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docx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
小学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考点解析及专题训练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新闻、通讯、游记、童话和一些记叙性的散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也是作为记叙文来教学的。
多年来,记叙文因其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又耐人寻味,能带给学生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启迪,而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专家青睐。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全国各地中考试题都对记叙文阅读能力进行了考查,无一例外,可见记叙文阅读是中招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也是检测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和水平的重点。
新课标对记叙文阅读提出了如下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3)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因此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对读物的综合理解、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在考试中,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
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针对记叙文或记叙性文段的阅读考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强化训练。
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要点,用心体会写作意图,把握文意
记叙类文章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归纳中心思想要求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的核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分析体裁入手
叙事散文有两种类型:
一类通过叙事表达作者的感悟,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回顾自己在悬崖上一步一步爬下来的事,表达在困难时候应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的感悟;一类是通过叙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藤野先生》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之情。
抒情散文包括写景散文、咏物散文。
写景散文往往融情于景,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的感情。
如《春》。
咏物散文常常将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如《白杨礼赞》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
总之,要掌握不同类型的记叙文的特征,用心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生活哲理或情感,这就是文章的思想。
(二)从分析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有的文章题目就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有的题目虽然没在直拨点明主旨,但为我们分析、归纳中心思想指明了方向。
如《白杨礼赞》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简练概括了叙述的主要事件,我们顺着事件去分析其中折射出的人物性格、精神,揣摩作者的态度、写作意图,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从分析材料详略入手
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无论事件怎样复杂,写作的目的都是明确集中的,取舍如何,孰详孰略,依据的标准只能是文章的主题。
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只做榄括叙述。
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中心服务的。
(四)从主旨句、关键句入手
文中有些句子直接告诉读者文章的中
心意思,抓住这些点明主旨的句子就可抓住文章的中心。
这些句子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出现。
许多文章往往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就可以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
如《背影》开篇写到了作者对父亲背影的回忆,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难以忘怀的感情。
也有许多记叙文在结尾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分析结尾段的含义也可以迅速捕捉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入手
记叙文除以记叙为主外,还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议论、抒情等。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睛”“看”文章的中心意思。
同时,从议论、抒情的句子中,可以直接看到作者感情的变化。
(六)从概括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要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例如《变色龙》一文,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根据狗的主人的身份变化不断改变态度,其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嘴脸随着事件的发展令人一览无余。
作者通过这种夸张、讽刺的手法,批判了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的虚伪。
概括段意是记叙文阅读的重要环节。
有中心句的段落,最便捷的概括方法是直接摘取文段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段末,个别在段落的中间)。
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组合出段意;有些段没有中心句,就要仔细阅读材料,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内容,可用“本段叙述了什么事,描写了怎样的景”的方式来概括。
(七)从作品写作背景入手
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作品内容是社会背景的产物。
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
有的文章,只有了解了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概括出中心思想。
除以上几个方面外,分析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同样便于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常用以下方法:
按时间先后划分;按地点的转换划分;按事情发生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按描述内容的不同角度划分;按总一一分一一总的结构特点划分;按表达方式的不同划分。
二、筛选、提取记叙文重要信息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了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人与人的关系,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就能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记叙文的线索
线索是贯串全文的脉络,理清了线索文章的段落、层次就好掌握了。
记叙文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有的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有的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还有的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是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三)记叙文的顺序
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把握了记叙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
记叙的顺序较常见的有:
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可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2.倒叙往往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
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是为了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是为了结构的变化,使叙述有波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则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或是插入有关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或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来的线索继续叙述。
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更紧凑。
(四)记叙文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一般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即以当事人的身份来叙述,便于直抒胸臆,有一种亲切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即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它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多方面自由叙述。
有的文章中运用第二人称,这样好像与当事人面对面交谈,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
(五)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除以记叙为主外,还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议论、抒情等。
分析表达方式,主要看作者是怎样把它们巧妙结合,熔于一炉,恰到好处地运用的。
1.记叙文中的描写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一般用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2.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
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3.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阅读时要注意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中去接受美的熏陶。
总之,叙事类文章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人类文章要把握文章所刻画人物的特点、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的感情变化及表达的感悟等;写景散文要抓住浓墨重彩描写的景物、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弄清写作主旨。
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淘汰无用信息句筛选、提取有用信息,并按题目要求摘出语句、调整顺序、整合文中的有用信息,准确表述。
三、正确理解和体味词语,品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课标》提出“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的要求。
文章中难以辨认的字、词(形似字、多音字等是考点),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关键性词句,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语句,标志着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语句,突出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语句,突出层次转换的关联词或过渡性的语句等都和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有着重要的关系,是中招考查的热点。
(一)词语理解与赏析
1.准确理解词义。
文章中的任何词语都不是孤立的,一个词语的含义总是跟上下文及文章的主旨紧密联系,并受其限制和制约。
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一定要结合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要准确把握词义,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理清思路,揣摩概括义。
有的词语概括力很强,它们往往是某一内容的提领或总结。
(2)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指代义。
阅读中,有些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必须认真弄清楚。
代词往往指代人、事、物。
它所指代的对象一般出现在上文。
扣住上文,由近及远地去顺藤摸瓜,就能准确理解它的含义。
(3)瞻前顾后,揣摩特殊意义。
某个词语在某种语境中有特定意义,若换一个语境,这个意义就不存在了,变成了另外一种意义。
理解和解释这个意义,要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平时对它的意义的认识,进行综合理解。
2.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作者态度、观点、情感的体现,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有利于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3.结合文体特点,理解词语的作用,体会表达效果。
记叙文要求形象生动,主要考查描写人物动作或事物情态的动词、形容词,它往往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或情感特征。
除此以外,还要联系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词语,要体会其比喻义及作用)等。
体味词语的作用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某个词语,将形成的新句子与原句进行比照,通过比较,体会恰当与否,分析原因,从而理解词语的作用;也可以删除这个词语,将删除后的句子与原句加以比较,看效果上的变化,作出判断。
(二)语句的理解与品析
1.识别文中重要句子句理解其作用。
《课标》指出对语言的领悟程度是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从历年的试题考点来看,所考查的重要语句一般有以下类型:
从文章的内容看,中心句、主旨句和点睛句是重要语句;从结构上说,总说句、过渡句和线索句是重要语句;从表达上说,抒情句、描写句和修辞句是重要语句。
具体而言,文中常见的重要句子及其作用主要有:
(1)文眼句:
多居于段首,能揭示中心、提草挈全文,具有较强概括力。
(2)主旨句:
记叙类文章中抒情、议论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点明文章主旨或揭示作者表达的情感,能深化内容、升华主题。
(3)总结句:
常居于段尾或文尾,能概括、总结段意,收束全文。
(4)过渡句:
能归纳和提示上下文,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巧用修辞、表意蕴藉含蓄的句子等,需要结合全文、细心体悟。
2.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对句子含义的考查,常考查那些除表达出字面意义之外,还可以传达出字面所没有的意思,即有言外之意和深层含义的句子。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品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深刻领会句子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
(2)紧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语句:
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揭示文章主旨,因此应在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旨对表达作者感悟和人生哲理的句子进行拓展,明确表述所透露的意思。
(3)紧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语句内涵:
作者在写作中,往往会借助一些特定的写作手法一一或是某种修辞方法,或是某种表现手法,使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在句子中变得含蓄深刻起来,从而达到耐人寻味的目的。
因此,要抓住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分析它在表达上的作用,从中领悟句子所蕴藏的更深一层的意思。
(4)联系写作背景去理解:
文章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下写出来的,因此,要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必须了解特定的写作背景。
理解句子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不要拔高地理解:
这是指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理解出来,通常表现为不从句子实际出发,而把一些不着边际的“思想性强”的意思往上加,造成答案的牵强附会。
(2)不要单一地理解:
文章中的有些句子,组合因素复杂,甚至是多侧面的综合体,所以理解的角度就不能是单一的,应该全方位地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探求,根据出题者的问题指向,确定最合题意的理解。
(3)不要孤立地理解:
对有些语句的理解不能脱离原文,否则只看到文章语句的表面含义,忽视了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摒弃了作者写作文章的基本意图,这样对语句的理解只会片面肤浅,贻笑大方。
3.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中考试题中,赏析文章语言类试题,多让考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加以欣赏。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那些有赏析价值的句子,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赏析:
(1)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
(2)赏析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人物性格特点、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
比喻、拟人、夸张句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人、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角度作答,如比喻句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更富有表现力。
在理解这类句子的时候,要认真阅读原文,把句子放到语境中,运用比喻的有关知识,找到本体、喻体,理解句子的表达效果。
对偶、排比、反复句赏析时,应侧重其在结构上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的内容、所表现的人、物特征,对表达作者感情的作用方面作答。
反问、设问句赏析时,侧重从语气方面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赏析文章的主旨句、哲理句。
主旨句的赏析应从主旨句在文中的作用,包括点明中心,贯穿全文,以及句子本身的作用等出发;哲理句要指出所包含的哲理,或所表达的具体感情。
四、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揣摩作者的艺术匠心
所谓表现手法,就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为刻画人物、突出主题、抒发情感等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常见的有:
象征、对比、铺垫、烘托、卒章显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欲扬先抑等。
要熟悉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是指在文中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着眼于全文的构思,也用于文章的局部,至少是一个段落、层次,绝不是一个句子;“对比”是文章前后形成的鲜明的比照;“烘托”也叫衬托,主要是使文章表现的主题突出分明;“卒章显志”通常是前文层层铺垫,结尾处才用一两句话揭示文章主旨;“借物抒情”是通过对某一物体的描述来抒发作者的情怀;“托物言志”是托意于“物”,借“物”言“志”;“以物喻人”是用“物”来比喻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是通过抑扬来设置“波澜”,使文章有起有伏。
了解了它们的基本作用,体会起来就能准确把握了,进而揣摩作者的艺术匠心,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
一篇文章究竟运用哪些表达技巧,由作者根据文章所写的内容、选用的体裁确定。
无论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技巧,都是为了把所写的人或事、所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
因此,在解答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类题时,可参照这样的模式:
这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联系该段的主要内容或全文的中心)
五、联系自己或现实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开放思维
新课标更注重对考生的自我体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因此,一些解题思路多元化和答案多元化的试题应考而生,给了考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一)评说题
中考中常要求考生对文中人物、人物的做法、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或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说。
在评说时,要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陈述理由时须紧扣文中透露的信息,切忌随意。
评说要做到观点独特,内容积极向上,语言不偏激而且有文采,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1.对文中人物进行评说时,要紧扣人物性格特点,评价优劣,分析形成的原因,透视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表达自己的看法。
2.对文中人物做法进行评说时,直接评价做法的优劣。
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我赞成这种做法”、“我不赞成这种做法”。
然后阐述做法的优劣所在,分析原因,说明这一做法的效果。
如果能从做法优劣两方面对比来说,会使效果更明显。
3.对文章中所描述的社会现象展开评说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
社会现象是新风尚还是令人不满意,要直接分析它们的好(坏)处,或在社会上产生的良好(不良)反应,对于新风尚要积极推行,对不好的地方要提出具体的意见或建议,揭露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遏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4.对作者的观点评说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看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对作者的感悟观点的评述,可以与作者保持一致,还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观点一定要有正面的指导意义,且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
(二)推理和想象题
中考命题,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和想象主要有两种题型:
一是揣摩人物的思想活动,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二是对文章的情节或结局进行合理的推理。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来推理、想象。
对人物思想活动、语言、动作的揣摩要紧扣人物特点,人物生活的时代,符合语境。
对文章结局的推理是开放的,答案是多元的。
答题时,一定要在表述正确的基础上追求创新。
但要避免过于追求创新,以致谬误百出,荒诞离奇,令人哭笑不得。
(三)体验题
此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情感的体验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考生通常可以赞同作者的体验和感受,但要有理有据。
对考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给予鼓励。
陈述理由应紧扣文中透露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材料探究题
根据从文章中获得的信息或在阅读文章中形成的能力,对相关材料进行探究,要能总结出材料说明的现象,或从材料中把握观点、获得启示。
在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的共同点,对共同点进行概述,或者对材料所述事件进行分析,找到结果和原因,提炼出观点,并由此展开联想,联系实际生活得出启示。
典型例文分析
例文一:
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
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
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
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
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
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
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
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
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
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
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
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
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
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
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
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
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
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
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
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
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
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
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
母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
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
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
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己瘦得皮包骨头。
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
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
母亲说:
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
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
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
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
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