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8807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docx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

中考物理复习精要

一、物理定律、原理: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反射定律       

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                        6、能量守恒定律

二、物理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光的折射规律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二力平衡的条件   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

7、物体浮沉条件                   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                     

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11、热传递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12、安培定则                   1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4、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5、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

三、应记住的常量:

1、热: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

35℃~42℃  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容:

C水=4.2×103J/(kg.℃)冰的比热容:

C冰=2.1×103J/(kg.℃)

2、速度:

1m/s=3.6km/h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

υ=340m/s     υ 固>υ液>υ气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3×10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υ=3×108m/s

3、密度:

ρ人≈ρ水=103kg/m3    ρ水>ρ冰      ρ铜>ρ铁>ρ铝          

  1g/cm3=103kg/m3      1L=1dm3 =10-3 m31mL=1cm3 =10-6 m3

  g=9.8N/kg

4、一个标准大气压:

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

5、元电荷的电量:

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1.5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

2V

  人体的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

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

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w.h=3.6×106J

6.常见小功率用电器:

电灯、电视、冰箱、电风扇;

 常见大功率用电器:

空调、电磁炉、电饭堡、微波炉、电烙铁

四、物理中的不变量:

1、密度:

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种类、状态、温度有关,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容:

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跟物体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量无关。

3、热值:

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种类有关,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

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5、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

五、生活中的物理模型:

1、连通器:

如水壶、水位计、船闸、过路涵洞、自来水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

2、杠杆:

如撬棒、天平、杆秤、独轮车、铡刀、筷子、镊子、羊角锤、瓶盖起子等。

3、轮轴:

如板手、螺丝刀、自行车的车把等。

4、斜面:

盘山公路、螺旋等。

六、物理公式

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1

速度

υ=S/t

1m/s=3.6Km/h声速340m/s

光在真空的速度C=3×108m/s

2

电磁波的速度

C=fλ

C=3×108m/sf的单位:

1MHz=103kHz=103Hz

λ的单位:

m

3

密度

ρ=m/V

1g/cm3=103kg/m3

4

合力

F=F1-F2

F=F1+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F1>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5

压强

p=F/S=ρgh

p=F/S适用于固、液、气

p=ρgh适用于固体中的柱体

p=ρg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76cmHg柱=1.01×105Pa=10.3m水柱

6

浮力

①压力差:

F浮=F上-F下

②称重法:

F浮=G–F

③平衡法:

F浮=G

④原理法:

F浮=G排=ρ液gV排

计算浮力的步骤: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G(ρ液<ρ物)下沉

7

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8

滑轮组

F=G/n

F=(G动+G物)/n

S=nh(υF=nυ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

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9

斜面公式

FL=Gh

适用于光滑斜面

10

W=FS=Pt

1J=1N·m=1W·s

11

功率

P=W/t=Fυ

1KW=103W,1MW=103KWP=Fυ只适用匀速直线运动

12

有用功

W有用=Gh(竖直提升)=fS(水平移动)=W总–W额=ηW总

13

额外功

W额=W总–W有=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fL(斜面)

14

总功

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

15

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G/(nF)

=G物/(G物+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16

热量

Q=Cm△tQ放=qm

吸热:

△t=t-t0放热:

△t=t0-t

17

欧姆定律

I=U/R

注意①同一性,②同体性,③同时性

18

焦耳定律

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的电热计算

19

电能

定义式—W=UIt=Pt(普适)

导出式—W=I2Rt;(纯电阻)

W=(U2/R)t;(纯电阻)

(1)使用公式时,各物理量通常都采用国际单位。

(2)对于物理量的定义式还需理解其物理意义。

(3)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

(4)会灵活对基本公式进行变形

(5)1度=1w.h=3.6×106J

20

电功率

定义式——P=W/t=UI(普适)

导出式——P=I2R;(纯电阻)P=U2/R;(纯电阻)

21

串联电路

I=I1=I2U=U1+U2R=R1+R2

分压关系:

U/R=1/UR1=U2/R2(正比)

22

并联电路

I=I1+I2U=U1=U2

1/R=1/R1+1/R2

分流关系:

IR=I1R1=I2R2(反比)

R=R1R2/(R1+R2)

七、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1、控制变量法:

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

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

这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用这种方法的有: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出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类比法:

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概念类比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

如:

把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比为水压;声波类比为水波。

3、转换法:

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的方法叫转换法,如:

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4、等效法:

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如可以用总电阻代替各个分电阻(根据对电流的阻碍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个分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用等效电路代替要研究的电路。

5、建模法:

用实际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观存在的物质叫假想模型法,如:

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规律;用假想液片法来推导液体压强公式;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分布特点等。

6、比较法:

如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对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行比较等。

7、科学推理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尽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推理的科学方法,如: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而推理出来的定律;人们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也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8、分类法:

如物体可分为固、液、气;触电的形式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等。

    

9、图像法:

如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图像;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图像。

10、逆向思维法: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场之后,法拉第思考——既然能“电生磁”,那么,反过来能不能:

“磁声电”?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法。

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

学习要求

提出问题

在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的问题

猜想与假设

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科学知识和问题相联系,尝试提出可检验的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选择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决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和要求,以及所需的相关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等,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使用有关设备和材料进调查检索、观察、测量和实验;安全地操作记录观察和测量的结果

分析与论证

分析处理实验结果,与猜想和假设进行比较作出解释,收集更多的证据支持解释,检查解释、过程、方法上是否存在问题,必要时提出改进措施

评估

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索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充分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交流与合作

书写探究报告,并以适当的形式进行交流

八、物理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和要求:

九、问答题

1、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什么?

答:

利用惯性,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2、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答:

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力可增大压强,使它们的齿或刃锋利

3、把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答:

塑料挂衣钩紧贴墙面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挂衣服或书包后,吸盘与墙壁产生的摩擦力与衣服或书包的重力平衡,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4、钢笔吸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什么原因?

答:

按下弹簧片时,橡皮管内的一部分空气被挤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复原状使管内空气压强低于管外大气压强,墨水被管外大气压强压进水管内。

5、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

答;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大,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饭菜越熟得快。

6、你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

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

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所以感到凉。

7、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为什么?

答:

因为钨丝受热产生升华现象,然后钨的气体又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

8、冬天,人在感觉手冷的时候,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插进裤袋里使手变热,这两种办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得到热量的?

答:

搓手通过做功得到热;手插进裤袋用体温把手暖热,这是通过热传递得到热。

9、冬天人们从外面进屋后,总喜欢用口对着双手哈气,同时还爱两手相互摩擦,这是为什么?

答:

冬天室外很冷,人的双手总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气温近于人的体温,对手哈气,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气的热量;双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内能,都可以使手变得温暖。

10、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答:

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是冷的,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液化(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11、安装照明电路时,如果装保险丝时拧得不紧,往往容易熔断。

为什么?

答:

如果保险丝拧得不紧,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电阻就会增大,通电时,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部分间断发热,时间长了就容易熔断。

12、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为什么?

答:

因为铜导线和电炉丝串联,根据Q=I2Rt,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十、物理知识的应用

1.声呐发出超声波(声速):

测距和定位,如测海深。

雷达发出无线电波(光速):

判断物体的位置.

2.密度:

鉴别物质,判断物体是否空心,判断物体的浮沉。

3.二力平衡: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测滑动摩擦力,测浮力。

4.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可制成重垂线、水平器。

5.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水坝下部建造得比上部宽,潜水深度有限定。

6.连通器的液面要相平:

茶壶、锅炉水位器,自动喂水器,用U形管判断水平面。

7.相互作用力:

游泳,划船,起跑、跳远向后蹬,跳高向下蹬

8.大气压:

自来水笔吸墨水,抽水机,茶壶盖上开一小孔,用吸管吸饮料,针管吸药

9:

物体的浮沉条件:

密度计,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孔明灯,盐水选种,测人体血液的密度,解释煮食物(如饺子)时,生沉熟浮等

10.杠杆的平衡条件:

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看力臂,动力臂长省力),求最小动力(在杠杆上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画出最长力臂),判断动力变化情况,进行有关计算

11.镜面反射:

解释黑板“反光”;晚上看路时判断水面还是地面。

 漫反射:

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电影屏幕要粗糙。

12.平面镜成像:

镜前整容,纠正姿势;制成潜望镜;万花筒;墙上挂大平面镜,扩大视觉空

间;改变光路(如将斜射的阳光,竖直向下反射照亮井底);自行车尾灯;平面镜转过θ角,反射光线改变2θ角。

1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得到平行光,聚光的亮点有大量的能量可点火、烧断物体。

1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制成变阻器(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油量表,制成简单调光灯,导线不用铁丝用铜丝,电热器的电阻要用镍铬丝

15.蒸发致冷:

吹电风扇凉快,泼水降温,包有酒精棉花的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擦酒精降温

16.升华致冷:

用干冰人工降雨、灭火,在舞台上形成“烟”雾

17.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减小)而升高(降低):

高山上煮不熟饭,要用高压锅。

18.加压气体液化:

生活用液化石油气用增加压强的方法使石油气在常温下液化后装入钢罐,气体打火机

19.熔点表、密度表、比热容表:

白炽灯泡灯丝用钨做,在很冷的地区宜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解释在沿海地区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变化不大。

注意:

固体和液体相比较,不能说液体密度总比固体的小。

20.电流的热效应:

发热→制成各种电热器:

热得快,电水壶,电饭煲,电热毯,电铬铁、保险丝等。

  电流的磁效应:

有磁性→制成电磁铁、电磁起重机,电铃,电话听筒,扬声器,喇叭,利用电磁铁制成电磁继电器,用于自动控制。

  电流的化学效应:

化学反应→蓄电池:

冶金工业提炼铝和铜(电解反应)、电解、电镀。

  磁现象:

用磁性材料做成录音带和录像带,磁悬浮列车,冰箱门,指南针、磁卡。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制成直流电动机、动圈式扬声器;

  电磁感应现象:

制成发电机,动圈式话筒。

21.各种能的转化:

发电机、电动机、热机、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太阳能光电池、汽(或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22.简化电路的方法:

①去掉电压表(电阻很大,相当开路)②电流表看成导线(电阻很小)③开关断开,去掉所在的支路;④开关闭合相当于导线;⑤去掉被短路的电路;⑥电路一般会留下一个电阻或两个电阻串联或两个电阻并联三种情况。

十一、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工具

1.长度:

刻度尺(直尺、卷尺)(特殊测量方法:

棉线、滚轮、刻度尺间接测量)

  2.液体或固体体积:

量筒、量杯,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

  3.质量:

天平(实验室)、电子秤、杆秤、磅秤(日常生活),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

  4.时间:

秒表、钟

  5.速度:

速度计(汽车上),平均速度:

尺(皮尺)、钟表(秒表)

  6.温度:

液体温度计(实验室用);体温计(测体温);寒暑表(测气温)

  7.力(重力、拉力、摩擦力、浮力):

弹簧测力计

  8.液体的密度:

密度计;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9.固体的密度:

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10.液体的压强:

压强计;大气压:

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即托里拆利实验和无液气压计)

  11.电流:

电流表电压:

电压表电阻:

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或欧姆表。

  电能:

电能表电功率:

伏安法或电能表、秒表

12.直接测量型实验有10种基本仪器、仪表:

钟表(或停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要求会根据测量范围选合适量程和根据精确程度选最小分度值,会正确操作与读数,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每种仪器测量前都要认真观察所使用的仪器零刻度线的位置(调零)、最小分度值和测量范围等。

13.掌握四个重要实验:

  ①.测密度:

原理ρ=m/V,器材:

托盘天平、量筒,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尽量减小误差。

  ②.测机械效率:

原理:

η=W有/W总,器材:

一套简单机械装置(如滑轮组、斜面等)、弹簧测力计、细绳,测量时,注意要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动滑轮的重、摩擦和物体本身的重.同一滑轮组,所提升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③.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和功率:

原理:

电阻R=U/I,电功率P=UI;器材:

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要求会画电路图,会连接实物,会选择电压表、电流表量程,小灯泡不亮时,能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析电路故障,知道灯泡在不同的电压下,测出的电阻值不相等是因为温度变化了.知道测小灯泡电功率与测定值电阻阻值都要求多次测量意义有什么不同,知道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如果只有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时(缺少测量工具),如何利用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测电阻。

  与人体有关的物理量(初中学生)

  1、质量约:

50kg   2、重力约:

500N   3、密度约:

1×103kg/m3

  4、体积约:

0.05m3   5、身高约:

160-170cm   6、电阻约:

几千欧

  7、手臂长约:

50——60cm   8、手掌面积约:

100-120cm2   9、脚掌面积约:

200-250cm2

  10、对地压强:

行走时约:

2×104Pa站立时约:

1×104Pa

  11、步长约:

50-70cm   12、步速约:

1.5m/s

  13、骑自行车速度约:

4m/s   14、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约:

20N

  15、大拇指指甲宽约:

1cm;手掌宽约:

1dm   16、脉搏跳动频率约:

70-75次/min(1.2Hz)

  17、正常血压约:

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18、人体正常体温约:

36.5℃(37℃)

  19、100米短跑时间约:

13-14s速度约:

7.5m/s

十二、初中物理70个易错点汇总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

物体受非平衡力:

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

左高左调;天平调平:

指针偏左右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

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

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

力臂最大做法: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

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

1cm2=10-4m2

  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形状、插入水银面的深度、是否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