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16.docx
《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1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16
广东省河源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说明:
本试卷共50道选择题,每道题1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珊瑚虫C.钟乳石D.珊瑚礁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狗寻找食物B.蜗牛爬行C.大雁南飞D.红旗飘飘
3.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
中,哪项不正确( )
A.都能进行呼吸B.都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C.都能进行繁殖D.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病毒B.霉菌C.树D.斑马
5.生活在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地区的企鹅,个体越小,越有利于身体散热。
这一事实可作什么特征的具体实例:
①适应性②应激性③遗传性和变异性④竞争性 (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生长和繁殖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C.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8.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
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
9.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10.当调查的范围较大,不能逐个调查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
A.例子B.代表C.样品D.样本
11.在“调查公园内的生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发现了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恶心,就没有记录
B.乙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带回学校问老师
C.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D.丁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
12.下列蒲公英的相关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可行的是( )
13.下列适于抽样调查的是( )
A.某班同学的业余爱好B.自己家里的收支情况
C.全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D.某校教师男女比例
14.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下面属于正确调查步骤的是()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明确调查目的③调查时如实记录④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⑤制定调查方案
A.②①⑤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③②④⑤①D.①②④③⑤
15.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上层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D.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
16.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A.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分B.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和一
定的生存空间
C.阳光、温度、水分和一定的空间D.营养物质、温度和水分
17.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A.人吃饭B.给汽车加油C.小鸡破壳而出D.蘑菇由小长大
18.牵牛花开花时间大多是在凌晨4时左右,早晨8时便开始闭花。
由此可以判断影响牵牛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 B.阳光 C.湿度 D.空气
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斗争关系,这句话中影响螳螂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A.蝉、黄雀
B.蝉、黄雀和其他螳螂
C.树、蝉、黄雀和其他螳螂D.树、蝉、黄雀、其他螳螂和水、阳光等
20.下列属于科学探究的方法是( )
A.观察 B.调查 C.收集和分析资料 D.ABC都属于
2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根深叶茂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大雁南飞D.秋风扫落叶
2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23.在种子萌发实验设计中
,下列各选项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A.有光和无光 B.30℃和0 ℃ C.温度和水分 D.有土壤和无土壤
24.在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了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看法。
这应属于实验探究中()的步骤。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相关信息D.分析实验现象
25.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所有条件都不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不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D.所有条件都相同
26.科学实验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
A.只做一次实验,以此数据为准 B.多做几次,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C.一般重复做三次实验,取平均值D.做十次实验以上,取平均值
27.调查一块草地上的密度,最好采取哪种调查方法()
A.一株不漏的数草的株数 B.划格后逐格计算累计
C.大体估计 D.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28.下列食物链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虾→小鱼→大鱼 B.植物→兔→狐
C.松林→松毛虫→啄木鸟 D.玉米→老鼠→鹰
29.巴斯德通过右图的曲颈瓶证明了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
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
30.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B.一口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片森林中的树木D.一块农田里的水稻
3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2.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B.蚯蚓疏松土壤C.干旱使水稻减产 D.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33.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①老虎吃野猪②许多蜜蜂在酿蜜③草原上的兔子和羊
④田里的水稻和杂草⑤蚂蚁搬家⑥瓢虫吃蚜虫
A
.①②B.③④C.①⑥D.②⑤
3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C.吉安市生态公园及公园内的所有生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
统
D.“桃花之乡”吉水县境内的所有桃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36.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要想使它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
37.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的图示是( )
A.
B.
C.
D.
38.几位同学针对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草属于生产者 B.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
C.保护食虫鸟对人类有益 D.多条食物链就可构成生态系统
39.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
A.相互制约的B.多种多样的 C.不断进化的D.相互捕食
40.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把狐全部杀光,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A.草长得十分茂盛 B.兔的数目一直增加
C.兔的数量没有变化D.兔的数量先增加后下降
41.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
将留种地用网罩上。
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B.缺
水干旱C.植被破坏D.食物链被破坏
4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
A.
甲 B.乙 C.丙 D.丁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B.生物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C.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D.在美洲大量使用的DDT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住在亚洲
44.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
B.蛇和鹰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C.没有分解者,图中所示各食物链均不完整
D.若该生态系统被污染,则蛇体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最高
4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46.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47.在生物圈中,有“地球的肾”之称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48.大量砍伐森林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A.后续资源匮乏B.水土严重流失 C.绿化面积减少 D.A.B.C都是
49.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50.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22个
国家级湿地公园,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的是( )
A.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
旱的作用B.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D
.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