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7599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docx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中国现代诗三首

普高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

中国现代诗三首

●课文鉴赏说明

再 别 康 桥

一、诵读提示

这首诗像一首忧伤的小夜曲。

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跌宕起伏和轻柔舒缓的旋律感。

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的第一节旋律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到第六节舒缓而悠扬,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起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又有情感的升华,令人回味无穷。

二、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

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他说: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

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

”(《我所知道的康桥》)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

有时候在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

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2.结构分析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二节,写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第三节,写了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

“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两字,也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及由此引发的联想。

这所谓“榆阴下的一潭”即指拜伦潭,相传拜伦曾在康河游玩。

那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可以让人想像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醇厚的诗意!

在这里,诗人融情入景,诗人的留恋之情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五节,诗人迷恋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想像自己撑着一杆长篙,向远方草色深处漫溯,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了。

第六节,诗人的思路急转,由幻想回到现实。

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情缕缕,离绪重重,消失了的梦竟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

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

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无语,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归于寂然。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第七节,跟开头呼应。

“云彩”本来就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

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给人以审美享受,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三、鉴赏要点

1.构思别致,不落俗套

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衣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

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其次,诗人选择了独具特色的意象。

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清潭,等等。

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死  水

一、诵读提示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

从形式看,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从韵律看,各节大体押abcb型的二四韵脚,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

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

诵读时,注意体会诗中呈现的音韵和谐美。

二、整体感知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所受到的歧视,写过多首爱国主义诗篇。

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

“我来了,我喊一声:

这不是我的中华。

”正是这种为现实所打击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层根基。

《死水》全诗五节。

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对社会现实的痛恨之情隐藏在反讽的诗句背后。

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到极点,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经无可救药了。

不如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诗人以深沉的失望和愤懑的心情,把黑暗的旧中国比做“一沟死水”。

第二节,承接第一节诗的三、四句,把这些丑恶事物加以生发。

诗人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这四句类似“反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些华美的事物来描摹死水,揭示死水华美外表下丑恶的霉变。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死水的腐烂变质。

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小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孳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死水的外在表象和内在的本质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传达出诗人“尖锐讽刺”的本意。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死寂。

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毫无生机。

然而,青蛙的鼓噪又怎称得上是歌声,那不过是受死水恩赐者的无耻吹捧罢了。

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用肯定而坚决的口气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它终究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三、鉴赏要点

1.寄寓和象征

《死水》是诗人处于思想迷茫时期的心灵袒露,他精选了艳丽的意象,奇妙的比喻,描摹了一沟绝望的死水。

对《死水》的寄寓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比较一致的看法,全诗是一种隐喻。

它以一沟死水象征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批判精神。

2.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借鉴西方文学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

为了揭露、批判“死水”的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以丽辞表现丑恶。

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丑恶写得越美,越容易引起反感,诗人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感情隐藏在华美的意象和艳丽的辞藻之后,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和深度。

赞  美

一、诵读提示

诗人袁可嘉说:

“赞歌人人能唱,但会唱带血的赞歌者却不多。

”他称穆旦的《赞美》是一首“伴随着深沉的痛苦的”“带血的赞歌”。

这首诗意境宏阔,意象丰富,自始至终澎湃着火热的激情。

诵读时应该注意两点:

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中的痛苦、深沉而又激越的强烈感情,揣摩作者悲怆的真切感受;二是体会每节诗的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带血的呼喊,朗读时需要准确把握内在的感情节奏。

二、整体感知

抗日战争爆发后,诗人穆旦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

一路上他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考验,这段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现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惨痛现实,使他清楚地了解到中华民族苦难的生存现状。

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

《赞美》便是一曲对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的赞歌。

全诗共四节。

第一节,诗人仿佛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来充分展现眼中所见。

这大地是辽阔而美丽的,有走不尽的起伏山峦,有数不尽的密密村庄,有美丽的河流和草原,有动听的鸡鸣和狗吠,在这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土地上,在低压的暗云下,滚滚的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

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苦难深重的民族的生活图景:

说不尽的灾难、忧伤的眼睛、耻辱里生活的佝偻的人民……诗歌因为有了这样的描写,使它有了扎根的坚实土壤,获得了深广的现实内容。

诗人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对土地充满爱,使他坚信一个伟大的事实: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二节和第三节,诗人重点写了“他”──一个农夫。

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凝聚着民族生存力的全部内容。

他勤劳善良,惯于隐忍,安于苦难,他千百年来耕耘着祖先的土地,承担着现实的忧患。

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毕竟起来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进了抗战的行列。

这是一个觉醒了的民族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从此他们除了忍受饥寒、疲劳外,还要面对流血和死亡。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啊,所以,诗人要用心灵“拥抱每一个人”,尽管这拥抱并不能给他们真正的幸福和安慰。

但是毕竟“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最后一节,诗人以两种相互交叉的感情,写出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悠久的年代的风”,年复一年吹过“倾圮的屋檐”,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吹过“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与“虫鸣”及“乌鸦的声音”相应和。

这一节诗表达的仍旧是诗人“无言的痛苦”,他为这灾难深重的民族而痛苦,为民族难以摆脱的现实遭际而痛苦,然而毕竟“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诗人的痛苦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不屈的心灵。

三、鉴赏要点

1.宏大的包容性

本诗并不想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铺陈,所以诗人不吝惜笔墨,而是铺排开去,以求充分表达自己复杂深刻的感情。

如诗中第一节对辽阔山河的状写,运用了山峦、河流、草原、村庄、森林等密集的意象,力图如实地写出中国人民苦难的生存境况。

全诗一直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为主旋律,使悲痛没有沦为伤感,而是显得悲中有壮,沉痛中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2.民族生存力的赞歌

全诗尽管情调低沉悲怆,但贯穿始终的是一种深厚的爱。

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

诗人把希望寄托在保家卫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

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战之路。

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反复回响,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存力。

●解题指导

一、

1.此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诗作的结构形式和修辞特色对于表达感情、营造意境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使学生领会重叠反复的诗歌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首尾两节虽然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但并不让人觉得啰嗦,而在客观上强调了诗歌的抒情性,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强化了诗人心中那种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心头。

2.此问主要是让学生领会,欣赏诗歌时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身世经历,进而全面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当然,诗歌具有多解性,不必要求统一的答案。

《死水》是诗人处于思想迷茫时期的心灵袒露,他精选了艳丽的意象、奇妙的比喻,描摹一沟绝望的死水。

对《死水》寄寓的思想感情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比较流行的一种认为,全诗是一种隐喻。

它以一沟死水象征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

“一沟绝望的死水”,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批判立场。

3.此问主要是让学生把握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赞美》一诗中的“我”指的应该是抒情主人公自己,赞美的是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雄健的生命力。

诗歌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使这个声音成为全诗的主旋律,凝聚着诗人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存力的赞美,充满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且使悲痛没有沦为伤感,显得悲中有壮,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二、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联系学过或读过的近现代诗歌作品,从整体上关注爱国主义诗篇。

近现代以来,反映爱国主题的诗歌作品大量涌现,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闻一多的《一句话》、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我爱这土地》、郭沫若的《炉中煤》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诗篇,了解这种特殊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传统文化根源、社会政治背景。

三、这道题主要是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欣赏诗歌,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赏析提示:

《老马》

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

老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受苦受难的旧中国农民的象征。

诗人越是突出老马的忍辱负重、善良忠厚,就越能激发读者对被压迫而不觉悟农民的同情。

《断章》

作者用常见物、眼前景创造了象征性的画面,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有人认为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装饰”二字上,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有人认为作者从虚处着笔,实写一位美人。

作者自己则认为,意思着重在“相对”上,它表达的是一种哲学观念。

●教学建议

一、关于《再别康桥》。

这首诗语言华丽轻巧,章法整齐,音韵柔美和谐,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有条件,配合朗诵,可以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潺潺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相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二、关于《死水》。

“死水”是诗人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

怎样理解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

意象是诗人创造想像的产物,怎样意会诗中的意象,则取决于诵读者的再造想像。

一个人所处的时代、所持的立场、所经历的生活以及所具有的思想倾向等,都会影响其审美趣味。

教学的任务不是给学生一个现成的“标准”答案,而是培养学生对优秀诗歌浓厚的欣赏趣味。

介绍作者,可联系初中学过的知识,进而介绍其艺术风格。

闻一多创作诗注重“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死水》就体现了他“三美”的主张。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三美”,主要不是依靠讲析,而是依靠指导诵读。

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齐,停顿、韵脚自然,遣词造句非常讲究,反复诵读,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自会呈现。

三、关于《赞美》。

穆旦是中国最早有意识地采用西方现代诗的艺术技巧的几个诗人之一。

他在对生命意识的自觉感悟与理性沉思中,交织着对人类命运和民族忧患的内在感应。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体会诗中生命体验的庄严感、历史厚重感、现实人生的时代感等。

还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首穆旦的诗。

●有关资料

一、徐志摩简介(陈山)

徐志摩(1896—1931),浙江省海宁县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

父亲因兴办实业,蜚声浙江。

1910年,徐志摩入杭州府中学堂,开始接受“新学”。

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

1918年按照其父的愿望,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19年他在海外得知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曾经‘感情激发不能自已’过”,“国内青年的爱国运动在我胸中激起同样的爱国热”(1928年5月3日日记,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是时,他热心于政治经济与自然科学,并接触过社会主义的各种学说。

1921年春,徐志摩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剑桥大学两年的英国资产阶级教育,给予他很深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他的世界观与政治理想。

在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熏陶下,他违背其父让他当银行家的期望,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爆发,不分方向的乱冲”(《猛虎集》序),1922年10月回国。

12月起,在《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小说月报》和《晨报副刊》上大量发表诗文;参加由回国的英美留学生及其他人组成的“聚餐会”。

随后,在“聚餐会”基础上由他提名成立“新月社”。

同时,他也加入了文学研究会。

1924年,又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并任北京大学教授。

这时的徐志摩,不满军阀混乱、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向往和追求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理想。

在“三一八”惨案中,他写下诗《梅雪争春》,用“冷翩翩的飞雪”中瓣瓣“梅萼”的“残落”,象征段祺瑞政府对爱国青年血腥屠杀的暴行。

他在散文诗《婴儿》中,用“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的产妇来象征处于苦难中的中华民族,用“美丽的婴儿”象征他所盼望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新政治”。

1925年3月至7月,历游苏、德、意、法诸国。

他看到苏联战后的困难状况,产生了对苏联革命的恐惧。

同年,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出版。

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主编《晨报副刊》。

这一年里,他写了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落叶》中的大部分作品,是他创作最多的一年。

1926年4月至6月,在《晨报副刊》上主编11期《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对新诗的艺术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在主编《晨报副刊》期间,徐志摩还与余上沅等办了《晨报副刊·剧刊》,组织了关于“苏俄仇友问题”“党化教育问题”等讨论。

他明确表示“我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他认为“列宁,他的伟大,……是不容否认的”,“但我却不希望他的主义传布。

我怕他”(《落叶·列宁忌日──谈革命》),道出了一个民主个人主义者在工农革命运动高潮中的不安。

1927年,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建立,使他由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单纯信仰”的追求而“流入怀疑的颓废”(《猛虎集》序)。

此后他写的诗,多是颓唐失望的叹息。

同年春,与胡适、邵洵美等筹办新月书店。

9月,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出版。

秋后,任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教授。

稍后,又任上海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28年3月,《新月》月刊创刊,他一度担任该刊主编。

在他执笔的代发刊词《新月的态度》中,认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造成了文艺的“荒歉”和“混乱”,提倡所谓“健康与尊严”的原则。

在诗《秋虫》里否定包括革命理论在内的一切“主义”;又在诗《西窗》里攻击革命文学倡导者“借用普罗列塔里亚的瓢匙在彼此请呀请的舀着喝”青年们“滚沸过的心血”。

因此受到了革命文艺阵营的严肃批判。

1928年8月,诗集《志摩的诗》删订再版。

9月至11月,他再度历游英国、美国、日本和印度。

1930年任中英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并在1931年3月成立的笔会中国分会中被推选为理事。

1930年冬,他辞去在南方的教职,抱着“另辟生活”的愿望,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1月,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

8月,第三本诗集《猛虎集》出版。

1931年左右,徐志摩的思想始有转机。

山东“济南惨案”发生,他表示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有血性的谁能忍耐”。

1930年底翻译了反对法西斯主义的英国独幕剧《墨梭林尼的中饭》。

1931年9月,发表同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烈士的小说《珰女士》,并在“左联”刊物《北斗》上发表诗作。

这对于当时国民党“官办文艺”是个很大的震动。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

第四本诗集《云游》后由陈梦家编辑出版。

徐志摩说: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

”(《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志摩的诗》和《翡冷翠的一夜》中的诗,大多是对于黑暗的封建势力不调和的表现。

在《大帅》《人变兽》《太平景象》等诗中用含蓄的意象表现了对北洋军阀血腥暴行的不满。

在《先生!

先生》《叫化活该》《一小幅穷乐图》中,用鲜明的画笔描绘了下层劳动者痛苦的生活画面,表露了他的同情心。

他又在《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灰色的人生》《再不见雷峰》等诗中显示了他对阻碍个性解放与个人幸福的封建势力的蔑视与抗争。

这些诗,生动地体现了青年徐志摩“那股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的燃烧性的热情”(郁达夫《怀四十岁的志摩》)。

但也流露了他享乐主义的生活哲学和庸俗的生活情趣。

《猛虎集》《云游》中的诗,却是“抹去了以前的火气”(陈梦家《纪念志摩》),用“圆熟的外形,配着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茅盾《徐志摩论》)。

他反复低吟着“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这样低沉的调子,表露当时资产阶级“枯窘”、徬徨的心理状态。

他的诗,确实可以说是“中国布尔乔亚心境最忠实的反映”(茅盾《徐志摩论》)。

徐志摩的诗大都是抒情诗,他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

在《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中,以食莲蓬为线索,运用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层层深入地刻画别离的恋人相思的情感。

《我等候你》这首诗详尽地描绘一个男子自黄昏至黑夜痴情等待负心不至的爱人时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过程,令人从诗句背后感受到诗人政治理想幻灭后无可奈何的沮丧心情。

徐志摩还致力于创造一种建筑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新的诗歌语言,他的诗,如《残诗》《偶然》《再别康桥》,语言自然、纯熟,既是地道的口语,又经过艺术的提炼,独具清莹流丽的情致。

他的散文成就可与诗歌媲美,由于较少形式上的束缚,更易表现他奔放不羁的情感,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都是久经传诵的名篇。

徐志摩的著作,除前面提到的诗集外,有散文集《落叶》(1926)《自剖》(1928)《巴黎的鳞爪》(1927)《秋》(1931),小说集《轮盘》(1930),戏剧《卞昆冈》(1928,与陆小曼合作),日记《爱眉小札》(1936)《志摩日记》(1947)。

译著有《涡堤孩》(1923)《死城》(1925)《曼殊斐尔小说集》(1927)《赣第德》(1927)《玛丽玛丽》(1927,与沈性仁合译)。

1948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志摩遗集》5集8卷,校样本今存北京图书馆。

陈从周1948年编印的《徐志摩年谱》,上海书店1981年复印。

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74年出版有梁实秋的《谈徐志摩》,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出版梁锡华著《徐志摩新传》。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二、徐志摩《康桥再会罢》

康桥,再会罢;

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我当年

辞别家乡父母,登太平洋去,

(算来一秋二秋,已过了四度

春秋,浪迹在海外,美土欧洲)

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

平波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

如今都变了梦里的山河,

渺茫明灭,在我灵府的底里;

我母亲临别的泪痕,她弱手

向波轮远去送爱儿的巾色,

海风咸味,海鸟依恋的雅意,

尽是我记忆的珍藏,我每次,

摩按,总不免心酸泪落,便想

理箧归家,重向母怀中匐伏,

回复我天伦挚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