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6025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

《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docx

清正廉洁典故和格言警句

清正廉洁典故

典故一

南北朝北齐年间,苏琼受命担任清河太守,上任伊始,即向全郡告示,不接受任何名目的馈赠。

不日,属下府丞送他鲜鱼,苏琼接受后悬挂在门边。

府丞再送,苏琼仍将鱼挂上以示谢绝之意。

时郡内有一八十余岁赵姓老者,仗着年纪大又以鲜鱼相送,苏琼仍将鱼挂在门梁,始终不吃。

之后,但凡有送礼者,苏琼均以门梁的悬鱼相拒,以示不受之决心。

后再也无人送礼给他,整个郡内贿送之风大大收敛。

     

典故二

汉代华阴人杨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

他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

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

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

杨震拒而不受。

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知矣。

”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暗地里做些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一时传为美谈。

典故三

明代,于谦文才过人,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为官清廉。

据说他任兵都侍郎时,有一次奉旨去河南巡抚,办完公事回京之日,空着两手入朝回见皇帝。

人们传说他还作了一首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意思是说,绢帕、蘑菇与线香,都是民间的土特产,本是供人民享用的,但由于贪官的大肆搜刮,反使人民遭殃了。

所以他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皇帝,免得老百姓们说长道短。

(都穆《都公谭纂》)后用此典形容官吏清廉,也用来形容文人清贫,什么也没有。

典故四

荷花之歌

荷花——留给人们的印象永远都是“出淤污泥而不染,淡雅、正直、高洁,具有君子气质”的形象。

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对荷花写下由衷的赞美之词,从李白的“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到白居易的“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从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到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我们吟诵起这些鲜活清丽的佳句,就会穿过时空的隧道,看到诗人们刚直不阿,清正廉洁,毕生追求山高水长的风范。

他们犹如一朵朵永不枯败的荷花,是那么的冰清玉洁,又是那么的鲜亮照人。

    中国人之所以对荷花品格的情感难以泯灭,是因为它象征着中华儿女洁身自爱的好品质。

荷花具有仙子般的灵性,在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

与人但求有益,与地不争肥田,即便是生于淤泥沼泽,也固守着她碧玉般的纯净,释放着自己的芬芳。

它的色泽、形态,既没有那种雍容华贵的气息,也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自然大方,朴实憨厚。

无论淤泥深浅,水质恶劣,它都能昂首挺艳、绽放异彩;它高洁、清白的品格更鞭挞世俗人中那些肮脏、卑鄙、狡诈的阴暗劣迹。

    在我们莞邑大地,东江之畔,就有这样一位历史名人——民族英雄袁崇焕,他救民水火、处理冤狱、关心辽事、聚会奎英的故事至今仍被广为流传。

他“不怕死、不爱钱”的廉洁风范深受后人的敬仰。

因此,也就有了康有为题书的“袁督师庙”匾额和对联: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

有了梁启超《袁督师传》中的“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

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袁崇焕是值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坚忍不拔、隐忍伸志,即使含冤入狱,都能在上刑场前写下“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的悲壮豪歌,那是一种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

他用生命宣告:

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

袁崇焕是值得赞美的清官,“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执法人难恕,招犹我自知。

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

”一种蕴藏诗中的自信与孤高,他留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精神。

这正是荷花品格的真实写照:

内敛而不事张扬,奉献而不求索取,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在纷纷扰扰中坚定自己的方向,于浮浮沉沉中恪守自己的誓言。

 

典故五

毛泽东清正廉洁的故事 

  腐败,既是革命的死敌,更是社会主义的死敌。

毛泽东生前,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取得了许多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成功经验。

  清正廉洁率先垂范 ,打铁先须自身硬。

只有自身清正廉洁者,才能自觉而坚决地反腐败。

大量事实说明,在清正廉洁与反腐败斗争上,毛泽东有超人之勇气,真乃古今之罕见,全党之表率!

 

  在旧社会,当官者,一般都是为了个人发财,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过着骄奢淫逸之腐朽生活。

即使有清官,也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

毛泽东的一生,大部为官。

但他当官,从来不见为了个人发财,而是报国为民、甘作公仆。

其清正廉洁,有口皆碑。

 

  早在井冈山时期,身为井冈山最高领导者的毛泽东,就毅然废除中国数千年旧军队官兵不平等的腐败恶习,在红军中带头实行官兵一致。

 

  瑞金时期,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个儿又高饭量又大,但他的粮食定量只及普通战士的3/4。

 长征道上过草地时,辣椒是个宝。

警卫员设法为酷爱吃辣子的毛泽东多领了20个红辣椒,被毛泽东严令其如数退回。

警卫员不以为然,毛泽东严肃指出:

"我们是红军,作为领袖怎么能搞特殊?

"警卫员没法,只好照办。

 

  新中国诞生后,功高盖世的毛泽东,虽已进入人生暮年,但他依然廉洁如故,艰苦奋斗依旧,不仅吃穿还是那么省俭,而且在工作上,不分什么昼夜。

 

  抗美援朝爆发,毛泽东带头送子参军。

不幸老年丧子。

女儿上学,不准用公车接送。

礼品一律交公。

对亲友从不循私。

警卫人员在外面多吃多占,毛泽东用私款退赔,并就此对警卫人员开展整风,一整就是半月。

正因为毛泽东本人十分注意清正廉洁,为全党树立了表率,所以,在他当政时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党风军风政风,都十分纯正和清廉,受到中国人民的称赞。

 

        疾恶如仇亲抓大案 

  在反腐倡廉问题上,凡是大案、要案,他都亲自去抓,而且一抓到底。

只要是腐败分子,无论是谁。

不问亲疏,他都铁面无私、严惩不贷。

 

  在瑞金时期,毛泽东严惩了于都县一个集团贪污案。

将贪污数额最大的县委军事部长等4人,公审之后,执行枪决,余者一律依法严办。

 

  延安时期,边区贸易局副局长肖玉壁,是个劳苦功高、体无完肤、身上有80多处伤疤的老红军。

为给其治病,毛泽东在供给上给他以特别关照。

但他出院之后,功高自傲,无视法纪,公然贪污大洋3000多元。

案发后,毛泽东执法如山,严令枪决。

肖犯一死,形势大变,陕甘宁边区政风明显好转。

 

红军旅长黄克功,为恋爱而杀人。

为整肃军纪,申张正义,爱将如命的毛泽东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建国后,刘青山、张子善。

都是30年代入党,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青年领导干部。

但他们经不起执政之考验,双双成了大贪污犯。

毛泽东怒不可遏,不顾劝阻,将他们公审后枪决。

震动了全国,教育了全党。

典故五

曾国攀的“清”与“廉”

 一想到清官,我们总认为必须“清可见底”。

以此标准,曾国藩算不上清官。

他入仕之前,曾家是小地主。

而晚年,曾氏家族是湘乡巨族。

  不但自己没有做到“一贫如洗”,对他人,曾国藩也没能做到“一身正气”。

曾国藩十分尊重官场潜规则,庆吊往来,礼数十分周到。

和大部分官员一样,他也请客送礼,有时用的也是公款。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曾国藩确实又是清官。

他终生生活俭朴,“夜饭不荤”。

晚年位高名重,其鞋袜仍由夫人及儿媳、女儿制作。

他经常以自己的养廉银来周济他人,或者垫补公款之不足。

  一般来讲,清官往往很在乎“清誉”,然而曾国藩却唯恐得到“清官”之名。

他多次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散财最忌有名”,“一有名便有许多窒碍”。

身跻高位之后,他一直以清廉之名为惧:

“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

”所以他的“清廉”,只求问心无愧,不求为人所知,内心操守坚定,表面上和光同尘。

曾国藩的一生,既“清”又“浊”,以“浊”为表,以“清”为里。

这种居官行事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典故六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

“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典故七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典故八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典故九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

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

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

“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

”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典故十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

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

“古人云:

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典故十一

兄劝弟廉

清顺治年间,侯抒愫任潍县知县时,操守清正。

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个官员为其说情,侯抒愫都闭门不见。

侯抒愫为官清正与其哥哥的劝导是分不开的。

当初,侯抒愫任知县时,其哥哥侯抒恽就劝戒说:

“我们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贪一文钱回来,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了。

典故十二

老劝新廉

明朝有个兵部尚书叫王廷相。

有一次,他给新上任的御史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他坐轿外出,走到半路下雨了。

雨后再上路时,一个穿着新鞋的轿夫小心翼翼,后来还是一不小心踩到了水洼里,鞋面被弄脏了。

于是,这个轿夫便不再顾惜新鞋,再遇到泥水,便满不在乎地踩上去。

御史是负有弹劾、纠察官员过错之责的人,王廷相讲的这个故事,其中的寓意很深,是劝戒御史引以为戒,坚持防微杜渐,以保清廉本色。

典故十三

下劝上廉

金海陵王执政时,刘焕任任丘县县尉。

任丘县县令是个贪财的人,刘焕遇事就提醒他“收敛贪财之心,少干贪占之事”。

这个县令还能听进他的劝告,与刘焕共事期间真的多干实事,不搞贪占。

后来,朝廷考核官员时,县令受到奖赏。

县令置酒感谢刘焕:

“你有廉慎之德,使我获得了奖赏,感谢你的提醒和规劝。

 

典故十四

晏婴一裘

春秋齐景公时,齐国的良相晏婴一生崇尚节俭。

他平日粗茶淡饭,妻室只着布衣,从不奢望丝绸。

晏婴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别人讥笑他,他却泰然处之。

景公称赞他勤政廉洁,并赐给他千金之裘,但他却坚辞不接受。

典故十五

悬鹅示众

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

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

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典故十六

立檄拒礼

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

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

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典故十七

棒打送礼

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

他曾说:

“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

”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

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典故十八

厚谢婉拒

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典故十九

 周恩来的廉洁自律教育故事...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

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整整20个春秋了。

20年前,百万首都人民肃立十里长街,顶风冒雪,哭送周恩来灵车的动人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对周恩来怀念和敬仰之情,不但没有淡薄,反而与日俱增。

  那么,周恩来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博得人民的颗颗爱心?

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为党和人民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他毕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他“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宏愿。

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周恩来特有的纯真的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甚至连他的一些国内外政敌也不得不为之折服。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贯的。

在此,仅就同当前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求相关的一些方面,列举一些具体事例。

这样,难免挂一漏万,不过可以从细微处见精神。

  

(一)对待个人生活

  衣着——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度翩翩。

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

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

他笑笑说:

“穿补钉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

”“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

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

”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

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

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

至于他穿用了几十年破旧的睡衣、皮凉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已作为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饮食——周恩来的家常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

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的家常饭菜。

他说:

“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

”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

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

有一次,他出差到上海,听说有的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所有的食宿费用都由地方开支,非常生气。

回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工作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

“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出具帐单,由本人自付。

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他在饮食方面的律己要求。

有一次,这位机长看他吃饭,掉了个饭粒在桌上,他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

看到这种情景,这位机长后来感慨地说:

“我心里不禁百感交集。

什么叫廉洁,看看总理就知道了。

  住房——建国初期,周恩来搬进了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

西花厅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

身边工作人员于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缮,但他坚决不同意。

1959年底,趁他和邓颖超出差外地时间较长,对西花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

他回京一进门就惊讶地问:

“这是怎么回事?

谁叫你们修的?

”他还说:

“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

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发、窗帘、吊灯等陈设。

事后,对这次“修房风波”,他主动在国务院会议上作了三次检讨,向到会的副总理和部长们说:

“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的这个错误。

  用车——周恩来对自己乘坐的轿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后来他经常乘坐的专车是红旗轿车。

他说:

“别人不坐我坐,我喜欢国产车。

”国家进口了一批高级奔驰车后,有关部门想给他换一辆。

他不同意,严肃地说:

“那个奔驰车谁喜欢坐谁坐去,我不喜欢,我就坐‘红旗’。

”在用车问题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

他去理发,医院看病,探亲访友,看戏等,都算作私人用车,总要叮嘱身边工作人员照章付费,从工资中扣交。

  周恩来的基本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的俭朴作风,受到了长期在他身边工作的人员交口称赞。

有位秘书说:

“总理除了工作,个人一生无所他求。

特别是生活的俭朴,更是众口皆碑。

”不是亲眼所见是很难想象到了什么程度。

  同周恩来接触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他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也是赞不绝口。

宋庆龄说:

“周总理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政治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二)对待亲人和亲属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共同奋斗的亲密战友,又是相濡以沫的终身伴侣。

他们一生奉行“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互让、互谅、互慰”的“八互”原则,堪称恩爱的模范夫妻。

尽管这样,周恩来对邓颖超不但没有丝毫关照,反而要求格外严格。

邓颖超是早期中共党员,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凭她的能力、贡献、资历、经验和声望,完全可以胜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

但是,周恩来始终不予考虑。

他说:

“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

”1974年筹组四届人大领导班子时,毛泽东批准提名邓颖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也被周恩来给压下来了。

直到他去世后,1977年全国人大选举邓颖超任常委会副委员长,她才知道毛泽东早有批示。

1984年4月,邓颖超曾对亲属们说:

“解放初期成立政务委员会,人家要我上,你们的伯伯不同意;恢复妇联时,人家又要我上,他还是不同意;定工资时,蔡大姐是3级,我是5级,到他这儿就给划到6级。

国庆十周年上主席台,他看到名单里有我,又划掉了。

就因为我是他的妻子。

现在我当副委员长,又是政治局委员、纪委书记,这些工作都是党分配的。

但如果你们伯伯在,他一定不会让我担任。

”邓颖超讲这些事的用意,是在教育后辈。

她深有感触地说:

“名人之妻难做。

你们是名人的侄儿侄女,也同样难。

你们只有好好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做好本职工作。

  1968年,周恩来的一个侄儿和一个侄女先后赴延安和内蒙古插队劳动。

由于他们表现好,1970年经当地群众推荐,按照正常手续,分别应征参军了。

当他的侄女穿着新军装,高兴地回到北京看望伯父母时,他一见面就问道:

“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

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

”经过耐心动员,他终于让侄女脱下了军装,重新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

侄儿也听伯父母的话,痛快地办了离队手续,重回延安插队劳动。

  (三)对待干部子女

  周恩来没有子女,但抚养过一些烈士遗孤。

对这些烈士子女,他既关怀备至,又严格要求,十分重视对干部子女培养教育。

早在建国初期,他视察北京101中学时,就以清朝八旗子弟为例,告诫干部子女们不要特殊化,不要脱离劳动,不要脱离群众。

他说:

“你们如果特殊化,脱离了群众,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他引用秦始皇溺爱秦二世,结果秦朝亡于秦二世的教训,要求大家以史为鉴。

周恩来的话,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当前和今后都是很有教益的。

  (四)对待身边工作人员

  周恩来对身边工作人员很关心、很热情,但对他们的要求也很高、很严,决不允许有一点特殊化。

  周恩来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外出开会或工作,只准带耳朵、眼睛,不准带嘴巴,也就是不准随便发表意见,以免人们误以为是周总理的指示精神。

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是谁管的事,就该谁知道;不该知道的事,决不去打听。

工作人员出差,不许购买内部供应的优惠廉价商品,不许收受礼物。

  (五)对待请客送礼

  周恩来个人请客吃饭一律自费。

他的客人很多,有来西花厅拜访的、谈话的,还有来请示工作的。

每当快要吃饭时,他总说:

“别走了,一块儿吃饭吧,今天我请客。

”他请客吃饭,一般都是简朴的家常饭菜,不大吃大喝。

1952年初夏,他邀请冰心夫妇俩到西花厅做客,共进晚餐,吃的是四菜一汤,而唯一的好菜是一盘炒鸡蛋。

谢冰心回忆说:

“这使我感到惊奇而高兴。

惊奇的是总理的膳食竟是这样地简单,高兴的是总理并没有把我们当作外人。

  周恩来不收受馈赠礼物。

1961年春节前夕,他收到家乡淮安县委托人捎来的莲子、藕粉等土特产,当即委托办公室回信,并寄去100元钱。

信中说:

“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这样做是不好的。

”有一次,他过去的一位老警卫员给他捎来一筐新鲜桔子。

他问清值25元钱后,让寄去50元。

他说:

“多余的钱让他处理,不这样做,就制止不了他,这样以后他就不再送了。

  周总理常常恳切地教育和告诫领导干部,务必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教育领导干部要过好“五关”,即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

讲到过生活关时,他说:

“生活关分两种: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

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

  让我们响应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发出的号召,重读毛泽东同志的名著《纪念白求恩》,并以周恩来同志为榜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