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条目必修二专题三必修三专题三 1.docx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条目必修二专题三必修三专题三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条目必修二专题三必修三专题三 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条目必修二专题三必修三专题三1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ab)
1.完成时间:
1956年底(从1953年开始起)。
2.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三大改造”)。
3.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4.意义:
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中共八大的召开:
(ab)
1.时间:
1956年
2.主要内容:
⑴分析了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⑵提出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b)——时间:
1958年
1.出现原因:
⑴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上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⑵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发展速度。
⑶“左”倾错误的逐步发展。
2.特点: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
3.危害: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四、“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ab)
1.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2.20世纪70年代,中国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3.启示:
一切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课: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一、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c)
⑴过程:
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⑵主要内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⑶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国营企业改革(了解即可)
二、对外开放格局:
(bb)
1.形成:
①1980年设立4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②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浙江省有宁波和温州):
③1985年起,开辟四个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④1990年,开放浦东地区。
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特点:
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三课: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bd)
1.过程:
⑴解放思想: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明确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⑵提出目标: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⑶搭框架、具体化: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⑷认识深化: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作了阐述(如: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这是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2.意义:
⑴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⑵2007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1978年增长了近14倍,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
⑶为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奠定了基础。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一、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ab)
▲中国服饰变化的总体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和平民化转变。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近现代中国:
1840—)
时期
流行服饰
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1840—1949年)
男子: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
女子:
旗袍—→改良旗袍(20世纪20年代以后,成为城镇新潮女子日常着装)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1949—1978年)
女子:
苏式服装流行,如列宁装和连衣裙。
(1949年-60年代中期)
男女:
干部服和军装(文革期间:
1966—1976年)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
人们对服饰的要求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
▲体现中西合璧的服饰典型:
中山装、改良旗袍
。
二、近代以来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ab)
1.习俗风尚变革的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
2.婚俗丧俗的变化最为明显:
婚礼的变化:
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清末民初——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丧礼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俗的改变:
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发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仪。
4.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旧思想、旧道德遭到批判,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第二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近代化(ab)
1.趋势:
轿子、马车等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如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所取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
2.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⑴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人力车又称洋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有了自行车制造厂,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
⑵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地铁
轮船:
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是在1865年洋务运动期间(发明人是富尔顿);
火车: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69年(文革期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
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
电车:
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发明人是爱迪生);
汽车:
1924年出现于上海的公共汽车,逐渐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迅速。
家庭汽车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⑤飞机:
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二、中国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发展(ab)
1.邮政电信:
①19世纪中叶,中国还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②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
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2.电报:
①有线电报开端: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②无线电报:
1906年创设;
③国际无线电报:
1932年底开设。
3.电话:
1882年电话进入中国。
截止2003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已居世界第一位。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一课: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ab)
①1487年,迪亚士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②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远航到达美洲。
二、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bc):
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世界市场: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
⑴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⑵英、法、荷等国为了控制国内外贸易,成立了一批享有特权贸易公司,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⑶新航路的开通,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英国的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2.世界市场: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加速了社会分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演变。
价格革命也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文明链接:
新航路的开辟,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作物被带回欧洲,传遍世界。
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骡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
4.思想震撼:
新航路的开辟还极大地冲击了西欧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学”的正确性,冲击了教会的威信,证明了人的力量的伟大,激发了科学探索的热情,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从此,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以上4点为积极影响)
5.殖民掠夺:
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
(消极影响)
第二课: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一、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和影响(bc)
1.殖民扩张的方式:
野蛮的掠夺、屠戮、(贩运非洲黑奴)和不平等贸易等。
2.影响:
⑴对殖民国家来说,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⑵对殖民地来说,一方面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落后;另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⑶对世界市场而言:
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它促进商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展开,使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第三课:
“蒸汽”的力量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ab)一个前提,四大条件
1.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发生的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2.市场:
圈地运动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扩大了对海外市场的需求;
3.资金: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
4.劳动力:
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5.技术: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二、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ab)
1.棉纺织业:
⑴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又称“珍妮纺纱机”,一般认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⑵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1年他在英国德比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标志着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和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的确立。
2.动力方面:
1782年瓦特发明了联动式蒸汽机(又称“万能蒸汽机”或“改良蒸汽机”);
3.交通运输:
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三、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bc):
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逐渐成熟。
1.工业革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中的作用
⑴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各行业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⑵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
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使人际关系、国际交往日趋密切,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国际间的人口和资本流动,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⑶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标志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成熟: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第四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ab)
1.政治前提: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2.经济条件:
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3.直接因素: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和发源地(ab)
1.标志:
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2.发源地和“中心”:
美国和德国。
三、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ab)
1.爱迪生发明了钨丝灯泡,改进被贝尔发明的电话,实验电车成功,发明留声机,与乔治·伊斯曼共同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灯。
1882年,在纽约创建了第一座中心发电厂——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
2.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机。
3.1885年,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汽车;1893年,本茨开始生产四轮车,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4.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bc):
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使分散的、局部的世界变成整体性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形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进了关键性一步。
具体表现为:
⑴商品生产: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⑵商业信息:
交通运输工具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缩小了空间距离,联系大为便利;
⑶商品贸易:
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注:
后三点是讲世界一体化的影响,可作为这一问题的拓展。
)
1.经济影响:
⑴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群、物种的世界性交流);
⑵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
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2.文化影响:
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
3.政治影响:
⑴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⑵亚非拉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一课:
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bb)
1.持续时间长:
从1929年到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
2.波及范围广:
从美国开始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和各个经济领域。
3.破坏性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国际贸易锐减,失业人口剧增。
第二课:
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目的(ab)
直接目的:
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况,摆脱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ab)
1.金融方面: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通过《紧急银行法》(机构:
联邦储备银行),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2.工农业方面:
恢复工农业生产。
1933年5月,通过《农业调整法》(机构:
农业调整署),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1933年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机构:
工业复兴署),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3.社会救济方面: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1933年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机构:
联邦紧急救济署),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
同时,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
(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是以工代赈的典型)
4.劳工权利方面:
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重申工人权利,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用童工,很好地缓和了劳资矛盾。
5.社会保障方面: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社会保险法》,形成全国性的养老金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
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bc)
◆特点:
国家直接干预经济
◆实质:
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部调整。
四、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bc)
◆罗斯福新政作为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二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课: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b)
1.原因:
⑴克林顿政府实施的“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⑵克林顿政府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
⑶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⑷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2.特点:
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
⑴“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⑵“新”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⑶“新”在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三者的联动关系。
二、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ab)
1.经济模式:
德国建立了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
2.主要内容:
⑴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⑵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⑶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3.特征:
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4.成就:
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三、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ab)
1.经济模式:
日本建立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2.主要内容:
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3.特征: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4.成就:
二战后,日本在25年时间内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进入90年代,尽管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经济发展速度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ab)
1.内容:
⑴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⑵工业:
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政策;
⑶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⑷产品分配:
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2.影响:
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它适应了战时的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
⑵战争结束后,俄共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bc)
1.背景:
⑴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自然灾害,使苏俄经济遭到严重危机。
⑵经济危机以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推行,使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政治危机。
显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2.内容:
⑴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⑵工业上,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和租借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⑶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⑷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意义:
⑴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⑵由于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⑶这是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
⑷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一课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关贸总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建立(ab)
1.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①建立: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1945年,世界银行建立,并于1946年正式运行;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并于1947年正式运行。
②职责:
世界银行的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兑,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③资金来源:
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其份额的多少是根据每个会员国的相对经济实力来确定的,而会员国的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
2.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③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畅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