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期期终质量评估生物试题.docx
《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期期终质量评估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期期终质量评估生物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南阳市学年高一下期期终质量评估生物试题
南阳市2017-2018学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与晚熟B.豌豆的斑点叶与红色花
C.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D.果蝇的白眼与红眼
【答案】B
【解析】水稻的早熟与晚熟属于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两种表现,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豌豆的斑点叶与红色花是同一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是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两种表现,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果蝇的白眼与红眼是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两种表现,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2.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研究中,科学家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搭配合理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的眼色杂交实验,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_演寅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①类比推理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D.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遗传学的研究中科学家所运用的实验方法,属于识记水平的考查,难度较小。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利用的是假说-演绎法;②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利用的是类比推理法;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利用的是假说-演绎法;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进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
B.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予的随机结合
C.乙同学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甲、乙重复3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答案】D
【解析】实验中每只小桶内发音相同的两个字母表示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上等位基因,因此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A项正确;Ⅰ、Ⅱ小桶中的小球为同种字母,则两个小桶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配子,因此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项正确;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Ⅲ、Ⅳ小桶中小球上的字母不同,表示的是同一生殖器官,所以乙同学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项正确;甲、乙重复3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约分别为50%、25%,D项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
Ⅰ、Ⅱ小桶模拟的过程相当于Dd与Dd交配产生子代的过程,Ⅲ、Ⅳ小桶模拟的过程相当于AaBb产生配子的过程,据此结合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各选项。
4.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有同等机会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
在一块农田里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收获的子代玉米中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接近
A.1:
1B.3:
5C.5:
7D.7:
9
【答案】D
【解析】因为玉米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有同等机会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所以题目中涉及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可以看成是自由交配。
亲本中有1/2Aa、1/2aa,则A的基因频率=1/4、a的基因频率=3/4,子代玉米中隐性性状(aa)的比例为(3/4)2=9/16,显性性状的比例为1-9/16=7/16,所以子代玉米中该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应接近7/16︰9/16=7︰9。
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5.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在研究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
3:
3:
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机会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1:
1:
1:
1
【答案】B
【解析】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
3:
3:
1,是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问题,A错误;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作出的解释是: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B正确;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目并不一定相等,C错误;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
1:
1:
1是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D错误。
6.下列细胞为生物体的体细胞,所对应生物体(不考虑交叉互换)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
3:
3:
1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只有一对基因杂合,另一对基因纯合,后代会出现3:
1的分离比,A错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发生自由组合,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
1,B错误;有两对基因杂合,并且杂合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
3:
3:
1,C正确;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发生自由组合,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2:
1,D错误。
7.用纯合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从F2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为
A.1/9B.2/9C.1/3D.4/9
【答案】D
【解析】用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YyRr,其自交产生的F2中黄色皱粒中杂合子的概率是2/3,纯合子的概率是1/3,绿色圆粒豌中杂合子的概率是2/3,纯合子的概率是1/3,所以它们一个是纯合一个是杂合的概率为2/3*1/3*2=4/9,故选D。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根据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F2中各种性状和基因型的比例进行计算,还要运用乘法定律。
8.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与基因型对应关系如下表。
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不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
【答案】A
【解析】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基因型为IAIBXhY,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基因型为iiXHXh,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IAiXhY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他们生的女儿色觉一半正常,一半色盲,B错误;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分别为IAiXhY、IAiXHXh,生出O型血色盲女儿iiXhXh的概率为1/4×1/4=1/16,C错误;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的基因型分别为IBiXhXh、IAIBXHY,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1/2=1/4,D错误。
9.下面为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有些联系是错误的,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其中全为错误联系的选项是
A.①⑤⑧B.①③④C.⑦⑧D.⑤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故1正确,故A、B错误。
减数分裂第一次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故2和3正确。
受精作用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融合,故4正确。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不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故5错误。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才会导致等位基因分离,故6正确。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7正确,故C错误。
但受精时同源染色体融合不会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8错误。
因此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概念图的分析能力。
10.荠菜果实型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
AaBb个体自交,Fl中三角形:
卵圆形=301:
20。
在Fl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芥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A.1/l5B.7/l5C.3/16D.7/16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
卵圆形=301:
20,约为15:
1,可知基因型aabb的个体表现为卵圆形,其余基因型均为三角形。
自交后代不出现aabb的有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共占7/15。
B正确。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1.下图I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图II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I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②④⑤四个时期
B.图l中只有③⑥⑦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C.图II中ab段细胞的染色体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仅bc段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D.图II中e的产生是受精作用的结果,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核DNA数目=1:
1
【答案】D
【解析】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图I中②⑥两个时期,A错误;图I中只有③(有丝分裂末期)和⑦(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时期的染色体数始终与核DNA数相等,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即图II中be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图Ⅱ中e的产生是受精作用的结果,fg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核DNA数目=1:
1,D正确。
12.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女患者其父其子必患病,男患者其致病的基因可以来自于携带者母亲,因此父母双方都可以表现正常;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其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必有一方是患者。
考点:
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特点的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比较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3.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
C.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答案】D
【解析】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依据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的得出要依据精巧的实验设计,摩尔根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实验,是因为他不相信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对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更持怀疑态度,这是他进行实验的动力,没有怀疑也就没有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也就不会有该结论的得出,因此A、B、C对实验结论的获得都有影响。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是遗传信息流的方向问题,与基因的位置无关,因此对该结论的是否得出无影响;所以本题选D。
14.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
3:
1:
l
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
3:
3:
1
【答案】B
【解析】图中看出,图中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连锁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基因Aa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
3:
1:
1,B正确;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2种配子,C错误;图中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会出现9:
3:
3:
1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
15.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遗传图谱。
据图可作出的判断是
A.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B.致病基因有可能在X染色体上
C.l肯定是纯合子,3、4是杂合子
D.3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A错。
如果为伴X显性遗传病,母亲患病,母亲如果为杂合子,子和女儿可能患病,也可能正常;如果为伴X隐性遗传病,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不可能,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B正确,C错。
如果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D错。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病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遗传物质改变的一定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特点。
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变异)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
①如果遗传物质改变发生在体细胞,不能遗传,则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③若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则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
④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征,是因为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不是因为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
D.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答案】D
【解析】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遗传病,A错误。
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B错误。
艾滋病不是遗传病,C错误。
红绿色盲是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关于遗传病调查的3个注意点
(1)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注意事项
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
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宜作为调查对象。
(2)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要注意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如不能在普通学校调查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率,因为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做到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但红绿色盲、高度近视等的发病率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展开调查。
(3)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绘出遗传系谱图。
18.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存在某种促进R型细菌转化的因子
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促成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DNA
C.艾弗里用化学方法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研究其作用
D.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可将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格里菲斯的实验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A正确;艾弗里将细菌的各种物质分开,分别进行实验,证明促成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DNA,BC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与R型细菌混合后,只有少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制成的装片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答案】D
【解析】蝗虫卵母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卵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正确;由于花药中精母细胞数量远多于雌蕊中的卵母细胞,所以用雄蕊观察减数分裂更好,B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正确;洋葱根尖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
20.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④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
C.转录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
D.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
【答案】B
【解析】④代表的物质是脱氧核苷酸,而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故A项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无特异性,但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差异很大,B项正确;转录时该片段只有一条链可作为模板链,C项错误;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越低,G与C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D项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名师点睛】DNA分子结构的信息解读
图示信息解读
(1)基本结构——脱氧核苷酸
①由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组成,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1∶1∶1。
②每个DNA片段中,游离的磷酸基团有2个。
(2)水解产物
DNA的初步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
(3)DNA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
①氢键:
碱基对之间的化学键,可用解旋酶断裂,也可加热断裂。
②磷酸二酯键:
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可切割,用DNA连接酶处理可连接。
(4)碱基对数与氢键数的关系
若碱基对数为n,则氢键数为2n~3n,若已知A有m个,则氢键数为3n-m。
21.关于基因、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遗传给后代
C.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
D.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其次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基因,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
B、DNA复制的意义是将DNA中的遗传信息经过精确复制传递给后代,B正确;
C、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基因突变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可能具有不同的碱基数量,C错误;
D、DNA分子中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
C.
【考点定位】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DNA分子复制的意义、等位基因的来源和基因突变的概念,遗传信息的概念,对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DNA分子复制的意义、等位基因的来源和基因突变的概念,遗传信息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22.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
该DNA分子在14N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含有14N的DNA占100%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
C.含15N的单链占1/8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
3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DNA复制要以14N为原料,故子代含有14N的DNA占100%,故A正确。
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腺嘌呤为40个,故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16-1)×40=600个,故B错。
亲代DNA的2条含15N的链始终保留,故最终含15N的链占2/32=1/16,故C错。
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1:
1,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DNA结构和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3.一正在复制的DNA分子,解旋的时候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此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子代DNA总数的
A.1/2B.1/2n-1C.l/2nD.1/4
【答案】A
【解析】差错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产生的子代DNA与亲代DNA都不同,另一条没出现差错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产生的子代DNA与亲代DNA都相同,所以结果是一半的子代DNA发生了差错,故选A。
24.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放到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3次,将每次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进行离心,复制1次、2次、3次后的分层结果分别是图中的
A.c、e、f
B.a、e、b
C.a、b、d
D.c、d、f
【答案】A
【解析】依题意和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
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放到14N的培养基上培养,让其连续复制三次。
第一次复制所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离心后全部位于中间层,应为c;第二次复制所形成的4个子代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另外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是14N,离心后全部位于中间层,应为e;第三次复制所形成的8个子代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另外6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是14N,离心后全部位于中间层,应为f。
综上分析,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DNA复制的有关计算:
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一个被15N标记的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
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无论复制多少次,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两条链都含14N的DNA分子数=(2n-2)个。
25.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体内的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B.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只含RNA
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D.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