Hafenbrädl,Hoffrage,Reisen,&Woike,2011),结果发现,与个人或青年人相比,小群体或年长者会更倾向于延迟选择。

国内研究中,华东师范大学周雯在其2010年得硕士论文中探讨了时间压力与情绪性权衡困难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实验中考察决策任务特征中,时间压力和权衡困难引发的负性情绪是否会对决策过程中的延迟选择产生影响,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时间压力对延迟选择有主效应;情绪性权衡困难水平对延迟选择有主效应;时间压力与情绪性权衡困难在延迟选择上交互作用显著。

高时间压力条件下,相比于低权衡困难水平,高情绪性权衡困难时信息加工是基于特性进行的。

另外,想象过程对延迟选项无显著效应,并不会提高对该选项的选择,且与权衡困难水平在延迟选择上存在交互作用。

延迟选项会降低个体在决策之后体验到的负性情绪,也成为个体选择延迟选项的原因。

女性被试相比于男性被试更加倾向于延迟选项,同时选择时间也耗时更长。

河南大学郭瑞杰在其2009年得硕士论文中研究了任务特征与信息认知能力对延迟选择的影响,本研究依据有限理性理论的观点,采用决策过程研究方法中信息板技术的Mouselab程序,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购房事件为实验任务,从决策任务特征和决策者个体特征两个角度来考察个体在决策过程中是如何做出延迟选择的。

结果表明,属性排列和信息认知能力在信息搜索速

度上交互作用显著,选项数量和信息认知能力在信息搜索深度上交互作用达到边缘显著性水平,信息认知能力对延迟选择的主效应显著,在高信息认知能力的情形下,被试增加了信息搜索的深度。

2.2研究目的

对于延迟选择的影响因素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关于颜色效应的研究也相当普遍,但是尚未研究颜色对延迟选择的影响。

有很多潜在因素能够影响到决策行为,本研究就是设计情境选择决策题目,通过颜色当作背景色,对被试进行潜在的干预,来试图发现颜色对延迟选择的影响。

2.3研究意义

2.3.1理论意义

综观延迟选择研究领域,以往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还是从认知和情绪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从具身[19]角度的研究还不多,以往研究发现,红色具有行为抑制,动机回避的倾向(Elliot,Maier,Binser,Friedman,&Pekrun,2009),蓝色使被试变得平静和开放,能提高任务成绩(Mehta&Zhu2009)。

颜色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对我们产生潜在的影响。

颜色使人类生存的环境丰富多彩。

心理学关于颜色的研究十分常见。

颜色恒常性、颜色后像等属于颜色知觉研究。

经典Stroop效应实验是利用颜色的特性来研究认知加工(Stroop,1935)。

人类接收的信息超过80%通过视觉获得,颜色知觉更是视知觉的重要功能。

因此探讨不同颜色对延迟选择的影响对于全面理解延迟选择的产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3.2实际意义

从个人角度来说,以后的生活,经济消费,职业选择,婚姻等进行决策选择时除了需要理性的思考,也要意识到颜色的潜在影响,以免错失良机,懊悔不已。

从企业商家角度来说,商品设计,门面装修,宣传推广等等活动都可以考虑颜色的影响,选用适当的颜色吸引消费者产生购买欲,避免其犹豫不决。

2.4问题的提出

基于以往研究,研究者总结了延迟选择行为产生的两种假设:

一是偏好不确定假设,二是负性情绪避免假设(李晓明,傅小兰,2006)。

应该说,无论是对偏好的不确定,还是决策过程中所导致的负性情绪,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共同的因素——选择难度。

简言之,当难以作出选择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延迟选择。

以往研究通常是通过当前可选项的内在特点(如选项间的相对吸引力)来操纵决策难度,但Novemsky等(2007)发现,虽然字体的可读性与可选项的内在或本质特点无关,但当以不同的字体向被试呈现相同的可选项信息时,被试的延迟选择倾向也会发生变化,即当信息以一种更难阅读的字体呈现时,被试会更倾向于延迟选择。

该研究延伸了选择难度的涵义,认为任何影响决策难度体验(或称之为偏好流畅性)的变量都可以影响延迟选择行为。

涉及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发现,具身的感知运动信息对人的行为、态度、认知等各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以往研究发现,与蓝色和白色相比,红色会激发个体更强的回避动机,这可能源于红色通常与危险信号相关(交通红灯或警示灯),而蓝色通常与开放性相关(如海洋、天空)[17]。

另外,研究也发现颜色对认知绩效也具有重要影响[18](Mehta&Zhu,2009)。

以往的研究主要还是从认知和情绪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从具身[19]角度的研究还不多,而从颜色的角度来研究对延迟选择的影响更是不常见。

本研究是通过一个实验来揭示颜色对个体的延迟选择倾向是否具有显著影响。

2.5研究假设

以往研究发现,与蓝色和白色相比,红色能够激发个体更强的回避动机,既然倾向于回避,那必然不会轻易接受现有的选择项,很有可能会作出延迟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与蓝色和白色相比,在红色背景下,个体会更多地做出延迟选择。

3研究方法

3.1被试

随机选取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15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每个水平50名被试。

3.2实验材料

设计一批有选择的决策情境(有选修课课程选择,外出旅游酒店选择,就业工作选择等)在PPT中呈现:

以课程选择为例,有3门课程备选,每个课程有3个评价指标,每个指标有1——5中的一个评价水平,1最低,5最高。

每个课程3个评价指标的总分相等,保证相同的决策冲突水平。

被试选择其中一个心仪的课程,或者不选择以上课程,继续搜索其他课程(延迟选择)。

附录(以课程选择为例):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研究!

请认真阅读我们给您提供的情景,理解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做出选择。

请注意:

所有问题没有对错之分,所收集的资料仅供科学研究之用,请不要有任何顾虑。

您的回答对我们获得恰当的结论非常重要,希望得到您的真诚支持,十分感谢!

选课

假定这个学期您需要选择一门课程,现在有3门备选课程A-C,每门课程的具体情况见表,您可以从3门课程中任选一门,或者选择继续考虑。

(注:

课程具有3种不同特性,每种特性都有5个程度,分别代表5最好、4比较好、3一般、2比较差、1最差)

课程

课程特性

兴趣爱好

教师魅力

开课时间

课程A

4

4

2

课程B

5

2

3

课程C

3

3

4

您的选择是:

(填上相应数字)

1.课程A2.课程B3.课程C4.不选择以上任何课程,继续搜索其他课程

3.3实验设计

自变量为不同颜色背景(蓝、白、红三个水平),因变量为延迟选择数目。

3.4实验程序

150名大学生被试分为5次施测,每次30人,分为3组,每组10人。

不同小组在PPT软件中进行选择时的背景色分别为蓝、白、红,内容文字颜色统一为黑色。

题目在PPT中呈现,答案写在答题卡中。

被试分组均随机分配,且不同小组之间进行隔离,避免干扰。

在正式选择实验前,要求被试输入简短的人口学信息。

实验结束后,统计被试的延迟选择数量。

3.5研究预期

由于红色的回避效果,红色背景下的被试做出的延迟选择数量和平均作答时间显著高于蓝色和白色组被试。

处在红色情境中的人,更容易犹豫不决,做出延迟选择。

4研究计划

(1)实验实施阶段:

2014年3月01日——3月31日

寻找被试,依照实验程序进行实验。

(2)统计分析阶段:

2014年4月1日——4月10日

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进行结果分析。

(3)论文撰写阶段:

2014年4月10日——4月30日

撰写《不同颜色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本科论文。

5论文提纲:

1.引言

1.1什么是“延迟选择”

1.2影响延迟选择行为的因素

1.2.1影响延迟选择行为的认知因素

1.2.1.1选项间的相对吸引力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1.2.1.2决策策略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1.2.1.3决策时间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1.2.2影响延迟选择行为的情绪因素

1.2.2.1预期后悔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1.2.2.2决策过程中激发的负性情绪对延迟选择行为的影响

1.2.2.3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

2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过往研究及研究现状

2.2研究目的

2.3研究意义

2.3.1理论意义

2.3.2实际意义

2.4问题的提出

2.5研究假设

3研究方法

3.1被试

3.2实验材料

3.3实验设计

3.4实验程序

3.5研究预期

4数据分析

5研究结果

6讨论与分析

7结论

8不足和展望

 

主要参考资料:

[1]AndersonCJ.Thepsychologyofdoingnothing:

Formsofdecisionavoidanceresultfromreasonandemotion.PsychologicalBulletin,2003,129

(1):

139-167

[2]TverskyA,ShafirE.Choiceunderconflict:

Thedynamicsofdeferreddecision.PsychologicalScience,1992,3(6):

358-361

[3]DharR.ConsumerpreferenceforaNo-Choiceoption.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97,24

(2):

215-231

[4]DharR,SimonsonI.Theeffectofforcedchoiceonchoice.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2003,40

(2):

146-160

[5]PayneJW,BettmanJR,EricJ.TheAdaptiveDecisionMaker.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1993

[6]DharR.Theeffectofdecisionstrategyonthedecisiontodeferchoice.JournalofBehavioralDecisionMaking,1996,9(4):

265-281

[7]DharR,NowlisSM.Theeffectoftimepressureonconsumerchoicedeferral.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99,25(4):

369-384

[8]ZeelenbergM,PietersR.Consequencesofregretaversioninreallife:

ThecaseoftheDutchpostcodelottery.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2004,93

(2):

155-168

[9]CookeAD,MeyvisT,SchwartzA.Avoidingfutureregretinpurchase-timingdecisions.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2001,27(4):

447-459

[10]LuceMF,BettmanJR,PayneJW.EmotionalDecisions:

TradeoffDifficultyandCopinginConsumerChoice.JCRMonographsSeries,Chicago:

UniversityofChicago,2001

(1)

[11]李晓明,傅小兰.情绪性权衡困难下的决策行为.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

801-808

[12]LuceMF.Choosingtoavoid:

Copingwithnegativelyemotionladenconsumerdecisions.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98,24(4):

409-433

[13]DeVries,M.,Holland,R.W.,Corneille,O.,Rondeel,E.,&Witteman,C.L.M.Moodeffectsondominatedchoices:

Positivemoodinducesdeparturesfromlogicalrules[J].JournalofBehavioralDecisionMaking,2010,25:

74–81.

[14]DeVries,M.,Holland,R.W.,&Witteman,C.L.M.Fittingdecisions:

Moodandintuitiveversusdeliberativedecisionstrategies[J].CognitionandEmotion,2008,22:

931–943.

[15]Tamar,A.,Pham,M.T.,&Stephen,A.T.Consumers’TrustinFeelingsasInformation.JournalofConsumer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