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9772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5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音乐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音乐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音乐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音乐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大纲.docx

《音乐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学大纲.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教学大纲.docx

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音乐》

课程代码:

306035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50学时学分(其中讲课30学时,实践20学时)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服装表演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音乐课程是服装表演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艺术思维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感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力图对音乐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基本要求:

1、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

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

并在歌唱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2、通过指挥教学使学生学会歌唱指挥的基本技能。

3、音乐欣赏教学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聆听、歌唱等活动中,发展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培养节奏感;掌握一定的音乐表现力;通过音乐的赏析,拓宽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本课程的难点:

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的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歌唱指挥

1、歌唱

2、指挥

第二章音乐艺术与审美鉴赏

第三章音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

1、声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

2、器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

第四章通俗音乐

第五章中外民族民间音乐

第六章中外音乐史与名曲赏析

1、中国音乐史与名曲赏析

2、西方音乐史与名曲赏析

第七章音乐与其他艺术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验教学的要求

1、本课程安排20学时的实验教学。

2、实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基本技能(歌唱指挥、音乐审美)的重要环节。

3、根据学生的实际日常考核和面试进行评分。

(二)实验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学时要求

1

歌唱指挥

演唱的音准、节奏、表现力的训练及声音的训练;

歌唱指挥的基本技能训练

歌唱指挥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并逐步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染力和艺术现力地歌唱。

使学生学会歌唱指挥的基本技能。

12

2

复习考试

复习巩固、考核本学期内容

8

四、考核办法

1、课程考试方式:

第一学期考查,第二学期考试。

2、课程考核办法采用期末考核--音乐知识,闭卷笔试与平时作业考核--歌曲演唱,面试两种形式结合。

歌曲演唱占总成绩40%。

音乐知识笔试总成绩6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讲课学时

实验(训)学时

习题时数

学期总学时

第一章歌唱指挥

4

6

24

第二章音乐艺术与审美鉴赏

2

第三章音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

4

第四章通俗音乐

4

复习考试

4

小计

14

10

第一章歌唱指挥

2

6

26

第五章中外民族民间音乐

4

第六章中外音乐史与名曲赏析

6

第七章音乐与其他艺术

4

复习考试

4

小计

16

10

合计

30

20

50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大学音乐》

张友刚尹红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7

(二)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高中《音乐》

音乐教育编辑室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7

《学生音乐修养》

王炎琪等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1、6

 

制定:

俞晓康审稿:

董肖宇审定:

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

《舞蹈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舞蹈基础》

课程代码:

306022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108学时,学分(讲课12、实践96)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服装表演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利用人体这一“工具”来使自己的身体能够运用自如的传情达意。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韧带与动作组合

本课程的难点:

提高学生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人体的内心感觉。

(二)课程内容

1、基础训练

(1)基本动作

(2)示例练习

(3)地面练习

(4)小跳练习

(5)柔韧性练习

(6)扶把练习

2、古典舞元素训练部分

(1)基本手位

(2)头眼练习

(3)基本脚位

(4)横拧练习

(5)含腆组合

3、云南花灯

(1)云南花灯简介

(2)基本动作介绍

(3)小崴组合

(4)反崴组合

(5)剧目

(6)剧目

4、胶州秧歌

(1)胶州秧歌简介

(2)基本动作介绍

(3)推扇组合

(4)小嫚组合

(5)剧目排练

5、东北秧歌

(1)东北秧歌简介

(2)基本动作介绍

(3)手巾花踢步组合

(4)走场组合

(5)顿步组合

(6)剧目排练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践教学的要求

1、实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的重要环节。

该课程开课后,任课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内容、考核的方法、安全等问题。

2、在教学中应抓重点克服难点,重视基本姿态训练基础训练。

3、在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难。

4、重视教师自身表现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应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积极引导学生的自我表现力。

(二)、实验安排

序号

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践要求

学时要求

1

基础训练

手型。

手位

掌握正确的动作并在音乐中协调自如的组合

28

脚型。

脚位

扶把练习

小跳

柔韧性练习

2

古典舞元素训练部分

提。

掌握正确的动作并在音乐中协调自如的运动

24

冲。

含。

旁移。

旁提

横拧

基本手位

基本脚位

基本舞姿

3

云南花灯

基本动作介绍

掌握舞蹈所特有的韵味,把握不同风格特点

20

小崴组合

反崴组合

剧目

剧目

4

胶州秧歌

基本动作介绍

掌握舞蹈所特有的韵味,把握不同风格特点

16

推扇组合

小嫚组合

剧目排练一

剧目排练二

5

东北秧歌

基本动作介绍

掌握舞蹈所特有的韵味,把握不同风格特点

20

手巾花踢步组合

走场组合

顿部组合

缠花组和

剧目排练

四、考核办法

考试方法:

1、以实践方式。

2、由教师选择学期内容的一到二项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

教师根据学生技能完成情

况和试卷评分标准进行对比评分,占的比例是70%。

3、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平时检查占30%。

五、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基础训练

2

26

古典舞元素训练部分

3

21

云南花灯

3

17

胶州秧歌

2

14

东北秧歌

2

18

合计

12

96

六、推荐材料及参考书目

教材与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舞蹈》

朱清渊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制定:

杨卉审稿:

董肖宇审定:

服装表演与营销专业指导委员会

《服装表演》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服装表演》

课程代码:

306002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

10学分,156学时(理论:

58学时,实践:

78学时)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服装表演

一、课程教学性质、任务和要求

服装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是服装表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服装表演专业

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服装表演的不同风格的步伐、造型、表情、转体及组合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服装表演的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培养学生的舞台概念及基本的舞台感觉,为今后的表演实习以及服装表演的组织和编导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时装表演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时装表演的发生与发展。

2、掌握走台的基本技能,并且可以区分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演风格。

3、掌握各种转体的基本要领及不同转体的组合运用。

4、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找到自然挺拔向上的形体感觉,在静态的造型中做到“形”、“神”

的统一与和谐,在多人的组合的造型中要求考虑到整体的和谐。

5、可以熟练运用不同的服饰配件,从而更好的表现服装。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1、服装表演步伐、造型、转身、表情基本表演技能的方法和技巧;

2、不同服装风格、音乐风格的表演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的难点:

1、表演中的神形兼备,动作、眼神、内心情感和谐一致、流畅自然;

2、不同服装风格表演的把握、表现能力;

3、镜头感、瞬间的爆发力及应变能力。

(二)课程内容:

1、理论知识:

时装表演的起源与概述,中国的时装表演的发生与发展。

   时装表演的种类和特点;时装模特儿的分类及形貌条件

2、辅助练习:

靠墙直立站立练习,小八字站立练习,原型站立练习;

胯部律动练习,吸腿迈步,画圈迈步,胯部练习。

3、转体训练:

180度转体练习、360度转体练习、540度转体练习,270度转体组合

4、造型训练:

造型的基本脚位,基本脚位的变化;

形体线条的练习(曲线型、垂线型、折线型的训练);

多人的集体组合造型;

“意念”的练习。

5、走台训练:

一字步练习;

    原地的造型变换、步伐和转体的组合练习,多人的组合练习。

6、风格训练:

不同音乐、不同服装风格的表现能力;

    掌握几种不同的表演风格和表演方式,并能加以综合运用。

7、服饰配件的表现及运用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践教学的要求

1、本课程应该安排7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时间,进行走台、造型及基本功的练习。

2、时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基本功,学习走台步伐、造型、转身、音乐的表达与表现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分

(二)实践安排

序号

实践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践要求

学时要求

1

辅助练习

站立训练

身体的直立挺拔

4

胯部练习

迈步练习

胯的柔韧性

直膝的能力

4

2

转体练习

180转身及组合

转身动作的熟练运用,不同动作的穿插组合

6

360转身及组合

6

270、540转身

及组合

6

3

造型练习

形体线条训练

曲线型训练

2

折线型训练

2

垂线型的训练

2

4

走台练习

稍慢步速

不同节奏,不同步速的走台

6

中速步速

6

稍快步速

6

快速步速

6

5

风格练习

牛仔装、职业装、运动装、休闲装、欧式礼服、旗袍

不同服装的不同表演风格

22

四、考核办法

1、课程考试方式:

考试

2、考试方式: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3、考核方法:

平时30%,考试7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时装表演的起源与沿革,

中国时装表演的发生和发展

2

时装表演的种类和特点,

时装模特儿的分类几形貌条件

2

基本体态纠正及造型变换

4

4

基本造型及脚位

4

4

“一字步”练习

8

8

上步180度转身及组合

4

4

回身180度转身及组合

2

2

上步180+360度转身及组合

4

4

180+180度转身及组合

2

2

上步360+180+180转身及组合

4

4

360+360度转身及组合

4

4

360度停顿转身及组合

2

2

270度打边及组合

2

2

540度转身、重心转移转身及综合运用

4

4

牛仔装风格演绎及服饰配件运用

4

4

职业装风格演绎及服饰配件运用

4

4

旗袍风格演绎及服饰配件运用

4

4

运动装风格演绎及服饰配件运用

4

4

休闲装风格演绎及服饰配件运用

4

4

欧式礼服风格演绎及服饰配件运用

4

4

各学期考试内容复习练习

6

10

合计

78

78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与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服装表演.策划.训练》

徐青青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制定:

张丽丽审稿:

董肖宇审定:

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

《服饰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服饰赏析》

课程代码:

205010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学分,24学时(理论24学时)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服装表演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服饰赏析是一门以鉴赏为主的专业必修课,侧重介绍服饰风格、著名服装品牌欣赏等方面内容。

通过图片的鉴赏、分析,介绍服装的主要形式与风格特征,使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对服饰特征、风格、品牌的鉴别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是服装风格分析及品牌服饰鉴赏。

教学难点:

风格形式的表达及品牌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服饰概述

第二章服装审美评判原则

第一节审美原则分析

第二节秦汉服饰欣赏

第三节唐宋服饰欣赏

第四节明清服饰欣赏

第三章服装风格欣赏

第一节古典风格

第二节浪漫风格

第三节简约风格

第四节华丽风格

第五节民族风格

第六节前卫风格

第四章世界顶级品牌服饰赏析

第一节法国顶级品牌

第二节意大利顶级品牌

第三节美国顶级品牌

第四节日本顶级品牌

第五章考试要求与分析

三.考核办法

本课程根据平时考试、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四.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讲课学时

实践学时

习题时数

第一章服饰概述

2

第二章服装审美评判原则

6

第三章服装风格欣赏

6

第四章世界顶级品牌服饰赏析

8

第五章考试要求与分析

2

合计

24学时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教材与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

冯泽民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二)推荐参考书

教材与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服装服饰礼仪

陈郁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21世纪国际顶级品牌

华梅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7

 

制定:

李小凤审稿者:

董肖宇审定者:

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公共关系》

课程代码:

412011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56学时学分(其中讲课56学时)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服装表演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公共关系学》课程是服服装表业与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的公共关系知识,努力适应和利用社会环境,为今后从事相关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范畴及其本质;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理解公共关系的功能;掌握公共关系三大要素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类型;了解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初步的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公关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关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公共关系的主体、公共关系的对象

本课程的难点:

公共关系的手段与实务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及特征

l、公共关系的概念

2、公共关系的特征

3、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1、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概况

2、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3、现代公共关系在中国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功能与作用

1、公共关系的信息功能

2、公共关系的参谋功能

3、公共关系的协调功能

4、公共关系的服务功能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主体及其特征

1、公共关系主体及特征

2、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

3、公关人员的基本素质

第五章公共关系的对象

l、公共关系的对象

2、公众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公共关系的手段

l、公共关系的传播

2、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运用

第七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1、公共关系的调查

2、公共关系策划

3、公共关系实施

4、公共关系评估

第八章公共关系的实务

1、策划关专题活动的技巧

2、危机公关

3、公关谈判

三、考核办法

1、期末闭卷考试占60%

2、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占20%,期中考试占20%。

四、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讲课学时

实验(训)学时

习题时数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及特征

4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4

第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功能与作用

6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主体及特征

8

第五章公共关系的对象

8

第六章公共关系的手段

8

第七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6

第八章公共关系的实务

8

复习

4

合计

56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张百章

东北财经出版社

2002年

(二)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公共关系学

居延安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9年

公共关系简明教程

廖为键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9年

公共关系学

熊卫平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制定:

王冬梅审稿:

董肖宇审定:

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

《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市场营销》

课程代码:

412019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56学时学分(其中讲课30学时,课外实践26学时)

先修课程:

《管理基础》

适用专业:

服装表演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着重研究企业如何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合理组织其生产、经营活动,掌握其规律性,达到开拓市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

它是一门十分强调实践与应用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从市场营销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市场经营观念的转变过程出发,掌握4P(价格、产品与销渠道及促销手段)并密切注视国内外营销实践的发展,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和案例讨论,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在介绍市场营销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市场分析的方法,市场战略和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企业营销观念的演变;企业研究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战略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本课程的难点:

市场营销管理程序;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企业竞争战略;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渠道策略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导论

1.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

2.市场营销及相关概念与基本内容

3.市场观念的发展

4.市场营销观念的实施

第二章企业战略及营销管理过程

1.企业战略的含义及重要性

2.企业战略规划程序及内容

3.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第三章市场营销环境

1.企业与市场营销环境

2.市场营销环境研究的内容

3.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对策

第四章购买行为研究

1.购买行为模式

2.消费购买行为分析

3.生产者购买行为分析

第五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需求测量

1.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2.市场营销调研过程

3.需求测量

第六章市场竞争策略

1.市场竞争的基本概念

2.市场竞争者分析

3.市场竞争的基本策略

第七章目标市场营销

1.市场细分

2.市场细分的标准和方法

3.目标市场选择

4.市场定位

第八章产品策略

1.产品与产品组合

2.产品的经济生命周期

3.新产品开发

4.品牌

5.包装

第九章价格策略

1.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

2.定价方法

3.定价策略

第十章分销策略

1.分销渠道的作用与类型

2.分销渠道的设计与选择

3.中间商的类型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

1.促销与促销组合

2.广告

3.公共关系

4.营业推广

5.人员推销

第十二章市场营销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

1.市场营销计划

2.市场营销组织

3.市场营销实施

4.市场营销控制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验教学的要求

这门课程应用性很强,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动手这一环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搜集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写调研报告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实验安排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项目

序号

内容

学时要求

1

营销游戏——认识你自己

2学时

2

营销环境分析

2学时

3

边做边学——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2学时

4

写调研报告

4学时

5

实践讨论——细分市场

2学时

6

实践练习——给产品挑毛病

2学时

7

定价方案设计

2学时

8

实践讨论——营销渠道诊断

2学时

9

实践课——设计促销方案

2学时

10

实践课——某产品营销方案整体策划

6学时

四、考核办法

1、按教务处关于课程的统一规定,课程考试方式是考试。

2、根据本课程考试办法,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3、实践性环节考核方式按照考查课成绩打分,在整个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例为2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讲课学时

实验(训)学时

习题时数

第一章导论

2

2

1

第二章企业战略及营销管理过程

2

第三章市场营销环境

2

2

1

第四章购买行为研究

2

2

1

第五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需求测量

4

4

2

第六章市场竞争策略

2

1

第七章目标市场营销

2

2

1

第八章产品策略

2

2

1

第九章价格策略

4

2

2

第十章分销策略

2

2

1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

4

2

1

第十二章市场营销的计划、组织、实施与控制

2

6

合计

30

26

12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市场营销

车慈慧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