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社区病伤残者的康复护理.docx
《第9章 社区病伤残者的康复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 社区病伤残者的康复护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9章社区病伤残者的康复护理
教学要求
1.掌握:
常用社区康复护理技术;社区骨折、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与管理措施。
2.熟悉:
康复护理的目标及内容。
3.了解:
社区康复护理概念;骨折、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偏瘫的概念。
学习重点
一、常用康复护理技术
(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是通过对病伤残者在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方面活动能力的训练,促进、恢复其自理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1.进食训练对意识清楚、全身状况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射、少量误吸能通过随意咳嗽咳出的患者要尽早进行进食训练。
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如病情允许,根据患者的伤残程度,自行或由他人协助或借助其它设备坐起,可使用靠背架使其坐稳,身体靠近餐桌,患侧上肢可放于餐桌上以帮助保持进食时上身的直立和对称。
卧床者取健侧在下的侧卧位。
具体方法:
①将食物和餐具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上,必要时可将碗、盘用吸盘加以固定;②帮助患者用健手把食物放在患侧手中,再由患侧手将食物放入口中,训练健、患侧手的功能。
开始训练时,可用健手托住患侧前臂近关节处,协助将食物送入口中;③训练患侧手抓握餐具的能力:
开始时抓握木条或橡皮,继之用匙,逐渐改用筷子;④丧失抓握能力、协调性差或关节活动受限者,可将普通餐具加以改良,如特制的碗、盘,长粗把或横把匙、叉或将匙、叉用活套固定于手上,两根筷子之间用小弹簧连接等;⑤吞咽困难者在意识清醒时,必须先做吞咽动作的训练后再做进食训练,先选择较稠的流质食物,每次量不宜过多,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饮水时要用吸管。
2.个人卫生训练当患者意识清醒时,能在轮椅上坐位坚持30min以上,健侧肢体肌力良好,应尽量到洗手间进行个人卫生训练。
(1)洗手、洗脸、刷牙训练:
患者坐在洗脸池前,用健手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用健手洗脸,洗患侧手、臂。
洗健侧手、臂时,将患侧手、臂贴放在洗脸池内面或将毛巾固定在水池边缘,涂过香皂后,健侧手、臂在患手或毛巾上搓洗(见图9-1)。
拧毛巾时,可将毛巾套在水龙头或患侧手臂上,用健侧手将两端合拢,朝一个方向拧干(见图9-2)。
刷牙时,可借助身体固定牙膏体(如两膝夹住),用健手旋开牙膏盖,完成刷牙动作,必要时可用电动牙刷代替。
有义齿者,用带有吸盘的毛刷,固定在水池边缘,取下义齿后进行清洗。
(2)洗澡:
①盆浴时患者坐在紧靠浴盆的椅子上(最好是木制椅子,与浴盆高度相同),脱去衣物,先用健手把患腿放入盆内,再用健手握住盆沿或墙壁上的把手,健腿撑起身体前倾,抬起臀部移至盆内椅子上,随即健侧腿放入盆内(图9-3)。
另一种方法是用一块木板,固定在浴盆的一端,患者先将臀部移至盆内木板上,再将健侧腿放入盆内,最后帮助患侧腿入盆内。
(图9-4);②洗澡时,可用健侧手持毛巾擦洗或用长柄的海绵刷擦后背和身体远端。
如果患侧上肢肘关节以上有一定控制能力,可将毛巾一侧缝上布套或用两端带环的洗澡巾,套在患臂上协助擦洗。
拧毛巾时,将其压在腿下或夹在患侧腋下,用健手拧干。
③洗毕,出浴盆顺序与前面步骤相反。
患者进出浴室应穿防滑拖鞋,并有专人保护,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3)乘轮椅如厕:
厕座一般高于地面50cm,其上墙壁必须安装扶手。
先将轮椅靠近厕座,刹住车闸,向两侧旋开足踏板,解开裤带,用健手扶轮椅扶手,借助健侧腿支撑身体站起,然后握住墙壁上的扶手,以健侧腿为轴,转身坐在厕座上。
3.更衣训练患者应能保持坐位平衡,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准确性和健侧肢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应尽早指导其穿脱衣裤、鞋袜等训练,应遵循先穿患侧,后脱患侧的原则。
(1)穿脱开襟上衣:
将衣领朝前平铺在双膝上,用健手将衣袖套在患肢上,并将衣领拉到肩上,健手转到颈后将衣领拉到健侧肩,再将健侧手伸入衣袖内,系好扣子(图9-5)。
脱衣时先将患侧脱至肩以下,拉健侧衣领到肩下,健手从后腰部向下拉衣摆,两侧自然下滑脱出健手,再脱患手。
(2)穿脱套头上衣:
用健手将衣袖套在患肢上,拉到肘以上,再穿健侧手的袖子,最后套头,整好衣服。
脱衣时用健手先将衣身向上翻起,推至胸部以上,再用健手将衣服拉住,在背部从头脱出,然后脱出健手,最后脱患手。
(3)穿脱裤子:
穿裤子时,患者取坐位。
先用健手将患腿抬起放在健腿上,穿患侧裤腿,拉至膝以上,放下患腿,穿健侧裤腿,拉到膝以上,站起来(或躺下,用健腿支撑抬起臀部),将裤子拉至腰部,系好腰带。
脱裤时与上面动作相反,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平衡较好者取坐—站式,平衡不好者取坐—卧式训练穿脱衣裤。
(4)穿脱袜子和鞋:
穿袜子和鞋时,患者取坐位,用健手将患侧腿抬起置于健侧腿上,为患足穿袜子或鞋后,放下患侧,全脚掌着地,重心转移至患侧,再将健腿放在患腿上,穿好健足的袜子或鞋。
脱袜子和鞋,顺序相反。
进行更衣训练时,衣服应以宽松、穿脱方便为宜,若患者手指协调性差,不能系、解衣带或钮扣时,可使用按扣、拉链、尼龙搭扣等;裤带可选用松紧带,鞋带可改成尼龙搭扣或是带环的扣带,以方便操作。
4.轮椅训练轮椅是伤残者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许多残疾者虽然丧失了行走功能,但借助轮椅,可以自理生活、料理家务,甚至承担适当的全日工作。
轮椅的使用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每个患者应按处方要求配置和使用轮椅。
从床到轮椅的转移:
将轮椅置于患者的健侧,与床呈45°角左右,面向床尾,关好车闸。
偏瘫患者用健手将患肢放置腹部,患腿放于健腿上,移至床旁,健手抓住床栏坐起,将双腿移至床沿下。
也可在床上系带,用健手拉带坐起。
坐稳后,用健手、健腿用力站起,将身体大部分重量落在健腿上。
健手放在轮椅远侧扶手上,以健腿为轴心转动身体坐在轮椅上。
如果患者不能自己站起,护理人员可用双手搂住其腰部,双膝顶住其膝关节,协助其站起并坐于轮椅上。
从轮椅到床的转移:
轮椅朝向床头,关好车闸,翻起脚踏板,躯干移至轮椅前缘,双足下垂,使健侧足略后于患足。
抓住床扶手,身体前移,用健侧上、下肢支持体重而站立,以健侧腿为轴,转身坐到床边。
5.家务劳动训练根据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适当地指导患者进行家务劳动训练,如洗菜、切菜、烹调、洗熨衣服、打扫卫生等。
(三)立位移动训练
移动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对于病伤残者,当病情稳定,基本上能掌握坐起、站立动作时,应尽早开始立位移动训练,必要时借助手杖、拐杖、轮椅等辅助设备完成,使患者尽快学会独立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树立生活的信心。
1.立位迈步当患者能平稳站立时,活动肢体和身体仍能保持平衡,就可以进行迈步训练。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练习患腿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伸膝、患腿负重、健腿向前后移动等动作。
2.扶持行走平衡失调患者行走时,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患侧扶持,一手握住患者患手,另一手从患侧腋下穿出贴于胸前,掌心朝前,五指分开,与患者一起缓步向前。
也可让患者在平衡杠内练习患肢与健肢交替支持体重前走、后退、转身、侧走等,促进下肢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发展,增强平衡与协调能力,再做独立行走训练。
3.独立行走如能完成平衡杠内行走,就可以进行独立行走训练。
患者保持立位平衡状态。
行走时,一脚向前迈出,身体略微倾斜,重心转移至对侧下肢,前脚脚跟着地,重心又落回其上,另一脚迈出,如此两脚交替迈步向前行走。
训练时,注意步行的频率适中,并根据练习情况逐渐增加难度,如上下斜坡行走等,以提高步行速度、稳定性和耐力。
4.扶杖架拐行走扶杖架拐训练是使用假肢或截瘫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的重要锻炼方法。
训练前应先锻炼两上臂、肩部、腰背部和腹部肌力,然后根据患者的身高及上肢长度,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拐杖开始训练。
(1)双拐站立训练:
将两拐杖置于足趾前外侧15~20cm,双肩下沉,双肘微屈,双手抓握拐杖的横把,使上肢的支撑力落在横把上。
背靠墙站立,将重心移至一侧拐杖,提起另一侧拐杖,或身体重心后倾,提起双侧拐杖。
(2)双拐行走训练:
患者架拐杖站好,向前行走时,提起双拐置于前方,身体重心前移置于双拐上,用腰部力量带动双腿向前摆动。
(3)单拐行走训练:
健侧臂持拐杖。
行走时,拐杖与患腿同时伸出,继之健腿和另一臂摆动向前;亦可先伸出拐杖,然后移病腿,再移健腿,或反之也可,可由患者自行选择。
5.上下楼梯当患者能够比较顺利和平稳地在平地行走后,可开始进行上下楼梯训练,以健足先上、患足先下为原则。
开始练习时,护理人员应在旁协助和保护,第一次以不超过3个台阶为宜,随着患者能力的提高,以后逐渐增加台阶数。
扶栏上下楼梯训练:
上楼时,患者健手扶栏,健足踏上一级,随即患足踏上与健足并行。
下楼时,患者健手扶栏,患足先下一级台阶,随即健足踏下与患足并行。
拐杖上下楼梯训练:
上楼时,先将手杖立在上一级台阶上,然后健足踏上,随即患足跟上与健足并行。
下楼时,先将手杖立在下一级台阶上,患足先下一级台阶,然后健足跟上。
难点解析
一、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训练
(1)保持患肢功能位:
骨折早期,应将患肢抬高并固定摆放在功能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减少畸形的发生。
(2)恢复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骨折中后期功能训练应循序渐进地进行,主要是骨折部位近端、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和非固定肢体关节的活动,运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从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力量由弱到强,一般每天进行1~3次各关节全范围的活动,每次活动5~10下,以不引起明显疼痛或肌肉痉挛为度,逐渐由被动转为助力或主动运动,防止关节挛缩。
(3)维持肌力训练:
在骨折复位基本稳定时,固定患肢宜进行等长肌肉收缩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进行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一般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20下;健肢可以等长肌肉收缩或等张肌肉收缩的方式进行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4)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训练:
当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增大和肌力逐渐恢复时,应尽早开始各种作业治疗及健身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和支具,以促进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恢复,让患者尽早达到生活自理,重返工作岗位。
康复护理措施
二、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1)起立床站立训练:
长期卧床使患者衰弱无力,起立时容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早期患者经过坐起训练后,如无不良反应即可行站立训练。
起立床站立训练可以使患者逐渐适应卧位到立位的变换。
起立床倾斜的角度从15°开始逐渐增加至90°,站立时间从30min开始逐渐延长至120min,一般1~2次/d,训练时双下肢可用弹力绷带,腹部用腹带,以改善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晕、眼花、心慌、恶心等不适症状。
(2)肌力训练:
主要是通过训练背部、肩部、上肢、腹部的肌群,增强肌力以完成平时不能完成的活动,代偿丧失功能的肌群,为发展日常生活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社区护士应配合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根据其条件选择徒手抗阻运动、弹簧拉力器或利用滑轮负重等进行练习。
(3)手功能训练:
四肢瘫患者应重视训练上肢和手的功能,特别是要保持腕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虎口区的活动度。
可选择健身球或让患者主动抓握物体来训练手指的灵活性和抓握能力。
抓握能力弱的患者,使用腕驱动抓握支具训练;不能主动伸腕者可使用夹板保持该关节的活动度,或进行被动运动。
(4)平衡训练:
通过加强躯干肌肉的训练,代偿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姿势觉的丧失,为患者进行转移和步行训练打好基础。
让患者坐在床或椅上,令其单侧或双侧上肢伸直平举,维持正确的坐位姿势,也可对其施加少许推力,让其身体尽力保持平衡,进一步可通过在坐位下两手轮流向前击拳或与他人传球等进行训练。
(5)转移训练:
积极进行各种转移训练,包括床上移动、卧位翻身、卧位至坐位、坐位至站立位、床至轮椅、轮椅至便器的转移训练等。
转移时可借助床栏、扶手等的帮助。
(6)轮椅训练:
损伤部位较低,上肢功能健全的患者,应进行轮椅技能训练。
在轮椅上训练坐位平衡和操作轮椅的基本动作,如左右转弯、后轮平衡、前轮翘起行走、旋转、过狭窄门等技术。
注意每坐30min,必须用上肢撑起躯干或侧倾躯干,使臀部离开轮椅面减轻压力,以免发生压疮。
(7)膀胱功能训练:
损伤中后期,膀胱功能训练尤为重要,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膀胱的扩张和收缩功能。
有留置导尿管患者每4~6h放尿一次,定时饮水(>125ml/h)。
导尿时,嘱患者做正常排尿动作以增加腹压或按压下腹,使尿液排出。
教会患者做收缩肛门括约肌及仰卧抬臀的动作,训练协同肌功能,有利于排尿反射的形成。
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局部消毒方法和无菌操作,指导患者寻找刺激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等引发排尿。
定期测量残余尿量,如果残余尿量越来越少,可适当延长导尿时间,逐渐停止导尿。
(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除高位截瘫外,所有患者应训练其自理能力,如进食、洗漱、梳头、更衣等动作。
生活自理能力的明显提高往往被看作是康复成功的标志。
三、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
1.康复训练
①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脑卒中后数日内,肢体的瘫痪为迟缓型瘫痪,之后随着肌张力的恢复出现痉挛性瘫痪,上肢为屈肌痉挛,下肢为伸肌痉挛,因此病人要保持抗痉挛体位。
仰卧位时,头枕枕头,不要过伸、过屈和侧屈。
患肩垫起防止肩后缩,上肢各关节处于伸展位,前臂旋后,手内放一绒布球,拇指指向外方,以防止手指分不开或垂手畸形。
患髋垫起以防止后缩,患腿股外侧垫枕头以防止患腿外旋。
此体位是护理上最容易采取的体位,但可能引起紧张性迷路反射及紧张陛颈反射导致的异常反射活动。
健侧卧位时患肢在上,肩关节前伸,肘、腕关节伸展,前臂旋前,上肢置于前面的枕头上,下肢屈髋、屈膝置于前方枕头上,踝背屈,足不要悬空。
患侧卧位时,头用枕头支撑,躯干稍后仰,后方垫枕头,避免患肩被直接压于身体下,患肩屈曲90°~130°,患肘伸展.前臂旋后,手自然呈背屈位。
患髋伸展,膝轻度屈曲。
健肢上肢置于体上或稍后方,不能放在身前。
健腿屈曲置于前面的枕头上,注意手中不握任何物品。
②体位变换:
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因此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同时还可预防压疮和肺感染。
一般每1~2h变换体位一次。
③肢体被动运动:
脑卒中发病2~3日后可进行关节被动活动、按摩,以防止关节疼痛、挛缩。
先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的活动范围做患侧。
一般从肢体的近端到远端,动作要轻柔缓慢。
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
被动运动不能防止废用性肌萎缩,也没有直接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因此还要尽早进行主动训练。
④上肢训练:
病人取仰卧位,双手手指交叉在一起,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在胸前伸肘上举,然后屈肘,双手返回,置于胸前。
或者仰卧位时让病人肩外展90°,以最小限度的辅助动作完成屈肘,用手触摸自己的嘴,然后再缓慢地返回至肘伸展位。
⑤下肢训练:
可进行桥式运动,目的是训练腰背肌群和伸展髋关节,为站立做准备。
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足踏床,慢慢地抬起臀部,维持一段时间后缓慢放下(双桥式运动)。
训练早期需护理人员帮助固定下肢,或叩打臀大肌帮助伸髋。
病人能掌握该动作后,让病人健腿悬空,患腿屈曲,或将健腿置于患腿上,患足踏床抬臀(单桥运动),以此来提高患侧髋关节伸展的控制能力。
⑥坐位训练:
为防止直立性低血压,首次取坐位时,不易马上取直立坐位。
先取30°~40°斜卧位,每2~3d增加10°,直至完全坐起。
理论上应避免床上半坐位。
以避免下肢伸肌优势。
病人能坐稳后再进行坐位平衡训练。
⑦站立训练:
首先练习由别人扶持站立,然后由病人扶栏杆或椅子等站起,最后是独立站起。
站起前健足在前,足跟着地,躯干前倾,双手前举,慢慢伸展髋、膝关节后站起。
⑧步行训练:
在步行训练前,先练习双腿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的转移。
先用健腿迈步,协助者站在病人身后稳定其上臂。
在可独立步行后进一步练习上下楼梯、跨越障碍等。
⑨作业治疗:
一般在病人能取坐位姿势后开始,内容包括ADL训练以及工艺活动训练等。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主要包括进食、个人卫生、入浴、穿衣、如厕等方面的训练。
社区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了解家庭现有的环境条件,对患者和家属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
3.语言训练:
言语不流畅者,可通过各种感觉刺激,如每日阅读报纸,主动与他人交谈,以强化患者的应答能力,并要求家属要耐心协助,支持患者训练。
4.预防并发症偏瘫患者因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如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便秘、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社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鼓励患者活动,并指导家属逐渐掌握各种生活护理技能,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5.心理护理偏瘫患者由于失语、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除了有一般患者的心理变化外,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悲观、焦虑、甚至自杀等,对治疗护理产生抵抗情绪。
社区护理人员要了解偏瘫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和支持,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一个适合于治疗和休养的环境,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鼓励其主动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家务劳动、文娱活动及社会交往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
6.健康教育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和残疾,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耐心、细致、具体的指导,介绍疾病的知识、生活护理的方法、康复训练的措施、在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教会患者自我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生活照顾并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技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照顾和坚持康复训练。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区康复护理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康复护理目标及内容
三、康复护理程序
四、常用康复护理技术
第二节社区常见病伤残患者的康复护理
一、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
二、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三、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主要概念
1、康复2、康复护理3、社区康复4、社区康复护理
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三社区残疾病人康复与护理
脑血管意外的功能训练
【目的要求】
1、掌握良肢位的保持;体位变换;上下楼梯训练
2、熟悉上、下肢训练;坐、立位训练;步行训练
3、了解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操作用物】
治疗床、软枕、步行梯等
【操作步骤】
(1)床上训练
①翻身训练翻身的方法介绍如下:
•向健侧翻身:
通过躯干的旋转和肢体的摆动来完成躯干功能的训练。
患者仰卧位,用健侧的手握住患侧的手,肘关节伸展,双膝关节屈曲,指导患者利用健肢的力量带动患肢进行左右躯干摆动,治疗师或护士可以给予口令或标志物加以引导,同时一手扶着患者的手,另一手扶着患者膝部,给予助力,翻向对侧取仰卧位。
然后以相反动作翻身还原,如此反复联系。
•向患侧翻身:
患者仰卧位,护士或治疗着站在患者的健侧,患者用健侧的手握住患侧的手,肘关节充分伸展。
治疗师或护士一手放在患者臀部,一手固定患足,在患者双手摆动躯干向健侧翻转时,同时给予患者臀部和下肢同方向助力,以帮助患者翻转至对侧成仰卧位。
然后以相反动作翻身还原,如此反复练。
②床上腰背肌群训练为了训练患者腰背肌群和伸髋,为站立做准备,康复护士可在病床上帮助患者进行桥式运动训练、床上四点跪位及跪立位练习。
•桥式运动训练:
患者仰卧,屈髋屈膝,双足平放在床面上,双上肢放于体侧,患者慢慢抬起臀部,伸髋,维持一段时间后慢慢放下,如患者早期完成此动作有困难,康复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固定下肢,并用手叩击患侧臀大肌刺激其收缩,协助患者完成此动作的训练。
当患者能较容易的掌握此动作以后可以增加难度,由双腿桥式动作变成单腿桥式运动,注意加强对患者的保护。
(2)床上抑制肌痉挛训练
①抑制躯干肌痉挛康复护士协助患者进行包括床上正常体位、翻身和桥式运动,牵拉患侧躯干,被动或主动旋转躯干,以缓解躯干和偏瘫肢体过高的肌张力。
②抑制上肢屈肌痉挛肩胛骨和肩关节被动或主动的前伸运动,康复护士站在患者患侧,一手握住患侧上臂,一手放在肩胛骨下面,向上、向前按摩和活动肩胛骨,并告知患者主动配合。
上肢外旋位并充分上提,肩胛骨和肩部的痉挛下降后,护士可帮助患者将偏瘫上肢持续外旋,然后将上肢慢慢向前举起,注意保持肩、肘关节前伸。
当完成上述动作后,康复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拉开拇指及手指,然后充分背伸脘关节和其它手指。
③抑制下肢伸肌痉挛患者仰卧,用双手交叉相握抱住屈曲的双膝,然后做屈伸躯干的动作。
(3)坐位训练:
坐位是患者较容易完成的一项运动,同时也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完成战力、行走等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运动能力。
坐位练习包括坐位平衡练习和坐位耐力练习。
坐力训练先由床侧开始训练患者坐起。
护士在帮助患者进行坐位练习时,对于老年人和长期卧床的患者,首次取坐位时不能马上取直力坐位,即90º。
需用起立床或靠背架,依次30º、45º、60º、80º坐位,每一个角度的体位能维持30min,并且无体位性低血压表现,就可以过渡到下一角度体位的训练.患者坐位时双足要踏地或踏在支持台上,以预防足内翻.由于练习坐位时一定要在无支撑或无扶助的情况下才能收到较好的训练结果,因此,当患者在进行此项功能训练时,康复护理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变化,观察有无体位体血压的发生。
注意患者在病房内尽量避免半坐位,以免强化下肢异常运动模式。
在做坐位练习的同时要进行坐位和卧位的转换练习。
床上坐位时护士要协助、指导患者将患上肢采取肩关节外展、外旋、肘、腕、手指伸展的抗痉挛模式。
(4)站立训练:
患者进行坐位训练获得平衡能力后,即可进行站立位的训练,护士在协助患者进行站立位训练时,要站在患者患侧,并用双膝关节夹住患者的环下肢膝关节,防止患者膝过伸而摔倒。
患者的站立训练要和日常的生活能力结合起来,并加强保护。
(5)行走训练:
当患者能够坐稳时,即可下床在平衡杠内学习站立,站立时间开始为20~30min,最终1~2h。
当患者能达到站立平衡后,患者腿能支撑体重的一半以上,并能迈腿了,这时患者就能进行走的训练了。
让患者在平地、梯阶、斜坡等不同的地形接受步态训练,也可利用助行器、手杖等辅助器进行训练,必要时可以给患者装配矫形器。
护士要帮助患者在步行训练前穿戴好假肢、矫形器等,训练后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做好皮肤的护理,并将患者的身体反应及时反馈给康复医生。
【注意事项】
1、在进行训练前指导患者全身放松,以消除紧张。
2、训练时动作轻柔
3、注意良肢位的保持,尽量少用仰卧位
4、体位摆放任何时候都应避免半卧位
5、病人手中不放置任何东西,足底不放置任何东西
6、踝背屈训练起初要防止患者过度用力引起足内翻
7、训练过程注意逐渐增加强度和量,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
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
【目的要求】
1、能够熟悉脊髓损伤的主要功能障碍。
2、要求做到掌握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训练及护理措施。
3、效果达到独立完成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训练及护理。
【操作用物】
电视、VCD、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录像、轮椅、床、生活功能训练器、实用步行练习装置
【操作步骤】
通过观看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录像熟悉和掌握以下内容
1、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
肌力、心肺功能、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2、脊髓损伤的康复训练的实施
(1)四肢瘫的康复训练
A.呼吸功能的训练
B.关节活动度训练
C.肌力增强训练
D.坐位训练和站斜床训练
E.坐位平衡训练
F.坐起训练
G.轮椅转移、驱动训练
H.减压训练
I.日常生活功能训练
(2)截瘫的康复训练
A.自行关节被动训练
B.利用器械进行肌力训练
C.从仰卧位坐起的训练
D.坐位训练
E.由轮椅到床的训练
F.轮椅技巧训练
G.步行训练
H.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3、学生练习
【注意事项】
1、注意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2、训练过程循序渐进,避免操之过急
3、注意保证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