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8048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

《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docx

17原理期末复习题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陈代谢B.科学性与革命性

C.合逻辑性D.与时俱进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拥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

A.唯物史观和实践的观点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C.世界观和方法论D.实践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5.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

6.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A.从一切事物和现象中概括出来的客观实在

B.一切自然现象

C.客观存在的物体

D.一切社会事物

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说()。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对立统一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9.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0.意识的本质是()。

A.在客观对象的刺激下人脑发生的生理过程

B.在客观对象作用下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C.在客观对象作用下对往事的回忆

D.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

1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

12.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13.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是()

A.诡辩论观点B.折中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

14.人们思想中的上帝、鬼、神、佛等等是()。

A.人脑生来就有的B.人脑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上帝、鬼、神、佛的反映D.人脑的幻觉

15.“狼孩”没有意识,这说明意识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社会的产物D.人脑的产物

16.意识能动性是指()。

A.能动地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和作用

B.能动地创造一切新事物的能力和作用

C.能动地改造客观规律的能力和作用

D.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17.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的体系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D.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18.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成长有害。

这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

D.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

1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变更

20.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

A.人们制定而且必须遵守的规则

B.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C.经常出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

2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22.新生事物就是()。

A.新出现的事物

B.具有新形式的事物

C.新奇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4.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

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25.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2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相互联结的关系

E.相互转化的关系

2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是否发生数量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

28.有一则箴言:

“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29.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从形式看,这是()。

A.一个周而复始的无限循环过程

B.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C.一个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D.一个事物在矛盾的推动下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3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

31.实践是指()

A.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B.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

C.人们自发的本能活动

D.人们都具有的精神的活动

3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3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

C.客观实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34.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

C.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对立的观点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36、: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

A、起主导作用B、起决定作用

C、起重要作用D、不起作用

37、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38.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B.对人们有用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C.不依赖于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

D.社会上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39.“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C.真埋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D.真理本身具有阶级性

40.“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的错误()

A.否认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否认真理的绝对件D.否认真理的具体性

E.否认真理的有用性

41.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4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关系直接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43.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社会整体的富裕程度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劳动对象的利用水平D.劳动者的素质

44.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地理环境B.先进思想

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

45.十八大以来我党提出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C.上层建筑对自己的经济基础都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46.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A.科学技术B.劳动资料

C.劳动者D.经济管理

E.劳动对象

47.划分两种社会历史观的根本标准()

A.是否承认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B.是否承认人的思想能动作用

C.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E.是否承认人类社会具有规律性

48.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49.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B)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时间的矛盾

50.两种不同的商品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

A.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都是一定量的使用价值

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5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

C.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D.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

E.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52.通常所说的“物以稀为贵”应理解为()。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价值

C.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D.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53.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4.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B.竞争规律

C.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5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56.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有()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顾客购买1台电视机,一周后付款1000元

C.顾客用4000元钱购买了1台电脑

D.顾客向蛋糕店以98元的价格预订了一个蛋糕

57.小王花48元在某商店购买了一副网球拍,商店将其中的8元用于交纳税收。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58.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

A.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

B.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C.劳动者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

D.劳动者为资本家收回成本的时间

5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6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B.劳动者获得了人身自由

C.劳动者失去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D.剩余价值的产生

6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说明()

A.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周转上具有不同的方式

C.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只有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

D.不变资本不参加商品价值的形成,只有可变资本参加商品价值的形成

62.垄断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A.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地位

B.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C.垄断资本家使用先进设备

D.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63.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6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

C.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D.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65.机器人的出现说明了()

A.机器人比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多

B.机器人也能创造剩余价值

C.雇佣工人和机器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

D.雇佣工人的生产率提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66.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B.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D.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67.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68.在西方国家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C.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

D.劳动力对资本的供应绝对增加

69.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70.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

A.加剧矛盾B.形成积累C.导致竞争D.产生垄断

7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银行资本

C.商业资本

D.金融资本

72.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

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

7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

A.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 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 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74.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B.<德意志意识形态》

C.《资本论》D.《共产主义原理》

75.“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属于()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7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

B.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

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B

B

C

D

A

A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B

C

B

C

D

B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C

D

D

C

B

A

A

C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A

C

D

D

B

C

D

A

B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选项

C

C

B

C

B

C

D

A

B

D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选项

A

D

D

C

D

A

D

B

B

C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选项

A

B

A

B

D

C

C

B

C

D

题号

71

72

73

74

75

76

选项

D

D

A

A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

2.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3.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有()。

A.庸俗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有()。

A.历史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主义

5.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盛年不再来,一日不再晨”

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

A.人脑的机能、属性B.对物质的反映

C.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

7.表明正确意识能动性的选项有()。

A.胡思乱想B.实事求是C.审时度势D.运筹帷幄

8.能指导人们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选项有()。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C.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D.从实际出发,制定工作计划

9.客观规律和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A.发挥意识能动性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B.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

C.客观规律制约意识能动性

D.只有掌握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10、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11.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

A.复杂多样的B.普遍存在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有些地方存在,有些地方不存在

12.人手脱离人体就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了,这说明多()。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研究部分是没有意义的

C.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失去了部分也就没有整体了

D.脱离整体研究部分和脱离部分研究整体都是有缺陷的

13.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新技术代替旧技术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E.某种时尚开始流行

14.“白马非马”的命题()

A.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5.事物的量的规定性是多方面的,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量的规定性的有()。

A.人口自然增长率B.生产力发展规模

C.科学技术发展程度D.自然灾害的面积

E.思想文化发展水平

16.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下列现象属于突破事物存在的度的有()。

A.乐极生悲B.积劳成疾

C.言多语失D.苦尽甘来

E.水滴石穿

17.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E.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18.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包括()。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质变

C.由于偶然事件的作用,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E.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19.辩证的否定是()

事物的自我否定

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E.既克服又保留

20.—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这是因为()。

A.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B.事物的联系是多方而的、不是单一的

C.人们的认识要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D.人们的认识要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E.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2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E.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

2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因为它强调()

A.人们是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认识世界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发展过程

D.人的主观因素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E.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23.下列说法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是()

A.真理是一个过程

B.真理是全面的

C.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D.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真理都具有的两种属性

E.任何真理那是具体真理

24.“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句话意味着()

A.真理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错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25“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

A.真理和谬误没有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