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8631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

《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docx

工作汇报之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

品牌教研组汇报材料

【篇一:

参评市星级教研组汇报材料】

经验总结

县实验小学品德教研组总结

——参评市星级教研组汇报材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档次的不断提升,我们品德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使我们对自身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定位,为此我们组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合理组织,建设强大的教研团队

1、根据学校实际,优化教研队伍结构。

我校品德教研组由三个校区、六个年级、三个学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一共有64位教师组成,绝大多数教师兼任语文、班主任或心理辅导教育教学工作,这是一支庞大而复杂的队伍。

为了组织这样一支队伍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我们根据区块结合的结构原则把整个教研组分成实小本部、金桥校区和金桥书院三个教研小组,又根据分层研究的原则把整个教研组分成“核心组”和“基本组”两个层次。

其中核心组由市县学科骨干、名教师、教坛新秀、年级组长等品德教学骨干组成,在教研大组中起教研攻关和教学示范的作用;基本组又由不同年级组成,可以根据年级不同分别开展教研活动。

形成了以教导处为龙头,姚旦旦老师总负责,各教研小组长具体负责,全体品德教师

共同参与的网状教研结构和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使教研活动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

道。

2、根据学科特点,分层开展教学研究。

在小学各门学科中,品德学科所占课时较少,品德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习惯等有较深的了解,由班主任兼教比较合适,不宜设立专职的品德课教师。

因此,品德学科教师人数多,课时数少,大多数教师兼了语文或数学等主要学科,他们很难把主要精力用在品德课的教学研究上。

根据这个特点,我校实施了区别对待、分层研究的教研活动策略。

首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即核心组的教研示范作用,加强对品德学科的教学研究,提高我校品德教学的研究水平。

我校有市学科骨干、县名教师1人,县学科骨干2人,市教坛新秀7人,县教坛新秀12人,这是一支强大的教研骨干力量,他们的教学研究决定了我校品德教研的最高水平。

几年来共组织这支骨干队伍参加省、县、片、校、年级教研活动100余次,进行课题实验9项,撰写教学论文60多篇,编制每册每课品德课教案。

然后,要求基本组教师学习、消化、运用核心组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学会用好核心组编写的精品教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我们每个人也在教育科研中不断的

成长与进步着。

3、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认真组织教研组学习活动,落实教育理论学习内容,每学期至少有2次专题学习讨论。

开学初,我们每位老师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

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核心组成员人手一份品德教学杂志《小学德育》,共订阅13份。

通过阅读,以摘录的形式,加深和强化对先进教学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还通过校园网品德教学专栏建立电子化的学习讨论平台,为品德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经验总结

讨开辟新天地。

二、狠抓常规,确保教研组规范运行

我们从教学常规入手,做到有教研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强化过程管理。

实施“四个一”的计划,即每课一反思,每月一札记,每学期一教研课,每学期一教学论文。

具体落实在以下几方面:

1、抓计划实施。

每学期认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要求目标明确,安排具体,措施落实。

各年级组以年级为单位,在开学一周内订好本年级授课计划,每个年级统一教学进度,教研大组加强监督,确保品

德教学计划的有效执行。

2、抓备课研讨。

与语文数学学科不同,根据品德兼课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并不要求每个教师每课都独立备课。

而是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核心成员及各年级组长的作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核心组成员重点承担备课及教学辅导任务,各年级组承担本册部分课文的备课任务。

在校园网建立的学科网站上,开设有品德教学专栏。

管理员及时传送外部先进的品德教学理念和教学动态,提供一些优秀的品德课课堂实录和课件供老师观看和下载。

同时将各册每课教案放臵品德

教学专栏上,供全体教师下载使用,并做到同教材教学,统一要求,

统一进度,统一考核标准。

3、抓教学示范。

根据品德学科特点,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我们认为品德教师多数兼教语文,他们还要参加语文或数学的教研活动,每2周一次品德教研活动的要求是不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的)。

要求教师认真听课,积极参与互动式评课研讨活动。

我们还经常派教师外出学习,参加省、市、县里组织的教研活动。

要求老师做好详细的听课笔记,对于一些高档次的课作现场的拍摄实录。

回来以后,教师集体观看后,谈观后感,通过讨论融合进集体的智慧,经过对课程的理解和重新组合,教研组推出一名教师将集体的备课结晶在本校进行展示。

近几年我们组织参加省里的活动达40余人次,市里达70余人次,县里多达200余人次,片级和校级就不可计数了。

通过努力,全组上下形成了较浓的学习氛围,变以前的“独斗式”教学为现在的“互助式”教学。

教师不再穴居于自己狭小的教学空间,将眼光投放于更远的外部世界。

由于个体教学观念和参与度地不断更新和快速提

高,为教研组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研究课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让全县的品德教师能较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县教研室准备编写一套完整新颖的新课程教案集,这项工作的重头戏落在了我们教研组身上。

为此,我校品德教研组充分发挥我校市级品德学科骨干葛震宇老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根据品德新课程教材内容特点,分类开展课例研究。

如,地理知识类课文以《我们的地球》、《我的家乡在哪

里》等为例,社会生活类以《生活中的你我他》、《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等为例,心理辅导类以《咕咚的启示》《做个快乐鸟》等为例,开展“三个过程两次反思”的课堂教学研究。

首先确定上课内容,让执教者独立开展课前调查活动,做学情分析、家校联系、方法指导、情景体验等细致工作,独立设计教学方案,进行第一次试教展示;然后,同组成员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互动式评课,献计献策,并邀请专家、教研员、名师进行现场指导,促使执教进行第一次反思;接着,执教者修订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试教展示,并通过互动式研讨引起第二次反思;最后,根据二次反思体会再次修改设计教案,进行第三次试教,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案。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疑难,力求在备课上体现创新,通过这种方式,磨出了一堂堂精品课。

如苏海未老师执教的《寸金难买寸光阴》,先是自己备课展示,教研组成员群策群力,积极献计献策,出金点子。

经过一堂又一堂的试教,这样一课的品德教学内容分为两课时,就把精彩的,操作性很强的教案呈现在全县品德教师的面前了。

又如王爱珍老师执教的《我们的地球》,一堂一堂地试教,一个又一个的金点子,构成了一堂完美的品德教研课,获得了浙江省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并在浙江省2004年品德年会观摩活动课上执教,得到了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另外我们品德教研组“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学,邀请了社会名人、家长代表及全县的品德教师参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宁波市品德最佳教研活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品德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在老师们的热情参与下按即定的计划实施落实。

大部分

【篇二:

中学社会教研组成果展示汇报材料】

走三维发展教研路建和谐文明教研组

——市中学社会教研组成果展示汇报材料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是北宋一代名相范仲淹对因高风亮节著称于世的东汉名士严光的颂扬。

市中学就是以四先贤之一严光的字“”而命名的,是一所全日制的城镇初级中学,创建于2000年,现有33个教学班,2062名学生。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管理为先的原则,以“成人、成才、成功”为育人目标,践行“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让我们身上的太阳发光”的教育理念,营造了团结和谐、心情舒畅、有压力但不压抑的工作与学习氛围,获得了浙江省示范初中、市现代化达纲学校、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四十余项荣誉。

社会教研组现有组员9人,党员4人,高级教师3名,市名师一名,市教坛新秀3人,市学科骨干教师4名,市教坛新秀2人,获省级荣誉称号1人,市级荣誉称号3人。

教研组以“奉献,我们执着的追求;团结,我们成功的基石;学习,我们前进的动力;创新,我们活力的源泉”为誓言。

全组上下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教师在各级各类业务竞赛中有多人次获奖,其中省级1人,市级7人,市级9人。

社会教研组已成为市初中社会教研组的领头雁,先后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市先进集体、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现已被推荐为浙江省巾帼文明示范岗。

大家知道教研组作为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业务性群体,是教学研究与管理系统的基层单位。

教研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对于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师生素质、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相关作用。

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把教研组建设视作攸关学科生命、自身发展的大事,并结合学科特点潜心探索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教研组建设道路——“外延求广、核心求效、内涵求深”的三维发展道路,围绕“广度、效度、深度”这三个维度开展教研组建设活动。

一、外延求广

面对尚未完全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教育现状,我们教研组针对初中社会、思政学科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现实处境,在教研组建设上努力拓展外延,跳出专业、学业的框框来抓组的建设,用外延的丰富来促进教研织组的发展。

1、教师的发展定位于德艺双馨

厚德才能载物。

对于一个教研组建设来说,教师的保守、自满、各自为战、斤斤计较都是大忌。

组内教师仅有精良的教学技能而缺乏团结协作、热爱学生、宽容互谅等道德素养,教研组建设也只能是形同虚设。

为此我们中学社会教研组要求组内每一位教师把提高师德修养放在与提高专业素养同等重要的位置,并要求人人贯彻“反向偏爱”的教学策略,即把特困生、学困生、德困生作为特别关

爱的对象。

教研组的学习内容除了与学科相关的业务知识、专业理论外,还有专题的师德提升会、组内生活会、自我剖析会等。

教研组订阅的杂志除了学科内容外,还有如《读者》之类淡泊名利、劝人为善的书籍。

组内每位教师都结对帮助一名“三困生”,并每年选送最优秀的课到结对学校。

由于正确的教师发展定位不仅使教研组内部和谐团结,而且在同事和学生中留下很好的形象。

2、学生的发展定位于品学兼优

由于初中社会、思政课本身的特殊性——培养人的德性是其重要的课程目标,所以我们教研组要求组内教师不能光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品行发展,并把品行发展作为根本性的要求。

教研组的备课会议除了备教材、备进度,还有专门的备学生品行,并有相关的品行表现记载本。

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既有卷面的知识测试,又有日常的行为表现评估。

对于个别心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主动谈心,并联系班主任和家长进行帮助。

对学科、学生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理性的定位使我们的课和我们组的老师不仅受到学生喜欢,而且还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3、活动的开展定位于全面开花

俗话说:

有作为才有地位。

为了改变不被重视的社会、思政课开展学科活动经常面临困境的状况,我们中学社会思政教研组主动把学科活动纳入到学校团队、政教活动中去,采取全面开花的策略,只要与学科有关的都主动组织和参与。

如根据课程需要主动与校团委联系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把“少年与法”兴趣小组纳入到学校的法制学校中去,举办“少年法庭”全校观摩会,开展心理指导,担任校少年团校的大部分授课任务等。

学科活动的低调定位与积极作为不但营造了处处生根的学科活动氛围,也提高了我们组老师在学校的地位。

4、示范的发挥定位于积极淡定

好酒也需要吆喝,最有效且持久的吆喝方式是赢得良好的口碑。

我们社会教研组及全体成员在做好岗位工作、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承担校外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以积极与淡定的姿态出现。

积极主动的作为,包括在校内教研活动及教学上率先示范,主动把学科活动纳入到学校团队、政教活动中去,同时我们还主动承揽各级教研活动。

我校每年都承办市级社会思政教研活动,每年有教师执教市级公开课,送教下乡课,另外每年高质量地完成市中考复习经验介绍或专题讲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各级领导、组织、教师都给予我们肯定与荣誉,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能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不躺在功劳簿上居功自傲,一如既往地给自我加压,永不自满。

二、核心求效

外延的扩张最终是为质量的提升服务的,没有质量的外延是不具有意义的。

我们教研组在外延求广的同时又把重心放在教研组的效能建设上。

1、和谐的教研氛围是加强教研组效能建设的前提

宽松、民主、和谐的研究氛围,是加强教研组效能建设的前提条件。

人人想说,人人敢说,人人会说,这种教师群体之间互相合作、切磋交流的对话氛围最能够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使不同个体的知识与能力在探讨、冲撞、分享等行为之中得到提升。

我们教研组的观摩教学活动,人人都是主讲者,同时又是评讲者。

公开课教学时,尽量消除讲课者的顾虑,轻松上阵,提倡不计较讲课成败,主张人人尝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法,从大处着眼探讨和解决平日实际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

每次活动大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无拘无束,营造了浓厚而和谐的研究气氛。

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中教师的教研主体意识得以唤醒,教师的教研对话精神得以培养。

一些年轻教师也迅速脱颖而出,如杨立群老师获得2005年市初中思品优质课评比第一名,今年将代表市参加省初中思品优质课比赛,戚青华老师获得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等。

2、制度健全是加强教研组效能建设的保障

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常规管理能为更好地发挥教研组功能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我们教研组发展至今已制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达到“十有”:

有目标誓言、有计划总结,有活动制度、有备课制度、有听课制度、有评课制度、有结对制度,有自学制度、有信息反馈制度、有检查制度等。

教研组成立之初就把团结进取、质量一流、师生齐头并进作为教研组建设的目标。

教研活动开展不但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还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形式,这样一方面使教研组资料齐全,另一方面还使组员对每次活动心中有数、有备而来,既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又提高了教研质量。

对于备课、听课、评课这些常规教研活动,无论数量质量、还是程序操作教研组都有统—的制度和严格的要求。

同时,教研组还通过有特色的教研制度开展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如结对制度:

每位教师都必须参与师徒结对和师生结对活动,高到市特教带徒,低到校内同伴结对,人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不同等级的师傅,广到资助山区贫困学生,近到结对身边“三困”学生,人人都有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如信息反馈制度:

无论本市教研活动还是全省,全国性的教研活动,每位参与教师回来后都要书面或口头传达活动信息,使大家尽早掌握教育新动向,达到资源共享。

3、提高课堂效益是加强教研组效能建设的关键

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在课堂。

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所以我们教研组把提高课堂效益作为加强教研组效能建设的关键和减负的突破口。

教研组除了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探索外,还以重点课、示范研究课、参与式培训课这三类课为载体,有效达成转变学习方式和提高课堂效益的

目标。

每学期教研组每人开设重点课四堂,尽量进行同教材同课题施教,以达到更好的互动和完善;每学年教研组开设一次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一次青年教师的探索课、一次主题型研究课,这样一来使教学的经典与创新相生相长;教研组把所承担的全市公开课、新课程巡礼课、轻负高质课开发成参与式培训课,每位教师通过对该课的听与评,同时促进施、听双方专业提高。

围绕提高课堂效益开展的同伴互助合作研究既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大面积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我们中学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四年的中考中,思政社会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均居全市同类学校第一;同时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组教师各级各类业务竞赛中多人次获奖,就2005学年中,马颂行老师被评为市名师、市骨干教师,徐雪芬老师被评为市首届骨干教师、杨立群、郝翠霞老师被评为市教坛新秀;张素清获市政治命题比赛一等奖,获初中思品教师评课比赛二等奖,戚青华获市社会命题比赛二等奖等。

4、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是加强教研组效能建设的助推器

三、内涵求深

为了进一步谋求教研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研组整体的发展后劲和后续竞争力,我们教研组把内涵作为立身之本来抓,努力寻求教研与科研的最佳结合点,力争在深度上有所发展。

1、拓深专业知识是教研组寻求内涵式发展的有力依托

在终身学习的社会潮流中,我们教研组全体成员没有把科班出身、本科学历作为享用终身的专业资本,而是继续在专业知识的拓深上下功夫。

特别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课程学习中,每位教师都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在继续教育的培训班上经常受到市教师进修学校老师的好评。

教研组还要求每位教师每月看两本专业杂志,每学期看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撰写一篇读书笔记和一篇教学论文。

同时教研组鼓励教师进行高学历进修,培养了全市初中思政专业的第一位教育硕士,另有两位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

业务精良、专业功底深厚成为教研组内涵

式发展的有力依托。

2、开展课题研究是教研组寻求内涵式发展的有效抓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彰显我们教研组尝试以课题研究为入手寻求教研组的内涵式发展。

浙江省教研系统2002年度立项课题《初中思想政治课体验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三年实践研究获得可喜成绩,课题成果市首届德育成果二等奖、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研系统科研成果二等奖:

市立项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究》市科研成果一等奖。

课题研究使教师由原来的教书匠向教学研究者转变,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六年来教研组在《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班主任》、《福建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省级获奖1篇,市荻奖4篇,市获奖14篇。

教研组的课题研究以其显著的成果在市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

3、深展学科活动是教研组寻求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分数固然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有效参数,但我们教研组并不单纯追求学业成绩,而是始终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道德提升作为教学的最高效益和追求,把形式多样朝纵深发展的学科活动作为教研组寻求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科与生活相结合,我们教研组教师除了编撰乡土教材,还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全国首批文明村——小路下村、全国塑博会、河姆渡遗址,保国寺,进行主题调查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学科活动所撰写的小论文有多篇获奖。

我们中学社会思政教研组在“外延求广、核心求效、内涵求深”的三维发展道路上己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在成绩面前我们不会停止不前,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多交流,多积累,多学习,多实践,我们的教研组工作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篇三:

品牌教师评审材料汇总述职报告】

品牌教师评审材料汇总述职报告

谢全招,男,中共党员,1967年10月出生,1991年6月毕业于衡阳工学院(南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专业全日制四年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1年8月被评审为机械专业高级讲师(副教授)。

2006年10月被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聘为钳工专业委员会专家兼副主任。

2007年4月在株洲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加工制造类教学研究会当选为常务理事。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

先后担任过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实习处副处长负责实习处全面工作;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处长负责教务处全面工作;现任机电教研室主任。

本人还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和任职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

现将本人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人民教师,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深入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始终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1994年被评为湖南省技工培训优秀教师,并因工作成绩突出破格晋升为讲师。

参加工作21年来被评为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10多次。

从1995年以来年度考核17年中15年为优秀。

另外,作为中共党员,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群众中起表率作用,并经常协助技工党支部进行党的知识讲座,努力培养学生党员,先后担任王敏、汪雪刚、汤明等8名学生党员的入党培养人和介绍人,深受学生的好评与尊敬。

二、业务能力

(一)教学能力

1、勤勉教学,成绩突出。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专家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

参加工作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位置上。

尽管技工学校学生基础差,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

因此,我在教学

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认同“差异发展”。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每一节课都设计了学生参与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三分钟活动”,如“成语故事”、“历史上的今天”、“金正昆礼仪知识”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轻松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为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近年来积极投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中去,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我主要担任的《钳工工艺学》课程,合格率达98%以上;《机械制图》课程,合格率95%,《液压与气压技术》课程,合格率98%,《机电一体化概论》课程,合格率94%。

我校每年的钳工高级(中级)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率均在95%以上。

2、深入钻研,大胆创新。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了解机械加工最新的发展趋势,把握技工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参加认真组织教研室的备课活动,与同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

本人一直采用“理实一体化”对《钳工工艺学》课程进行教学。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强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衔接与协调,突出

专业实习的重要性,并参加了以项目教学法为教学手段以项目任务为教学目标的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职业教育示范性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编写工作,任副主编。

为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合格率,结合钳工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主编了校本教材《职业技能鉴定钳工(中级)复习指导》。

2006~2008年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一项省级课题研究并结题:

湖南省装配钳工职业技能鉴定研究与题库开发。

在担任实习处副处长期间积极践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先后设立了桂林机床厂、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湖南火炬集团醴陵公司等5家企业为学生实训基地。

担任机电教研室主任以来,积极开展与上述企业的教学合作,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