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9163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docx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魏宏

在内江市表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暨农村

基层组织整顿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魏宏

(2004年1月5日)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

内江的基层党建创新方面很活跃,基础工作也很扎实,特别是去年6月以来,市委以解剖汪洋村事件引发出来的问题为突破口,集中半年时间,在全市面上进行农村基层组织集中整顿建设;以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强化,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党委统揽,组织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来深化整个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取得的成效是可喜的。

从接触的材料、听到的反映来看,确实让人振奋。

我认为,内江市委在贯彻省委提出的“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总体思路方面,切入点找得准,措施得力有效。

刚才,德元同志作了工作总结,省权同志作了讲话,表彰了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受表彰的同志向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发出了倡议。

借此机会,我向这次会上受到表彰的乡镇党委书记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表示热烈的祝贺。

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我很赞成市委提出的,把抓基层组织集中整顿与经常性建设结合起来,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形成一种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的科学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真正建立起“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这也是省委一直要求和倡导的,希望内江在这方面能够继续加大探索力度,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子和经验来。

下面,我着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刚刚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和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并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始终。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去年12月来川视察时指出,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研究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这种作用定位和基础地位,说明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执政的机遇与困难和风险,特别是机遇与风险是同时存在的。

把握这种辩证的并存关系,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已有的领导作用和基础地位向着有利于而不是有损于党的领导、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而不是有损于牢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方向发展,是我们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牢牢把握这个方向,切实落实这个落脚点和出发点,一项极其关键的工作,就是要下功夫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

从现实和实践的角度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最为直接的目标,是要适应整个社会日益开放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努力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民主、法治、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民主、法治、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科技化、民主化、法治化、服务化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

为此,有几个重要因素需要高度重视和把握。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的环境和平台的优化问题。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上级宏观决策与本级微观执行的连接点上,面对的是“三农”问题,接触的是最基础、最现实、最具体的大量事务性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因素的制约,四川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难题和压力特别沉重。

全省有扶贫开发重点县36个,占县(市、区)总数的20%。

绝大多数市县乡财力薄弱,财政上基本没有资源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乡镇一级政府负债面广量大。

全省5000多个乡镇中,负有各种债务的占82%;全省乡镇总债务高达250个亿,每个乡镇平均负债480多万元,最高的达到1200多万元。

沉重的债务包袱,已使大约15—20%的乡镇难以正常运转。

如何在体制内财政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通过激活体制内政治资源来激发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的内在动力,使乡镇工作在得到村社组织和农民群众高度认同的同时,调动和整合体制外资源以推动乡村乃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普遍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

随着农村改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推进,农民群众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们同时面临的是一些过时的执政方式,以及相对弱化的执政手段和调控能力。

这在普遍要求我们正视存在问题的同时,更多的是要求我们的乡村党组织变革执政方式,并通过变革方式强化执政手段。

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之相应的是,要求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推行的“外压式”体制和传统的选人方式,使我们的一些乡镇搞了一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急功近利的“半拉子工程”。

这些“工程”间接地将基层干部推到了群众的对立面。

客观地说,以上这些问题,很多方面可以说是表现在基层,根子也还有一个在上面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确实有一个问题上下查,原因内外找的问题。

怎样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用人导向,怎样使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展加以解决,怎样给基层党组织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平台,怎么样更科学更规范地做出决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我们基层政权的巩固,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关系农村长治久安的大局。

因此,特别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全力解决。

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综合执政能力的提升问题。

社会是政党执政的基础,在社会日益自主的趋势下,基层党组织如何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综合治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与社会影响力。

党执政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执政所运行制度的先进性来体现,来达成执政的目标。

因此,在社会层面上,建设和发展整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社会力量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和作用社会的重要制度基础。

经验证明,通过制度运行形成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施决策过程中,更广泛地吸引和吸纳社情民意,能够有效地把握和回应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制度安排和运筹,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我们农村基层组织各项建设和发展的事业中来,集中民智,汇聚民力,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有更加广泛的工作基础;通过制度性的淘汰优化措施,解决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中存在的方方面面具体问题,推动“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的先进性问题。

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是农村基层干部执政素质的强化问题。

农村基层干部要突出解决与农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对农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以及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能力问题。

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都要基本素质作支撑。

去年我们协同各市(州)县(市、区)委组织部,对全省乡镇党政干部素质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总结归纳出了几个特点:

年龄结构上是“两头小、中间大”,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分别占17.8%和7.5%,31岁至49岁的占74.7%,基本合理;文化结构是国民教育、学校函授、其他成人教育“三分天下”,含金量不足;专业结构是“四龙治水”,主要包括经济、农业、法律、行政管理四个方面。

相当一批农村基层干部不具备适应农村现时工作需要的某方面专长。

干部的素质既体现着领导能力也检验着领导资格。

某种程度上讲,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状况与农村未来发展趋势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要求之间的差距,已经成了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了影响基层政权功能正常发挥和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巩固的障碍因素。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政素质,一是加大培养力度。

要把握工作重点,突出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个核心,坚持不懈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干部,帮助他们学会和掌握在新阶段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政策水平和为群众服务的实际本领。

在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素质、政策观念和民主法制意识的同时,着力提高他们化解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按政策依法律行政的能力。

同时,要从乡村后备人才抓起,逐步建立从致富能手到党员到村干部的逐级培养选任机制,拓宽干部成长渠道。

二是解决激励约束机制问题。

建立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制度,将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和职业道德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并切实作好考核成果的运用工作。

就是要让真心真意、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基层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包括政治上的提级,经济上的提升,精神上的鼓励等。

今年“七一”省委要表彰一批优秀县委书记。

省委已经明确提出,受表彰的县委书记,以后就是地厅级干部的后备干部。

省委要求市州也要表彰一批优秀乡村党组织书记。

这不是一般的惯例表彰,按照省委的要求,这项工作应该作为我们培养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台阶、一个导向来做。

内江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头。

我们就是要在全省各级干部中间倡导和叫响这样一种向上的正气和风气,让专心致志干事情的人得实惠,让一心一意抓工作的人得好处,让政绩突出、德才兼备的人得提拔。

二、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农村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必然要求党的建设要有相应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否则农村党建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失去它应有的生命力。

农村党的建设的创新,关键是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敢于创新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建设创新先行的思想,以党建创新带动其他的工作创新、发展创新;关键是各级党组织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与时俱进中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解决新问题;关键是各级党组织要敢于突破前人,允许和鼓励后人突破自己,形成年年探索创新,届届探索创新,长期探索创新的好机制。

目前农村党的建设需要探索和改进的东西很多,比如,以户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推行20多年了,分户经营的潜力已经得到了充分挖掘,面对市场经济,特别是加入世贸以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们这种分户经营的农村经济,如何应对国际竞争的大风大浪,值得研究和深思。

也就是说,我们的农村党建要研究和探索一种在新的形势下领导和组织农民,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新路子。

又比如,目前我们农村党组织的建立,多是沿袭计划经济、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的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产业链、行业协会的产生已经远远打破了这个格局,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党的建设随产业发展跟进,如何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行业协会里的问题,特别是建在那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生产领域,形成农村党建的日常工作网络,中心工作网络和应急工作网络;形成农村党建与农村经济,农村与非农村,农业内部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信息流、物资流、技术流和资金流,开辟农村党建的活水源头,这不仅涉及到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也事关这些新兴领域的健康发展。

再比如,税费改革将乡镇干部从催粮催款计划生育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后,乡镇职能如何定位、如何转变,乡镇干部的服务方向如何确定;乡镇的发展资金如何解决,如何维持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乡镇的债务如何化解,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开展等等。

还比如,我们在农村人才的激活方面,目前制约农村发展最要害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资金,一个是人才。

资金固然重要,甚至特别重要,但比较起来,人才更为重要。

因为有了人才,没有资金可以吸引资金,有限的资金可以发挥较大的效益;没有人才,用错人才,哪怕你是守着一座金山,也可能难以开发利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从机制方面入手,研究制定优惠政策,盘活存量人才,培养实用人才,吸引外流人才,激活各类人才,综合探索推进乡镇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用科技人才“本土化”进程,特别是给日益增多的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自愿回乡带领农民致富并有一定贡献的优秀青年以政治上的出路,是农村发展一个最紧迫的要求。

必须看到,一方面随着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党员确实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致富能力偏弱的问题,但同时又存在一大批有文化、有本事、有致富能力,已先富起来的农村带头人滞留在党外的现象。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既要研究如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真正解决自己带头致富和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问题,又要研究如何在致富能手中去培养和发现党员,以创建党员科技示范户、基层干部示范服务基地为重点,组建以致富能手、营销大户,“土专家”、“田秀才”等骨干队伍,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和服务,实施“党员农贷快车”,形成农村党员、干部与致富能手双向培养的人才流,建设一支科技型、民主型、法制型和服务型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从源头开始提升党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这些年来,我们在乡村干部的选拔方面,探索了“公推公选”、“两推一选”等好的用人导向和机制,推行这种选任机制,对组织来讲,有利于从许多愿意干事、有本事把事干好的人中优中选优;对个人来讲,开辟了一条靠本事平等竞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这种机制选出来的干部,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老百姓更支持和拥护他们;具有巨大的工作热情,总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性地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总想以出色的工作来回报党和人民。

这些正是新形势下我们以跨越式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建设所期盼和倚重的人才。

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

今年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了按照实践“三个代表”,深化“三级联创”,推进“三村建设”和“党员先锋工程”的农村党建总体思路。

在落实规定动作、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我们大力倡导和鼓励来自基层各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基层的党建工作动起来了,活起来了,面上的工作就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这就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潜力所在,也就是农村发展的前景和希望所在。

三、进一步明确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要求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工作的组织者,是“三个代表”在农村的实践者,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推动农村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任。

借这个机会,我想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提几点希望。

一是抓住机遇,争做学习型干部。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努力学习是成功的基础,善于学习是成功的钥匙。

任何一个人不学习必将落后,任何一个团体不学习必将一事无成,任何一个民族不学习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为了事业我们需要加倍学习,为了自己我们也需要努力学习。

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多数只有40岁左右,正是学习充实自己的大好时光,一定要通过争做时间的珍惜者、问题的探讨者、难题的解决者、勤奋的学习者,不断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地丰富、吸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创新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方法,以出色的学习为出色的工作和出色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执政为民,争做爱民型干部。

农村基层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直接面对农民群众,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直接代表党的形象,体现党的领导。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执政为民,执政爱民。

党组织书记首先要做爱民书记,通过爱民书记建设一个爱民班子,带出一批爱民干部。

必须强调:

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有没有政绩,政绩大小,自己说了不算,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才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

沿着这样的方向做工作,要求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时刻坚持对上负责同时也对下负责,时刻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把高度的对上负责建立在切实的对下负责的基础上,带头执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下访制度、民情恳谈会制度、联系帮扶制度、双向选择驻村制度、一线工作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把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经常化、制度化,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出色工作为党在农村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把对农民群众的领导真正建立在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替群众谋求长远利益的基础上,这是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对党要讲的最大政治,最大忠诚。

三是抓住关键,争做创新型干部。

农村的新情况新问题首先出现在乡村,但新情况新问题也往往首先在这里得到解决,因而新经验也首先在这里创造。

能否把风险化为工作机遇,把问题化为工作经验,把困难变为工作成果,关键在于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

希望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经常保持与时俱进的进取状态,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去善谋和多谋富民之事;希望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经常保持发现问题的敏锐状态,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农村基层和农民群众中的适应性及时做出反馈;经常保持自觉的能动状态,不断地从实践中探索出新思想,开拓出新办法,创造出新经验,以班子的观念创新推动党组织一班人的创新,以一班人的创新推动整个乡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的创新,使整个农村基层真正成为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新任务的战斗堡垒。

四是调整重心,争做服务型干部。

农村基层干部要适应农村工作重心的转移,善于用提供服务的方法来推动发展,凝聚人心。

要看到农村工作的重心,已经从过去要钱要粮的索取型,转化为了以向农民提供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为重点的服务。

要善于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提供服务,彻底转变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上。

这是当前和今后做好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点所在。

要尽可能地学会运用分类指导、示范引导的方法来引导和带动农民,特别需要通过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典型示范去引导、影响和带动农民;要尽可能地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服务中推动发展,通过优质的服务宣传和贯彻党的主张,这既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团结和组织农民的有效形式。

五是善聚民心,争做民主法治型干部。

要适应农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善于运用依法办事和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处理农村问题。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农民群众认识社会的途径不断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日益丰富,对农村社会事务管理的参与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有人说,现在我们的农民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农民。

这句话反映了农民群众通过广播电视、报章杂志等新闻媒体,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直接关注和了解。

这一方面要求我们的干部依法办事,做执法守法的模范,同时,要求基层党组织依法建制,学会用制度管人,特别要引导和组织农民群众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订和落实好《乡规民约》、《村规民约》,把党的主张制度化法律化。

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要真正把公共权利和公共资源公共化,在制定决策程序中主动争取群众参与,拓宽吸纳群众意见的途径和范围;在作出决策过程中充分体现群众意志,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善于做好群众的引导工作;在推动决策落实中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党组织的意志和决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检验决策实施效果中把群众反映作为第一信号,成效业绩由群众说了算。

这既是新形势下党管农村的方向所在,也是农村基层干部执政为民的核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