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1807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docx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

广北农场改革发展纪实

铿锵奔腾的黄河口不会忘记!

五十七年前,一群激情燃烧的有志之士和解放军战士来到了荒凉的莱州湾,他们“天当房、地当床”,以对新中国的拳拳深情为犁,垦荒植粟,战天斗地,在这片沉睡的处女地上播撒着现代农业文明的星星之火。

他们以血汗为墨,以奉献为笔,在黄河三角洲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恢弘巨著。

第一章绿色的丰碑

历史是梭,光阴荏苒,是共和国开国庆典的礼炮,送走了萧瑟久远的秋风。

一批批有志之士,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赤诚,汇集于此,以心作犁,掀开了广北农场崭新的一页。

幽幽的篝火和嘹亮的夯歌,第一次划破了这亘古荒原的寂寞。

五十七年沧海桑田风雨如歌;五十七载春华秋实茹苦创业。

一个辉煌的名字———山东省国营广北农场,像一粒倔强的种子,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从此,繁荣代替了荒凉;勤劳送别了贫穷。

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富饶的“粮棉仓”。

1949年,我们的共和国刚刚诞生。

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扭转一穷二白的旧面貌,国家制定了“发展生产,积累资金,培养干部,示范农民”的国营农场发展规划,大力兴办国营农场。

一批又一批的复转军人和城市知识分子,满腔热情地奔赴祖国的边疆地区垦荒戍边。

受此鼓舞,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实业处、渤海行署实业处和渤海区党委相继来此勘察论证。

1950年3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正式批准投资兴建国营广北农场。

这是华东地区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机械化国营农场。

一场与大自然抗争的鏖战在莱州湾畔打响了!

猎猎红旗漫卷荒原大海;昂扬斗志压倒拍岸涛声。

英雄的第一代广北拓荒者,为了早日把广北农场建设成欣欣向荣的商品粮基地,面对无际的碱滩和荒凉的旷野,与雾霭岚烟共舞,同荒草野兔为伴。

“小风沙迷眼,大风沙打脸,小雨地返碱,大雨砸饭碗”;“走的是宽阔道,听的是鸭兰儿叫,吃的是草种子,喝的牛马尿”。

这就是当时的写照!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动摇拓荒者的意志。

他们用理想糊上漏风的土棚;他们用豪情顶住凛冽的海风。

像红柳,像芦苇,把根深深地扎在芬芳的泥土里,让高昂的头颅仰望着蓝天,任狂风肆虐、尘沙满天。

一条16公里长的防潮坝,在他们的风餐露宿中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汹涌的潮水再也不能肆意吞蚀他们的劳动果实。

修渠挖沟,灌溉洗碱,蓄淡压碱,一望无际的盐碱滩变成了万顷良田。

遥遥望去,沃野平畴,粮棉飘香。

电影纪录片《富饶的广北农场》,风靡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一时间,欣欣向荣的广北农场成了农民兄弟学习的圣地。

那誉满全国的纯种考力代羊和驰名齐鲁的“渤海马”,至今还深深珍藏在老一代广北人的记忆里。

到1978年,广北农场共改良土壤13万亩,其中耕地5.8万亩,草场2.7万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3台,联合收割机21台,主要农机具180台,农用汽车17部,全场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的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5%。

广北农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机械化农场,所有耕地全部建成了林、田、路、沟、渠统一规划的条田。

农场已不再是人烟稀少、地老天荒的苍凉世界,她已经成为紧张繁忙而又充满活力的广北人的乐园。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束缚和制约,广北农场同全国其他农牧场一样,也一度陷入了亏损的境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强劲的东风,吹开了广北农场年年亏损的沉闷局面。

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农场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农业方面,全场农林牧渔各业全面推开,在管理上实行生产责任制,经历了“联产计奖赔”、“联产计酬”、“承包到户”和“家庭农场”等生产形式,逐步把职工家庭变成了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1983年,全场实现利润108万元,涌现出一批万元户,震动了附近的乡村。

这一经验,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农垦系统予以推广。

“家庭农场”的大力兴办和1994年实行的“两费自理”、“四到户”的农业政策,促进了广北农场主业的迅猛发展。

1999年,全场承包土地50亩以上的达到200户,承包土地100亩以上的达到60户,涌现出5万元以上的承包户18个。

然而,历史的辉煌并不能掩饰今日步履的蹒跚。

因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履维艰的农垦企业要想站稳脚根,必须付出更多的东西。

五十七年的风雨洗礼,早就让广北的干部职工炼就了一副剑胆琴心。

他们的眼光看得很远!

他们心里明白,沉重的历史包袱已不再允许他们交什么学费。

他们必须成功!

背水一战,哀兵必胜。

第二章打造黄河三角洲的“后花园”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打在我们脸上的时候;当风驰电掣般的时代列车向我们呼啸而来的时候。

勤劳的广北人坐不住了!

他们要崛起,他们要重振往日的雄风。

他们又一次睁大了智慧的双眼!

然而,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广北农场的路该怎么走?

广北农场的明天在哪里?

这一个个沉甸甸的发展命题压得6500多广北人喘不过气来。

怎么办?

集思广益,听听职工的心声。

农场党委走分场串小队,与干部职工实打实的交心做朋友,并在全场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场怎么办?

”的百日大讨论。

一个崭新的蓝图在广北人的心里越来越清晰起来。

2007年3月19日,广北农场五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在总场胜利召开。

会上,172名代表一致通过把“文明、平安、生态、和谐”作为新农场建设的主题。

这是一把通向未来的“金钥匙”。

广北农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历史性决策,做足做活自己的文章。

首先是强化发展意识,高起点、高水平的编制广北农场的发展规划。

这是实现广北农场第三次战略突破的前提。

他们聘请了东营市政府研究室、东营市规划设计院有关专家,在对农场进行综合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一个中心,三条发展轴线,三条绿色生态景观带和三个特色区块”的发展思路。

与此同时,他们还聘请国内知名设计院———北京达沃斯旅游规划设计院进行旅游项目专题规划设计,在对广北农场进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农场的地理位置、发展环境、发展定位、东营旅游业发展趋势以及近远期投资规划和投资、回报情况分析等方面,初步确定了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规划方案。

方案立足实际,突出优势,找准了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其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和真实性极强,为农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三是制定实施了新农场建设发展规划,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投资50余万元更新中心街绿化带,种植景观树270棵,各种绿化苗木2万余株;对主要街道新架、更新照明灯48盏,明沟排水改为暗管排水740米;加快新农场创建步伐,投资20余万元,新建健身活动广场7处,安装健身器材40余套,为职工群众健身休闲和文体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第三章科学突围

建设现代化的新广北必须找到科学的突破口。

广北农场党委一班人早就明白,广北农场再也经不起盲目的折腾了。

他们牢牢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审时度势,确定了四大突破口。

农场农场,农业就是广北农场的根本。

当然,现在的农业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单一的农业种植,而是生态立体农业。

他们按照生产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营造新经济。

通过精心编制科学发展规划,全场各单位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

一分场确立了“两条主线四大片”和发展大棚蚂蚱等特色种养殖项目;二分场制定了“整合资源搞建设,发展订单鸡、合同鸭和高效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三分场确立了利用土地优势,建立良种基地和发展蜜桃种植项目,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双提高;科研所实施了良种繁育工程,实现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在农业生产上,广北农场不断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

去年,全场总播种面积50067亩。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600亩,棉花播种面积35824亩,西瓜种植面积1000亩,苜蓿种植面积350亩。

粮经饲三者结构比例达8.8:

90.3:

0.9,结构不断优化。

同时狠抓品种改良。

棉花生产推广良种良法,由科研所牵头进行棉花最新成果的试验及转化工作,进行了5个常规棉新品种(系)的试验与示范工作,良种繁育面积达到2000亩,籽棉最高单产突破350公斤,科技优势凸现;良种示范田采用了精播技术,每亩播量在1公斤左右,实现了一播全苗,达到了我场棉花精播技术的最好水平。

葡萄种植重点进行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引进美国红提、黑提、新聚丰、泽三1号等优良品种替代老品种,平均单产1500至2500公斤,最高单产突破3000公斤,平均亩纯收益3000至5000元,创历史新高。

水产及畜牧业也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水产业积极推广“上农下渔”的立体养殖模式,全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200亩,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80亩,其中80%以上用于南美对虾养殖,其余养殖草鱼、鲢鱼、鲤鱼等品种。

奶牛养殖改变投资主体,实行多元投资的办法,养牛户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奶牛存栏量达到1200头,规模化的家庭养殖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荒碱地整理,改造土壤是广北农场的优良传统。

2006年,广北农场投资157万元,完成了一分场万亩荒碱地开发项目,开挖沟渠96条,长99.54公里,完成土方36.6万立方米,新增建筑物22座,植树12000余株;投资204万元,完成武家大沟综合治理项目,清挖土方38.5万立方米,新建邱家生产桥一座,恢复生产桥一座;市级3700亩和省级1700亩土地整理项目正在实施中,同时做好了2.5万亩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的资料整理、汇总、上报等工作,等待正式实施。

工业项目多年来一直是广北农场的软肋。

近年来,他们筑巢引凤,强身壮骨,使企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大地化工集团多业并举,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拓宽业务范围,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氯丙烯加工和餐饮于一体的企业集团。

企业不断转变观念,站稳国内市场,努力拓展国外市场,炭黑产品成功销往国外,2006年创工业总产值2.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完成了年初计划的108%、108.7%;乳品厂拓宽思路,抢抓机遇,克服资金匮乏、奶源紧张、鲜奶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全年生产奶粉400吨、豆奶粉50吨,生产鲜奶600吨,奶牛存栏量达到180头;广达公司强化管理,顺利完成企业资质升级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该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开拓外埠市场,完成楼房施工面积14516平方米,实现产值13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2%、21.4%;盐场继续实行家庭盐场承包经营制,不断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生产原盐2.5万吨,销售原盐2.2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62.5万元、销售收入326万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25%、114%;供电所强化优质服务,狠抓安全生产和供电管理,积极开拓新的经济增长源,全年实现供电量720万度,完成产值430万元、营业收入4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1%、23.6%和23%,是近年来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开创了供电工作的新局面。

软环境建设也是广北人这次科学突围的一个重点。

他们从提升农场品牌入手,提炼农场精神,和谐农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一是组织参加了全市劳动者之声行业歌曲电视大赛,并同时荣获演唱、创作、组织三项大奖;我市第一部农场志书《广北农场志》,顺利完成编撰并成功发行;“放心超市”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创刊《广北报》,到目前为止,共刊发报纸32期,为农场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阵地、喉舌、参谋、教育、引导”等重要作用;不断强化信息工作,有8篇稿件被《东营农业信息》采纳;老年工作成绩斐然,创办老年大学,并在今年全市老年人运动会上,摘取6个大项目中的11个奖项;春节、元旦等重大节假日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农垦企业文化蓬勃发展;场党委成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2006年,广北农场荣获“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3A文明信用企业”荣誉称号;场工会被评为“全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荣获全市考核一等奖,统计、督查、人民武装、共青团、民政等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

第四章与未来签个希望的“约定”

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这是一方放飞绿色理想的梦幻之地。

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广北人站得更高了,看得更远了。

一个丰收的秋日,记者在广北农场采访了主持农场工作的副场长、副书记王建东,他信心十足、充满豪情地告诉记者: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和促进和谐农场建设两个主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力度,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农业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措施之一,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

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围绕乳品、桑蚕、生物肥、大蒜、棉花、水产、畜禽等农产品加工,按照“建经济桥、铺订单路、打商标牌”的思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坚持典型引路。

认真选定重点,善于发现典型,推广典型,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探索土地以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合理流转土地使用权,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农业企业集中,为农业企业实行规模经营提供条件。

今年,广北农场已与东营阳光丝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万亩桑蚕基地签约和奠基仪式,合作走一条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三位一体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这一场企合作双赢的做法,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要采取政策倾斜和协调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积极引导企业与生产基地及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搞好土地整理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搞好省级1700亩、市级3700亩土地整理项目,力争国家级2.5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尽快到位,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措施之二,精心打造名特优农产品品牌,让广北农场成为黄河三角洲最丰盛的“菜篮子”。

重点以建设东城菜篮子供应基地为目标,依据交通和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瓜果、无公害蔬菜等优质高效经济作物,优化粮经作物比例,加快瓜果、葡萄、奶牛、水产、大棚鸭、蚂蚱、獭兔和生态笨鸡等优势农产品商品基地规模化建设。

积极引导和帮助职工改变传统种养习惯,走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的路子。

继续打响广北西瓜、广北葡萄的知名品牌;同时进一步叫响广北鸭、生态鸡和蚂蚱等品牌,创出广北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步将广北农场打造成东城菜篮子的供应基地、生态观光旅游基地和有机商品供应基地。

措施之三,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建立合理稳定的农业企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既可提高职工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又可解决因住户分散、经营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通等诸多问题,加快农业发展、增加职工收入。

大胆探索,善于总结,引导职工通过资金、土地、劳力、技术、设施入股,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逐步建立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重点在种子培育、畜禽疫病防治、农作物病虫防治、森林病虫防治、配方施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合作化管理,企业化运作,为农业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措施之四,创造农场生活居住的新环境。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现代化新型农场,逐步改变脏乱差的旧局面,将农场建设成为环境整洁优美、适宜居住的新农场。

首先,搞好村队规划和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各单位都制定切合实际的村队建设规划方案,规划突出特色,量力而行,逐步实施,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洋,更不能负债搞建设。

同时,规范对基层村队饮用水、道路、电网、沼气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改造方案,全面推进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四改”工程,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生活质量。

其次,启动生态养生园建设。

以二分场生态养生园建设为基点,积极探索住房、温室、庭院“三合一经典组合”发展模式。

以农场的近郊区位优势和土地规模优势,发展备受城市居民欢迎的农业休闲种植和园区经济,以新的环境、新的面貌、新的机制逐步向四周辐射,提升农场整体形象。

措施之五,突出特色、借势借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以我市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开发的国际旅游游客目的地和打造黄河口休闲度假旅游的机遇,按照“提高起点、优化布局、体现特色、协调发展、突出旅游”的要求,广北农场根据北京达沃斯旅游规划设计院对我场设计的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围绕旅游业做文章。

旅游业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重要功能,以观光旅游、体验乡村生活、科普教育等功能为辅助的品牌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

依托东营市供销商场,增强广北农场放心超市的物流功能,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二是启动旅游业发展。

利用现有速生林基地和三分场冬枣园,在发展生态、绿色笨鸡养殖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体验和餐饮业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农业旅游。

同时,启动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客户进场,充分挖掘整理文化资源,利用农场“夏家央”、“马跑泉”、“唐头营”等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旅游业。

巨龙腾空起,再唱大风歌。

我们相信,广北的未来决不是梦!

因为,这里承载着几代拓荒人战天斗地、不向大自然屈服的广北精神!

(本报记者陈谨之通讯员孙良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