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上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7077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10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就是我》上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我就是我》上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我就是我》上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我就是我》上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我就是我》上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就是我》上篇.docx

《《我就是我》上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就是我》上篇.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就是我》上篇.docx

《我就是我》上篇

《我就是我》之上篇

我就是我

曾经和有共同兴趣的朋友讨论过这么一个问题:

每一个人的大脑中都存在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结果支配和规范着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而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概念,这些概念不是先天具有的,是在持续不断的生活过程中学习或总结而来的,哪么,做为一个个体的人,在他的生命过程中的第一个概念是什么呢?

对此,有朋友认为是“吃”,因为刚出生的婴儿有吃奶的本能;也有朋友认为是“爱”,因为一个生命的孕育和抚养过程无处无时离不开父母的关爱;还有朋友认为是“恐惧”,因为新生婴儿离开了熟悉的母体环境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有不适应感觉,所以要啼哭等等.

我认为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第一个概念是“我”(亦可称为”自我”),因为只有有了“我”,才会有我的感觉,我的躯体,我的行为,我的情感,我的意识,我的思维,我的精神等,其他人虽然也有感觉躯体行为情感意识思维精神等,但那是其他人的,不是我的,只有有了“我”之后,才会有我自己的一切.

在汉文化中,作为概念的“我”字是象形字,本义是手持大斧,呐喊示威(其本义后由‘哦’代替),其后演变为人称代词(强者对自身的傲称),在《说文》中就有“我,施身自谓也”的解释,而现在的汉语言文字的各种表达中,“我”字的常用引申义为“我的,自己的”,已没有了大斧,杀伐的含义了.

语言文字是人们相互交流大脑中思想内容的重要工具,每一个词汇均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或指事,或指物,如"日","月","山"等,以一定的意象贮存在人们的大脑中,构成了相对应词汇的词意.但长期以来人们在说出或写出“我......"时,其大脑中的"我"的意象倒底是什么却没有明确的概念解说.

比如,"我"知道我和别人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于别人之处,为此,我试图通过其他的因素来说明自已的“我”,发现十分困难:

例如,我叫张伟,但名叫张伟的人在中国有几十万;我长的浓眉大眼,但世上浓眉大眼的男人更是有好几亿;别人没有办法替我吃饭;我大脑中的梦想别人也无法想象等,所以我所具有的某些独特之处只有我自已的"我"知道.

对于“我”的认识前人有很多探索,但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比如有:

德尔菲神谕---认识你自己.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弗兰克---自身意识不仅仅是近代哲学的一个课题,而就是近代哲学的课题.

笛卡尔---自我是一个思维的东西,是精神,是心灵,是智慧,是理性,‘我思故我在’.

弗洛伊德---自我是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代表理性和机智.

费希特---自我是自己产生自己,自己规定自己,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的.

对于原发的"我"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现象,有些中国人提出了笼统的“我就是我”的说法.

人们尽管对于“我”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晰,但对“我”的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的:

没有了“我”,则没有了"我"的生命,思想,行为,情感,感觉等;只有有了“我”,才能感受到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由于对于“我”的认识模糊不清,很多人常将'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某种思想的坚定,固执,自大,骄傲,执着,乖张,孤僻,荒诞不经等统统用“我就是我”来进行自我解释,混淆了价值观人生观.

“我”是一个在这个世界中生活着的人,"我"的全部人生离不开这个世界,没有了世界则没有了“我”的人生,没有了“我“的人生则没有了“我”,所于对于“我”的认识离不开对世界的认识,而对世界的认识目前还是一个终极问题,这也是人们很长时间没能清晰认识“我”的原因.

“我”和世界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对“我”和世界的认识也不能分割开来.有不少前人在对世界的思考时往往将“我”与世界割裂开来,即其所思考的世界是死寂的“无我”的世界,而不是“我”所存在的,所观察的,所思考的“有我”世界,这是前人认识的普遍局限所在.

这个问题也困挠了我很多年.我为此阅读了很多的自然科学,社会,思维,文学,艺术,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欧洲的等书籍,试图从前人的论述中找到答案,结果没有,于是我决定自己来探索寻觅.所以在很长时候,我仿佛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中的思想精灵,漫步在人生的旅途中,孤独的思索着人生的来龙去脉.

我独自自觉自发的思考和关注哲学思想领域有近三十年了,在一万多个夜以继日的执著中,终于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性,发现了众多哲学思想家所苦苦寻觅的概念的自我规定同一,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描述了世界本原和人生意义,对于“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做了一次清晰的解答.我将我的思想成果集结成册,命名为《我就是我》,不仅仅是讲我的人生,更是讲人所生活的世界和每一个人的人生.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坐谈会上号召中国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献计献策,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体系,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我虽在千里之外,草根之中,闻之后亦情不自禁的深受鼓舞,想将我的思想成果铅印成书,供世人参考借鉴.然而在完稿后联系了当地的一些政府部门,大学机构,出版社,宗教文化团体,学者进行出版合作洽谈,争取首先发表的著作权,但其对哲学均不感兴趣,如同“敬鬼神而远之”.

哲学为人们的更好的生活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指引着方向,其涵盖的领域极其广阔深邃,其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对它的探讨本应该是极其激情热烈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哲学几乎真成了快被抛弃的"绝学"了.我愿将我大脑中有如黑夜中一划而过的流星所散发出来的思想火花用文字表达出来,以唤起更多人的思想活动,以推动整个人类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这是我的心愿.鉴于身体状况,遂决定于网上发表,希望我的成果能有贡献于中国和人类的文明进步。

本书是一本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的独立完成的原创性的哲学理论书籍,其特点是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殊性选择适当的概念和汉语词语进行阐述世界本原和人生意义,明确变化的概念,从变化的角度去认识一切.其核心内容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变化产生一切事物.其作用是完成哲学概念上的自我规定同一,开启一个新的视角,建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书作者欢迎有共同志向的人士对书中观点进行批判讨论,希望在引用时能注明作者和出处并不要断章取义.

 

2017.3.15

 

 

目录

书名说明

序言

开篇感觉

第一篇语言和文字

第一章语言和文字是自由约定

第一节语言和文字让思想者的思想冲破了牢笼

第二节语法规则是自由约定的

第二章通过语境来表达意境中的思想

第一节语境和意境

第二节文章和演讲的主旨为立意

第三节意境中的意象通过语境进行表达

第二篇我的人生

人性之歌

第一章我的人生思考

第一节我是特殊有限的变化

第二节我是存在的

第三节我的问题

第二章我的探索

第一节我的经历和反思

第二节与哲学的碰撞

第三篇存在

人性之歌

第一节存在即相对变化

第二节相对变化的范畴

第三节各范畴的相对变化

第四节我的出现

第四篇现在

人性之歌

第一章时空形式

第二章场形式

 

第五篇实在

人性之歌

第一章实在与人类的感觉有关

第一节实在形式

第二节粒子,物质,物系

第三节对实在形式认识和把握的范畴

第二章自然科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哲学解释

 

第六篇生命形式

人性之歌

第一章自我自主自由的现在与实在

第一节现在的自我自主自由变化

第二节实在的自我自主自由变化

第二章生命形式

第一节物种形式

第二节器官形式

第三节生命体形式

第四节有关问题的哲学解释

第三章高等动物---包括灵长动物和人(本)

第一节高等动物的个体

第二节高等动物的特殊器官---脑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感觉

第四节高等动物的意识和意思及意志

第五节高等动物的规定变化

第四章自由规定

第七篇主体形式

人性之歌

第八篇主体的思想与精神

人性之歌

第一章主体的思想

第一节自由规定与主体价值的关系

第二节静止

第三节变动

第四节主体的领域

第五节世界

第六节思想活动

第七节逻辑思维中的奇点

第八节思维逻辑中有趣的悖论

第九节决定,确定,认定

第十节无限思想内容的由来

第十一节主体“思”与“有”的关系

第二章主体的精神

第一节理性与信仰

第二节精神

第三节理想和信念

第四节理性和信仰在自由规定同一异分中的特殊作用

(一)理解与相信

(二)欺骗与岐视

第五节精神---理想和信念---价值在主体面对自对绝对中的关系

第六节主体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第七节主体在复杂环境中的生活活动

第九篇精神形式和自由形式

人性之歌

第一章死亡之谜

第二章精神形式

第三章自由形式

 

尾篇总结与回顾

鸣谢

引用参考文献

 

附页引申出来的命题

序言

 

时代的呼唤

现在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个有限的生命过程是非常可贵的,所以幸福的生活是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不同时代不同思想的人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的人们在很多行为上却不能同一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这是源于人们的思想认识的不同一,在人们的思想中还存在许多解释不了的未知和未解的问题.

这些思想问题解决不了,则思想活动始终同一不起来.

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根本思想的不同一造成人类的思想活动(如目标,价值,方法,方式,观点,观念等)的不同一,从而产生了各种有害于人类的幸福生活的纷争,科学知识若成了解决纷争的工具,则很可能使人类自己伤害自己,而不能幸福的进入未来.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类已不再是地球母亲中的胎儿,而是已长出科学知识的翅膀即将飞向广漠宇宙的精灵.

如何面对未来,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应更进一步开拓,为后来人开辟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因为后来的人们是现在的我们的未来,这样做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我们现在的自己及未来的自己.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针对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现在的发展状况指出: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现,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并发出呼吁: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

哲学不是一门”束之高阁””玄而又玄””空谈无用”的学问,而是一门关于人的生活智慧学说,即运用知识在思想上树立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主动去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及自己和自己生活的环境,引领生活着的人更好的生活,是让人的生活更好的学问.

目前在中国的思想界及普通国民对待哲学的研究探讨非常混乱,例如:

1)很多人天天在运用其成果,但却不去积极思考其本原,哲学研究被划为冷门学问(认为"哲学已死","本质无言性,真理不可说"),在生活中讨论者被岐视为精神病.

2)传统文化中的神秘学说如五行八卦,阴阳太极等冒充智慧,在民间盛行,浑淆是非.

3)民间哲学研究虽有不少原创性但其成果多表现为"浮,虚,夸"状态.

4)自然科学和国学中的佛儒道等文化传统及人性心灵思维行为技巧等文学占据了哲学的领域,掩盖了哲学的根本学说性.

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但很多人对其学说的运用功力不足,成果不多,在实际中往往将之边缘化,空泛化和标签化,在很多领域和场所中"失语""失踪""失声",没有能解决好对其理论"真懂真信"的问题.

卡尔*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其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显著的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展,使无数劳动者因为他的辛勤工作而生活的更好了一些.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人的解放学说,是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当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完整学说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有高度的革命性,又有严格的科学性,因此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也要不断的丰富起来,不断的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变革世界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如马克思所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思想内容,集中了那个时代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其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辩证唯物主义集中了众多哲学家的思想内容,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不同的哲学家的思想学说是一个自成完整体系的而又各不相同的,辩证唯物主义有机的集中了其各自的部分的合理内核,弃去了其中的不合理不明确甚至于荒谬可笑的东西.正由于其学说是不同优秀思想的集中,所以作为哲学学说的辩证唯物主义在众多哲学家苦苦追寻的自我规定同一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需要完善的内容主要有:

1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和作为存在的反映是如何产生能动性的.(即精神,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2)"对立同一"是人脑中的概念活动抑或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

3)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在应用着,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和辩证法的认识方法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4)真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及客观真理与主体,人或人类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哲学上的重大变革,但它并没有结束哲学的发展,相反地,它是在更高的基础上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作为一个哲学学说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其是建立在总结了十九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的性质,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任何摒弃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均是不科学的,只能在其基础上丰富和发展.

哲学不是无用的,而是人们天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在使用它.它的作用发挥在人的思想活动之中:

1)思想支配行为,每一个个人的言谈举止,技艺技能,发明创造,思维逻辑,生产生活的行为是建立在其本能基础之上由思想支配的.所以有:

个人的思想不同一,则个人的目标不明确,行为上没有持续,反复无常;

社会思想的不同一,则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甚至于四分五裂;

一个组织的思想不同一,则这个组织的精气神及组织功能丧失,或成一团散沙或成乌合之众.

2)是一种对世界总体性的把握,建立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个体或群体更好的生活.

3)开发智慧,走向所向往的新世界.

4)启迪人的精神自觉,明白个体在人类生命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和使命.

(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区别如同不懂生育知识的夫妻也能生育孩子,而懂得生育知识的夫妻可以对孩子进行优生优育及抚养的区别.)

本书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其出发点是建立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的基础之上,其特点是利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概念和词语进行阐述,明确变化的概念,从变化的角度去认识一切.其核心内容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变化产生一切事物.其作用是完成哲学上的自我规定同一,开启一个新的视角,建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篇

感觉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李白《古风》十一)

在一个非刻意的时间和地点,李白写下的这首诗经过一千三百年的流传被一个名叫张伟的中年男子读到后,张伟情不自禁的被李白丰富的想象和对青春不再的无奈思绪所吸引并产生了思想和情感的共鸣.

不仅如此,每一个有一定人生经历的人颂读此诗时都会有这样的思想和情感.李白的诗篇将读者的思想和情感拉入到他用文字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勾起了具有共同人性的人的情感和思想共鸣,使相隔千年的人情感和心灵融通了.

张伟和李白从未谋过面,通过文字的描写,两人的情感和心灵沟通了,这源于文字的功效,而文字又是活生生的人的语言的记录.语言和文字到底是什么呢?

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

 

第一篇语言和文字

---思想者在纵情歌唱

众所周知,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而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所以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也就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目前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有语言学者将之大体上分为三类:

孤立语,黏著语和曲折语;而世界上各种文字,也有文字学者将它们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类.而此时写此书所使用的汉语言和汉文字是属于其孤立语和单节音词表音文字的类别.汉语言和文字与其它类别的语言和文字在表达思想上有自己的特点,并对其使用者的思想和思维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语言和文字,其最初和最终的作用都是用来表达思想的.

 

第一章语言和文字是自由约定

在目前的地球上,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是人类特有的;而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表达思想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内容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第一节语言和文字让思想者的思想冲破了牢笼

所谓思想者指地球上的能够表达思想的生命精灵,现在的及曾经存在的.

而牢笼是个比喻,指思想交流中的:

1)空间屏障

2)在时间上有现在将来过去的连续的阻断

3)人们的内心感受的心理传达困难

4)对各种体验在机会和精力上的有限

5)知识的有限,包含各种科学知识技能

6)生命情感蛮荒状态的限制,没有万众一心的文明生活和精神生活

 

语言和文字的作用为---

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将人们联系在一起.其中,语言可将同一时代的人的思想联系,文字可将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人的思想联系.

语言和文字对思想的表达过程为作者或表达者的思想化为一个个方块字,一个个词汇,一句句话语,用笔端印在纸上,读者或接受者通过眼睛或耳朵的感觉能力将这种印迹映入大脑中,将作者思想纳入读者思想中.文字是语言的固化记录,作者即说者,读者即听者,通过文字记载,千年前说者的思想内容通过语言表达流传到当代;同样,通过文字的载体,万里之远的欧洲哲人的理性思想的表达亦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引起了一个名叫张伟的男人的思想激荡.所以,文字不再是一笔一划死的无生命的印迹,而是一个有生命的人通过其向另一个人的表达,传递着思想内容.

语言文字是通过感官来进行思想交流的.

感觉器官直接交流的例子有:

1.甲在阳光下挥一挥手,在可视的距离内,光线反射入乙的眼中,被乙看到了.

2.甲的发音器官发出一声响,在空气中传播,进入乙的耳朵中.

3.甲打了乙一拳,甲的手痛,乙的皮肉也痛.

感觉器官间接交流的例子有:

1.甲在山洞的壁上画了一个图画,几千年后被乙上山采药时发现.

2.甲写了一本书,被乙读了,产生了共鸣.

3.甲讲了一个笑话,乙感到有趣,告诉了丙,让丙也大笑一顿.

语言(语音)是声波的音调音长音强在一定时间内有约定秩序的从人的发音器官(口)中发出和进入人的接受器官(耳)来传达思想的内容.

文字是人的肢体在一定空间上有约定秩序的在纸上或其他物体上划下印迹和人的目光或触觉有秩序的感知这种印迹的约定秩序来传达思想内容.

科学证实:

人们发出和接受字和音时,声波载体(空气)和光波(光子)是进入不了人的大脑的,但其波动变化通过感官而进入大脑;人们读书时,书上的文字还在书上,进入不了大脑,但白纸黑字间的光线有秩序变化可通过眼中感光细胞变化传入大脑中,而这种有约定秩序的变化之中蕴含着思想的交流.

 

第二节语法规则是自由约定的

语言文字的种类为---除了汉语外,还有阿拉伯语,斯拉夫语,日语,英语等;除汉字外,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正在使用的文字,如俄文英文等.

 

(1)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汉语的文字是通过象形,假借,转注,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造字,其在使用中易于望文生义,也易于断章取义.

中国古代有很多思想家误以为”心”是主宰人的思想行为的,如早先有孟子的”心之官则思”,后来有王守仁的”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等.这种思想认识亦已贯彻在汉字的造字规则之中了.如”心”字在”说文”中解释为”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汉字中与思想活动有关的文字多与”心”有关,如思,想,念,志,忘,忍,忿,感,恩,意,急,怠,恋,恕,患,慧,愿,惑等等.

再如,汉字中的”意”字本身有自已的意义,是个会意字,”小篆”中有:

意,从心从音,音示言语,以已之心,察人之言语,便足以推知人之心志何若,故意之本义作’志’解.(“说文”:

意,志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心之所谓意)其本义没有严格的定义,在不同词汇和语句中会有不同的理解含义.

如作为名词的含义有:

胸怀,内心(除尔贪图,祗慎意业---”云门颂”);意愿意志(意足心满);情意感情(醉翁之间不在酒);意气气势(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神情态度(意少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作为动词的含义有:

意料猜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思念(意悬);怀疑(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等.

现代汉语构词是以继承其本义为原则,通过增加汉字文字前缀或后缀来丰富延伸词义的,如有意料,意念,意气,意识,意思,意图,意外,意味,意向,意象,意义,意译,意中,心意,好意,情意,爱意,意会等.

这些各不相同词语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意义是各不相同的,各有各自的比较明确的指向的(注意,这些词语很多还不是严格的思维概念和定义),比如意象一词,在汉语词汇中指意思的形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而成的带有某种意蕴的东西.(出于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信息的形象,意象可以通过抽象来升华达到更有深度的意象,这个抽象是人类大脑做出的信息处理的智能活动.)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文字的形式和读音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这些字词的结构和含义中依稀可见前人的思想在发挥作用.

 

(2)汉字词之多义而无变化

语言单位为语素(也有称之为音素或音节的),同一语素由声,韵,调以一定拼音规则构成,在语句的不同位置上发音相同.

汉语有个独特的特点,除少数字外,每一个汉字都是源于象形而表意象的,单独时有一个意义,构词时构句时又是一个意义,这种不同没有在字形(或词形)上有构字变化的体现,在音上也没有体现其变化.比如有,兵(字),兵器,兵种(词),兵贵神速,用兵如神(短句).

所以,在对思想的表达时,字词的本义(原始意义),引申义,比喻义,意境义,文化义......复杂在一起,说者(作者)与听者(读者)由于各自理解能力的差异,易误会.常有"字同义不同,同义不同字,字同音不同,音同字不同"的现象.比如,

1)文革中有人发电报"十一期间带兵进京"引起了公安部门的紧张,"兵"原指小孩名字,公安部门以为是军队.

2)有几个人在飞机上打牌玩"斗地主","炸""炸了"的喊叫声引起乘客不安,飞机返航重新安检,并处理了打牌的人.

 

(3)文字的特殊性

文字是语言的特殊的物质形式记录,它的特殊性为:

1)是语言物质形式记录.最早的文字为象形文字,是共同生活的人们对生活环境中共同的对象进行标记和约定,如日,月,山,川等象形字.

2)在语言中有对应的字词方可记录语言.文字是凝固化的语言,有语言未必有其对应的文字.没有文字的语言内容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在传播中变化走样很大,如远古某些传说人物活了几百岁,其出生是由其母"天孕"等,与实际事实出入较大.所以,用文字记录要好一些,但文字的表达没有语言表达丰富及时,且文字的创造比语言困难的多.

3)有特定的顺序才可表达语言,即如何写的问题.

4)由于文字对语言的记录并不充分,所有文字是对语言表达的局部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