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0020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2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docx

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

重庆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A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B.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m

 

C.

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为30g

 

D.

普通教室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200W

考点:

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功率..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

A、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达不到10m/s;故A错误;

B、普通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高接近,约3m,故B正确;

C、九年级物理课本质量约300g,远大于30g;故C错误;

D、教室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达不到200W;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3分)(2017•重庆)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

(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有:

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解答:

解: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A正确.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B错误.

C、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所以C错误.

D、勺子“弯折”了是由于水面下的勺子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所以D错误.

故选A.

点评:

光的反射、折射及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着很多的现象,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3.(3分)(2017•重庆)如图所示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蒸饺﹣﹣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

牛肉面﹣﹣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回锅肉﹣﹣炒肉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

 

D.

玉米排骨汤﹣﹣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沸腾及沸腾条件;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的运动..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

分子是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

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解答:

解:

A、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面的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炒肉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故C错误;

D、汤沸腾后,把火关小再煲,此时汤继续沸腾,汤的温度不会降低,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液化、分子的运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及沸腾特点,知识点较多,属于基础题.

 

4.(3分)(2017•重庆)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外壳用电器必须使用两脚插头

 

B.

电动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

 

C.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考点: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磁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专题:

电流和电路;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1)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使用电器金属外壳和大地相连,当用电器漏电时,人接触漏电的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时,人体被地线短路,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2)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性现象的原理工作的;

(3)磁场的基本性质: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4)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解:

A、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线插头,三线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使金属外壳和大地相连,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A错误;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性现象的原理工作的,B错误;

C、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正确;

D、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以及电和磁的知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区别发电机和电动机原理的区别.

 

5.(3分)(2017•重庆)“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

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力的作用效果: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错误;

B、影响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平衡力的判断及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较多,属于基础题.

 

6.(3分)(2017•重庆)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某班同学对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控制人行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B.

C.

D.

考点: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红绿交通信号灯不能同时工作、且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解答:

解:

A、两开关均闭合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只闭合一个开关均不发光,故A不正确;

B、只闭合开关S1时红灯亮,只闭合开关S2时绿灯亮,两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故B正确;

C、两开关都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且两灯泡不发光,任何一个开关断开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故C不正确;

D、当只闭合开关S2时,两灯泡都发光;只闭合S1时绿灯亮.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关键是知道红绿交通信号灯两灯泡不会同时亮,要注意从选项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7.(3分)(2017•重庆)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把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所用拉力F为12.5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重7.5N

B.

4s内拉力F做功25J

 

C.

4s内拉力F的功率为6.25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考点:

功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根据图象可知,n=2;

(1)根据F=(G+G动)计算动滑轮的重力.

(2)根据W=Fs计算拉力做的功;

(3)根据P=计算功率;

(4)根据η=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

根据图示可知,n=2;

A、不计绳重和摩擦,F=(G+G动),

即:

12.5N=(20N+G动),G动=5N;故A错误.

B、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2m=4m,拉力做的功为:

W=Fs=12.5N×4m=50J;故B错误;

C、拉力F的功率P==

=12.5W,故C错误;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

=

=8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动滑轮重力的计算,根据题图确定n的大小(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选用公式计算是关键.

 

8.(3分)(2017•重庆)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先下沉然后上浮

B.

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

先上浮然后下沉

D.

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浮沉的应用.

分析:

物体悬浮在水中,物体的体积不变,即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当水温为6℃时,物体悬浮,物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水温缓慢地降至0℃的过程中,在4℃之前热胀冷缩,在4℃以后热缩冷胀,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

解:

由于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则小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

由图象可知:

4℃的水的密度最大,6℃的水的密度比0℃时水的密度大;

所以当水的温度从6℃降到4℃时,因水热胀冷缩,水的密度增大,大于小球的密度,使小球上浮、向上运动;

当水的温度从4℃降到0℃时,因水热缩冷胀,水的密度减小,最后小于小球的密度,使物体下沉、向下运动.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道水在0~4℃反常膨胀(热缩冷胀)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6个小题,第14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9.(2分)(2017•重庆)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 凸 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 凹 透镜来矫正.

考点: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①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解答:

解: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近视眼的眼睛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推迟会聚,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

凸;凹.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眼睛的视物原理,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

 

10.(2分)(2017•重庆)小林将质量为2kg的水从28℃加热至沸腾时测得水温为98℃,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吸收的热量是 5.88×105 J.[c水=4.2×103J/(kg•℃)].

考点:

热量的计算..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液体沸腾时温度叫做沸点,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2)利用吸热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

(1)水的沸点是98℃,低于100℃,说明都是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2)水在该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2kg×(98℃﹣28℃)=5.88×105J.

故答案为:

小于;5.88×105.

点评:

此题考查了液体沸腾与气压的关系和热量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1.(2分)(2017•重庆)重庆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 汽车(自己) 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 126 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受到了相应处罚.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1)判断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逆过程,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以“谁”为参照物;

(2)根据速度计算公式v=计算出速度大小.

解答:

解:

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测速提示牌对于汽车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所以他会感觉测速提示牌往后退;

t=270s=

h,

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v==

=126kmh.

故答案为:

汽车(自己);126.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速度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关键在于参照物的选择,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12.(2分)(2017•重庆)小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对一只标有“0.8A”字样的小灯泡L进行了测试,电源电压恒为9V,电阻箱R0的阻值可在0﹣9999Ω之间调节,根据所测数据作出了灯丝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10 Ω;如果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为10Ω,通电10s电流通过R0所做的功为 36 J.

考点: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功的计算..

专题:

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由图象读灯泡电流0.8A时,灯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计算此时灯泡电阻;

(2)由图象找到通过某一电流时,灯泡与R0电压和恰好为电源电压9V,根据W=UIt计算通电10s电流通过R0所做的功.

解答:

解:

(1)由图象可知:

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I=0.8A,灯泡两端电压U=8V,

所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R==

=10Ω;

(2)由甲图L与R0串联,

观察图象,当时通过L电流I′为0.6A时,L两端电压U′=3V,

此时R0两端电压:

U0=I′R0=0.6A×10Ω=6V,

满足U′+U0=9V,

所以通电10s电流通过R0所做的功:

W=U0I′t=6V×0.6A×10s=36J.

故答案为:

10;36.

点评:

本题考查对I﹣U图象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从图象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13.(2分)(2017•重庆)2017年3月31日,世界上最先进、不耗一滴油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如图所示).飞机虽然体积庞大,但质量只有2.3t,与一辆家用汽车相当.其72m长的流线型机翼上共有17248块太阳能电池板,不仅可以给飞机的电动机供电,还能给飞机的锂电池充电,以满足夜间飞行的需要.“阳光动力2号”的成功飞行证明了人类可以用清洁能源创造奇迹.

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信息:

电池板给锂电池充电;

物理知识: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作答:

物理信息:

 体积庞大,质量较轻 ;

物理知识:

 制造飞机的材料密度较小 .

考点: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飞机虽然体积庞大,但质量只有2.3t”分析即可.

解答:

解:

由“飞机虽然体积庞大,但质量只有2.3t”可知体积庞大,质量较轻;由ρ=可得,制造飞机的材料密度较小.

故答案为:

体积庞大,质量较轻;制造飞机的材料密度较小.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变形,难度不大,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从中找出相关的物理知识并解答.

 

14.(2分)(2017•重庆)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2所示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由图示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2)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

解: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

点评:

(1)关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②过焦点;③过光心的.每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两者的对应关系可以告诉入射光线做出折射光线;也可以利用折射光线做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画重力的示意图关键是要明确它的三要素,这里注意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15题5分,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9分,共22分.)

15.(5分)(2017•重庆)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3 ℃.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 0 ℃,第7分钟处于 固液共存 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A (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要看清分度值以及示数在零上还是零下,再根据刻度位置读出示数;

(2)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更普遍性熔化规律.

解答:

解:

(1)读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了3℃;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是0℃.BC段是熔化过程,第7分钟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体共存状态;

(3)在此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

故答案为:

(1)3;

(2)不变;0;固液共存;(3)A.

点评:

本题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温度与时间变化图象的认识.属于一道基础题.

 

16.(8分)(2017•重庆)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彬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定值电阻R1短路 (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36 A.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 电压 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A (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实验次数

定值电阻(Ω)

电流表示数(A)

1

5

2

10

0.18

3

20

0.09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 反 比.

(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 电阻过大,电流过小,不便于测量 .

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

(2)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有示数进行分析具体原因;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值;

(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换接电阻后,应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串分压的知识判断滑片的移动方向;

(5)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根据欧姆定律求出若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结合电流表的量程即可判断.

解答:

解:

(1)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由于电源电压为3V,所以应选择0~3V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已接了下面一个接线柱,可再接上面任意一个接线柱,如图所示:

(2)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这说明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的,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未调至最大;

由乙图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6A;

(3)将5Ω电阻换成10Ω后,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所以应该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移动,使电压表仍为原来的示数不变;

(5)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为: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当定值电阻为50Ω时,此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最大=

=

=0.06A,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过小,则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电阻过大,电流过小,不便于测量.

故答案为:

(1)如图所示;

(2)定值电阻R1短路;0.36;(3)电压;A;(5)反;(6)电阻过大,电流过小,不便于测量.

点评:

此题是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同时考查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及电阻的计算,涉及到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

 

17.(9分)(2017•重庆)小冉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

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底面积为5cm2、高度为6cm的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7 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