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8324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1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课程性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为必修课。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掌握关于各时期代表性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系统知识,并在必要的范围内增进对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的认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学、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以求有益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为其将来从事社会文化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发扬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以促使一部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

        

先秦文学教案

教学时数:

72学时

配套教材: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任继愈<<中国哲学简史>>

  朱东润<<中国历代作品选>>

总绪论

本绪论主要介绍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中国文学的演进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古、七段的分期等问题。

第一编先秦文学

课时:

2

绪论

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

一、传说时期的文学即远古歌谣与神话。

二、甲骨文与金文是今知最早的文字,也标志着书面文学的产生。

三、诗歌是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

一、先秦文学呈现出文史哲不分的综合状态。

二、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三、“士”的出现。

第三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一、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二、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三、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四、楚地文化与楚辞

原始社会没有文字。

有些反映原始社会生活的神话传说保存在后人的著作里,如“构木为巢”、“钻燧取火”等。

商朝已经有了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

由此可以推想夏代也有其文化和文学。

殷商宗教迷信之风大盛,鬼神权威至高无上,出现了歌舞娱神的巫和掌文字记录的史这两种专职人员,促进了巫文化和史文化的发展。

到西周时,巫史文化已经相当发达,保存到今天的文献资料有《诗经》中《大雅》、《周颂》中的部分诗歌,《尚书》中的《牧誓》、《大诰》、《无逸》等十多篇和《周易》中的部分爻辞。

相传制礼作乐的周公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伟人。

反映西周末至春秋时代生活的著作主要是《诗经》中的《小雅》、《国风》与《国语》、《左传》。

“士”阶层从春秋末期形成,战国时代的士人不仅在学术领域里各张一帜,各树一党,各倡一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也都各扶一主,各为一国。

表面上是贵族执政,实际上起作用的乃是这些“士”人。

学术上有儒、墨、道、法;政治上有合纵、连衡。

秦用法家思想治国,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

原始歌谣和神话。

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诗歌和散文。

诗歌主要包括《诗经》和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

散文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主要有《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主要有《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先秦的散文都是不同体裁的实用文,但由于其中有一部分写得相当活泼,很有文采,所以被后世当作文学作品传诵。

而楚辞则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学。

先秦的文学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与现实政治、与社会人生有着紧密联系,并由此形成我国几千年的文学传统。

中国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向来不大,这点与西方文学的差别相当明显。

           

第一章上古神话

课时:

8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上古神话的产生与记录、其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及其思维特征、在后世的散失与演化,并能结合当代心理学、比较文学知识对神话作出新的阐释。

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是文学艺术的渊源,是我国古代文学素材和文学形象的宝库。

二、神话的原始形态是在有文字以前广泛流传在人民口头的神异故事。

三、我国神话的保存及流传情况。

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

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

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

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

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

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相信有超自然的主宰,相信灵魂和神灵的存在,他们崇拜图腾、信仰巫术、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与此相联系,原始思维也以万物有灵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想象力为特点。

因而在神话中,一切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赋予以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

我国神话具有多族多源的特点。

一般所说的神话主要指唐宋以前汉族经籍所记载的古代神话。

这些典籍主要有《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风俗通义》、《三五历记》、《列子》等。

其中,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话较多,尤以《山海经》最多,而且接近上古神话的原貌。

我国神话原本应是很丰富的,可惜由于我国文字繁难,记录不便;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实用,罢黜玄想,不语怪力乱神和远古的荒唐之说;由于神话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等因素,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存,只剩下零碎的很少一部分。

第二节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一、有关解释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的创世神话。

二、有关解释日月星辰、风云雷电、鸟兽草木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物的神话。

三、有关同自然力和权威进行抗争的神话。

四、有关民族来源、祖先诞生、氏族部落战争和部落中能人、首领等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神话。

五、神话中乐观进取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征服自然的气概,对后代文人及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一、以己感物,具体、形象的思维,情感体验,隐喻和象征。

二、神话是我国非写实文学的源头。

三、想象、夸张、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成为非写实文学的基本特质。

我国上古神话有着自己鲜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在思想内容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

第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我国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现实生活的反映,从中随处可见当时先民为生存而从事劳动创造的情况。

神话中的著名英雄和大神,大都是杰出的劳动者和创造者,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后稷教民稼穑等皆属此类。

从神话中,还随处可以看到先民同大自然斗争的具体情形,如鲧、禹、后羿等英雄面对自然灾害的侵袭威胁,他们与之顽强搏斗,并取得了重大胜利。

神话里,还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斗争的真实面貌,如黄帝与蚩尤之战,反映了部族间的斗争;刑天与帝争神,反映了部族内部的冲突。

第二,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

我国上古神话,无论是对世界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的“真”的探索,对勤劳、勇敢、正义、善良的善的礼赞,还是对崇高、粗犷、神奇、悲壮的美的歌颂,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先民重视人类自身的思想、情感和性格,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的憧憬,表现了他们立足现实人生、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奋发昂扬的乐观精神。

鲧被杀了,还破腹生禹,继承其未竟的治水大业;夸父死后,手杖竟化作邓林,继续造福苍生;女娃淹死在东海,冤魂却变作一只精卫鸟,誓志填海。

这诸多死而不已、奋斗不息的神话形象,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化身。

在艺术方面,首先表现出了为人生、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原始艺术精神,展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艺术思维特征,对后世的艺术审美与创作发生了重大作用。

其次,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并不直接、具体,而是通过其幼稚幻想加工过的变态现实。

他们一方面把自然力加以神话,一方面又敢于同它进行斗争。

在原始生产生活的斗争实践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了无数神话中的英雄形象,逐渐形成了追求真理、富于理想、意志坚强、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再次,成功运用了后世所说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拟人等浪漫主义手法。

先民们在万物有灵的思维基础上,常常把事物拟人化,并对对象进行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描述。

对于害人的怪物,他们总是将其描写得异常凶恶,如人形而牙长五、六尺的凿齿,牛形、赤身、人面、马足的猰貐;而对于人类有功的神或神性英雄,则将其神力予以大胆夸张,如女娲、后羿、禹、黄帝等都被描写得气魄宏大、威力无边。

其他如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巨鳌戴山(《列子·汤问》)及《山海经》里种种殊方异物、奇人怪事的神话,都具有此艺术特点。

其四,体现了悲剧美与崇高美的统一。

我国一些主要的著名神话,其主人公大都是悲剧角色,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

但这些神话故事,又不是一悲到底,它们一方面写了自然力的强大和英雄的悲惨死亡,另一方面又写了先民控制自然的信心、力量及幻想中的最后胜利,以及为此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

比如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先民的悲剧命运和崇高情怀。

他们的牺牲是悲剧,但他们牺牲是出于崇高的目的,这就使故事悲而不哀,悲而能壮,引起人们对牺牲者的崇敬,同时展示出光明和希望。

因而,这类神话既富于悲剧情怀,又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

   

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一、神话历史化。

二、神话发展为仙话。

三、神话作为文学的素材。

四、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精读作品篇目:

后羿射日(《淮南子·本经训》)、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征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阅读作品篇目: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夸父逐日(《山海经·大荒北经》)、刑天断首(《山海经·海外西经》)、共工触山(《淮南子·天文训》)

备注:

1、将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作一对比,找出其异同。

 2、将佛学中的神话与中国神话作一对比,找出其异同,进而认识两种文化的不同心理、地域基础,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化的渊源。

第二章诗经

课时:

1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重点学习《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掌握《诗经》在后世的流传情况及不同时代对《诗经》的不同解释,从发展的角度看诗义的变迁。

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一、《诗经》释名。

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

三、《诗经》的收集和编订。

对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的评介。

四、《诗经》的构成、分类及风、雅、颂的含义。

五、《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地域。

六、《诗经》的作者。

七、《诗经》的流传。

鲁、齐、韩、毛四家诗。

“今文”诗与“古文”诗。

《诗经》辑录了春秋中叶以前的诗歌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先秦时代称“诗”或“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称为“三百篇”。

《诗经》是周王朝乐官,在王官行人采诗和公卿列士献诗基础上搜集、整理,编选而成,各篇都是合乐的。

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全书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160篇。

风诗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其创作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远及长江、汉水流域。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其中周颂31篇是西周时期的作品,鲁颂4篇是春秋前期鲁国的作品,商颂5篇,有人说是商代作品,多数人认为是春秋前期宋国人写的宗庙乐章。

颂多是颂德之作,主要产生在王都,作者多是上层人物。

《诗经》早在春秋时期已广泛流传。

当时士大夫常在外交场合以“断章取义”的方式“赋《诗》言志。

”儒、墨等学派把它作为授徒讲习的教科书。

到了汉初,出现了齐、鲁、韩、毛四家诗。

齐、鲁、韩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齐诗》亡于三国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宋。

《毛诗》为毛亨、毛苌所传,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后由东汉著名经师郑玄作《笺》、唐孔颖达作《正义》,历代研习者甚多,故得以流传至今。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一、祭祀诗:

全部收在三“颂”中。

二、颂赞诗:

分布较广,大部分集中在二“雅”中。

《诗经》中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的庙堂及宫廷乐歌多属此类,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

有的颂帝王歌天命,如赞美天道深远、文王德行纯美遗惠子孙的《周颂·维天之命》。

有的颂战功扬王威,如《商颂·殷武》歌颂殷高宗武力讨伐荆楚大获全胜的赫赫武功,赞美殷武受命中兴、天下畏服的伟大功绩。

《大雅·江汉》赞美周宣王大臣召虎(召穆公)平淮夷之乱,战果辉煌,立功受赏。

这类作品大都讴歌战争胜利,赞美将领功绩,主旨仍在宣扬帝王威德。

还有一些颂宴饮赞嘉宾之作,实亦颂歌之一支。

如《小雅·鹿鸣》、《小雅·南有嘉鱼》等。

此类诗歌直露地反映王公贵族恣意享乐的生活,具有一定认识意义。

四、怨刺诗:

多产生在西周末东周初。

这类诗主要存于《雅》诗和《国风》中,它主要产生于西周末年朝政腐败、礼仪废弛、统治者残暴荒淫的厉、幽时期及其以后,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

“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

有的借古讽今,如《大雅·荡》谏厉王应以殷鉴为戒,《小雅·正月》以“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警戒今王。

更多的作品是针贬时弊,指斥昏君。

如《大雅·民劳》揭露了统治集团的残暴、欺诈、丑恶、昏乱,对人民的忧苦深表同情;《板》、《荡》直斥最高统治者违反常道,妄行政令,荒淫昏聩,使人民陷入苦难深渊。

此外,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的怨刺诗,如《小雅·巷伯》等,亦颇引人注目。

这些怨刺诗大都敢于直面人生,大胆揭露社会矛盾,表露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忧患意识。

《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魏风·硕鼠》直接把贵族统治者比作贪婪无厌的大老鼠,唱出奴隶们对剥削者的无比愤恨。

《魏风·伐檀》》以委婉曲折的反语,复沓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国风》》中的怨刺诗更多的是对统治阶级种种无耻丑行的揭露和讥嘲。

如《邶风·新台》辛辣嘲讽了卫宣公光天化日之下劫媳宣姜的荒淫乱伦丑行;《齐风·南山》讽刺了齐襄公和其妹文姜的无耻乱伦行为;《秦风·黄鸟》控诉了秦国暴君对无辜良善的杀害。

五、婚恋诗:

绝大部分集中在“国风”中,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各个侧面和所有阶段。

其中描写家庭婚姻悲剧的弃妇诗最具社会批判意义。

《诗经》是较早较多涉足此题材的,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

《诗经》中的婚恋诗,无论是写男子悦爱女子,或写女子悦爱男子,或表追求、言思慕、叙幽会、寄怀念,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剧,莫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情真意挚,感人肺腑。

其中写得最多的是情歌。

如《周南·关雎》以河洲上雌雄和鸣的关鸠起兴,写一个男子对一个美丽姑娘的单恋,热烈而坦率。

他醒着想,梦里也想,不惜以巫术和想象与自己心爱的姑娘结合。

《邶风·静女》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切思念,洋溢着一派热烈欢快的情调。

《秦风·蒹葭》抒写对“在水一方”的“伊人”的缠绵悱恻、反复追寻,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深沉执著。

另有一些恋歌则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礼法压迫的反抗及其内心创伤。

如《郑风·将仲子》写女主人公,强压着深挚的爱情,求其心爱的“仲子”不要翻墙折树来幽会,以免被父母、兄长或别人发现的矛盾心理;《邶风·柏舟》的姑娘则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大胆声言:

那个垂发少年,才是我心中思念的对象,并且发誓至死不渝。

在婚恋诗中,还有一些表现婚姻与家庭不幸生活的“弃妇诗”,是最能反映社会问题的。

如《邶风·日月》、《邶风·谷风》、《秦风·晨风》等皆属此类。

其中最典型的是《卫风·氓》,诗以弃妇的口吻,倾述了她从恋爱、结婚到受虐待以至被弃的全过程,抒发了她内心的不平、哀伤、怨恨和反抗。

诗的结尾弃妇抱定与氓决裂的态度,性格由多情、忍耐转为清醒、刚强和果断,是我国文学史上较早注意人物性格变化表现的诗篇。

六、征役诗:

散见于“风”、“雅”之中。

徭役诗是役夫感叹身世之作。

兵役诗大都有重大历史事件做背景。

这类诗与周王室的平叛、外族入侵和频繁的诸侯兼并战争有关,既有西周初年的,也有西周晚期和春秋时代的,尤以后者为多。

这些战争,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因而反映征战、徭役和离乱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也就成了《诗经》征役诗最重要的主题。

如《豳风·东山》通过对参加周公东征归来的征人所见战后农村的破残景象,及他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齐风·东方未明》写一个狂暴的官差,天不亮就把人抓走,弄得民居不宁;《小雅·何草不黄》控诉了兵役不息,征人劳瘁;《王风·君子于役》借山村农妇怀念久役不归的丈夫,揭露征役给百姓带来的无限痛苦。

这些诗,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

在《诗经》征役诗里,还有一类是表现爱国思想的作品。

如《秦风·无衣》、《鄘风·载驰》、《小雅·采薇》等。

《无衣》是秦国抵御西戎入侵的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歌,它生动地表现了秦国人民团结御侮、同仇敌忾地爱国精神。

《载驰》是著名女诗人许穆夫人写的,它表现了诗人心系祖国、急赴国难的爱国精神。

《采薇》是周宣王征伐猃狁入侵时的作品。

它虽也写到征人思归恋家的苦闷情绪,但更多的是写战士们在外敌入侵时同仇敌忾的昂扬奋勇精神。

这些诗篇,或委婉沉郁,或慷慨激昂,格调虽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了威武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时政治的创作倾向。

《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坦率,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

这些诗歌,不仅主题和题材广泛多样、真实深刻,同时还以惊人的艺术概括力,把握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中一些本质矛盾。

它们通过对当时生产、劳动、战争、徭役、爱情、婚姻、家庭、祭祀等的描述,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达了民众的理想和愿望。

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提出来的,也是《诗经》艺术上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所谓“赋”,指的时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如《七月》,诗人按季节和物候变化,由春至冬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直陈其事。

比,就是比喻或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打比方,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有明喻,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有暗喻,如“我心非石,不可转也”(《邶风·柏舟》);有借喻,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有博喻,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如蛾眉”(《卫风·硕人》)。

这些比喻,都能紧扣诗中的情、事、景,十分贴切。

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兴句多在一首诗的开头。

《诗经》中用兴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起协调韵律的作用,如《秦风·黄鸟》开头的“交交黄鸟,止于棘”;二是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三是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如《周南·桃夭》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艳美。

需要注意的是,《诗经》中,这三种手法常常结合运用。

三、借景言情的抒情方式。

四、齐中富于变化的语言特色。

复沓的章法是《诗经》的一个显著特点。

它又叫重章叠句,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

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

在具体的字词的更换中,或用递增法,或用递减法等,总是曲尽其妙。

如《王风·采葛》,全诗三章,只是更换了“葛”、“萧”、“艾”、“月”、“秋”、“岁”六个字,从采摘东西的变化和时间的递增,表现出思念的愈来愈强。

从句式看,《诗经》中的诗,90%以上是四言句式,也有一些突破此定格,在整齐中显出参差错落之美。

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

《诗经》大约使用了近三千单字,其中有名词、动词,也有形容词,丰富多采、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各种事物及其变化特征。

如表示动植物的名词有373种,读之可使人博物多识。

此外,《诗经》中还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及双声字、重叠字、叠韵字,写景状物,拟形传声,细致传神,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第四节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一、反映现实生活、干预现实政治的创作精神给后代诗人以极大的启迪。

二、赋、比、兴成为后世诗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并影响后代一些文体的形成。

三、推动后代诗人向民歌学习,从民间文学汲取营养。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其丰富的思想、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哺育了历代作家和诗人,影响至为巨大和深远。

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它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如“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诗歌,倡导“风雅兴寄”的陈子昂的《感遇诗》,即事命篇的杜甫诗歌,以美刺手法因事立题的白居易的“讽喻诗”等等,都是对这种创作精神的直接继承。

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

其后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表达爱憎的手法,汉乐府民歌中的寓言拟物诗,阮籍的《咏怀》,郭璞的《游仙》,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锦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及元曲清戏中的美刺讽喻作品,无不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发展,以至形成了我国文学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色。

至于其赋的手法,对后世文学也有颇深远的影响。

赋体文学是由它直接发展而来的。

此外,诗歌、词、戏曲、小说中亦有很多作品糅进了赋的手法。

再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从文学史发展的实际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予以加工发展。

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

向民间文学学习,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优良传统。

精读作品篇目:

《关雎》、《卷耳》、《苯莒》、《静女》、《氓》、《君子于役》、《将仲子》、《溱洧》、《伐檀》、《硕鼠》、《蒹葭》、《无衣》、《七月》、《东山》、《采薇》、《生民》

阅读作品篇目:

《汉广》、《击鼓》、《谷风》、《柏舟》、《载驰》、《伯兮》、《黍离》、《褰裳》、《风雨》、《子衿》、《鸡鸣》,《陟岵》、《鸱鸨》、《何草不黄》、《无羊》、《大车》、《北山》、《苕之华》、《绵》、《良耜》、《板》

备注:

司马迁删《诗》说认为《诗经》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且许多音乐书籍有关于《诗经》的音乐,可结合音乐知识对其进行研究,可谓一全新的视角。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课时:

1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先秦散文孕育发展的过程,掌握每个阶段的代表作品,重点了解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所内涵的先秦伦理道德文化观念。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一、先秦历史散文繁荣的背景:

古代的史官设置和历史记载的出现。

二、先秦时期历史散文的大致发展过程。

我国历史散文的产生比说理性的诸子散文要早得多,它的发展与文字、史官的产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