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导学案高三历史.docx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导学案高三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导学案高三历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导学案高三历史
[循着线索·理一理]
[由表及里·想一想]
1.有人说,“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
对此你如何理解?
[提示] 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
英国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出现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2.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么一段话:
“……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
”据此指出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与作用。
[提示] 表现:
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作用:
确保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树立了榜样;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作为国家元首,英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英联邦首脑,英王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英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②在英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
③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会掌握实权,权力至高无上,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创新的开始。
探究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根据上述史料,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哪些特点?
史论形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探究点二
英国议会的发展……[已考史料·命出新意]……
史料 (摘自2019年上海高考T36)以下是14世纪英国议会的令状一则:
(1)根据史料,在当时议会中国王和各等级的政治地位如何?
答案:
英王在中世纪的议会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士、贵族实际行使议会权力;骑士、市民代表等处于从属地位。
(2)上述政治状况在“光荣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国王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逐渐上升,成为议会中的主导力量。
(3)结合英国近代制度的形成谈谈你对“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伏尔泰)”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光荣革命,结束封建专制统治;颁布《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总结升华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影响………
(1)政治:
维护了政局的稳定。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经济:
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对外:
加紧了殖民扩张。
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文化:
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历年高考真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1.(2019·全国卷Ⅰ)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1688年,光荣革命。
②抓关键:
发动政变而后迎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为王,目的是为这次宫廷政变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
D
2.(2019·江苏高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解题提示:
①明考点:
工业革命。
②抓关键:
关键信息是“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
答案:
D
3.(2019·北京高考)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光荣革命”后。
②联知识: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初,英国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大臣的权力。
答案:
D
4.(2019·海南高考)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
“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解题提示:
①联知识:
英国责任制内阁。
②抓关键:
“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说明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
答案:
C
5.(2019·上海高考)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光荣革命”后。
②联知识: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概括为“虚君”和议会主权。
答案:
A
6.(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革
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
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
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通史·
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
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
编》,2019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
解题提示:
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对材料进行认真对比,找到不同是解题的关键,然后运用历史史实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多种思维分析即可,注意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答案:
示例:
不同:
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
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
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
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
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
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示例说明:
本示例仅就教材出版时代分析原因,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其他角度不再示例。
)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史界争鸣类(三)
史学界对“光荣革命”的评价
史学界对“光荣革命”有两种较为典型的观点。
观点一 刘成、刘金源、吴庆宏在《英国:
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中写道:
“‘光荣革命’在保留传统的表象下,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一个人的专制让位给一批人的共同执政……国王和议会达成协议,议会让国王当国王,国王则同意让议会凌驾在自己之上。
这就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权力结构可以在不改变政权形式的前提下加以改变,而这样做的条件是:
在被统治者的坚决要求下,统治者做出适时的让步……总之,‘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是英国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
观点二 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
观点一认为:
英国从1640年革命爆发,几经反复,终于在“光荣革命”时找到了一个新的重心,此后的英国历史就以这个重心为新的起点,以徐缓渐进方式向前发展起来。
观点二主要描述了学者杨小凯论西方代议制对中国政治变革的影响:
他认为英国“光荣革命”是最完美的,实际上没有看到这种革命方式的弊端;他还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对中国没有影响,实际上没有看到中国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均是在美国民主政治影响下出现的。
[考向新视角] (2019·台州期末)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解析] 英国议会制度在“光荣革命”前就已经形成,故A项错误;从材料“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说明“光荣革命”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故B项正确;美国、法国代议制建立是暴力,不是和平渐进的变革,故C项错误;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是在18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
[答案] B
[近期模拟试题重点研究——练能力]
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
1.(2019·福州质检)13世纪中期,英国大法官布雷克顿的名言“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被广为传颂。
这表明当时英国已经(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C.确立了司法权独立的原则
D.产生了法律高于国王的观念
解析:
选D “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可知强调了法律高于国王、“王在法下”的观念,故D项正确。
2.(2019·北京丰台区摸底)下表为英国议会立法状况统计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时间
议会通过的法案数
每次议会会议立法数
1660~1684年
533
1689~1702年
809
62
1760~1820年
254
①护国主政体结束后确立了议会主权 ②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议会地位提高 ③责任制内阁形成后议会立法数量大增 ④议会改革提高了立法数量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选B “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主权,故①错误;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议会地位提高,故②正确;从英国议会立法状况统计表看出,1721年以后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议会立法数量大增,故③正确;1832年才进行了议会改革,故④错误。
B项符合题意。
3.(2019·韶关调研)“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改革的影响B.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
C.工业革命的影响D.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解析:
选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变化”是指议会立法不再受制约,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7世纪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使英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使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故D项正确。
4.(2019·长沙模拟)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13名阁员,在当时居平均水平;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14名阁员,1874年迪斯雷利内阁减至12人;但1905年的坎贝尔—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18人,从此至今总在20名左右浮动。
以上情况说明( )
A.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B.英国内阁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C.英国议会的地位不断提高
D.英国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张
解析:
选D 材料主要论及内阁人数的变化,由材料中内阁13人到14人再到20人,说明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张,故D项正确。
5.(2019·南京模拟)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
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
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解析:
选D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体现了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故D项正确。
6.(2019·南通调研)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
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部门
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制内阁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解析:
选D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到1831年,工矿建筑业的收入猛增,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他们的推动下,1832年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故D项正确。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1840年,且贫富差距扩大,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故A项错误;王权开始受到削弱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B项错误;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根据分值定要点,依据材料找答案)
7.(12分)(2019·商丘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宪章》部分条文
17.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问,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
34.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材料二 《权利法案》部分条文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社会法治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
解析:
根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要求国王放弃部分权力,以及尊重司法过程,接受王权受法律的限制,《大宪章》已经具有了宪政的某些色彩,后来资产阶级赋予《大宪章》以新的意义,用以反对封建专制王权。
根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答案:
《大宪章》具有了宪政的某些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己逐步演化成普遍的民众权利;它树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彰显的是限定王权的思想。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在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它是英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它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由此开始确立,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它强调的是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