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84435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

《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 专题十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docx

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十《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2021新高考衡水名师生物专题卷

专题十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考点33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5颗星(1-7题31题)

考点34染色体变异3颗星(8-12题32题)

考点35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4颗星(13-20题33题)

考点3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5颗星(21-30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90分

说明:

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B.基因突变必然引起个体表现型发生改变

C.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D.根细胞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

2.某生物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FF,基因a至f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依次分布在1~6处(如图),选项中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

B.

C.

D.

3.对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B.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C.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D.基因突变对生物大多是有利的

4.目前已发现

噬菌体有数千种突变型,这些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的突变或者不同基因的突变。

科学家利用

噬菌体的两种突变型A和B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型A和B分别与野生型相比,基因组成上只有一处差异)。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组别

处理

结果

1

用突变型A侵染大肠杆菌

噬菌体不增殖

2

用突变型B侵染大肠杆菌

噬菌体不增殖

3

突变型A、突变型B同时

侵染同一个大肠杆菌

噬菌体增殖(A、B型组成)

A.

噬菌体DNA复制所需原料和酶来自宿主细胞

B.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

C.突变型A和突变型B的突变发生在不同的基因内

D.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基因共同决定其增殖

5.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

B.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

C.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6.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D.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

7.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8.非洲猪瘟让家猪成了“网红”。

科学家发现家猪(2n=38)群体中有一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变异,如图所示。

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易位纯合公猪与四头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母猪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易位杂合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异常导致的

B.易位杂合子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

C.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会形成17个正常的四分体

D.易位纯合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72条染色体

9.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10.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前者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后者的病因发生的时期是(   )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11.经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如图所示,有人称多出的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

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B.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C.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D.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

12.下列是对不同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和基因型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a含有3个染色体组,该个体一定是三倍体

B.图中细胞b含有2个染色体组,该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图中细胞c含有4个染色体组,该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D.图中细胞d含有1个染色体组,该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13.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由四倍体二粒小麦和二倍体拟山羊草杂交,经处理后得到),黑麦是二倍体。

某科研人员以普通小麦和黑麦为对象杂交培育出小黑麦。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体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形成的植株不育,是单倍体

C.因能杂交形成后代,所以普通小麦和黑麦属同一物种

D.培育的F1四倍体小黑麦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恢复可育能力

14.我国小麦育种团队从国外引进了某小麦新品种,将中国的小麦品种与国外引进的小麦新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具有抗病性的小麦良种。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利用的中国小麦和国外引进的小麦之间能够进行基因交流

B.在两地穿梭种植时,不同环境直接作用于小麦的不同基因

C.该育种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作用使小麦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D.推广种植选育出的小麦良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15.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

B.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D.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纯合子从F1就可以进行选择

16.深圳市农科集团第二次在全市范围内公开征集的包括紫叶生菜、孔雀草等15种生物育种材料随“神六“在太空遨游110多个小时后返回地面,由此该集团又确立了一批太空农业项目.有关生物技术及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地面后,孔雀草开出不常见的墨色花,其根本原因最可能是基因发生重组

B.如果孔雀草的种植过程中发现了不常见的墨色花时,为了快速大量生产宜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

C.在培育转基因抗虫孔雀草中,获得目的基因所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D.在太空环境(微重力、强辐射等)条件下,孔雀草种子不可能发芽

17.水稻的高秆、矮秆分别由A和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分别由B和b控制。

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品种,如图为不同的育种方法培育矮秆抗病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包括①③过程,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人工诱变育种为②过程,B可能来自b的基因突变

C.单倍体育种包括①④⑤过程,⑤过程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

D.多倍体育种包括①⑥⑦过程,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

18.下列有关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F1自交后代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19.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

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20.如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B.a过程能提高突变频率,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a、c过程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21.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碱基对缺失的基因突变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

B.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C.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但是都要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

D.突变产生的变异往往有害,但生物的进化离不开突变

22.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査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

敏感型纯合子(%)

抗性杂合子(%)

甲地区

78

20

乙地区

64

32

丙地区

84

15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得出(   )

A.不同类型的家蝇都可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家蝇抗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碱基对的替换

C.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丙地区敏感性基因的基因频率较高

D.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使用该产品预期效果不如其他两地

23.桦尺蛾(其幼虫为桦尺蠖)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黑色对灰色显性;某地区桦尺蛾几乎都为灰色,由于工业污染,30年后灰色仅占4%。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地区所有黑色和灰色的桦尺蛾组成一个种群

B.自然选择是导致桦尺蛾上述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

C.30年后,在黑色桦尺蛾的群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64%

D.工厂排出的煤烟直接作用于基因型导致控制黑色的基因频率逐代上升

24.某昆虫生活在环境变化不大的环境中,决定有翅的基因为A,决定残翅的基因为a,从该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数分别是45、40和15。

将抽取的昆虫带到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两年后从海岛上该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AA、Aa和aa的个体数分别是10、20和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岛上的昆虫已经发生了进化,成为一个新物种

B.经常刮大风的海岛环境能促进残翅果蝇的产生

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原有环境中的种群和海岛环境中的种群存在着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f没有地理隔离,也不会产生生殖隔离

B.a~j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基因库

C.f~j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但该种群基因频率有可能发生变化

D.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周围的无机环境之和称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6.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进化的单位,也是繁殖的单位

B.图中①指基因型频率,②是导致①改变的内因,包括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C.图中③指自然选择学说,③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7.已知甲、乙两种生物间发生了共同进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生物中出现的所有变异个体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乙生物中隐性基因频率增加,有利于产生适应环境的隐性新性状

C.甲、乙两种生物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甲、乙两种生物发生共同进化,说明它们相关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2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现存的东乡野生稻具有耐冷基因,因此具有较强的耐冷性。

可利用东乡野生稻对普通栽培稻进行改良,选育出耐冷的栽培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栽培稻之间的基因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B.东乡野生稻较强的耐冷性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C.利用东乡野生稻台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东乡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耐冷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9.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B.亲本的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30.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通过遗传使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续和传递

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推知,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1.甲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

a~d表示4种基因突变。

a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A变为G/C,d由G/C变为A/T。

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

乙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象。

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虚线)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

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子(UAG)〕

(1)甲图中过程①所需的酶主要有________,C突变后转录的mRNA决定的氨基酸是________。

(2)a﹣b4种基因突变中不同于其它3种突变的是________,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________个碱基对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最小。

(3)图中________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

(4)导致乙图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属于________(变异种类)。

(5)诱发基因突变一般处于丙图中的________阶段,而基因重组发生于________阶段。

(填图中字母)

32.图1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D、d表示,乙病基因用E、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Ⅱ3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Ⅱ5基因型是_____。

(2)Ⅲ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_____。

Ⅱ3和Ⅱ4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_。

(3)由于Ⅲ7在一次核泄漏事故中受到核辐射,其睾丸中约6%的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如图2所示,标号为③的染色体着丝点不能分裂,其他染色体正常分裂。

图2细胞为_____细胞;该男性的不正常配子占_____%。

33.以某二倍体植物(2n=14)为原始材料进行育种,对该植物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了如图2所示相应植株④~⑨。

已知植株③体细胞所含部分染色体及基因情况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⑨植株中,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定不为14的植株有_______________。

(2)⑤植株和⑦植株是否为同一物种,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或用药物破坏高尔基体都可以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请解释说明。

(4)正常情况下,⑨幼苗的基因型有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

⑥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

C

解析:

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细胞中,A项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表型)发生改变,如AA→Aa,生物性状不变,B项错误;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如X射线、紫外线)可引起基因突变,C项正确;根细胞的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D项错误。

2.答案:

D

解析:

A、该变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A错误;

B、该变异缺失E(e)基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B错误;

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排列顺序及种类没有改变,因此没有发生变异,C错误;

D、由于生物个体中没有B基因,该染色体上出现B基因,因此是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

D。

3.答案:

D

解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发生的机会很小,高等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为10-8~10-5,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为10-10~10-4,说明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B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C正确;

D.基因突变大多有害,少数对生物生存有利,有些基因突变对生物既无害也无益,D错误。

故选:

D。

4.答案:

D

解析:

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内,增殖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利用其原料和酶来完成,A正确;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不改变基因数目,B正确;突变型A和B两种噬菌体的组合同时侵染大肠杆菌,噬菌体能正常增殖,说明二者中,某一基因补偿了另一个突变所不具有的功能,因此两种突变是分属于不同基因的突变,C正确;由实验可知,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基因功能丧失,二者未突变基因共同决定了其增殖过程,D错误。

5.答案:

C

解析:

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b、c基因不一定在每个细胞中都会表达,A错误;

B.a、b、c基因位于一个DNA分子上,在遗传时遵循连锁定律,B错误;

C.b中生物碱基对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C正确;

D.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基因的本质是DNA,D错误。

故选:

C。

6.答案:

D

解析:

A、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A正确。

B、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Ⅰ后期)时期,B正确;

C、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正确;

D、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D。

7.答案:

D

解析:

(1)甲图中,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却产生了基因型为a的精子,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2)乙图中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说明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故选:

D.

8.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易位纯合公猪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缺13、17号染色体)。

也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A正确。

由题意可知,易位杂合子是由易位纯合子与染色体正常的母猪交配而来的,母本提供了所缺的13、17号,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所有正常染色体移向次级卵母细胞所在的一极,有可能形成正常的染色体组成的配子,B正确。

易位纯合公猪的体细胞只有36条染色体(缺13、17号染色体共计2条,含2条易位染色体)则初级精母细胞中也只含36条染色体,D错误

9.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减数分裂等有关知识。

个体甲的变异属于缺失,影响表现型,A项错误;个体乙发生的变异是倒位,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呈"十字形",B项正确;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是败育的,故其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项错误;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表现型异常,D项错误。

10.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是红绿色盲患者(XaYY)推断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AXa、XAY,因此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的来于其母亲,YY染色体来自于其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Y染色体的两条单体未分离而进入同一极所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答案:

C

解析:

人是XY性别决定型,XYY中有两条Y染色体,表现为男性,多的一条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即父亲产生了YY型精子,原因是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故C正确。

故选C。

12.答案:

D

解析:

A、由图可知,体细胞a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不一定是三倍体。

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体细胞b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不一定是三倍体。

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体细胞c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故C错误;

D、由图可知,体细胞d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故D正确。

13.答案:

D

解析: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形成的植株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称为四倍体,B项错误;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形成的四倍体不育,二者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C项错误;由于该F1四倍体中无同源染色体,所以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加倍后可育,D项正确。

14.答案:

B

解析:

题述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中国的小麦品种与国外引进的小麦品种能够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中国小麦和国外引进的小麦之间能够进行基因交流,A正确;环境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性状而不是基因,B错误;题述育种过程中对所需性状的人工选择作用会使小麦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正确;选育出的小麦良种具有抗病性,推广种植该小麦良种,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D正确。

15.答案:

A

解析:

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A正确;

B.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错误;

C.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C错误;

D.杂交育种中得到了F1,F1自交产生的F2中会出现新的性状且含杂合体,故从

F2进行选择,选择以后可以采用不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从而选育出新品种,D错误。

故选:

A。

16.答案:

B

解析:

A.返回地面后,孔雀草开出不常见的墨色花,其根本原因最可能是基因发生突变,A错误;

B.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快速繁殖优良品种,因此为了快速大量生产开墨色花的孔雀草宜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B正确;

C.在培育转基因抗虫孔雀草中,获得目的基因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不需要DNA连接酶和运载体,C错误;

D.只要满足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即使在太空环境(微重力、强辐射等)条件下,孔雀草种子也能发芽,D错误。

故选:

B。

17.答案:

B

解析:

过程①③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不是基因突变,A错误;②过程为诱变育种,将b基因突变形成B,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B正确;过程①④⑤为单倍体育种,④过程常用到花药离体培养,⑤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C错误;过程①⑥⑦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18.答案:

A

解析: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诱变后的植株在性状上也具有不确定性,B项错误;用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个体都是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也都为纯合子,C项错误;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