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9561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docx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资料

兰州新区经五十路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层试验段

施工方案

 

编制:

------

审核:

批准:

中铁一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兰州新区经五十路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6年9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

(一)编制说明1

(二)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试验段的设置1

四、试验目的1

五、材料要求  1

六、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2

(一)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2

(二)试验段主要施工机械配备3

(三)试验段施工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3

(四)试验段施工进度安排3

七、施工方案4

(一)施工准备4

(二)混合料拌和4

(三)运输4

(四)摊铺5

(五)碾压5

(六)横缝设置5

(七)养护及交通管制6

八、技术指标6

九、试验结果整理7

十、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7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7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在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依据现场施工场地的特点,结合我们的施工实力、技术力量、机具配套等多方面因素,编制本方案,对材料供应、机械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安排,以满足施工需要确保基层施工安全、高效、高质的完成。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工程数量。

2、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1-200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CB01-2003、《公路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等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3、公司相关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兰州新区经五十路道路工程位于兰州新区北部综合产业片区,路线北起BZ18#支路,沿规划线形直线向南延伸,先后与纬六十五路、BZ12#支路、货站北路相交,南至纬六十三路,路线全长1938.234m。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雨水、中水、污水及其他附属工程。

道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h,道路红线宽度为40米,两侧各设10m路侧绿化带,路幅断面宽度60m,即:

4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3m(绿化带)+16m(车行道)+3m(绿化带)+5m(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40m。

横断面布置形式为三块板式,主车道为双向四车道,最大设计纵坡1.61%,最小设计纵坡0.38%。

三、试验段的设置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施工进度以及拆迁、现场交通条件等综合分析比较,将试验段定在K1+738~K1+938,全长200m。

四、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在后期施工中能更好的控制水泥稳定层施工质量,取得水泥稳定层施工时的相关质量保证数据。

五、材料要求  

1、集料:

水稳砂砾层

级配砂砾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mm)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20%。

砂砾基层最大粒径应≤37.5mm,分别为粒径9.5~37.5mm、粒径4.75~9.5mm、粒径2.36~4.75mm和粒径2.36以下四种规格。

集料中小于0.6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实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

7d无侧限抗压强度≥2MPa,压实度≥97%。

水稳碎石层

级配碎石最大粒径应≤31.5mm,按照以下四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分别为粒径9.5~31.5mm、粒径4.75~9.5mm、粒径2.36~4.75mm和粒径2.36以下。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30%,针片状含量宜不大于20%,集料中小于0.6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实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集料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集料的颗粒组成

级配

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

100

90-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

压实度不小于98%。

集料经过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委托中心实验室进行检验,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详见检测报告)。

 

2、水泥:

采用寿鹿山水泥有限公司的普通硅酸盐P.O 32.5级水泥,水泥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水泥检验符合规范要求(详见水泥试验报告)。

 

3、水:

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六、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一)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

试验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表

姓名

职务

工作职责

王威

现场负责

试验段现场质量负责

赵军平

项目副总工程师

试验段技术总负责人

王培俊

项目工程部长

试验段技术负责人

李建辉

技术员

现场技术负责

宋雨生

安全员

现场安全及文明负责

巨艳朋

试验室主任

试验检测

马新龙

测量队长

现场测量

陈定飞

物机部部长

材料负责

(二)试验段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试验段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1

水稳拌合机

1套

2

稳定土摊铺机

S-1700

2台

3

装载机

LG860

2台

4

振动压路机

YZ22B

2台

5

自卸汽车

EQ3092F19D

6台

6

洒水车

CA151

2台

(三)试验段施工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

试验段施工主要测量、检测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全站仪

SET210K

1

水准仪

DSZ2

2

灌砂法实验器具

1

电子秤

DL2100-10

1

弯沉仪

1

(四)试验段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设计,本工程水泥稳定层共分2种,即底基层和基层,底基层压实度要求为96%,基层水稳砂砾层压实度要求为97%、水稳碎石层压实度要求为98%。

针对这种情况,试验段分三个阶段进行,先进行底基层试铺,等7天后完成抗压强度实验后再进行基层水稳砂砾层试铺,7天后再进行水稳碎石层试铺,3次实验采用相同的方法。

试验段松铺系数暂定为:

底基层1.3,基层1.2。

试验段计划开始时间为:

2016年9月12日开始。

七、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准备下承层(路床) 

(1)对天然砂砾层路床进行检验,包括压实度、弯沉、宽度、高程、横坡度、平整度、中线偏位等。

 

(2)清扫路床面上的杂物,确保摊铺工作面清洁。

  

2、测量放样 

(1)于施工的前一天对拟铺筑路段按10m一个断面进行标高与中边桩测量。

 

(2)用石灰放出施工边线,严格控制施工宽度超过设计宽度2×5cm,并控制施工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3)在摊铺机两侧设置指示桩,打好导向控制线支架,间距10米,挂好导向控制线,控制线钢丝拉力保证800N以上。

(二)混合料拌和

1、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合设备集中拌合,开始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能满足摊铺用料要求。

2、拌和时应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合生产,以确保成品混合料的质量。

由于试验室与施工现场的条件不同,故实际拌和时的水泥剂量应比试验室的配合比大0.5%左右,以保证水稳料强度。

拌和前首先测定出集料的含水量,根据最佳含水量计算出拌和过程中水稳混合料应加水量。

加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多1%~2%,以补偿施工过程中的水分蒸发。

(三)运输

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辆应加以覆盖,防止运输过程中混合料含水量过度损失及扬尘,整型后混合料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2%,同时应保持装载均匀高度,并注意卸料速度防混合料离析。

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立即以最短时间排除,当有困难时,车内混合料不能再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或碾压完成最终时间超过2h时,必须予以废弃。

(四)摊铺

1、摊铺前应将底基层进行整理,将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然后适当洒水润湿。

2、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3、基层混合料摊铺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一前一后应保证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平整。

4、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5、摊铺和整形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五)碾压

1、碾压长度一般为50~80m,应做到摊铺一段,碾压一段,并注意摊铺延滞时间(即从开始拌和到压实成型,一般控制在2h以内),争取在1小时以内完成碾压。

2、碾压时,碾压方向与路中心平行,先用压路机由低侧向高侧行返静压2遍,时速1.5km/h,然后用振动压路机轻振碾压2遍,时速2.0km/h,再用振动压路机重振碾压,时速2.0km/h,每压实一遍检测压实度,如不符合要求,增加压实遍数,直至压实度检测符合要求;最后用胶轮压路机收光2遍,时速1.6km/h,碾压后表面要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现象,施工接茬平整、稳定。

3、碾压时,两相邻碾压道重叠1/2轮宽左右。

碾压接头处为阶梯形,每次碾压接头错开0.5~1m;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既为一遍。

4、碾压应在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碾压过程中,水稳料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严禁洒大水碾压,并且头两遍碾压速度较慢。

(六)横缝设置

 人工将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末端整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略高出方木,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撤除,并将作业面顶面清扫干净,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七)养护及交通管制

1、碾压完成检测合格后采用透水土工布由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

2、覆盖2h后,用洒水车洒水养生,使基层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时间不少于7d,28天内正常养护。

3、不得用湿粘土、塑料薄膜覆盖。

上一层路面结构施工时方可移走覆盖物,养生期间应定期洒水。

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4、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应注意对人流量较大的道口养护,增加覆盖草袋数量及厚度。

八、技术指标

1、质量标准

基层质量控制要求表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查规定

备注

要求值或容许误差

质量要求

频率

方法

压实度(%)

代表值≥98

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处/200米/车道

每处每车道测一点,用罐砂法检查,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极值≥93

平整度(mm)

12

平整、无起伏

2处/200米

用三米直尺连续量10尺,每尺取最大间隙

纵横高程(mm)

+5,-15

平整顺适

4断面/200米

每断面3-5点用水准仪测量

厚度(mm)

代表值-10

均匀一致

1处/200米/车道

每处3点,路中及边缘任选挖坑丈量

合格值-20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边缘线整齐,顺适,无曲折

1处/40米

用皮尺丈量

横坡度(%)

±0.5

4个断面/200米

用水准仪测量

水泥剂量(%)

±0.5

每2000㎡6个以上样品

EDTA滴定及总量校核品

拌和机拌和后取样

级配

符合规范要求

每2000㎡一次

水洗筛分

拌和机拌和后取样

强度(MPa)

3.0

符合设计要求

2组/每天

7天浸水抗压强度

上、下午各一组

含水量(%)

±2

最佳含水量

随时

烘干法

外观要求

1、表面平整密实,无浮石,弹簧现象;2、无明显压路机轮迹。

2、施工中的质量检验 

(1)集料级配:

按2000m2一次,试验路段2次,并随时观察,发现有异常时增加检验次数。

 

(2)集料含水量:

开拌前检测,并调整配合比,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发现有异常时增加检验次数。

 

(3)压碎值:

随时观察,发现有异常时增加检验次数。

 

(4)水泥剂量:

开拌后10min取样检验,按2000m2一次至少6个样品,试验路段2次至少12个样品。

 

(5)拌和均匀性:

随时观察,混合料应无灰团、灰条,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6)松铺厚度、压实厚度、高程检测:

每施工约100m,检测一次,检测后的数据用于调整后面施工的松铺厚度等控制指标。

九、试验结果整理

施工结束后,在监理工程师的认可下,将测量资料、相关试验资料、试验段填筑时机械配备类型和数量、材料选用、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均按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和整理,并加以总结,得出不同压实度所要达到的最佳碾压遍数,得出不同机械压实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最佳的机械配备和合理的施工组织,申请全线段路基填筑施工。

十、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1、由项目安全员负责安全日常工作,检查施工中的安全设施配备情况,督促施工人员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2、进行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符合要求者才能上岗。

3、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4、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村庄附近、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施工指示牌、警示牌,配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5、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统一着装,戴安全帽,挂牌上岗; 

6、运输车辆限速行驶,车速不超过15km/h; 8、为减少施工杨尘,沿线道路洒水。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1、在施工工地的生活范围内,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场内平整干净,沟池成网,排水畅通。

注意保护水源,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或处理。

2、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施工便道,在晴天干燥环境时,应经常洒水予以养护和保护,防止道路灰尘迷漫。

3、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良好的排水状态,修建一些有足够泄水断面的临时排水沟渠,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但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4、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散料予以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用帆布、盖布及类似物品遮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