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论文排版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8731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管论文排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财管论文排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财管论文排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财管论文排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财管论文排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管论文排版2.docx

《财管论文排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管论文排版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管论文排版2.docx

财管论文排版2

毕业设计(论文)

 

会计准则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系(部):

财经管理系

专业:

会计电算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1

一、推出会计准则的必要性1

(一)选择性的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优点1

(二)正确对待会计国际化与中国国情的关系1

(三)正确处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1

(四)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2

(五)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2

二、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2

(一)加强了“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地位3

(二)取消了发出存货成本计算的“后进先出法”3

(三)债务重组方法发生改变3

(四)置换资产的入账价值问题4

三、会计准则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一)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有困境4

(二)企业利润操纵现象不可避免4

(三)会计准则不够明确5

四、应对会计准则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5

(一)完善公允价值的对策5

(二)遏制利润操纵现象的对策6

(三)不断完善会计准则6

参考文献8

中文摘要

会计不仅为国家服务,更多的是为广大的投资者、债权人服务。

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拥有了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企业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初衷是让企业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实际上却构成了管理当局谋取不当利益的手段,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产生了不良的经济后果。

新会计准则遏制了盈余管理,但也给企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提供新的盈余管理空间。

关键词: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策

 

Abstract

Accountingnotonlyfornationalservice,moreforthevastnumberofinvestors,creditorsservice.Butundertheconditionofmarketeconomy,enterprisesasthemainbodyofthemarkettohavethemoreaccountingpolicychoice.Enterprisestochoosetheaccountingpolicyisintendedtolettheenterprisecantrulyreflectthefinancialpositionandoperatingresults,butactuallyconstitutestheauthoritiestoseekimproperinterestsmeans,exacerbatedbythedistortionofaccountinginformation,resultinginnegativeeconomicconsequences.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tocurbearningsmanagement,butalsototheenterprisethroughthechoiceofaccountingpolicyprovidesnewspaceforearningsmanagement.

Keywords:

Accountingstandards;Accountingsystem;Countermeasures

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它将推动中国向更现代的经济模式过渡,并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推出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化发展道路上应该结合实际取长补短,首先要完善自身会计准则的制定、实施与发展。

其次要吸取《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优点,并不断进行交流、借鉴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选择性的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优点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实施过程中,应随时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实际现状,吸收和借鉴IASB中符合国情的思想,逐渐改进不足、有弊的方法,有计划的实现IASB的趋同,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发展。

(二)正确对待会计国际化与中国国情的关系

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规模及其认可程度日益扩大,但中国特定的会计环境决定了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国际会计准则,也不能全盘否认国际会计准则,要在吸收、借鉴其先进的会计理论时,体现自己的特色。

中国会计的环境特征主要表现为政府还是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法制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还不高等等。

鉴于此,在推动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还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

(三)正确处理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会计制度侧重于如何记账,会计准则是就某个要素或经济事项的不同情况,规定如何合理核算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从长期看,会计制度是一定时期的过渡办法,在我国现阶段,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将并存,二者不能相互代替,缺一不可,必须做好两者的相互协调与配合。

当然,这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我们要加快步伐,先建立会计准则配套体系,待到合适时机再建立起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四)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我国新会计准则引人了国际通用的概念框架内容,但是由于定位、计量属性的规定等方面的制约,仍难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概念框架。

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起一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以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实务操作更加规范,从而增强准则的指导性与前瞻性,避免会计准,以会计假设为基础,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为核心,它可以由财政部来制定并作为会计法规的组成部分。

(五)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后,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其最重要的任职资格条件是专业技能和职业背景,而不再是地区代表性,这就对我国尽快培养出自己的国际会计专业人员提出了挑战。

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样的专业人员,从而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处于不利地位。

无论是在人才培训方面,还是会计工作方面都要努力培养专业性、综合性的高素质会计教育工作都和实际工者。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上,既要通过增加国际会计准则、网络技术等新的教学内容和会计专业技术考核制度来造就复合型的国际会计人才,又要重视会计现职人员的后续教育,使目前的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观念,全面了解国际会计惯例,提高业务素质。

二、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会计准则几乎在所有重大方面都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

按照国际通用规则,新准则严格界定了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既坚持了历史成本,又引入了公允价值,在关键环节和重大方面都实现了与国际规则的趋同。

(一)加强了“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地位

在会计准则中,由于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得到确认,因而可以体现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及时性和相关性。

考虑到我国目前市场发展的现状,财政部在修订会计准则时也规范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即目前主要在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要求使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

(二)取消了发出存货成本计算的“后进先出法”

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取消了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这两种方法。

根据调查,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后进先出法不具有普遍性,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情况,不能提供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相一致的会计信息。

存货先进先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这一核算办法的变动,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使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费用反映的都是实际的历史成本,而没有人为调节因素,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债务重组方法发生改变

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异就是公允价值的使用和债务重组收益将计入当期损益,因此采用新准则以后影响的是当期损益而不是权益。

新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

新准则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

不论债务方或债权方,重组时均采用公允价进行处理,确认资产转让损益,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将来应付金额中的“或有支出”,确认为“预计负债”。

(四)置换资产的入账价值问题

置换资产的入账价值问题,不再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认,而要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非货币性交易采用公允价值和评估作价。

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这样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的结果就会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

上述规定特别指出,若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三、会计准则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是否意味着企业会计制度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哪些问题和困难,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有困境

虽然公允价值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却遭到了质疑。

信息可靠性不足的情况下,是很难代表交易价格的。

另外,由于市场法规尚不健全,其市场的公允也使人怀疑,这些都导致其公允价值计量不准确,可靠性不太高。

其次,若不能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那么就只能通过对预期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来估计公允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会计人员做出判断和估计。

此时,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公允价值的合理计量。

(二)企业利润操纵现象不可避免

会计准则中,某些核算准则的修订,给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来调整其会计政策,使得一些企业仍然可以依据新准则运用新的手段来对企业业绩进行人为调节,从而扩大企业利润操纵空间。

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

交易中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价值,并确认置换收益。

因此,企业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的需要,以通过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的方式或者与其他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方式,来改变企业的当期损益。

此外,在这两种业务的会计处理中,由于涉及到公允价值,因此,企业还可以把公允价值的确认作为一个操纵点,来调节企业的当期利润。

(三)会计准则不够明确

会计准则允许将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这一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存货准则所规定的“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或投资性房地产等”,其中的“相当长时间”究竟是指多长时间,这种表述很模糊,在实务中难以操作,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界定。

这样做的结果是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既可以计入存货资产价值,又可以计入当期损益,这将会导致操纵利润的现象发生。

再者,可能造成企业因生产产品所需资金的来源不同,使其产品成本出现较大差异,导致其产品成本不具可比性。

因此,在准则中,针对“相当长时间”这一指标,给出明确的时间界定。

再者,要严格区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存货界限,只有那些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电力设备等,才属于借款费用可资本化的存货范围,而常规性生产或生产周期较短且重复、大量生产的存货,则不属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四、应对会计准则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公允价值的对策

公允价值的全面运用最终仍需要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完善以及市场监管、职业道德建设等系统工程来解决,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推广公允价值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合理运用,公允价值是否真正公允,必须解决人为操纵问题。

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主要在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

因此,关键的措施是要尽量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实现产权多元化,以弱化内部人控制程度。

其次,要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

现值技术是估计公允价值的重要方法,当不存在公平市价时,就需要应用现值技术来计算出相应的公允价值。

因此,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迫切。

(二)遏制利润操纵现象的对策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应尽可能减少可供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尽可能明确规范,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粉饰报表的可能性。

既要对已经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进行审视,寻找并填平其中的真空地带,又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发现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各种准则和制度,加快会计准则和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压缩利润操纵空间。

同时,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杜绝会计人员造假,防止利润操纵的有效手段。

为此,要大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法制建设来制约和激励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

违规造假粉饰利润的企业,对帮助其进行利润粉饰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相关责任人员,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彻底改变目前低廉的违规成本敌不过强大利益诱惑的现象;二要建立企业、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企业蓄意造假和注册会计师因徇私舞弊或重大过失而不能发现上市公司重大会计造假行为,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公司的根本长远利益是财务报表数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公开性和透明度,老老实实经营,争取真实的业绩,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玩弄操纵利润的数字游戏,只能蒙骗一时,最终只能导致公司覆亡。

(三)不断完善会计准则

要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准则制定机构应该对会计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处于研究工作的最前沿,研究经济环境对准则的影响,合理预期会计实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总体上安排准则制定计划,使会计准则更加明确。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规范收益分配的技术标准,是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

会计准则是否合理,操作性如何等,都直接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实质性差异。

另外,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需要建立一套公开透明、层次清晰、易于操作、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要克服以审批代替信息披露监管的观念和做法,增强信息披露监管的力度。

总之,颁布新的准则体系只是会计改革重要的一步,如果仅仅片面追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出现与我国会计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的混乱或失控,由此产生的成本和风险都是巨大的。

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切实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发挥新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作用,进而提高会计职业界的整体实务水平,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侯贵春.新会计准则下财务管理创新思考[J].辽宁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3).

[3]韩新宽:

财务管理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张岩.新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5).88-89.

[5]金玉辉.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和对策[J]时代经贸.2008.(6).151-151.

[6]王君彩、余应敏.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研究[J].财会月刊(A会计).200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