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文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543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洛克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巴洛克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巴洛克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洛克文学.docx

《巴洛克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洛克文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洛克文学.docx

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新古典主义文学兴起之前的一个过渡性的非主流文学',它曾被部分西方学者视为“不成熟”和“缺乏美感”的文学流派。

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世纪的法国达到高峰,同时流行于西欧,因风格与巴洛克式艺术相像而得名。

巴洛克是一种贵族形式主义文学,主张文学为少数有文化修养的人创作,内容多涉及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和梦幻的手法,追求形式,语言雕琢浮夸,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马利诺、西班牙的贡哥拉、法国的伏瓦蒂尔等。

西班牙巴洛克文学在艺术上刻意追求怪橘、奇特的效果和夸张的比喻;在思想上,偏重于表现信念的危机,追求及时行乐,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神秘主义、颓废主义倾向。

发展

意大利的代表是马里诺,长诗《阿多尼斯》“马里诺诗体”

西班牙的代表是贡戈拉,“夸饰主义”“贡戈拉主义”

17世纪德国作家格里美豪森《痴儿西木传》,虽是一部流浪汉小说,但也具有明显的巴洛克文学特征。

17世纪法国贵族沙龙文学也是巴洛克文学

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具有巴洛克风格。

玄学代表约翰·多恩。

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充满奇喻,格律多变。

多恩长期受人争议,直达20世纪才被公认为大师。

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追求形式美感,营造有“意味”的形式

二、锤炼艺术技巧,拓展文学的表现力

1、精雕细琢,华丽繁复

2、象征暗示,蕴藉深厚

3、反讽悖论,极显张力

三、文体与心理的接驳:

典雅趣味与多重心态的奇妙糅合

影响

郑克鲁先生也在论及巴洛克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时说,其艺术手法“对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直接作用,对十九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巴洛克风格在十七世纪的确是渗透到了文学艺术的各个角落,并引起了文坛其他流派的共同关注并效法,高乃依、拉辛是古典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弥尔顿则是清教文学的领军人物。

当然,马维尔在大多数的文学批评中早就被划入了巴洛克作家的行列。

巴洛克文学艺术的影响其实还表现在对十八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十九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及拉丁美洲文学的多方面的启迪和影响。

正是在正统与非正统、复古与新变、依循与反叛之间游走,巴洛克文学才具有其独特的美学追求和品格,并得以在文艺复兴向新古典主义过渡时期的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巴洛克文学不仅在思想、艺术方面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文学,而且它还张扬、传递了一种意义深远的“巴洛克精神”。

这种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追新逐异、兼收并蓄的精神。

巴洛克艺术大师们热衷于将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内在的精神同一性汇集一处(如贝尼尼将绘画、雕塑、建筑融为一体),巴洛克文学的代表作家也很喜欢在创作中兼收并蓄,表现出杂多于一,真幻相间、奇常交汇,雅俗轮转、庄谐共济的美学追求。

这种“巴洛克精神”对于当今的文学创作无疑是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

意大利诗人。

出生在那不勒斯。

因不愿遵从父命学习法律,被逐出家门。

后来进入宫廷,长期在各城邦君主手下任职。

由于私生活问题和伪造文件,曾两次被捕。

1615年到巴黎,受到路易十三和贵族的器重。

1623年回到那不勒斯。

他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七弦琴》(1608)、反映宫廷生活情趣的《新婚诗》(1616)、童话诗和描写田园生活的牧歌集《风笛》(1620)等。

长诗《阿多尼斯》(1623)是他的成名之作。

全诗共20歌。

它取材于罗马神话,描述女神维纳斯爱慕美少年阿多尼斯,遭到战神马尔斯报复。

他编织了许多故事,穿插其间,情节曲折,又用比喻、对偶以及夸张等手法,雕琢词藻,追求华丽的形式。

他的诗歌反映了17世纪意大利文学衰落时期贵族阶级的趣味。

此后,体现这种风格的“马里诺诗派”在意大利盛行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