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429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河南省许昌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河南省许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1.与乙地相比,丙地()

A.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大D.自转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2.此图,甲地时间为()

A.5时B.8时C.17时D.23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现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夏至到秋分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南移B.北半球,向北移

C.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北移

5.秋分到冬至期间,以下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北京B.哈尔滨C.成都D.广州

6.冬至到次年春分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一直变快B.先变快后变慢C.一直变慢D.先变慢后变快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和海陆气温变化特征。

回答下面小题。

7.由图乙可知图甲出现的时间为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8.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Q地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10.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D.P地昼长夜短

下图为2017年1月20日某时的天气形势图。

完成下列各题。

11.图示四地此日吹西北风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2.此时,甲地的天气状况为()

A.狂风暴雨B.大风降温C.高温晴朗D.温和晴朗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D.风力侵蚀而成

14.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图,回答问题。

15.如果该图为在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16.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17.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下图为“澳大利亚西部某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导致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为:

A.地形B.太阳辐射

C.洋流D.海陆分布

19.乙地周边海域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

下图为某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不同时代的岩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处背斜、乙处向斜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B.在野外寻找水源,可在乙、丙代表的地质构造处找寻

C.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前

D.乙处代表的地质构造,不利于建隧道

21.图中⑤箭头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石灰岩B.大理岩C.板岩D.玄武岩

22.①②③④岩层中,生成最早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为向斜成岭B.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C.该地区断层发育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2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图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甲—ⅡB.乙—ⅠC.丙—ⅣD.丁—Ⅲ

25.若河流上游森林植被严重破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流速加快B.上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C.可能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D.河口三角洲增速变慢

二、综合题

26.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可否发现有石油储存?

为什么?

(4)近年来,图中河流A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可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州湾(如图)海域面积约为6967km2,每年海冰分布面积约为3600km2,海冰厚度约15cm,封冻期长达近4个月。

研究发现,海冰的含盐量仅为海水的六分之一。

某研究机构将采集的海冰切碎后,利用传送带输送到蓄冰池,再通过物理方法使其内部的淡水冰晶和盐水卤泡分离,最终获得淡水。

目前淡化海冰的成本约为6元/m3,将来有望降到4元/m3以下。

(1)分析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主要原因。

(2)说明海面封冻对莱州湾海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有人提出大规模开发莱州湾海冰的建议。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8.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形成的差异。

(2)从C地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简述其理由。

29.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下图为“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

(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原因。

(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北海道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C

2.B

3.C

【解析】

1.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特点是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均相等,线速度的特点是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据图可知,丙地位于赤道,乙地纬度较高,因此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丙大于乙。

故选C。

2.据图可知,相邻经线间经度差30°,地方时差2小时。

甲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经线的西侧,且相差4小时,因此其地方时为12-4=8时。

故选B。

3.据图可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现象,可判断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BD排除;据图可知,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经度为180°,位于西半球。

A错误,C正确。

故选C。

4.A

5.D

6.B

【解析】

4.夏至到秋分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即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故选A。

5.秋分到冬至期间,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直射点在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纬度越低昼越长,四个城市广州纬度最低,因此白昼最长。

故选D。

6.冬至到次年春分期间,即从12月22日至次年3月21日,经过1月初近日点,因此速度应先变快后变慢。

故选B。

7.A

8.C

【解析】

7.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近地面受热盛行上升气流,冷却盛行下沉气流。

据图甲可知,陆地盛行下沉气流,海洋盛行上升气流,说明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

据图乙可知,陆地温度低于海洋温度的时间为16时至次日8时。

故选A。

8.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由图甲可知,④的气温大于③,①的气温大于②;依据热力环流的方向,海洋气流上升,陆地气流下沉,所以陆地温度低于海洋,③处气温小于②,因此气温最低的是③。

故选C。

9.B

10.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季风和大气运动,地球运动和世界地理。

本题要求掌握通过等压线判断风向,同时还要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有关的世界地理知识。

9.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那么Q点的气压就高于P点,此地属于北半球,可以先画出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向右偏,可知风向为东南风,选择B。

10.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M地为亚欧大陆内部,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A对;尼罗河进入丰水期是北半球的夏季,B错;印度半岛冬季吹东北季风,C错;冬季P地昼短夜长,D错。

故选A。

11.D

12.D

【解析】

11.根据题意“吹西北风”,首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满足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其次根据轮廓和大西洋判断为美国,即北半球,向右偏。

因此吹西北风的是丁地。

甲乙两地大致吹偏南风,而丙地为偏东风。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处于冷锋锋前,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温和晴朗,D对,AB错。

且此时为北半球冬季,不会高温,C错。

故选D。

13.B

14.D

【分析】

运用排除的方法,将不可能选项排除。

月牙泉是天然形成的,只能是古河道残遗而成。

沙漠区降水少,泉水主要来自地下水补给。

13.大湖萎缩只是面积缩小,不能形成月牙形状,B错。

是天然形成,不是人工挖掘而成,C错。

位于沙漠中,沙漠是风力沉积地貌,不是风力侵蚀而成,D错。

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古河道残遗而成,A对。

14.位于沙漠地区,降水少,泉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

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D对。

气候变暖,蒸发增强不是主要因素,A错。

雨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B错。

与古河道淤塞形成的月牙泉,C错。

15.B

16.A

17.B

【分析】

15.S线代表地球表面,若表示大气环流,则H处气温高,气压低;G处气温较低,气压高;海拔高的地方气压低于海拔低的地区;大气热力环流只存在于对流层,对流层厚度最大处在赤道,厚度只有18-19KM。

气流②自北向南运动。

B正确。

故选B。

16.如果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H表示海洋,G表示陆地;①表示降水,②地表径流,③蒸发,④表示水汽输送。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A正确。

热量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B错误。

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增加,C错误。

环节④受地形阻挡会形成降水,其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D错误。

故选A。

17.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则①是暖流,②西风漂流,③是寒流,④是南赤道暖流。

故选B。

18.C

19.D

【分析】

本题组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影响沿岸气候,表现为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是因为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2)寒暖流交汇处及上升流处都有可能分布有大渔场。

乙地周边海域有上升寒流经过,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繁殖,鱼饵丰富,形成渔场,与秘鲁渔场的成因相似。

18.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说明西部海域水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的水温。

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水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故C项正确,A、D项错误;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相差不大,故B项错误。

所以选C。

19.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均位于寒暖流交汇处,秘鲁渔场位于上升补偿流的海域。

乙地周边海域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繁殖,鱼饵丰富,形成渔场,故与秘鲁渔场的成因相似,D项正确。

20.C

21.B

22.D

【分析】

20.据图可知,甲处沉积岩层上拱,为背斜部位,乙处沉积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部位,均为内力作用形成,A正确;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丙处为断层,岩石破碎,地下水出露,B正确;图中岩浆活动发生在断层形成之后,C错误;向斜易储水,不宜修建隧道,D正确。

故选C。

21.据图可知,⑤箭头处原有岩石为石灰岩,发生变质后形成大理岩,故选B。

22.沉积岩层越往下形成越早,越往上形成越晚。

据图可知,沉积岩层①②③④岩层中④在最下面,因此形成最早。

故选D。

23.B

24.B

25.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质构造及外力作用与地貌。

23.图中③处是向斜构造,但地形上没形成山岭,A错误;图中②处为背斜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可能找到石油,B正确;该地地质基础较稳定,没有发生断层,C错误;②处岩石不一定比③处坚硬,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易破碎,而向斜中心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D错误。

故选B。

24.甲处海拔4500米以上且位于温带地区,有冰川侵蚀作用(Ⅲ);乙处是冲积扇(I),丁处为三角洲(Ⅳ)。

图中没有Ⅱ风力侵蚀地貌。

故B正确。

25.若河流上游森林植被严重破坏,则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严重,河流流速减缓,A错误;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B错误;泥沙沉积,可能会使图中湖泊不断萎缩,C正确;泥沙沉积增多,河口三角洲增速变快,D错误。

故选C。

26.

(1)海底地壳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发生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

(2)甲河谷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后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

(3)不能。

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

(4)上游大坝枯水期拦蓄水源,使下游河水减少;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频率增加,降水季节变化加大;河流沿岸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等。

【分析】

本题主要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容易。

【详解】

(1)岛屿为出露水面的小块陆地,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知,该岛屿的岩层发生褶皱后向上隆起。

岩层在地壳运动中受挤压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由此可判定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作用,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后形成岛屿。

(2)甲河谷位于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的影响,岩层破碎,抗侵蚀能力弱,在流水等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形成谷地。

(3)石油、天然气易挥发,背斜构造封闭性好,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为储水构造,不利于储油。

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因此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

(4)河口海水倒灌现象说明河水对海水的顶托作用减弱,应是河流入海水量减少或海平面上升所致。

河流入海水量减少主要与上游拦河造坝、沿岸人民用水增加、或气候异常导致降水减少,对河流补给减少等原因有关;海平面上升主要是因全球气候变暖。

27.

(1)纬度高,冬季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海水较浅;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

(2)封冻后冰面的反射率增大,使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冰面阻隔海水蒸发,降低空气湿度;海水因结冰而盐度增大;海面封冻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3)赞成。

理由:

①缓解淡水资源短缺;②莱州湾封冻期长,海冰资源丰富;③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冰开发利用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市场前景看好;④减轻海洋灾害。

不赞成。

理由:

①开采利用技术难度大;②投入资金量大,利用成本高;③海冰储存占地面积广。

【分析】

考查区域海水易封冻的原因,影响,开发海冰的影响。

【详解】

(1)导致海水结冰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海水的深度、盐度。

读图,莱州湾地区纬度高,气温低。

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天气寒冷。

海湾地区的海水较浅,易结冰。

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易结冰。

图中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

(2)海面封冻后,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增大海面反射率,使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下降。

冰面阻隔海水蒸发,降低空气湿度。

海水因结冰,海洋中液态水体量减小,盐度增大。

海面封冻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海洋生物的生存质量。

(3)从经济角度分析,华北地区淡水需求量大,开采海冰的市场前景好。

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莱州湾封冻期长,海冰资源丰富。

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冰利用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还能够减轻海洋灾害。

所以赞成。

海冰的开采利用技术难度大,投入资金量大,利用成本高。

海冰储存占地面积广。

可能影响到海洋生态环境。

所以不赞成。

28.

(1)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为地中海气候

(2)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行,航程较短

【解析】

【详解】

(1)据图气候资料分析可知,C最低气温0℃以上,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D最低气温0℃以上,冬季降水多,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

(2)据图,从C地到D地的海上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可以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同时基本沿大圆的劣弧航行,航程较短。

29.

(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2)P地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被加温加湿,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3)位于温带的大陆架海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详解】

(1)②地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暖流带来的充足水汽遇到寒流后降温,易冷却饱和产生海雾。

(2)P地位于日本群岛西部,日本中部有山地,冬季时P地处于冬季风(西北风)迎风坡,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被加温加湿,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较多;读图可知,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3)图中渔场为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上泛到表层,营养物质多,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鱼群富集;寒暖流交汇还形成水障,阻碍鱼群游动,导致鱼群集中。

【点睛】

日本中部为山地,东部地区位于夏季风(东南风)的迎风坡,因此夏季多雨;西部地区位于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因此冬季多雨。

因夏季风来自较低纬度的太平洋上,因此水汽更加充足,造成日本东部年降水量大于西部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