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0500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docx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教案2

《开辟新航路》

【备课思路】

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是: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也就是说,这节课一方面要关注以人为中心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要关注这个历史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

但是要使一节课“活”起来,还必须有其脉络与血肉,尤其重要的是,必须赋予这节课以“灵魂”。

课堂的“灵魂”源于对现实的关注。

布洛赫说:

“我是历史学家,我热爱生活”,克罗齐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课程标准要求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但是,对现实的关注并不意味着教师必须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机械的关联。

对我来说,历史课堂的“灵魂”是一个永恒的追问:

在无尽流转的时间舞台上,人究竟在扮演什么角色?

本课的“灵魂”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次局部回答:

人为历史所造就,但他可以选择自己的当下,而未来则由新的历史所创造——这就是我通过新航路开辟者们的故事想要告诉学生的。

由此出发,本课的脉络大体由三个关键问题构成:

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欧洲将要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

这种“饥渴”从何而来?

为什么独独是他们完成了开辟新航路的伟业?

这是本课设计上所要探讨的第一个核心问题。

15世纪的欧洲弥漫着一种“黄金热”,这是当时所有欧洲人在心态上具有的共同特征。

但是为什么唯独迪亚士、哥伦布等人成为时代的宠儿、完成万世伟业?

这是本课设计所要探讨的第二个核心问题。

新航路开辟者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时代。

这个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何理解不同立场与视角的不同看法?

这是本课设计上所要探讨的第三个核心问题。

本课大体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从15世纪欧洲的危局与困惑开始,渐次展现新航路开辟中的人与事,以期学生能够在历史概念的辨析中探寻英雄与凡人的分野,在西班牙与菲律宾对麦哲伦的对立评价中发现地理大发现的双重影响,并由此感受历史中的人,人所改变、创造的历史。

当大体确定了“为什么教”、“教什么”的时候,就只剩下“怎么教”的方式选择了。

我需要一组材料从中世纪晚期到新航路开辟完成的地图以构成课堂的脉络;需要一组材料直观地表现出新航路开辟对东西方的连接;需要一组材料来说明时代对群体与个人的影响;还需要一组材料来说明地理大发现对“新”“旧”世界的不同意义。

我在本课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网络。

在middleage”为关键词搜索,挑选一幅结构较为简单,学生易于理解的。

国外网站一般会提供对地图版权、作者渊源等基本说明。

对这些信息注意阅读,尤其注意该地图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注意该地图的绘制、出版时间,是后人的复原图还是原图扫描、拍照等情况。

这些信息都会影响史料的可信度与有效度。

以“MarcoPoloIllustration”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不同时代出版的彩绘插图。

对找到的插图进行对比后,选择包含有学生能够发现的明显时代特征的插图。

要寻找时代对哥伦布这类人的影响,最好的材料当然是他们的日记。

哥伦布航海日记是很容易找到的一种史料。

在地理大发现的全球影响时,上海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孔繁刚老师提醒我菲律宾有一座与麦哲伦有关的纪念碑,建议我去查一查。

经核对后,才知道实际上是两座遥遥相对的纪念碑。

这种自身就带有强烈反差的史料可以成为很好的引发学生思考的素材。

【过程设计】

导入:

开辟新航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甚至可以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

为什么开辟新航路获得如此崇高的历史评价呢?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审视、反思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与事。

展示课题:

《开辟新航路》

一、为什么是他们?

——中世纪欧洲的故事

展示材料1:

T&OMap

 

提问:

(1)你知道这是一幅什么图像吗?

依据是什么?

(2)你能够解释为什么这幅图像呈这样的格局吗?

这显示了什么历史因素的影响?

(3)在这种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欧洲人是如何看待图中的各个部分的?

这幅图像上的“ASIA”、“EUROPE”、“AFRICA”显示这是一幅地图。

这幅地图与我们今天常见的地图相当不同,三个大洲的布局极为规整,根据我们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了解,可以推测这一图像背后天主教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这是一幅“T&O地图”,反过来叫“O&T地图”也可以。

根据维基百科,这种地图最初出现于8世纪,是一名僧侣创作的。

所示的这幅地图已经经过了简化,出版于15世纪后期。

此图反映了中世纪时期一般有阅读能力或者接受了宗教宣传的人对世界的看法:

这个世界由亚洲、欧洲、非洲构成,分别是诺亚的三个儿子闪、雅弗与含的后代居所,被顿河、地中海与尼罗河分隔开来;亚洲因为是基督诞生与殉难的地方,因而具有神圣的意义,耶路撒冷处于世界的中心,在东方遥远的地方,是伊甸园的所在,在一些地图上,有六翼天使手执火剑保护的标识。

在罗马看来,非洲是未开化之地,而东方则在异教的统治下沦陷,天主教徒有不可推卸的将基督教的圣帜插向远方的义务。

【史料运用解析】

一幅与当下迥然不同的地图带出的一个与今日迥然不同的世界观,以及在这种特殊世界观背后的特殊时代。

史料与学生的日常认知之间出现了冲突。

由此产生问题,也为说明宗教在新航路开辟方面的作用埋下伏笔。

13世纪马可·波罗的游记却在事实上将要颠覆这样的观念。

展示材料2:

《马可·波罗游记》插画:

马可·波罗觐见忽必烈大汗

提问:

(1)你能以简单的语言描述为大家介绍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吗?

(2)在这幅14世纪版画对“马可·波罗觐见忽必烈大汗”的描绘中,有哪些不合乎史实之处?

你能对当时画家“犯错”的原因加以解释吗?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生活在13世纪,他曾经到过中国,后来他口述的自己的经历,被整理成书,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马可·波罗游记》。

在这幅版画里,忽必烈和他的大臣们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服饰中的一些部分可能与土耳其人相似。

实际上,人常常只能用自己的旧知识来理解新的事物。

马可·波罗的书出版以后大受欢迎,在欧洲相继出现了175个不同语言的版本,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可是另一方面,整个14世纪里,佛罗伦萨的街头都有被起名为“马可·波罗”的小丑,说着没有人相信的大话以博众人一笑。

提问:

(3)你能够理解为什么马可·波罗既受到欢迎又受到嘲笑吗?

(4)结合我们之前叙述的中世纪欧洲世界观,欧洲人可能会相信马可·波罗对东方描述的哪些部分,拒绝相信哪些部分?

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东方是富庶的,在异教君主的统治下井井有条,那里使用黑色的石头作燃料,那里充满黄金与白银,那里有被称为“天堂”的美好都市。

在宗教观念的影响下,欧洲人相信东方的富庶,因为那里是耶路撒冷与伊甸园的所在,但是他们不相信世上有不信基督的英明君主,他们宁肯相信忽必烈是凭借魔法师军团而非理智统治国家。

马可·波罗带给欧洲人的冲击,是观念上的。

【史料运用解析】

这里利用了一幅插图来具象化地说明欧洲对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误读,在其背后的仍是历史造就的世界观的限制。

在设问上,关注的是史料中的人,并且进一步延伸到史料外的人。

同时这里的描述也与之后将要教授的“黄金热”形成呼应。

真正的冲击来自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

在土耳其人的军事压力下,大批学者从拜占庭帝国逃亡到了西欧,他们带来了西欧久违了的古代希腊、罗马知识。

展示材料3:

托勒密地图

这幅地图给西欧知识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托勒密最初于公元2世纪绘制,描绘了当时人所认知的世界,14世纪末,一些僧侣对地图进行了改制,添入了当时的新的地理学知识,仍以托勒密的名义在15世纪初刊行。

因为托勒密是教廷承认的地理学权威,而现在,托勒密地图的重现,使得罗马对世界的描述出现了裂痕。

奥斯曼土耳其的出现不仅使欧洲人重新接触了旧的知识,而且带来了战争。

战争使传统的香料贸易大受影响,欧洲被迫付出成倍于过去的黄金和东方换取香料。

而此时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也最需要黄金的孕育,但欧洲却不得不经历着最严重的黄金外流,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阅读课文,欧洲人当时是否具备转危为机的条件?

君主专制制度、日渐成熟的航海技术、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强烈的宗教狂热给实现突破提供了条件,而黄金荒下的“黄金热”则成为欧洲人踏上征途的最主要动力。

马可·波罗游记所描述的东方,托勒密所勾勒出的世界给“充满饥渴”的欧洲人指明了方向——到东方去。

【史料运用解析】

以上重点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而新航路开辟得以进行的具体条件,课本有非常清晰而详尽的说明,学生在理解上一般不会存在障碍,在与背景形成关联之后,也可以在学生头脑中自然构成知识网络,形成较为牢固的记忆。

因此指导学生阅读并以课堂发言的形式检验阅读结果即可。

就史料的应用上说,“T-O地图”与“托勒密地图”在形态与内容上形成对比,学生虽未必能够给出理想的答案,但是却至少会在这种对比中产生困惑,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为什么是他们?

——新航路开辟者的故事

1.简介新航路的开辟

展示材料4: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一切打破僵局的条件都已经具备,只等有人上路。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葡萄牙与西班牙航海家率先开拓了前往东方与美洲的“新航路”。

提问:

(1)你能够利用这幅地图为大家介绍新航路开辟的简要情况吗?

结合课本,我们知道15世纪末迪亚士、达伽马开辟了绕过非洲前往印度的航路;而哥伦布开辟了通向美洲的航路;16世纪初麦哲伦带领西班牙人首次进行了全球航行。

【史料运用解析】

此处仅对新航路开辟作表面的概述。

一般来说,利用单张世界地图以及概括性的讲授,使学生理解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脉络乃至得到相对牢固的记忆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里仅作为一个过渡环节,更高的目标则通过更加具体的材料、故事与问题来加以完成。

2.知识与信仰的力量——哥伦布发现美洲

展示材料5:

《哥伦布航海日记》片段

船员开始焦躁起来,他们不能再忍受这样长的旅程了。

海军元帅(哥伦布)尽量安慰他们,提示他们这次航行会带给他们美好的前程和各种利益。

——《哥伦布航海日记》

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远非一帆风顺。

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扬帆西向,计划从另一侧抵达东方,招募船员如此之难,以至于西班牙国王不得不请求教皇给予上船者宗教免罪的担保。

漫长的旅途中,船员们越来越难以忍耐,哥伦布便用经济与政治的利益来诱惑他们,对他们加以影响。

面对困难,哥伦布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他的勇气源于他坚信地圆说,源于他相信自己已经通过了科学的计算了解了正确的东方的位置。

而由知识生出的勇气是最为坚定的。

我们今天知道,哥伦布将地球的周长算错了!

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相信圣经里,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6/7的说法,因此采用了托勒密估算出的比较小地球周径;他又是马可·波罗在蒙受了200年误解之后的一个最热诚的信仰者,因此他相信《游记》里对亚洲过分巨大的描述。

在这两个错误信息来源的基础上,他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得到的,仍然是错误的知识。

可是,“假如哥伦布不坚信地圆说,他自然不会想到向西航行到东方去;假如哥伦布的计算比较准确,他对地球大小的估算与我们现在的认识相差不多,那么他也不敢往西航行到东方去,因为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这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的偶然性就产生于此:

在一个大航海时代,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极其执着精神的航海家哥伦布算错了。

”而这种错误正要成为他信心与勇气最大的来源,使他完成一项千古留名的事业。

【史料运用解析】

这一则史料虽然简短,但是很具有代表性。

哥伦布的个性特点在这里表现得非常突出,而且与船员的慌乱形成明显的对比。

借用史料中缺失的Why,教师得以进一步剖析哥伦布个性中超于常人的缘由。

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途径。

展示材料6:

《哥伦布航海日记》片段

我们想到他们(土著居民)是即将得到解救的人,为了证明我们不是他们的敌人,我们取消了武力,而用仁爱让他们感受到必须皈依我们的圣教。

——《哥伦布航海日记》

结合这两则材料来看,哥伦布个人体现了十分明显的时代烙印,宗教、金钱,这是推动哥伦布走上发现美洲之路的强大动因。

进一步阅读这两则材料,我们也可以发现,时代同样在那些普通的船员身上打上了印记,对金钱的渴望,宗教的许诺诱使他们成为哥伦布的伙伴。

然而,哥伦布敏感地察觉、并且利用了时代的潮流,而普通船员却在惰性与时代的召唤面前徘徊,只能被动地接受时代的推动、哥伦布的诱使、煽动。

这个差异,大概可以算是大时代下的英雄与凡人的分别所在。

【史料运用解析】

这一环节的目标有两个:

一是借具体的材料与故事深化学生对时代背景的认识,知道时代背景会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发生怎样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几乎不加分别地施加于每一个个人的;再则是提出英雄与凡人的区别。

奴隶们创造了历史,而英雄则要改变历史。

伟大人物的身上总是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3.新航路开辟与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展示材料7:

新航路开辟组图

①②

提问:

你能够辨认这三幅地图的大致绘制时间吗?

请说明依据。

这里的三幅地图显示了迪亚士、哥伦布与麦哲伦航海之后欧洲人对世界了解的变化。

图①仍与托勒密地图相当接近,印度被绘制成一个巨大的岛屿,非洲仅仅显出西部轮廓,可见这时地图的绘制者尚不知道达伽马航行的成果,但是应在迪亚士抵达好望角之后。

而图②中仍未能准确绘制印度,但已出现了与非洲遥遥相对的美洲,可见这幅地图绘制于哥伦布航行之后,达伽马航行之前。

图③对世界的描绘已经相当完整而且正确,应是在麦哲伦全球航行之后的产物。

在葡萄牙与西班牙之后,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航海家接踵而行,连续进行了两百多年的航海探索,之后的探索与较早的新航路开辟结合在一起,被称为“地理大发现”。

和托勒密地图结合在一起,我们能够看到的不仅仅是地图的逐步完善,我们还能看到欧洲人对世界了解的逐渐深入。

而欧洲人也就终于要从中世纪的宗教蒙昧中走出来了。

【史料运用解析】

与开头的T&O地图一样,这里的地图也要训练学生的空间感,而且更进一步,希望学生追随空间变化的脉络形成时间感,由此在知识与技能上也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使学生借助具体的图像对比较抽象的新航路开辟的人物、路线、次序形成感性的认识;再则是使学生意识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的世界观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

由此,以下对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再认知就有了伏笔。

至此,本课的骨干脉络已经基本铺陈完毕。

展示材料8:

《马可·波罗游记》插图

14世纪插图16世纪插图

教师提问:

观察两幅不同时代的插图,说明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影响。

与左图相比,右图里的中国人终于被画成了中国人的样子,欧洲人终于开始了解到远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世界已经不再相互隔绝,而是一个被连结成的整体了。

【史料运用解析】

这里再次使用《马可·波罗游记》中的插图。

由于之前的铺垫,学生在这里一般应该已经能够主动地去发现欧洲人世界观的变化了。

但是教师不能止步于此,通过进一步的讲述,由世界观的变化再引出历史的变化,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

由这两幅插图,构成了本课的支线脉络:

地理大发现与欧洲世界观的变化。

由于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初现端倪,大量的黄金与白银流入了欧洲,引起了欧洲市场剧烈的价格变动,被称为“价格革命”。

依赖于微薄土地收入的封建领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失势,而敏感地追逐金银前行的资产阶级却在这个过程里逐渐壮大了。

三、概念辨析

我们刚才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

“地理大发现”。

这个概念与之前所说的“新航路的开辟”是截然不同的。

这一点在中文语境下不那么容易察觉,但是如果我们用英文来读这个词组,就会很容易意识到我们错过了什么。

TheAgeofDiscovery

时代:

地理大发现不是一个短暂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了近三百年的历史运动。

16世纪的西班牙流行一句笑话:

每一个出海人的身后,都有1500个候选人在港口等待着接替他的位子。

假如哥伦布、麦哲伦这些航海家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新航路的开辟还会具有那么伟大的意义吗?

他们之所以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历史地位,恰恰是因为他们的行动前无古人、后有来者,正是这一点使他们没有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

新航路开辟的伟大意义正在于它是一个时代的开头,而不是几个英雄的个人冒险。

发现:

发现不仅仅局限于地理,大发现“发现”了地理,也“发现”了物种、人类、文明。

可是,这是一个具有指向性的动词——欧洲发现了一切。

然而,欧洲人固然可以说“IdiscoverChina!

”,然而中国人适于说“哦,我被欧洲人发现了!

”吗?

【史料运用解析】

实际上,英文中也有theAgeofGeographyDiscovery的说法。

但此处采用了更加常见的theAgeofdiscovery,原因是后者能够纠正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容易产生的概念混淆。

这种概念混淆不但会影响学生对这一段历史的基本认知,而且因此会过分地高估个人在历史中所产生的作用。

所以此处既是在辨析概念,也是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四、开辟怎样的时代?

——对麦哲伦的评价

展示材料9:

麦哲伦纪念碑与拉普拉普纪念碑

这是今天座落在菲律宾的一对纪念碑,远处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哲伦纪念碑;而近处的是1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

提问:

如果你在这一对纪念碑前,你会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

(试着从欧洲、菲律宾、世界、麦哲伦等不同的视角去加以认识)

面对这两座遥遥相背的纪念碑,让人心生无限感慨。

西班牙人因为麦哲伦为西班牙带来殖民地与财富而纪念他,菲律宾则因为曾经遭受的苦难而纪念拉普拉普。

新航路开辟及以其为开端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国家带去了财富与进步,也给被“发现”国家带来了长久的苦难与伤痛,这正是历史的辩证法。

然而,如果我们进一步深思:

从历史中的个人来看,麦哲伦等人出海并非刻意为他人制造苦难,他们追寻财富、名誉、知识与理想,他们直觉的抓住了时代的脉动,但却不知道这时代究竟会走向何方。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地理大发现固然为被“发现”者带去了苦难,但这苦难何尝不是这些被“发现”地区走向现代文明所付出的代价?

这代价沉重,却因沉重而迫使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

人在历史之中,仿佛乘坐在独木舟中顺湍流而下,只能看到身畔闪过的景色,却不知背后推动着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麦哲伦等人不过是本能地察觉到历史的脉动便已做出伟大的历史事业,生活在500年后的我们,是不是应当更加明智一些?

是不是可以主动地回过头去寻找历史的智慧,看一看是什么在推动着自己,从而做出伟大而明智地选择?

这大概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那一点点意义吧。

【史料运用解析】

这里从后人的不同视角去对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时代进行再认知,通过西班牙与菲律宾对麦哲伦航行的不同看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对这一段历史的辩证评价。

从史料的应用上说,是发掘出材料所包含的矛盾信息,并通过对Why的进一步探求,使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与非西方的反思,并进而形成超越的看法。

总体评析:

这是对史料运用得非常充分也非常透彻的一课。

设计者善于利用材料自身的结构、信息与矛盾,对史料的价值作了充分的发掘。

尤其是利用史料间的呼应使其不断在课堂的推进中焕发新的意味,成为帮助学生在历史认知与思维能力上持续攀升的阶梯。

从而使这节已经被无数人上了无数遍的“新航路开辟”又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在设计中对材料2的讨论再作些简化会比本案更好一些。

实际上世界观的变化通过地图已经能够得到充分的说明,马可·波罗游记引发的问题只需简单带过即可。

设计者过于追求“用透”材料,反而导致浓处着墨太多。

如果适当的削减保留,课堂空间就会大大舒展,而黄金热以及对新航路的评价等问题上也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探讨。

引自《历史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