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8540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

《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FID行业分析报告.docx

RFID行业分析报告

RFID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发展概况

2011年,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

规划指出,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示范应用被列为重点支持对象。

规划的出台,标志着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与综合运用,已被国务院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财政部出台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专项财政资金对物联网产业进行扶持,有力地带动了地方政府对物联网的资金支持,使得政府对物联网的支持真正由虚变实。

在中央的带动下,地方政府对物联网行业的支持也在加大,如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提出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生活等一系列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应用示范工程。

国家与政府的支持,是促进物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物联网产业飞速发展、相关市场迅速扩大的背景下,作为物联网最成熟的应用,RFID产业必然迎来快速的增长。

物联网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上,是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与谐社会提供智能服务的庞大社会信息系统工程;物联网表达的是一种融合,发展宗旨是“以人为本”,当今发展的重点与切入点是感知与应用。

要全力支持并加快制定各相关标准,重点放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引导与开拓各类应用,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信息服务业发展。

我国物联网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真正造福民众,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认为,中国物联网与RFID应用领域的应用,将打造以中国物联网与RFID为核心的产业链信息整合服务,不但打造了多样的信息体系,而且还积累了行业领军的中国物联网与RFID实力,这在满足众品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众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巨头建立中国物联网与RFID集成服务合作关系奠定了前提条件。

对中国物联网与RFID行业的发展与投资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二、行业国内外市场环境、供求分析

国外RFID市场发展及需求情况等:

自从2003年沃尔玛与美国国防部大力推进RFID应用以来,国外RFID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市场研究机构In-Stat发表的研究报告称,RFID将成为自手机出现以来普及率最广的无线技术。

目前在北美、欧洲、大洋洲、亚太地区及非洲南部,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特别是在美国与欧洲,出现普遍采用RFID的最新趋势,沃尔玛、麦德龙、吉利、强生、宝洁、摩托罗拉、宝马、UPS、汉莎航空等100多家跨国公司已大规模采用RFID产品。

另外美国国防部已经全面导入RFID计划(2005年全军推广),美国社会福利局于2005年初正式使用RFID技术追踪SSA各种表格与手册,发过政府已在食品领域全球推行原产地分类RFID电子标签制度,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与乘客联合会也大力推荐航空公司将RFID技术应用于行李运送。

从统计数据来看,全球RFID市场销量2000-2010期间复合增长率达24.57%。

IDTechEx认为,2012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76.7亿美元,并在未来十年达到稳定增长,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提高四倍达到261.9亿美元。

国内RFID市场发展及需求情况等:

目前中国已经将RFID技术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与票证管理、动物标识、特种设备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多个领域;2007年,在政府主导项目的拉动下,中国RFID市场依旧保持了快速增长,主要表达在身份识别领域应用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其中二代身份证的继续集中发放依然是RFID应用的最大市场。

目前,RFID应用的亮点之一主要表现在自助图书馆。

迄今已有200多家图书馆完成了RFID技术的改造,RFID技术对于管理效率与防盗性能获得了图书馆的认可,预计未来十年将会有63亿元的市场空间。

图1自助图书馆RFID防伪市场空间计算

资料来源: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此外,政府开始积极推动如邮政、海关、粮食管理、物流、铁路等各种试点工作的开展,随着应用的推进与展开,各种行业标准也处于相应的制定过程中。

中国RFID产业联盟与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物联网研究与促进中心的研究显示,在物联网广泛应用推进的带动下,中国RFID产业快速成长,2012年市场规模达236.6亿元人民币,年增长31.7%。

2013年中国RFID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比2012年增长35%左右,RFID产业市场规模将达320亿元左右,中国RFID市场发展将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图1中国RFID市场规模与增速

数据来源: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三、行业技术分析

(1)行业技术特点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美国政府是RFID应用的积极推动者,在其推动下美国在RFID标准的建立、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

欧洲RFID标准追随美国主导的EPCglobal标准。

在封闭系统应用方面,欧洲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

日本虽然已经提出UID标准,但主要得到的是本国厂商的支持,如要成为国际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FID在韩国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至今韩国在RFID的标准上仍模糊不清。

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日本、南非等国家均有较为成熟且先进的RFID产品。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在RFID产业上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中在产品设计、生产、加工等方面技术基本成熟,但还没有形成强势品牌。

在系统集成方面还是处于前期宣传预热阶段,项目机会在逐步增加,但是大部分还是处于前期的洽谈阶段,真正实施的项目并不多,还未出现真正的大规模有影响力的应用项目。

在标准制定方面,中国在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上已有一定基础,目前经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制定了《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等应用标准,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频率规划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验;在技术标准方面,依据ISO/IEC15693系列标准已经基本完成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参照ISO/IEC18000系列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列入国家标准制订计划。

此外,中国RFID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也基本完成。

RFID技术的特点是含有IC芯片的射频电路与传感器,内部装有可程序化的集成电路与天线,可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读写装置进行信息的接收与传输,具有产品鉴别、防伪、防盗、管理等多种功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产品条形码标签的升级与更新的产品。

智能标签具有小、薄、柔(制作的产品厚度可达到0.1mm左右,长度从几毫米到近二十厘米,可随意扭曲、弯折)的优点,以及具有读取数据信息快,并可依特殊命令读取ID号码与一些特殊信息等特点。

(2)行业技术分类:

RFID技术的分类方式,常见的有下面四种:

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闭环与开环,闭环主要指在企业内部的应用,类似企业的内部网,不与外界产生联系;开环是指符合国际标准的大规模应用。

根据电子标签工作频率的不同可分为:

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与微波(Microwave)。

根据电子标签的不同可分为:

唯读卡(RO)、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WORM)、可读写卡(RW)。

根据电源方式的不同还可分为:

主动式(Activetag)与被动式(Passivetag不需要电源可工作)。

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决定着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感耦合还是电磁耦合)、识别距离,还决定着电子标签及读写器实现的难易程度与设备的成本。

四、行业经营模式

(1)、RFID行业有如下几种经营模式:

生产+销售型、销售+设计型、生产+销售型、设计+生产型、设计+生产+销售型等多种模式。

该行业企业采用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生产+销售型,其利润主要来自RFID技术产品销售。

(2)、行业利润水平及未来趋势

从技术趋势看,RFID技术与条码、生物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以及与互联网、通信、传感网络等信息技术融合,构筑成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

海量RFID信息处理、传输与安全对RFID的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RFID系统集成软件将向嵌入式、智能化、可重组方向发展,通过构建RFID公共服务体系,将使RFID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与利用更为深入与广泛。

  从行业应用趋势看,未来1-3年教育行业用户最迫切进行的三种电信解决方案是增加网络带宽、网络安全与校园网的建设与升级。

远程教育、移动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教育城域网及一卡通系统也将是教育行业用户未来重点投资的方向。

五、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工信部、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金卡工程委员办公室。

主要由上述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行业规章与管理办法,并监管相关政策、法规的执行,指导行业的发展。

行业的协会组织是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AutomaticIndemnificationManufactureAssociationofChina,简称AIMChina),其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接受中华人民共与国民政部的监督管理,是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董事会成员。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与枢纽,负责收集行业信息。

进行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技术与市场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部门的决策与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在政府授权下,在技术产品测评、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发挥作用;为会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协助协会会员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另外,行业的其他协会组织还有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智能卡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智能卡协会。

中国信息产业智能卡专业委员会主要登记由国内从事智能卡技术研究、开发、智能卡生产、应用与服务的企事业单位与相关机构自愿参加而组成的全国性明民间组织社团。

中国智能卡协会作用是促进相关政府主管机关与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的中介组织。

(2)行业法律法规

公司所处的RFID行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务院、中央军委第128号令《中华人民共与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3号令《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00号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质监局质函《关于集成电路(IC)卡及读写机产品生产许可证有关工作的通知》、工信部[2007]205号《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以及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颁布的《集成电路卡注册管理办法》、《IC卡管理条例》与《IC卡通用技术规范》。

(3)行业政策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引下,各地RFID产业发展良好,其中,深圳市尤为出色:

涌现出一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如远望谷、先施科技、国民技术以及华为、中兴等;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应用项目如:

广深铁路RFID票证、深圳图书馆RFID系统、深圳海关RFID货运、深圳检验检疫局深港RFID安全供应链、移动手机支付RF-SIM卡、电子车牌等。

对该行业发展有利的政策分析:

2006年6月9日,国家科技部会同15个部委联合发布《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单一技术发布政策白皮书,也是第一个联合15个部委制定一份技术白皮书。

《白皮书》的发布标志我国RFID产业发展的实施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培育期(2006-2008):

在产业化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典型行业示范应用,初步形成RFID产业链及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2008-2012):

扩展RFID应用领域,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规模化市场形成,促进RFID产业持续发展。

第三阶段:

整合产业链,适应新一代技术的发展,辐射多个应用领域,提高RFID应用的效率与效益。

2006年8月,《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与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发展目标包括重视RFID、传感器网络等物与物通信网络技术的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打造完善的产业链,推广RFID、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全社会的应用。

2008年4月,国家颁发《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应用(2008-2013年发展战略规划)》,其战略目标是到2013年末基于磁条卡、IC卡与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等介质的各类卡应用系统进一步普及。

2009年2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RFID技术发展与应用列入,并指出在未来15年提升制造业与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09年4月,国家颁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09-2011》,提出支持RFID(电子标签)产品与系统的开发以及标准制定。

2011年2月,国家颁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制约整个中国RFID产业与应用发展的瓶颈问题与关键环节,已经被列入《规划》的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中,重点支持超高频与微波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等感知技术的研究。

六、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

行业与其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前景;近三年上下游行业变动及变动趋势:

从产业角度看RFID产业链涉及终端厂商、芯片厂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多个层面;任何一个厂商不可能完整提供所有产品,只有价值链各环节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才可能提供面对用户的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解决方案,共同培育与发展市场。

这意味着物联网的产业机会与规模相当巨大。

上游:

上游产品主要是电子元器件(如芯片)、基础原材料(纸片、PVC、漆包线等)、基础能源(水、电等)行业。

上游行业技术的发展促进RFID产品技术与质量的提高、产品升级换代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芯片的发展,由于芯片的技术为RFID产品的核心技术,因此芯片水平的快速提升将会加强RFID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由于芯片的成本占据着RFID产品的大部分成本,芯片的价格变动将对本行业产品的价格变化起到一定的传导作用。

中游:

RFID产业中游,主要涉及设备提供、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软件与平台。

其中设备提供商的市场机会将更多地向RFID靠拢。

而从中期情况看,系统集成企业的业绩则有望激增。

毕竟在市场导入期,应用多处于垂直行业应用阶段,对系统集成的要求并不特别高,RFID厂商可以兼顾。

在市场成长期,由于涉及技术与界面开始增多,专业的系统集成企业需求会突增,从而大幅度提升系统集成商的营业收入与业绩。

下游:

相比较而言,处于RFID产业链下游的应用与运营商所面临的空间最大。

下游行业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银行、电信、高速公路收费、学校、网吧、医院、物流、防伪、生产与供应链管理等多个行业,目前RFID应用增长有保障的领域多数集中在政府投资相关领域,譬如社保、卫生、安防与交通等,今后的应用示范推广还将重点涉及发展工业、农业、物流的智能化以及服务平台;而RFID运营涉及的领域则更为广泛,包括交通运输、新能源、电力、金融保险,还有智能建筑等方面。

从总体来看,应用与运营商将会是RFID受益周期最长的环节。

七、行业竞争状况

目前,国际RFID产品制造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RFID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欧美市场。

飞利浦、西门子、ST、TI等半导体厂商基本垄断了RFID芯片市场;IBM、HP、微软、SAP、Sybase、Sun等国际巨头抢占了RFID中间件、系统集成研究的有利位置;Alien、Intermec、Symbol、Transcore、Matrics、Impinj等公司则提供RFID标签、天线、读写器等产品及设备。

海外公司的技术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质量、性能优势。

国内市场上从事RFID开发与应用的企业数量庞大,规模大概在上百家,但绝大部分企业研发的RFID标准为低频、高频,参与超高频研发的企业不多,而且超高频研发技术目前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能够服务于国际品牌厂商与国内一线品牌服务企业数量很少。

国内从事RFID业务的企业主要有:

远望谷、哈威克、北京亚仕同方、江苏瑞福、深圳先施、武汉踏驰、深圳丰泰瑞达等。

由于国外企业将战略重点放在RFID技术应用相对成熟的欧美市场,而没有投入大量资金铺设中国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国内市场上同类RFID产品,国外品牌售价远远超过国内品牌,明显缺乏性价比优势;因此,国内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细分度不高,竞争不充分,一旦国内某个企业在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方面有所突破,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垄断地位。

八、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进入RFID行业的主要壁垒是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很高,属于大型高端智能装备,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包括精密机械、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超声波,力热声光电都要涉及。

目前,国内RFID技术的提升带动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其在物流、医疗、仓库储存、安全防伪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RFID技术在频率方面主要包括低频、高频与超高频三个等级,目前国内从事低频与高频的企业大概有上百家,超频技术的研发需要更加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更多研发资金的投入,而从事具有应用更加广泛不的超高频技术研究的企业并不多,因此形成了技术壁垒。

(2)客户渠道壁垒

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成熟的设备设计方案是RFID设备设计制造厂商取得客户信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由于客户需求复杂,RFID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RFID设备设计制造厂商需要通过长期的市场拓展与实践,才能逐步实现经验积累并快速形成成熟的设计方案并投入生产,新的行业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

(3)人才壁垒

RFID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跟上行业需求的变化与高超技术要求,因此需要大批高水平的行业应用人才、技术开发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新的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因而人才成为重要的行业进入壁垒。

九、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①国内经济增长稳定

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态势稳定,未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RFID行业属于高投入,低能耗产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不是特别显著。

近几年,宏观经济运行良好,铁路、物流的高速发展,需要更多RFID产品的投入应用,其优势是不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政府产业政策扶持与物联网产业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的RFID产业发展动力十足。

智能电网、智能交通金融服务物流仓储等相关重点项目应用数量逐渐增加,范围迅速扩大,同时商品防伪资产管理工业管理等企业市场需求开始升温,未来RFID产业将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

②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2006年6月,政府制定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物联网发展的支持力度。

2007年4月底,信产部发布了《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通知规定中国UHFRFID技术的试用频率为840-845MHz与920-925MHz,标志着国家从频率资源上重视RFID技术与产业。

2011年2月,国家工信部正式颁布《物联网“十二五”正式规划》,把通信技术包括RFID在内的信息产业列为鼓励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因此在技术的研发及整体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政府将对物联网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支持,主要包括制定物联网战略行动计划,建立物联网发展的组织领导保障,制定促进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政策,建立物联网产业协作机制,加快物联网立法与促进物联网应用的军民结合等等。

③价格下降驱动行业需求增加

RFID产品的价格下降将激活应用范围的推广。

较高的价格是前几年RFID普遍推广较慢的主要障碍,在价格较高的时候,RFID产品只能应用在高附加值产品上,比如高端白酒、烟草等。

而RFID产品价格的下降也能够突破价格壁垒,有力刺激零售食品安溯源等的应用。

RFID产品价格目前主要受产品成本的影响,其中,芯片成本为产品的主要成本,随着国内芯片技术的提高,RFID芯片成本的大幅降低,RFID产片的价格也在降低,RFID作为电子产品,其销量、市场空间与价格密切相关——价格降低将充分释放市场需求。

图RFID价格下降激活潜在行业应用

资料来源: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不利因素:

①技术成熟较晚,普及相对较慢

国内RFID技术水平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虽然在低频高频上已经发达,但技术水平成熟太晚,普及也相对较慢。

欧美发到国家在技术水平领先我国二三十年,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培较多高技术人才,技术水平早已成熟。

由于RFID技术与产品在国内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在普及与推广方面较为缓慢,国内对RFID认识程度较为肤浅,应用还是以条形码与二维码为主。

近些年,随着国家推进物联网建设与标准制定以及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RFID技术将逐渐为人所知,未来将会全面推广。

②RFID超高频技术发展受到制约

目前,RFID技术在低频与高频方面已经较为发达,超高频技术的研发较为缓慢,而超高频技术相比低频、高频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是超高频技术在我国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其制约因素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一是超高频技术不完善。

在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技术上还存在着系统集成稳定性差、超高频标签性能本身有一些物理缺陷等许多技术方面不完善的问题;二是超高频标准不统一。

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在国内尚无形成统一的标准,国际上制定的ISO18000-6C/EPCClass1Gen2协议,由于涉及多项专利,所以很难把它作为国家标准来颁布与实施;三是超高频成本瓶颈。

近两年来,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价格尽管下降很快,但是从RFID芯片以及包含读写器、电子标签、中间件、系统维护等整体成本而言,超高频RFID系统价格依然偏高,而且项目成本是应用超高频RFID系统最终用户权衡项目投资收益的重要指标。

因此,超高频系统的成本瓶颈,也是制约中国超高频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十、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1)周期性特征

RFID行业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市场对于RFID技术需求的高速增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是我国未来重点投资的领域,市场对于RFID技术的需求仍会保持高增长率。

由于RFID行业是高投入与低能耗产业,受到经济环境影响较小,当宏观经济呈现周期性下降时行业并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季节性特征

公司的部分产品如翼校通主要对象为学校,公司的销售情况受到了学校采购的影响。

学校的采购一般来说一年至少2次,采购量大部分集中于下半年9月份新生开学期间,而上半年学校寒假结束后会补充一部分产品,因此下半年的销售收入一般会高于上半年。

(3)区域性特征

由于政策引导,渠道建设等显著优势,RFID行业的从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

北京、上海、深圳,每个地区都有上百家企业,其中,区域性较为显著的为深圳与上海,由于政府资金与政策的大力支持,RFID技术发展较为先进,产品推广的也较为广泛。

但上述地区的企业面对的客户一般不局限于本地企业,而是面向全国各地。

十一、RFID行业发展前景

当前,物联网已成为各国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与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领域。

发达国家通过国家战略指引、政府研发投入、企业全球推进、应用试点建设、政策法律保障等措施加快物联网发展,以抢占战略主动权与发展先机。

我国已具备一定的应用、技术与产业基础,并以建设物联网产业园区、智慧/智能城市建设与应用示范等为标志,形成了物联网发展热潮,取得了积极进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被列为重点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2011年《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对未来几年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统筹规划,财政部设立了物联网专项资金对行业进行扶持,各地对物联网行业的支持也纷纷落到实处。

全国各地掀起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对RFID技术有着巨大的需求。

图书、校园、旅游、工业应用、医疗、交通等行业市场内RFID技术应用不断扩大与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