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0143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

《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docx

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

2020年中国外交史真题精选

[填空题]

1现代意义上的外交一词,来源于()。

参考答案:

希腊语

[填空题]

2第一个有记录可查的是米兰公爵在1455年派往()的常驻使团。

参考答案:

热那亚

[填空题]

3试述中法建交的基本过程及意义。

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国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与台湾当局保持所谓“外交关系”,参加侵朝战争,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

因此,中法之间基本上只有民间往来。

到50年代后期,贸易、技术合作和文化艺术的交流逐步有所扩大。

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他清除地意识到不能忽视中国的存在,开始逐步改善对华关系。

但当时中法关系的发展存在着法国对阿尔及利亚进行殖民战争的障碍。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1963年10月,戴高乐授权法国参议员、前总理富尔来华同我商谈建交问题。

此后,中法双方代表在瑞士伯尔尼就建交的具体事宜进行了谈判。

而美国则多次同法国接触,并正式照会法国,反对法中建交。

法国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于1964年1月27日同中国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外交关系。

法国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大国。

在此影响下,中意、中奥都在这一年的晚些时候达成了互设民间贸易机构的协议。

中法建交本身也是法国在抵制美国压力和在台湾问题上有了断然决策的结果。

台湾随即撤走了它驻法国的“大使馆”

[填空题]

4()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可以说是揭开了西方外交的序幕。

参考答案:

1648

[填空题]

5马戛尔尼使团

参考答案:

在中英贸易中,英国长期处于逆差。

在英国商人的反复要求下,1792年英国政府以向中国皇帝祝贺寿辰为名派马戛尔尼勋爵率领使团来中国。

他的任务是要求中国皇帝保护英国商人的在华利益,并设法使中国成为英国商品的巨大市场。

对于首次来华的英国使团,清朝统治者表现出高度的重视。

1793年9月,乾隆皇帝在行宫极为隆重地两次接见了马戛尔尼,免去他行三跪九叩礼,只需按觐见英王的方式向皇帝行礼。

英国使团向中方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一、在舟山地区和广州附近各划出一岛和一块地方供英国商人居留;二、将宁波和天津开口贸易;三、英商于广州与澳门间运输货物,免征税或减少税收;四、在北京常驻使节。

清政府对这些要求全都拒绝,主要原因是认为英方的要求或“更张定制”或“越例”,即违背天朝的体制。

英方的这次访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填空题]

61875年8月,清政府第一次派出()常驻英国。

参考答案:

郭嵩涛

[填空题]

7试述我国第一次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参考答案:

我国在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外交政策由建国初期的“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即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帝反修。

此次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有四——1、当时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

1956—1965年间,在非洲摆脱殖民地地位获得独立的有30多个国家。

毛泽东主席看到了社会发展的一面,但对国际形势作出了过于乐观的估计,急于推进世界革命。

2、国际共运内部出现严重分歧。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新路线,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对东欧各国造成极大冲击,中国对此表明了不同意见。

1958年,苏联开始一系列诸如共建“长波电台”和建立“联合舰队”等染指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活动,企图从政治上军事上控制和驾驭中国。

1959年,赫鲁晓夫不顾事实真相,针对印度挑起的第一次武装冲突,偏袒印度,谴责中国。

在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苏联藉口中印武装冲突带头组织了一次向中国共产党的围攻,我对此严词反驳。

之后,单方面停止中苏友好合作,中断对华援助,破坏中苏边界。

中国还对苏联攻击阿尔巴尼亚及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的做法持批评态度。

接下来的中苏论战加剧了中苏国家关系的恶化,并促使中国酝酿成熟“反帝必反修(苏)”的方针。

3、中国实力明显增强。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中国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胜利。

[填空题]

8阿美士德使团

参考答案:

为了解决中英贸易的问题,英国政府于1816年又派阿美士德勋爵为使节前往中国。

其主要要求是希望清政府能为在广州的贸易提供一些方便条件,并在北京指定一个衙门以便英国使节和公司人员能同其文书往来。

阿美士德一行抵达天津后,便在礼仪问题上同清朝官员发生争执。

这些官员再三开导,劝他按照中国的传统礼节去觐见皇帝,但阿美士德坚决反对这么作。

尽管他来到北京,还是被嘉庆皇帝下令逐出中国。

[填空题]

9除()外,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同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形成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参考答案:

南斯拉夫

[填空题]

10试述我国第二次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

参考答案:

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执行的联美反苏的外交政策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整。

原因是:

1、中国面临苏的严重威胁;2、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3`扭转我国外交被动局面。

[填空题]

11英国割占中国的香港所依据的条约

参考答案:

1842年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的《北京条约》将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和1898年的《香港暂拓界址专条》允许英国租借新界,即九龙半岛北半部99年。

[填空题]

1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这一时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20多个,除()外,都是亚非的民主独立国家,形成了中国外交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参考答案:

法国

[填空题]

13试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及意义

参考答案:

战后的日本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一直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促进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中国政府确立了以民间外交促政府往来的对日方针。

1、1952年,日本参议员高良富、国会议员帆足计、宫腰喜助应邀来华访问。

6月1日,中日签订了第一个民间贸易协定。

在他们的推动下,中日文化交流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1953-1958年,中国政府与红十字会协助在华日侨二十一批共三万五千多人返回日本。

日本民间组织协助将战争期间被日军强制劫往日本充当劳工,因过度劳累而死难的五百六十具中国人的遗骨送返中国。

1954年,迫于日本民间友好团体的压力,日本允许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访日。

3、1955年初,中国第二个访日代表团与日本签订了具有半官半民性质的中日民间贸易协定。

1955年5月和12月,日本学术会议中国考察团与中国科学院学术考察团互访。

自此,两国文艺界、工会组织、体育界以及青年学生都展开了双向交流。

4、1957年2月,反共的岸信介上台执政,中日民间交往的渠道因其反华政策而被迫终止。

5、1962年10月,中日签订了“LT贸易”协议,1963年,中日签订了互派记者协定和互设贸易代表处协定。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国际背景——1、“尼克松冲击”。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发表了〈〈上海公报〉〉。

此次“越顶外交”令日本政府十分难堪。

362、1972年4月,日本民社党访华,与中日友协共同发表联合声明,确认了中日复交三原则。

1972年7月5日,田中角荣当选自民党总裁,出任日本内阁总理。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率政府代表团访华,9月29日,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即日起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以来不正常状态,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缓和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1978年8月12日,中日双方正式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该条约使出1972年的两国政府声明法律化。

它规定两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双边关系,共同反对霸权,“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它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它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双方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发展两国经济和文化关系。

[填空题]

141947年3月,美国抛出了()主义,这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的开始。

参考答案:

杜鲁门

[填空题]

15反对英国对日绥靖

参考答案:

在日本的威胁下,1940年7月英国与日本签订《关于封闭滇缅公路的协定》,英国宣布封闭这条公路3个月,禁止武器、弹药和铁道材料通过缅甸运输。

英国为了集中力量在欧洲对付德国,在远东则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换取与日本的和平,避免东西两面作战。

然而,这条公路当时是中国输入抗战物资最重要的国际通道,切断这条路无疑加重中国的困难。

中国政府谴责英国这一举动是在帮助中国的敌人,要求英方迅速恢复公路运输。

[填空题]

161954年9月,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通过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宪法

[填空题]

17中英新约

参考答案:

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1943年1月11日中英签订新约,条约内容主要是废除治外法权;废除辛丑条约;交还北平使馆区;英国放弃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特别法院的一切权利;放弃要求任用英籍人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任何权利等。

在谈判中,中方要求收回九龙租借地,遭到英方的拒绝。

[填空题]

18试述中美大使级会谈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参考答案: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

参加会谈的中方代表是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是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尤·阿·约翰逊。

经中方建议,美方同意,会谈包括两项议程,一是双方平民回国问题,二是双方有所争执的其他实际问题。

美国希望与中国交涉释放因侵犯中国领空而被关押的美国军事人员和因在中国犯了罪而被关押的美国侨民。

中国则要求解决在美国有一批要求回国的留学生和侨民被美国无理扣留的问题。

由于美方只想中方满足自己的要求,而不肯解决中方的问题,并拒绝中方提出的由第三国代管双方侨民和留学生权益的简易,4次商谈均无结果。

美方要挟,只有中方无条件地让所有在中国的美国人离境,才能进入第二项议程。

实际情况是:

中国政府从未限制美侨回国,至于因犯法而被监禁的美侨,他们的案件必须依照中国的法律程序逐个审查,逐个解决,此事涉及中国主权;美国政府虽然撤消了不准中国平民离境的命令,但却对他们施加压力,使得他们对回国一事望而却步,并借口美对华政策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主权国家地位,不同意中国可以委托第三国协助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由于中方的让步,双方在1955年9月10日达成协议,发表了中美两国大使关于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的声明。

委托第三国的问题也获得了解决(中国委托印度,美国委托英国)。

这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从1955到1970年达成的唯一一项协议。

通过会谈,中国可以感知美国在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立场。

对于中方坚持的在中美关系中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美国武装力量应撤出台湾地区的合理立场,美方始终不予接受,却将在台湾问题上接受所谓的“放弃使用武力”和承认“单独和集体自卫”权力作为大使级会谈进入第二项议程的先决条件,意图将中国内政问题国际化,并拒绝讨论“禁运”问题。

中方从1956年9月起试图从一些次要问题打开局面,但经过一年多的会谈,中方发现美国以各种傲慢和侮辱性的理由为借口拖延阻挠会谈进程,根本不想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联系到当时美国不但继续强调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和遏制,在台湾派驻其导弹部队,甚至经由国务卿杜勒斯之口对中国进行原子威胁,充分表明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丝毫未减。

美国还用不符合代表级别的官员参加会谈和拖而不断的方法拖延会谈。

在后来的会谈中美国力图保持其武力入侵台湾后的现状,推行其“两个中国”的方针。

总之,虽然中国争取同美国缓和关系,但美敌视中国的态度未变,大使级会谈只是起到了两国间官方接触的渠道的作用。

[填空题]

19中英香港问题争持

参考答案:

早在1942年中英谈判废除不平等条约时,中方就提出归还九龙租借地并讨论归还香港问题,但遭到英方的拒绝。

在开罗会议时,中方再提此事,但英方坚持不放弃香港和九龙的立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在即,南京政府认为香港属于中国战区,理应由中国政府受降。

可是英国政府坚持香港的主权在英国,要由英国来受降,并派出舰队准备以武力夺回香港。

在英方的压力下,南京政府不断地让步,甚至撤回已在九龙的军队。

英方最终作了一点让步。

9月16日,英国将军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在香港举行受降仪式。

收回香港一事根本无从谈起。

[填空题]

20中国同部分民族主义国家建交,坚持先谈判后建交的()。

参考答案:

原则

[填空题]

21试述当前中俄关系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1、排除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对发展国家关系的影响;2、确立了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新型国家关系的准则;3、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4、发展务实的经贸关系是中俄关系的主要内容。

1991年12月27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俄罗斯联邦。

当天,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宣布中国政府承认俄罗斯联邦。

随后,双方确认中苏1989和1991年两个联合公报所确定的各项原则仍为中俄关系的指导原则。

1992年12月叶利钦总统防华。

中俄两国发表了关于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表明双方将以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为关系准则,双方愿意保持经常性政治对话和军事、司法、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总的在声明中,两国政府表述了这样的共同愿望和立场——双方互视为友好国家,双方将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关系,并将两国的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994年初江泽民主席访俄。

中俄签署并发表了中俄联合声明,双方肯定了1992年以来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决心使之更加提高一步;认为两国决心保持和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对世界政治具有巨大积极作用;双方为自己加上了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应负的责任。

关于中俄关系的状况,叶利钦总统认为要提高到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江泽民主席认为,这一表达同中国关于建立两国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江泽民还说,两国之间有了新的发展的关系是“共同面向21世纪,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不对抗、不结盟、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

22伊犁问题

参考答案: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俄国政府借中国新疆发生内乱之机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伊犁,名为暂时代守。

1878年10月,清政府代表崇厚俄国方面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

根据条约,中国名义上收回伊犁,但伊犁西部和南部地区都被俄国占去。

由于该条约在清政府内部遭到激烈反对,清政府派曾纪泽去俄国重开谈判。

与此同时,左宗棠在新疆积极进行收复伊犁的军事准备。

曾纪泽在谈判中同俄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并有理有节地做出了一定让步。

1881年2月,曾纪泽同俄国代表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了绝大部分伊犁地区,但对俄赔款增至900万卢布,作为“代守”的费用。

《伊犁条约》比《里瓦几亚条约》的伤害小,但它仍然是个不平等条约。

[填空题]

231949年1月31日,苏共中央派()米高扬秘密来华,代表斯大林听取毛泽东的意见。

参考答案:

政治局委员

[填空题]

24试述中苏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中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

苏联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珍宝岛事件使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侵害。

2.中苏战略上的重大分歧是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对美政策成为中苏两国国际战略分歧的主要内容。

苏联根据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提出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加紧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政策,并不惜牺牲中国的主权和利益,企图将中国拉上苏联的战车,在对外战略上控制中国;而中国则根据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仍然将反对美国的威胁作为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核心,推行建立和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方针。

因此,中苏之间在战略上出现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局面。

此外,苏联对中国的内部事务进行干预,在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等问题上都表现出其大国沙文主义的野心。

由于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坚持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和捍卫本国主权,同苏联在对华关系中的大国主义倾向展开坚决的斗争,赫鲁晓夫等人对中国极为不满,开始公然恶化同中国的关系。

3.边界冲突是中苏关系恶化的突出表现。

中苏边界问题一直是中苏关系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

在中苏友好时期,由于共同的战略利益,中苏边境基本纲领上是和平安宁的。

自赫鲁晓夫恶化中苏关系之后,中苏边界变得不平静了。

自1960年中苏第一次边境冲突发生后,苏联便不断破坏边界现状,频繁制造边境事件,甚至流血事件,并于1969年3月挑起了更大规模的珍宝岛事件,并对中国政府的警告和建议置若罔闻,进一步将其挑衅活动从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从水界扩大到陆界,从东段扩大到西段先后制造多起流血事件,在长7300公里的中苏边界上造成了全面紧张的局势。

4、中苏关系恶化的起因是两党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分歧。

苏共二十大提出了“三和路线”,并作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

这给全世界尤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冲击。

中国共产党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和鼓吹“三和路线”的做法很不赞成,并深感不安,中苏两党关系开始出现明显分歧。

由于中苏两国共产党都处在执政党地位,两党关系的好坏必然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发展。

5.“文化大革命”对中苏关系也产生一定影响。

“文革”时期,中国否定了17年中国外交的路线和外交工作成就,提出了一条错误的路线和观点,一些极左的思想和路线对客观地分析国际形势造成一定影响,对已经开始紧张的中苏关系在客观上也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例如,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亟于在对待美国侵越战争问题上造成一种苏中联合行动的态势,但中国采取了拒绝联合行动的政策。

虽然当时中国高举世界革命的旗帜,从中国在国际共运中主张明确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原则分歧并划清界限的立场来看,在反美问题上不同心怀叵测的苏共领导同流合污,牵扯不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无论如何,当时苏联同美国是有矛盾的,是可以利用的,在反美问题上如何看待苏联,历史地看,是可以加以探讨和总结经验教训的。

[填空题]

25沙皇俄国侵占中国领土所涉及的条约

参考答案:

包括《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东界约记》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等,共占去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填空题]

26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1月20日,毛泽东第一次访问了()。

参考答案:

苏联

[填空题]

27试述中越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越南调整战略,加强同苏联发展关系,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和领土扩张政策是中越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

中国和越南曾经有过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对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给予了大量的、无私的援助。

但是,越南领导人却在抗美救国结束后,不再重视中国的友谊,开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和领土扩张政策,并转向同苏联加强关系。

1975年10月越南领导人黎笋访苏,两国领导人发表了苏越宣言,表明越南对苏联的对外政策,包括在欧洲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政策,在亚洲拼凑“集体安全体系”和对华制造战争威胁的政策,加以全面支持;表明了苏联对当时越南在东南亚施行地区霸权主义,包括控老、侵柬和向中国蚕食、扩张领土政策的全面支持。

苏越间这种相互勾结,加紧扩张的政策,必然会加剧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严重影响中越关系的发展,最终导致两国关系的恶化。

2、越南将中国视为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最大障碍,挑起一系列反华、排华行径,造成中越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中国对越南建立“印支联邦”的设想历来不予支持,反对越南侵略柬埔寨,加强与东盟国家广泛发展关系,坚决反对地区霸权主义。

越因此将中国视为直接敌人、头号敌人,把反对中国作为其战略任务,在边界和领土问题上、对待华侨和华裔问题上以及两国关系处理上制造了一系列的反华排华事件,并且步步升级,愈演愈烈,中国最终不得不对越南的反华排华行径进行公开斗争。

[填空题]

28中俄密约

参考答案:

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订的一项不平等的秘密条约。

十九世纪后期沙皇俄国已把中国东北地区作为侵略扩张的目标,而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试图通过“以夷制夷”政策,利用俄国牵制日本的扩张。

1896年6月,俄国趁李鸿章访俄庆贺沙皇加冕之机,胁迫利诱他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俗称“中俄密约”。

主要内容有:

1、如遇日本侵略,中俄两国军事上相互支援,俄国海军可利用中国港口;2、中国允许俄国建筑一条穿过黑龙江和吉林的铁路,俄国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

这个条约表面上是中俄结成反日军事同盟,实际上俄国是以此为借口,通过在中国修筑铁路而将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地区。

[填空题]

29(),中苏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关于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苏联贷款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

参考答案:

1950年2月14日

[填空题]

30试述中阿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从1954年以来,中国根据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对阿尔巴尼亚提供了无私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中国帮助阿兴建了农业和文教部门的许多项目。

中国无偿援助了阿尔巴尼亚大量武器装备。

但由于以下原因,中阿关系恶化:

1、阿尔巴尼亚推行反华政策,攻击三个世界的划分。

2、反对中国和一些国家改善关系,如中美关系。

3、中南关系的改善尤其使阿不满,历史上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积怨较深。

4、阿奉行极“左”路线,例如用马列主义词句,从“左”的方面反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填空题]

31(),中国和南斯拉夫发表了建交公报。

5月24日,中国首任驻南大使伍修权到任。

参考答案:

1955年1月11日

[填空题]

32俄蒙协约

参考答案:

外蒙古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

1911年12月,外蒙的部分活佛和王公们在俄国的纵恿下宣布独立。

1912年,在沙俄军队的支持下,外蒙的叛乱武装先后攻下了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控制了外蒙古地区。

在沙俄的要求下,外蒙当局与其在11月签订了《俄蒙协约》。

这个条约规定:

俄国扶助蒙古自治,为其训练军队,不准中国军队进入蒙境,不准中国向外蒙移民,俄国人在蒙古享有特权。

随后双方又订立了一系列经济性条约。

俄国欲把外蒙变成它的半殖民地。

由于中方的反对,沙俄未敢承认外蒙的独立。

[填空题]

33试述中印边界冲突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印度向中国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并采取“推进政策”。

2、中印边境武装冲突的不断升级与美国对印度的支持分不开。

1959年冲突后不久,美国总统就访问印度,表示要增加对印度的援助。

3、中国采取的政策。

[填空题]

34()和()关系曲折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分歧所致。

参考答案:

中国;南斯拉夫

[填空题]

35中俄蒙协约

参考答案:

1915年6月,中国、俄国和蒙古当局签订《中俄蒙协约》。

这个条约规定外蒙古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中俄承认外蒙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实行自治;外蒙无权与各外国订立政治与土地关系的国际条约,但外蒙有办理一切内政及与各外国订立工商事宜条约的权力;中俄不干涉外蒙内政等。

[填空题]

36试述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中缅两国有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界,大部分已经划定,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三段边界存在未决问题:

佤山区的一段、南碗河和瑞丽江会合处的猛卯三角地区,又名南碗三角地区、尖高山以北的一段。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1955年11月,中缅边境部队因误会发生过一次冲突,随即得到适当处理。

事后,双方均感到有必要及早解决边界问题。

1956年初起,中缅两国政府为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开始了频繁的接触。

1、解决中缅边界问题中国所持的原则。

(1)和平协商,公平合理解决。

(2)需要考虑双方历史地位和现实关系。

有些历史造成的边界问题,是在旧中国时期帝国主义强加于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